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08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57期《龙新周刊》“阅兵进行时”作品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09:5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题“阅兵进行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09:56:49 | 只看该作者
亮剑天安门:盘点中国历次大阅兵
记者/翁江林
9月3日,北京长安街天安门前人头攒同,红旗飘扬,由300余名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组成的2个乘车方队,在武警礼宾摩托车护卫方队的护卫下,行进在受阅方队最前面,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致敬。与以往不同,这是大多数抗日老兵第一次参加阅兵式,也是第一次有外军方队参与受阅。
历史回溯,建国大阅兵
1949年,共和国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第一次大阅兵。在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上,刚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走上长安街,接受国家和人民的检阅。
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曾参加了1949年的开国大典,他在随笔《在自由的中国》中回忆道,“人民中国的军队配备着美国的武器,轰轰作响地从广场上走过。全世界难以相信,杜鲁门60亿美元的武器,从蒋介石那里落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难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士兵们曾给国民党军队起了个绰号,叫做‘运输大队’。”
其实这段话恰恰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窘境。中国当时工业基础薄弱,又常年遭受战火,无法为军队提供制式装备。士兵们手中的枪五花八门,有三八大盖是日本造的,“斯登式”冲锋枪是英国货,装甲部队的领队车“功臣”号空中梯队只有9架美制P51战斗机和三架教练机。指挥所不得不要求它们在结束通场后绕弯飞回广场上空,紧跟在第三梯队的3架教练机之后再做一次通场,以营造声势。为防止国民党空军乘机偷袭广场,有4架战斗机携带了实弹,这创造了现代阅兵史上的一项特例。”
这些装备称为“万国牌”,亲历者谑称为“只有马是中国自产的”。
开国大典限于当时的国力,并没有像9.3胜利日阅兵那样,有着大量的国产先进装备亮相。但这支手持“万国牌”武器、走着保守齐步的军队,成为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象征;它的程序、内容和经验,为之后的14次国庆阅兵建立了标准。长达150分钟的阅兵式,也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纪录。解放军也在此次阅兵式后建立起海陆空三军雏形,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十年新风貌
作为新中国第一次“逢十大阅”的阅兵式,1959年国庆阅兵最主要的意义是展示共和国成立10周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重工业的发展水平,在此次阅兵中得到很好的展示。与十年前的开国大典阅兵式相比,10周年阅兵式上的解放军装备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手上的“万国牌”装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国产制式装备。受阅士兵们手中的“三八大盖”、“汉阳造”换成了国产“53”式步枪。身着“55”式军服,踏着统一制定的整齐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
随着“五年”计划的实施和苏联的援助,中国工业制造水平获得极大提升,具备了为军队提供国产重型装备的能力。开国大典上装甲方队领队车“功臣”号是日军的废弃坦克,而十周年阅兵式上,装甲部队的主力则是国产新锐主战坦克“59”式,它的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的装备向国产化迈出了主要的第一步。而空中梯队也由十年前的十七架扩充到现今155架。当年的美制P—51螺旋桨战斗机也换装成了国产歼5喷气式战斗机。庞大而整齐的机群,让当年战机不够用的窘境一去不复返。
十周年国庆阅兵既是解放军十年来军事建设成果的展示,也是国家国立发展的写照。当年的“万国牌”已一去不复返。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当年10月2日报道说:“高炉、导弹、建筑物的模型……对一个10年前的技术只能生产鸟笼子的国家来说,最新展示几乎是一次不可置信的对照。” 但自1959年国庆大阅兵后,由于国庆典礼制度的改革和政治动荡,国庆阅兵式中断了24年之久。
