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林新闻课|也许只有冰点记者才能写好李佩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0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01-17 20:47
曹林新闻课|也许只有冰点记者才能写好李佩先生
内容提要
冰点特稿《湍流卷不走的先生》很像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神话,一篇考验着读者耐心的、长达万字的人物特稿,没有鸡汤,没有养生,没有流行,没有撕、狗血、艳俗和八卦,写的也不是娱乐明星,却在网上火了,火得惊天动地,刷屏朋友圈,同行争相打听作者从玉华的电话争取转载授权,媒体公号转载后阅读量迅速冲上10万+。仅仅这篇文章,不知道在公号里制造了多少个10万+。
这篇文章火的路径跟其他那些“爆款”不一样。很多“爆款”文章都因为击中读者某个痛点而在发出后迅速走红――而冰点这篇人物特稿,其实在第一天发出后并没有迅速火,而是慢火,甚至还闹了一个小插曲小闹剧。李佩先生明明健在,有些网媒转载时竟睁着眼睛说瞎话,将大活人给“转”死了,标题做成了“中科院最美玫瑰”李佩逝世系郭永怀遗孀”,一个错个个错,不负责任到了极点。第二天开始,这篇文章才开始刷屏,慢慢火起来,显然是很多人读完后深深被触动,然后开始传播,再在口碑效应下越传越火,读者叫好,同行点赞,并引起学界的注意。
很多文章,火得快,也忘得住,很快被下一篇爆款所覆盖。像《湍流卷不走的先生》这样的好文章,对读者是有要求的,火得虽然慢,但因为是那样深入地抵达人心――认真地读完这万字长文的读者,肯定会被深深地触动,并将这种触动传递给身边人,成为一种能停驻于人心、让人久久无法忘怀的深沉力量。它火的生命不只是一天或一周,而是会在停驻人心和写进教材后,成为时常被人翻出来的经典报道,就像冰点其他经典文章一样。
曹林新闻课|也许只有冰点记者才能写好李佩先生

(冰点记者从玉华)
一落子有位
为什么这篇报道能火?当然跟选题有很大关系,这样一个饱经沧桑、充满个性、生命中走过那么多名人、与大历史相关联、浑身是故事的老人,有足够的素材让你去写,有足够多的点让记者挖掘并吸引着读者。可这样一个伟大的、浑身是故事的老人,如果遇到一个拙劣的记者,很容易在仰视和用力过猛中写砸,用一堆一流的故事堆出一篇三流的人物特稿。
只有好记者才能驾驭伟大人物的写作,将伟大人物的个性和神韵写出来――冰点老记者丛玉华做到了这一点。
与一个很赞赏这篇报道的资深记者聊时,这个记者的短短评价说到了这篇特稿“好”的关键:她特别舍得――舍得放弃那些充满诱惑的材料,专注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才能丰满地去刻画人物,将人物最触动人心的东西传递给读者。
这个也写过很多著名人物特稿的同行说:换成很多没见过世面的小记者,大概会把钱学森、钱三强这样的“配角”的故事写得更多些。整个稿子,出现的人物,甚至是大人物,很多。但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失焦”,因为她很舍得。这个可能外行看不明白,但是业内很值得学习。这说明这个记者很淡定,思路一直很清晰。换了是我,这么好的素材,肯定舍不得变成虚化的背景。
她还说:很多东西都不着痕迹,但是表达得刚刚好。明明在讲述一个特别伟大的人,却讲得特别平静,甚至带着一种真实的琐碎感。明明出现了一群特别响亮甚至是传奇的名字,可是不咸不淡地把他们都变成了配角和背景。我觉得这就是我为什么觉得它读下来既绵长细腻,又有穿透力的原因,意蕴悠长。
这个评价说到了点子上。在从玉华的稿子中,很多大人物都是一笔带过,比如这段:
在她狭小的客厅里,那个腿都有些歪的灰色布沙发,60年间,承受过不同年代各色大人物各种体积的身体。钱学森、钱三强、周培源、白春礼、朱清时、饶毅、施一公……都曾是那个沙发的客人。但是有时人来得多了,甭管多大的官儿,都得坐小马扎。
这段:
中关村科源社区的13、14、15号楼被称为“特楼”,那里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包括1948年中央研究院的9名院士、第一批254位学部委员中的32位、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的8位。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赵九章、顾准、王淦昌、杨嘉墀、贝时璋等人都曾在这里居住。
这段:
只有牙齿和胃,还顽强地工作着。她的胃曾装过胡适家的肉菜、林家翘家的饺子、钱学森家的西餐,那个时候,厨艺很差的周培源只有洗碗的份儿。如今,她还像年轻时在美国一样,爱吃蒜香面包,用自己的牙慢慢地磨。
