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不要谈论咪蒙了,我们都照照镜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20:3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读:


咪蒙不是一个号,不是一个人,而代表着自媒体的野蛮丛林中一种生存法则。不是咪蒙这个人有多坏,而是进入这个丛林中之后,就必须顺应这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残酷法则。只不过,咪蒙将这个法则使用到了极致,对人的痛点和弱点的把握,对自媒体规律的使用,对环境的洞察,无出其右。咪蒙“死了”,但这套法则还在,10万+的幽灵驱使着人跪倒在流量面前,让渡自己的灵魂和价值观,丢掉耻感,丢掉使命,丢掉人的尺度,奔向变现的彼岸。

咪蒙处于人生颠峰如日中天时,我写过好几篇文章批过她,“状元之死”仆街时,我也狠狠地怼过她的团队。今天她倒霉了,一夜回到2015年前,我倒没有任何批评欲望了,倒不是同情,也不是“死者”为大,而是对幸灾乐祸保持警惕,对人的阴暗和劣根保持警惕。咪蒙团队特别喜欢消费“死人”,见血就兴奋,用语粗暴、刻薄、恶毒,脸上写满狰狞的流量欲望,今天咪蒙公号“死去”,成为流量猎物,我们不能用我们讨厌咪蒙的那些方式去收割她的流量。

面对今天很多关于咪蒙之死的刷屏文章,我不禁想问:咪蒙真的消失了吗?没有,看朋友圈很多相关文章,用语之暴力一点不比咪蒙弱,标题党程度一点不比咪蒙差,三观之不正比咪蒙有过之而无不及,言语间闪烁的流量欲望如咪蒙附体。当我们在讨伐咪蒙,为咪蒙之死奔走相告时,却发现这几年咪蒙已把她那套爆款价值观和方法论成功地植入自媒体中,让自媒体咪蒙化,让很多公号语言和思维带着鲜明的咪蒙气质。

自媒体上是搜不到这个公号了,但蓦然回首,她在丛中笑,她已经附体于很多急于像她那样变现的自媒体身上,她的爆款方法论已经成为内容创业者必修的显学,她的学生远不只“才华有限青年”,她的三观、语言、策略、标题、挑逗术已经通过“咪蒙成功学”深深植入自媒体人的毛细血管和创业哲学中。

她的成名作是《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看看朋友圈中那些爆款文字,有多少人在学着咪蒙的样子,把煽情主义和毒舌用到极致,把简单粗暴的表达用到无以复加。她的很多文章标题被人当成爆款范本,一个个地套用,屡试不爽。她的走红和成功,让很多人以模仿她的文风为荣。看看你周围那些在网上写文章的人,是不是开口就是“你什么什么的样子很丑陋”“什么什么正确方式是,你要有好多好多的钱”“为什么有些傻逼一边如何一边如何”。说来很惭愧,我有时候写稿的时候都不知不觉会被附体,明明可以好好说话,却刻意替换为简单粗暴让人觉得过瘾的粗话,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随手在网上搜一下,充斥着如“咪蒙爆款文章的三级共鸣法则”“咪蒙爆款文章三大共性是深度、永恒共鸣与新鲜洞察”“数据分析:咪蒙的文章都在写什么内容?如何刺激阅读和转发?”“分析咪蒙449篇10万+爆文标题,原来她最爱这七个词”的文章――咪蒙成功学如此火爆,学咪蒙的人如此之多,你觉得咪蒙会死吗?就连今天批判咪蒙的不少文章中,都游荡着咪蒙的影子,深得咪蒙真传,带着10万+的狰狞。这是在向咪蒙致敬,还是为她办葬礼?

请不要再谈论咪蒙了,我们自己都照照镜子吧。

咪蒙对流量的贪婪,对变现的欲望,对“性、暴力和金钱”这种劣根母题毫无节制的开发,是不是我们身上都有?我们的道德激情,是单纯出于道德义愤,还只是心底的嫉妒理想化了?我们的正义批判,是对流量欲望的批判,还是对自己“心向往之却不能至”的无奈?当我们变身为一个自媒体人的时候,是不是也跟咪蒙一样,浑身涌动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10万+荷尔蒙,像食尸兽和秃鹫一样蹲守在互联网的野蛮丛林中,寻找着那些倒霉的10万+猎物。

某种意义上说,咪蒙不是一个号,不是一个人,而代表着自媒体的野蛮丛林中一种生存法则。不是咪蒙这个人有多坏,而是进入这个丛林中之后,就必须顺应这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残酷法则。只不过,咪蒙将这个法则使用到了极致,对人的痛点和弱点的把握,对自媒体规律的使用,对环境的洞察,无出其右。咪蒙“死了”,但这套法则还在,10万+的幽灵驱使着人跪倒在流量面前,让渡自己的灵魂和价值观,丢掉耻感,丢掉使命,丢掉人的尺度,奔向变现的彼岸。

不要幸灾乐祸,不要奔走相告,可以肯定,新的咪蒙正在来的路上摩拳擦掌,过不了几天,新的咪蒙就会横空出世。环境在,丛林法则在,流量的巨大诱惑在,三缺一。今天咪蒙的葬礼越是热闹,新咪蒙出现的迅速就越快。这是多大的诱惑啊,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说得多好啊。

请不要谈论咪蒙了,我们都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上是不是一样扭曲,一样失去了单纯、道德和廉耻。看看朋友圈里那些文章,是不是到底都是咪蒙的影子。起高楼,楼塌了,这也许只是自媒体流量逻辑中的一个轮回罢了:追流量的人,成为别人流量的猎物,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编辑:杨琦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