    多年沉寂,再现锋芒
在十年文革动荡中,军队的各项工作都遭到击大的冲击。十几年间,解放军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军事强国的发展步伐。在动荡结束,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主席提出了军队改革的机划。
为重振军队风采,35周年国庆阅兵逢时而生。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阅兵,变革的细节遍布在阅兵式中,受阅部队在这一天全部换上了新式军装;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高级将领们身上,穿的还是旧式的确良军服。这个细节似乎在向人们无声地透露:我们的军队和当时的整个国家一样,正处于变革的交替时期。
沉寂25年之久的第一次阅兵,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成为阅兵中的重中之重。当牵引车拖着庞大的战略导弹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时,将全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战略导弹部队的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中国开始初步具备洲际核打击能力。西德《世界报》在当年的10月2日发表评论说,“如果说北京自25年来第一次通过军事检阅显示威慑力和实力,这种纯中国制造的新型洲际导弹虽然还不能形成同超级大国的核平衡,但这强调了北京打破雅尔塔两极世界的要求。”
在导弹部队行进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意外”。在反舰导弹方队通过观礼台时,台上的外宾惊呼:“天哪,是中国飞鱼。”而让外宾感到惊奇的原因,与1982年的一场战争有关。在1982年爆发的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的“超军旗”战机用法制“飞鱼”导弹击沉被英国皇家海军称之为“皇家的骄傲”的现代化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和大型运输船“大西洋运输者号”。一举改变现代海战的作战方式。”因而外宾对解放军也装备了与“飞鱼”类似的划时代海战武器感到惊奇。
25年的沉寂时期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解放军开始重新走上发展的正轨。走出国门,与西方强国的军事交流增多。就像1979年后的中国,重新开启了与世界交流的大门。
新世纪,新风采
2009年10月1日,在休整一新的长安街阅兵路上,共和国举行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大阅兵。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改革开放新风貌的展示,成为此次阅兵式的主题。
新时代年轻人的风貌,在这次阅兵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80后”、“90后”是人们对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人的总称。
在这次阅兵式中,“80后”、“90后”担当起了阅兵重任,在09年国庆阅兵式的徒步方队中,接受检阅的队员大都是由“80后”、“90后”的年轻军人构成。他们身着05式军装,踏着整齐稳重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新军人的风采。
在装备展示中,处处体现着信息化作战思想。百分之八十的国产新装备首次亮相,一改机械化作战时代飞机大炮为主角的方式,高新技术武器成为了主角。在空中梯队中,领队机不再是威风凛凛的轰炸机,改为了国产新式战略预警机空警—2000.。作为现代空战的指挥核心,被美军称为“空中力量倍增器”。战略预警机的服役,标志着中国空军开始摆脱地面指挥的僵化作战体系。新式的电子战系统、后勤系统、新型巡航导弹也从幕后走向世人的视野之中。装备的展示,也显露了解放军信息化时代体系化作战的思想和对西方先进军队的追赶。
作为古都北京的地标,天安门在66年的时光里,见证了共和国15次大阅兵。在这里,它见证了解放军从弱到强,从稚嫩到成熟。也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建立、动荡、和繁荣。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09:57:18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全民时代

文/宋晓璐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举行。9点刚过,北京的街头已经寂静无声,每一条街道都配有严格受训的安保人员,每个在场观众都在安静等候着阅兵仪式的到来。