这是作者非常巧妙的处理,大人物以这样的方式一笔带过,虽然都是大人物,背后肯定也有很多引人的故事。但毕竟这篇报道的主角是李佩先生,如果过多地写其他那些听起来鼎鼎大名的人物,既容易弱化主角,也容易让文章的线索非常凌乱,容易让读者走神。刚刚沉浸在李佩先生的故事中,又突然谈到钱学森,又转到顾准。一些人物报道之所以让读者走神,就因为写作者不舍得放弃那些很精彩却跟主题不相关的素材。
看看作者写的这一段:
有人回忆,在讨论“钱学森之问”求解的根本出路时,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并列而坐。北大资深教授陈耀松先生首先说了“要靠民主”四个字,紧接着,郑哲敏院士说:“要有自由。”随后,李佩先生不紧不慢地说“要能争论”。这一幕在旁人眼里真是精彩、美妙极了。
一般人写这一幕时,可能会浓墨重彩地写成一大段,将场景和对话大书特书,可作者也是简单地一笔带过,“这一幕在旁人眼里真是精彩、美妙极了”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二专注于个性
熟悉冰点叙述风格的人都能感觉到,从玉华的写法,深深地受到了冰点前主编杜涌涛的影响。老杜前几年给年轻记者培训时,讲过《写好人物的十四点提示》,很多同行都读过这篇文章。老杜时代奠定了冰点文章的精致美文风格,现在的冰点打着老杜思想的深深印记。
老杜在那篇著名的文章中首先就强调了“写人物就是写个性”和“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他说: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我认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
老杜强调的其实就是材料取舍时要“舍得”。从玉华没有罗列事迹,而是娓娓道来围绕于“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通过李佩先生在丈夫去世、女儿去世时的细节,着力于这些“重大关口”表现她的个性。李佩先生的个性是什么,作者点出来了:内心强大得能容下任何湍流。
老杜强调的第二点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老杜举了冰点的几个案例,像张建伟写的,一个四十六岁的团干部不转业,却干得津津有味,他做了很多事。具体到写这篇报道,怎么组织材料?怎么让主题不散?作者就围绕着一个“痴”字,所有的材料主体性非常强,就围绕这个字,他写出来就不会散。
冰点周刊还有丛玉华写的“抠门谢老太”。这个人省吃俭用,抠到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报道写她一生的“抠”和死之前的“不抠”。我在组织材料时始终围绕着谢老太怎么抠,怎么省这一个点上。所以一千五百字的篇幅,最好能用两个字或一个字来概括,你写的东西才不会散乱。
我曾经写过的一个公务员,就写他两个字——本份。他身上可能还有其他个性,但我就围绕着他的本份写。
上述几个人物我认为可以概括的几个字都是这个时代稀少的品质。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非常稀少。写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很多读者之所以被这篇文章感动,就是被记者所着力刻画的老人身上的这种“能容下任何湍流的强大内心”所触动,这可能也是当下这个浮躁社会的人最缺乏的品质。读懂了李佩先生的故事,也许才会更理解这句话:人生有两种境界,一种是痛而不言,一种是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是一种智慧,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我们会更加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抢地,有人在默默承受并努力坚忍地生活。语堂先生说过,目光放远一点,你也许就不伤心了。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长长的路我们需要慢慢地走。嗯,正如文章所点出的: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在从玉华的笔下,我们还看到了李佩先生的优雅气质,这种优雅气质不是靠外在的装扮或礼仪的学习可以习得,而要靠经历,需要岁月的沉淀,饱经风霜后的从容和平静,理解和宽容之后的柔软。在先生的淡定面前,我们五体投地。
作者写道:
多年的交往中,他感觉这个老太太淡定极了,从没有慌慌张张、一丁点邋遢的时候。“一个人从战火中走出来,经历过无数次政治运动,走过大半个地球,中年丧夫,老年丧女,还有什么让她‘不淡定’、‘不沉静’?”
