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为何关停并转人文社会科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23:43: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01-07 翻译教学与研究

日本文部大臣要求所有国立大学要么关停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本科系部与相关研究生院,要么使之转型,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事情一经披露,在日本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那么,日本政府何以出台这样的政策?

■郭英剑
2015年6月8日,负责教育事务的日本文部大臣下村博文在写给所有86所国立大学以及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信中,要求他们“采取必要的步骤与措施,取消(abolish)社会科学与人文系部组织或者使之转型,要他们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领域进行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英文版本中,这封信函共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abolish”,意为取消、撤销、废除、废止等。即首先是停办,如果不停办,那么另外一个关键词,就是“convert”,意为转变、转换、转化,即要求其转型,以满足社会之需要。把这样两个词放在一起,用中文的词汇“关停并转”来表达,或许是再准确不过了。
而这里要求关停并转的专业,主要指的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本科系部,以及以培训教师为主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包括法律与经济专业等。该信函要求,大学要服务于“那些有着迫切需求的领域”,因此要砍掉人文与社会科学。换言之,人文与社会科学在服务于“那些有着迫切需求的领域”方面没有什么价值,或者不能发挥实际的作用。
这样一封信函明确无误地表达了日本政府的立场。下村博文也明确提出,政府对国立大学的财政支持力度将取决于每所大学对此项动议的呼应程度。这自然就被人解读为,如果不响应号召作出改变,那么在新的财政年度预算中,就拿不到政府的经费了。
当然,一旦按照政府的动议执行,那么日本大多数的高校中,将不再有经济专业、法律专业,也不再会有文学、社会学与政治学方面的本科生了。

巨变产生的内外因素
要求关停并转人文社科如此巨大的变革,无疑是在高等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大地震。这其中,必有来自高教内外多种因素逐渐的聚合、博弈与演变,最终才能在这个时刻走到前台。从目前看,地震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来自政府首脑及其内阁的积极推动。政府提出的理由是,鉴于上大学的适龄人口在降低,人们对国立大学在人力资源与功能方面的需求有所降低。因此,这样一个政策的出台,势在必然。据媒体报道,巨变的根源来自日本首相安倍所提出的经济增长策略——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安倍经济学,其中对国立大学的角色定位十分明确:“要能准确把握工业结构与职业需求方面的巨变,以提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源。”
实际上,安倍首相早在2014年5月的一次讲话中就提出过,我们不是要强化高度理论化的学术研究,而是要强调更加实用性的职业教育,因为唯有后者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据报道,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目前主要出自一个名为“首相产业竞争委员会”的组织。该组织由9位政府内阁大臣、7位工商界巨头以及2位学界中人所组成。这两位学界代表,一位来自工程领域,一位来自经济学领域。此次文部大臣的六月书信也应该出自该组织,而且真切反映了首相的观点: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更加直接地服务于国家劳动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来自高等教育界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创新机遇,如何应对适龄大学生人口下降给高校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当下高校的入学条件以及大学的课程设置是否适应未来的发展等,这些问题都是高校必须要面对并作出反应的。
仅以大学生适龄人口下降为例,据统计,从2018年起,在未来15年内,日本的升学人数将从65万人下降到48万人。由此一来,高校间争夺生源的竞争将变得异常激烈。据报道,截至2014年,日本大约有40%的私立高校都难以得到足够的生源。而这种趋势将愈演愈烈,再加上其他因素,导致政府作出了上述关停并转人文社科的决定。