    而此刻的微博、QQ空间,画面却呈现着另一种气氛。有关阅兵仪式的讨论以每秒成百成千的数量增长着,社交平台成为了红旗和V5表情的海洋,在阅兵仪式进行的几个小时内,一条与阅兵相关的热门微博被转发几万或几十万次。与此同时,提供现场直播的各大视频网站也一片欣欣向荣,打开阅兵直播的页面,来自全国各地的“观光团”弹幕随处可见。
    根据央视网统计,在9月3号当天全国共4.89亿观众收看了纪念大会电视直播,而多屏直播收视率达25.79%(注:多屏直播收视率是指平均每分钟通过电视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以直播形式收看节目的观众人数占全国四岁及以上观众人口总体的百分比)。
    我们在某处悄无声息地按动键盘,以每秒的速度刷新着网络上的最新动态时,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一场网络革命的参与者——玉树、雅安地震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微博亮起了无数表示哀悼的“红蜡烛”;“裙子是蓝是白”的问题让一票人炸开了锅,争吵甚至蔓延到现实中;当网上流行起“睡你麻痹起来嗨”的段子时,大街小巷仿佛都能听到“起来嗨!”的声音。
    很明显,互联网的全民时代已经到来。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在网上看了好几篇关于阅兵的文章之后,更加坚定了我留在北京的想法,我觉得怎么说都要看看咱们这七十周年的阅兵仪式该怎么搞”,崔绍文说道。按照规定,她需要在8月31号之前返校,因为阅兵仪式,她一直待到9月3号之后才回去。
    崔绍文,天津某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大三学生,今年暑假留在北京实习。微博年龄4年、微信年龄3年、QQ年龄12年,社交平台重度依存患者,自称“离开手机和WIFI就不能活”。
    “中国的军衔和军官资历,涨姿势!”、“权威发布: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详细流程”、“齐步走,以国家的名义”……七十周年阅兵仪式尚未开始,网上就弥漫着一股阅兵知识科普热。崔绍文收藏了不少关于阅兵的“姿势贴”,平时无聊就拿出来看,一开始只为扫盲,后来渐渐转变成对阅兵仪式的期待。阅兵当天,她把自己观看现场的照片发到网上,被人点了近百次赞。“那种大家一起吐槽的感觉特别有意思”崔绍文说道。
    让崔绍文印象最深的是今年的春晚,她一边陪着父母看直播的春晚节目,一边用平板电脑刷新着网上关于春晚节目的吐槽,后来她与认识或不认识的网友们越讨论越起劲,干脆也加入了段子手的行列。
    和崔绍文一样的,正在山东一所大学读社会学的研一学生刘东建也痴迷于微博,他自诩业余愤青、预备级公知,社交平台是他批判社会的主要渠道。
    “聂树斌、药家鑫、马航失联、东方之星、天津爆炸……这些人和事我都印象很深”在刘东建的印象中,他关注过数不清的社会热点,他在常常发表观点中获得满足、需要和共鸣。
    “网络攫住了大部分人的关注点,任何事情被摆到网上就可以得到高度密集的社会关注”他举例,在天津爆炸后,一名叫做“我的心属于拜仁慕尼黑always”的网友在微博谎称自己的父亲在爆炸中丧生,用微博打赏功能诈捐近十万元。愤怒的网友人肉出这名广西籍女子的个人信息,并联系警方最终定了女子的罪。“就像商业概念里的‘蚁群效应’,单一个人的力量聚集起来是没法估量的,只要一件事被摆上网络,就逃不过全民参与。”
    早些年,在大家还在用人人网、刷百度贴吧的时候,他常常怂恿朋友跟他一起玩微博。“现在已经没必要了,基本我身边的人都在玩。”从2010年到2014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同比增长13.6个百分点,网民规模增长近两亿人。在这五年里,微博、微信的用户粘性和体验度不断增高,社交关系被量化成一串串号码或链接,没有拥有私人社交账号的人越来越少。
    中国电商委秘书长、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在其新作《场景革命》的书背写上这样一段宣传语:“把搜索的阴影落在温柔的指尖,让心情风暴刮过田野热点。谁这时没有场景,就不必连接;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泛滥的情绪主义

    崔绍文还记得8月12日的那个晚上。
    那时她还在北京,洗完澡刚躺上床后,她的手机忽然震动起来,老家的爸妈打来电话问她有没有出事,她才知道就在几分钟前网上爆出天津塘沽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故。寒暄过后,她立刻打开微博搜索了塘沽爆炸事件的进展状况,“看了爆炸现场视频,眼泪就流下来了,那是我上大学的城市啊”。在爆炸事件变成全网热点后,寻人声、哀悼声、问责声、捐款声和流言声漫天纷飞,她不敢轻易转发任何消息。第二天她看电视,央视公布的消防员牺牲人数为17人。
    “17人!”,她回想起自己当时的第一反应,“那么大的爆炸,你说才死了17个消防员,打死我也不信。”