媒体转载这篇报道时,多用了“中科院最美玫瑰”这个看起来很吸引人的漂亮标签――而我们的编辑却刻意没有用,而是坚定地用“湍流卷不走的先生”这个最能表现主人公个性的概括。文章特别提到了这个称呼:他不喜欢用“玫瑰”这样的词形容李佩先生,“太轻太花哨了,李先生是永远微笑着迎接明天的人”。一个老朋友也认为“玫瑰”太轻了,她说,李佩先生有极大的气场,像磁铁一样,能把周围的东西都吸引过来。
作者在众多素材中把握到了人物最鲜明的个性,这便成为走进人物世界的绝佳视角。
三越用力越无力
老杜谈到,人物报道切忌仰视被采访对象,他说:比如采访有权有势或一些大老板,最忌讳的是仰视,当然也不能俯视。最好的是平视。只有平视才能和他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心态才健康。仰视不可能做到客观。特别是采访有名望的人,甚至要有意识的解构或打破他在公众前的神秘形象。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冰点传奇栏目是写普通人物不普通的一面。写有名望的人的时候就要展示一些他的弱点,这种东西往往最代表一个人的本质。
仰视的结果是神化,神化的结果是太用力。很多记者写典型人物时,特别容易带着仰视的心态去写,结果很容易掉入用力过猛的陷阱,把人物写得不食人间烟火,用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去渲染和拔高,无法激起读者的共情感。你越是拼命地想让读者感动,越是想用你的仰视视角去“逼”读者感动,读者越是排斥和反感。
能够感受到从玉华在写李佩先生失去丈夫和女儿时的克制,没有去渲染她的内心,也没有拔高她的意志,而是用白描去刻画她的隐忍,留白了她内心的汹涌。这时候,越用力,越会无力,而无声的白描,反而产生了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平静地叙述,留白背后有翻江倒海,你在平静的叙述中能读到汹涌的情感波涛。李佩先生的经历本身已经非常有力,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记者再去用力,很容易就“过”了。收放自如,这篇文章考验记者的就是“收”着写的能力。
写先生的淡泊名利,无私地捐出了很多东西:几年前,一个普通的夏日下午,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一起去银行,把60万元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老太太对李伟格说。
写先生的“无私”:马石庄说,老人从没跟学校提过一件私人的事儿。只有一次,老太太给马石庄打电话,说“有一件私人的事求学校”。马石庄心里一咯噔,李先生从没开过口啊。原来,李先生住的楼后面有一间锁了很久、没人用的平房,李佩希望学校把钥匙给她,她想给小区老人收拾出一个读书看报下棋的地方。李佩先生越来越忘事。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她7次提醒戴世强回上海后帮她买一瓶瑞典出口的药,临离开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她是帮照顾她的保姆要的。“李先生一辈子哪里有过私人的事儿!”马石庄感慨。
陈述、描写和引言交叉使用,尽可能地白描,不加过多的修饰――读者读了自然会被触动,不必你用力去塑造和拔高,去提炼出什么高大的道理,“强迫”读者去感动。
丛玉华在一次讲座中也谈到过写作中的仰视和俯视:我们以前有记者去采访艾滋病人,哭得比艾滋病人还厉害,同情心上来了就控制不了。等她入职时间长了,逐渐发现,要做职业化的采访,这种俯视化的同情、匍匐的同情,其实都是对别人的伤害。我们的弱势群体采访的确比较多,就很容易让人有不克制的、泛滥的同情。但是这种采访状态不对,后来我们要求记者要克制。好的采访应该是“你大我就大,你小我就小”,用平视的视角去采访。对弱势不匍匐,对强势也不仰视。
新媒体时代,很多媒体人都在追逐一夜成名的感觉,追逐一日走红的爆点,追逐时尚趣味,没有耐心坚守自己的新闻品质,没有耐心生产优质的长文――冰点这篇报道的走红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不要放弃自己对传统的坚守,不要低估读者的品味。
曹林新闻课|也许只有冰点记者才能写好李佩先生

http://toutiao.com/news/624073723185463347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