动议受到日本各界的猛烈抨击
从日本国内舆论来看,对政府的动议基本上持一面倒的批评意见。自从6月信函一出,日本媒体所刊发的讨伐文章几乎没有停止过。虽然政府的思路显而易见,就是认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所学的知识没有实用价值,难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媒体,大都对政府的这一观点与动议持极为激烈的批评态度。
日本最大的英文报纸《日本时代》专门为此发表署名文章,对安倍政府的短视行为及其决定表达不满,并且作出了言辞激烈的评论:“民主与自由社会的根基是批评精神,而这种批评精神恰恰是由人文知识孕育而来的。毫无例外,极权国家都不可避免地拒绝人文知识,凡是拒绝人文知识的国度,往往会走向极权。”
日本学术会议事务局名为科学机构,实则是日本内阁政府的特别机构,代表了日本各个研究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等的组织。该组织在2015年7月23日的一份正式声明中明确立场,对未来大学走向表达了深深的忧虑,认为这样的管理决定将会对日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声明指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在对人类的思维与社会运作进行批评性比较研究和深刻反思上、在对整个学术知识体系所做出的根本贡献上,以及在与自然科学一起共同担当解决当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问题的角色上,都扮演着重要和独特的角色,不可偏废。
有趣的是,在日本颇有声望和影响力、代表日本大企业的游说团体“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也很快对政府的号召作出了反应。
按道理,这样的商业组织应该对政府的“商业社会需要更多拥有实际技能型人才”的这一主张表示欢迎,但该联合会主席榊原定征则说,某些媒体报道说,商业机构都是在寻找为工作作好准备的人力资源,而不需要人文方面的学生,事实并非如此,而且恰恰相反,日本公司真正渴望这类人文方面的人才。他说,那些能够利用基础科学与人文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生,正是日本公司所缺乏和急需的。

对日本高校产生的影响
日本政府的决定甫一出台,即遭到众多日本高校的强烈谴责和反对,有大学校长斥责其为“反智”(anti-intellectual),包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这两所老牌的国立大学在内的知名大学的校方都表示,不会按照这样的要求执行。
但据报道,到2015年9月,已经有26所国立大学确认,他们有意在2016年学年以及以后的年份,关停相关的系部,或者使之转型,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之需。有17所国立大学表示将限制录取人文学科的学生等,其他的则将取消有关法律与经济方面的选修课程。
但这样的决定更多地将对未来大学生是否选择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产生影响。很多人认为,这一变革将导致日本大批学生到国外去选读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专业。
日本政府的这一动议,不仅在国内遭到了学界及社会各界的斥责,也震惊了世界高等教育界,同样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英美主流媒体,全都报道了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并且刊发了文章,对此予以批评。
颇具反讽意味的是,随着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愈发深入,日本在更大范围内反倒掀起了一轮对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讨论。

作者手记

人文社会科学何以重要

■郭英剑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其实不用在此赘述,人们可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拿出各种各样的论据来加以说明。但日本著名的国立大学——滋贺大学的校长佐和隆光,在《日本时代》上发表的文章中所提到的一个理由,或许值得我们说上一说。
日本首相安倍在上任时曾经提出过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要在下一个10年内,使日本的10所大学进入全球100强。但现在看,这一目标已经完全无法实现了。因为到目前为止,日本仅有两所大学在全球100强之内,东京大学排在第23位,京东大学第59位。另外仅有3所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与东北大学——排在100到200名之间。
在佐和隆光校长看来,为什么日本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如此之低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高校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水平过低。她说,像牛津、剑桥、斯坦福、哈佛这些进入世界排名前10位的大学,都以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见长。以位列世界第6位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这所常常被人认为只是以工程见长的高校,事实上提供了大量的有关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而在这些领域当中,MIT在世界上同样享有盛誉。她说,在日本,仅有东京大学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可以进入世界100强,其社会科学位居第87位,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日本大学能够进入人文学科的100强。
换言之,从佐和隆光校长所提出的这个角度看,一所大学要想在世界上真正拥有一席之地,没有一流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是很难实现目标的。
还是《日本时代》的社论说得好。人文与社科研究也许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果,但回避它们,无疑会冒着仅培养一些只会关心自己狭隘研究领域之人的危险。研究文学、历史、哲学与社会科学,在培养具有批评性眼光去看待社会与政治发展的人才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政府官员应该意识到,人文与社科研究的下滑,将会损害创新,抑制其增长,哪怕是在技术领域方面,也不例外。
这些话或许更值得政府官员以及政策制定者深入思考,在确立高等教育大政方针时,需要更多理性,也需要长远眼光。

(文章来自“中国科学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hzvJ%2FQ%2FFgqp2ug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