    不相信的人不止她一个。在人数公布后,网友们涌入了各大报纸、新媒体的微博评论区,“央视新闻”的评论区被不明真相的网友占领,他们要求央视公布事实。直到有人指出,所谓的“17人”只是确定身份的死者,而其他未确定身份的死者则被视作失联时,网友们的质疑声才慢慢平复下去。但此时,大量煽动性舆论言论早已借机甚嚣尘上。
    社交媒体的繁荣是人口红利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但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麻烦——每个人都愿意将社交媒体当作海德公园的演说角,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完美的演说家。
    新浪政务新媒体学院讲师“墩墩智囊”表示,“情绪主义的泛滥让虚拟的互联网充满了导向性的不确定,很容易被人利用”,现代网友面临的困难之一便是难以控制的情绪,情绪让人们产生爱国主义,在灾难和阅兵仪式时的团结一致就是最好的例证;但面对流言和冲突,缺乏常识、充满感性的情绪却带领网络言论走向一条民粹主义或强盗主义的偏激道路。

“先M再看”全是废话

    前些日子,刘东建刚刚参加了一场线下交流会。他跟几个在网上想法、观点一致的同龄人在网上一拍即合,最后决定在离大家都比较近的威海见面。在这次的见面会上,他们讨论到了如今的互联网体环境。
    “太快了,昨天还在朋友圈传得火热的东西,说不定第二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刘东建认为,这跟网络上可接触到的新闻的广度有莫大的关系。“任何可以带来爆点的新闻都是短暂的,今天我们谴责、呼吁什么,转眼我们的注意力又会转移到新的热点新闻上。因为可以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譬如,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网上又会出现一个‘优衣库’”他讪笑道。
    2014年,由人民网研究院主编的《中国移动互联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在北京发布。报告分析道,未来的移动网络将像空气、水、食物一样成为生活之必需。人的感官被无限延伸,知识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创造性得到提升;分享成本降到极低,思想、知识、智慧的分享将促进人群和谐、社会进步。微博、微信成为了全民分享、全民传播以及全民发声的超级平台,碎片的信息随之而来。刘东建觉得,这样的一种趋势并不利于人们静下心去探讨一件事。
    国内评论员康斯坦丁曾著《移动互联网迎来碎片化时代》一文分析碎片化的信息为互联网社交传播带来的影响。他通过两个例子提出了两种观点:第一,碎片化时间的好处是,谁占用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谁就更易获得成功。传统的社交媒体每天不用花费太多精力,能够尽快的把信息传播给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时事政治信息,第二,信息碎片化的结果是,信息的总量在增加,但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却越来越少。
    此时,崔绍文也开始担心,自己沉迷于微博和朋友圈究竟是在维持自己与社会的联系,还是仅仅在做一项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行为。她习惯在微博上收藏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却从不打开再看。当她想起来的时候,那些微博或链接早已过期。
    “以前转发微博总会带一句‘马下来看’或‘先M再看’,后来才发现全是废话,有些东西那时不看就再也没精力看了。”(作者注:M或马都是mark的意思,表示标记、留下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09:57:44 | 只看该作者
看国外:他们的阅兵怎么玩儿
文/黄静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古埃及、罗马、波斯等国已有类似阅兵活动。而我国的“阅兵”一词,据说最早出自拉丁文,意为:“我准备着”。
到了今天,阅兵已经是一项隆重的军事仪式,被各个国家重视,而阅兵的时间选定,通常都为国家的重大节日。向国家民众以及世界各国展现本国的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提升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世界各国的阅兵形式、方式有很大区分,然而基本上可以分为苏氏阅兵、英式阅兵、法式阅兵和美式阅兵几种,这主要是国家体制的区分所造成的区别,但都有各自的特色亮点可见。
苏氏阅兵:浩浩荡荡彰显国家力量
苏氏阅兵一般指前苏联国家或华约组织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的阅兵方式,其中以俄罗斯、中国、朝鲜、乌克兰等国家为主要代表,这种阅兵方式更重视整齐划一的分列式,展现国力和军队的强大。
阅兵仪式在俄罗斯已是历史悠久。18世纪末,彼得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的阅兵仪式。从19世纪开始,俄罗斯(前苏联)的阅兵大多在莫斯科红场举行,气势磅礴、场面甚是宏大。其间,1941年11月7日举行的红场阅兵式,更是成为了坚定苏联军民卫国决心、凝聚反法西斯力量的经典动员案例,也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自1945年起,苏联将每年的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并在这一天在红场举行盛大的检阅游行活动。冷战期间,每一次红场阅兵都会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对于一个历经兴衰、起起伏伏的军事大国而言,国庆阅兵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2008年,普京在卸任俄罗斯总统前,下令恢复了在苏联解体后在阅兵中消失的机械化军队。同年,在5月9日举行的63周年阅兵仪式上,俄罗斯首次展示了苏联解体后从未曝光的军事力量。
在阅兵控苏联的阅兵仪式上,最先感受到的是整齐划一的正步。这种源于德国旧普鲁士陆军的操演步伐,最初被称之为“鹅步”,但最后却由苏联将其发扬光大。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朝鲜,同样采用的是苏氏阅兵方法,并且在走正步上也是越走越“高”。
朝鲜是一个阅兵非常频繁的国家,每年至少会有一次例行阅兵,而每逢建国逢五或逢十的年份,朝鲜就会举行大规模的阅兵仪式。朝鲜在阅兵时用的“步伐”更是阅兵上的一大亮点,尽管在外界的眼中,朝鲜人一直生活在水生火热中,但在阅兵仪式上,他们的步伐十分的活跃。最有特点的是,方队在行进中,只踢腿不摆臂,两手自然垂贴于裤线,整个大小腿都抬到几乎与地面平行的90度。不仅如此,人民军在前进时中心在两脚转换之间,几乎同时离地。这种近乎夸张的“大步走”行进姿态,在他们看来比较有气势,但也是相当有难度的。
朝鲜阅兵的最大特点则是规模宏大、组织严密整个阅兵过程热烈而有序,国民都保持着高涨的热情,领导人通常是在一片强烈而有力的欢呼中检阅海、陆、空三方军队的。阅兵通常为一个小时,之后便开始100万平壤各界群众的大游行,举国欢庆的气氛达到一个高潮,整个金日成广场成为一片红色的海洋。
美式阅兵:不走“大正步”却震人
相比社会主义国家对阅兵的热爱,在许多人眼中,美国是一个不怎么阅兵的国家。今年8月,新华社一战地摄影记者在微博上发文称:“有些国家:我们从不花自己的钱在自己家园阅兵,我们只在战场上阅兵;我们从不在自己家人面前耀武扬威,我们只在敌人土地上策马扬鞭;我们从不在自己首都检阅武器,我们只在实战中检测武器;我们从不要求战士的走姿,我们只强调战争中的隐形。‘”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美国究竟有没有阅兵。
诚然一直以来,美国对于大规模的阅兵典礼长期存在争议,美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存在的时间不长,历史也相对较少,因此一部分的民众认为,阅兵只是“旧大陆君主们的陋俗”。因此美国在独立日和国家主要节日都不会举办盛大的阅兵式,顶多就是小范围的举行焰火游行一类的活动。
但是如若有重大事件,会有总统举行阅兵仪式。美国阅兵的巅峰时期是1991年,老布什在华盛顿特区举办的海湾战争“国家胜利”大阅兵让世界看到了什么才是先进的武器。此外,美国阅兵的场地还不局限于华盛顿,他们更是将阅兵场搬到了太平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军事演习,在不少人看来比阅兵更加能震慑世界,以及凝聚民心,增强民众的自豪感。而美国阅兵的目的,更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整肃军纪“。
美国阅兵的主要特点是将娱乐性、表演性和商业性这几种模式做到一个最好的综合,犹如一场热闹的武装大游行或者狂欢节。
美国阅兵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其财力的雄厚,2009年,奥巴马在自己第一次就职时,举办了一次约阅兵仪式,据美国智库计算,这次阅兵典礼的总花费高达1.2亿美元。其次表演性十足也是其一大特点,在阅兵队伍的最前列是军乐团领队,手中拿着一根长得有点夸张点指挥棒。后面的徒步方队也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国家,士兵在受阅时只走行军步伐,不走正步。庆典仪式上,常常是漫天飞舞着彩带和闪亮的纸片,马戏团的大象表演也常穿插于其中,为庆典更添几分娱乐的色彩。
此外,美国最著名的阅兵就是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阅兵礼   ,每年当期毕业的学生组成检阅方队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这也成为美国阅兵的一大特点。
英法阅兵:传统且庄重
在英国这个君主立宪制国家,阅兵日定于女王的“官方诞辰日“,也就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实际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真正生日是1926年4月21日)。阅兵主要活动是由女王亲自检阅”军旗敬礼分列式“,没有先进的战车,也没有精良的战斗机,只有戴着熊皮帽的皇家卫兵。女王会乘坐马车与其丈夫一起检阅禁卫军,其他王室成员和一些政府高级官员也都会陪同观礼,更有无数的群众围满阅兵场两侧的大道,向女王欢呼致敬。
作为致敬,徒步方阵的最后一个列队总是老兵方阵。英国皇室总是不忘请那些曾为国家出生入死的老战士们,尽管他们已经踢不出正步了,却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英国阅兵的服装在当今也是别具一格,他们仍旧着古代的民族式样的军服,手持佩剑,胸配绥带,用传统的服饰、传统的装备来缅怀曾经的一切。
同样,在法国阅兵也是一项传统的仪式,具有浓厚的军事特色。每年7月14日,香榭丽舍大街总是能使人激动不已。法国大阅兵是每年国庆的重头戏,由“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拉开序幕。各军种方队依次通过凯旋门,其中就有大家津津乐道的法国外籍军团和外国方队。
在阅兵仪式上,大街戒严,空军机群飞抵凯旋门上空,战机编队喷出红、白、蓝三色烟幕,与法国国旗交相辉映。在仪式上可以看到传统的步兵、骑兵和现代化的战机、坦克一同受阅,也有古老的骑兵和战刀,古今齐上阵。同样服装也是古今兼备,既有着中世纪骑士服装的,也有穿现代服装的,庄重且威严。
印度阅兵:开挂民族的庆典
印度的阅兵式一般在每年1月26日举行,作为一个开挂的民族,印度的阅兵仪式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在印度的阅兵仪式上,对于现场的观众没有过多的限制和要求,政府会公开的对外出售阅兵式的门票,民众可买票入场。或许是因为观众花了钱,所以为了对得起观众,印度的阅兵更像是一场盛大的露天庆典。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聚集的国家,因此他们的阅兵也就更加的多元化,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承袭传统走正步的、有自由的行美国军礼的、有牵着骆驼的……极具其民族特色。此外,各种军种的步伐姿势各不相同,有的步伐轻巧一致、有的会夸张的挥臂抬腿、还有的仿佛是在对天高歌
印度阅兵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非摩托车莫属了,而实际上摩托车特技实是印度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有网友调侃到:“要是印度阅兵没有摩托叠罗汉,那就像炒菜时没有搁盐。”由此可见阿三哥们的摩托车是多么深入人心。在摩托车方阵中,他们的各类造型尤为的引人关注。单人单车品茶式、骑马射箭式、蜜蜂出巢式、十八罗汉扫街式等等,都为人所喜爱。其中最出名的摩托车特技队名为 “魔鬼突击队” ,通常都是最后亮相,为“庆典”划上圆满的句号。
除了摩托车,印度的阅兵式上还有各类的杂耍 和特技表演,从天而降的士兵们、骑着摩托车穿过火圈、民族的特色表演等一系列节目。在行进队伍中,甚至会有军官玩起杂耍,把手杖和军刀抛到空中,然后熟练的接住。这些在马戏团中可以见到的节目,在印度的阅兵式中,民众们也可以见到,所以即使花钱进场,也是值回票价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09:59:19 | 只看该作者
孙春龙:告诉你新闻背后的故事
                                                                      文/陈佳丽
引子: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一名调查记者,在追求事件真相的同时,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者感受,这些稿件之外的边角料,在有些时候,甚至比稿件本身更有价值。
把这些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零碎记录下来,是见证,或是慰藉。
                                                                     ——孙春龙
2007年8月3日凌晨1时30分,孙春龙写下了一篇名为《于幼军,你为什么还不辞职?》的信,希望于幼军可以主动辞去山西省省长一职。这是山西黑砖窑事件暴发一个多月后,面对一位位被带出“黑煤窑”却迟迟得不到处理的工人,情切之下,他急了。
他说:“在穷尽了一个记者应尽的职责之后,仍然没有让真相大白,我只好履行一个人应有的良知。”
守住记者的良知
知道孙春龙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执着的人,执着于自己的“调查记者梦”。
1997年,21岁的孙春龙成为西安印钞厂的一名“干部”,拿着不算低的工资过着自己稳稳妥妥的生活,但他“不满意”。2年后,他跑到西安晚报成为一名临时记者,过着四处奔波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让他觉得很幸福;后来,他在《瞭望东方周刊》落了脚,开始为自己的“调查记者梦”奋斗。
憨厚老实的外表给了孙春龙的记者生涯极大的便利,在一些被围追堵截的事故现场,他的身份永远会被认定成某一行的工人,却没有人认为他是一名记者。
2008年8月1日,在这个临近奥运会的日子里,山西省娄烦县寺沟村尖山铁矿发生了山体滑坡的事故,当时报道出来的死亡人数为9人,这个敏感的数字让孙春龙心生疑虑,便一直通过网络和当地的朋友关注着事件的进展。
直到8月14日左右,当地公布的遇难人数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孙春龙便觉得自己应该去了。孙春龙先去了太原,在那里做着各种准备工作,便启程去往县城。
当时的孙春龙已经工作好几年,对这样的事故采访颇有经验,他知道不能住宾馆,会被查,便跟着建筑工地的一位工人住在一起。去到娄烦的时候,刚跟家属碰上面,便有电话打来询问身边人是谁,还好孙春龙提前做好准备,就说是一名装修工人。
采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家属们不愿意相信记者,因为都觉得记者也是会被用钱“封嘴”的,不愿意接受采访。孙春龙在接受媒体专访谈到这一点时,他说:“我虽然守得清贫,但精神上很富有……虽然这份职业有时让我遭遇很大的压力……但我想必须要有人来留守,守住良知。”
稿子在8月底完成,杂志领导也对报道的一些细节进行了很谨慎的修改,但是,在报道发表出来以后,很快就被删除了,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一点点效果,事情依旧没有结果,孙春龙说,他觉得当时他作为一名记者的职责依已经穷尽了,所以他想利用个人博客,再做一次努力,这是他身为记者职责的延伸。
9月14日,这一天是孙春龙做了4年调查记者最“风光”却也最“危险”的一天。他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了一篇举报信《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的一封举报信》,并且通过好友邮寄了出去。不同于其他的举报信,这封举报信结尾清楚的表明了自己身份,并写下了联系方式。这封举报信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发了删,删了再发,虽然孙春龙觉得自己处于弱势,但是想到那些家属,他们更加弱势,他更坚定了自己要发声的信念。
孙春龙的坚守换来了温总理的批示,事情真相才渐渐付出水面。
事后孙春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在事件重新接受调查的时候,他的压力非常大,甚至交代了好友帮忙照顾妻儿,但都在收到的一条条短信和一封封邮件的支撑下熬过来了。
孙春龙曾说过,他不是一个揭黑记者,他做这些是希望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他选择了发声。在他作为调查记者的12年生涯中,他帮陕西省甘泉县桥镇乡“黑户岭”的村民告别了“黑”身份,关注着留守在陕北的北京知青这个群体等等。
带英雄回家
在2005年国际禁毒日前夕,孙春龙在缅甸北部采访当地一支民族地方武装组织宣布禁种罂粟一事的过程中,遇上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告诉他“不要相信外界报道的那些,你要自己去调查了解”,正是这句话使得他重新去审视了“金三角”这个地方,写下了《金三角毒枭禁毒》一文。
这位老人是国民党的老兵,在解放战争后败退到“金三角”,当孙春龙问到“你们为什么不抗日”的时候,他异常愤怒的说:“你们说我们不抗日,说我们是卖国贼,那你说,在国殇墓园里,我们那么多兄弟是怎么死的?”老人在提及历史时尤为激动的样子以及对老人提到的国殇墓园的无知让孙春龙难以忘怀,碰巧一位同事刚好发表了一篇名为《正面描写蒋介石政府抗战书籍上市》,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一本名叫《国殇》的书,这篇报道引起了海内外的多方关注,孙春龙看了这篇报道,搜索了国殇墓园,得知它就在云南腾冲的时候,他决心一定要去看看。
也就是在这之后,孙春龙才开始了解到中国远征军这个群体,一个在战争结束后就被遗留在战场的群体。
再次到达缅甸的时候却已是2008年,当初遗留在密支那下来的100多名远征军以及只剩下4名了。第二年,就在孙春龙准备接这些老兵回国的时候却得知,当时奉命守坟的老兵杨伯方就在自己抵达缅甸前的两个月与世长辞,终年89岁。
回国后他在《瞭望东方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腾冲远征》,文章发表后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孙春龙趁势发出李锡全找家的的信息,希望借由网友的力量帮助李锡全找到家人,很快便传来消息,说是找到了李锡全的家人,但事情并没有那么完美,回国的经费成了孙春龙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他试图通过网民筹集经费,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幸得一公司的资助,虽然将李锡全回家的时间推迟到中秋节,但结果却是好的。2008年10月9日,李锡全给孙春龙打来电话,对他说:“谢谢”。
之后的孙春龙一边干着自己的本行,一边帮助这些流落在外的老兵寻亲,直到2011年。那时,他正努力的帮助一名叫董赵朝的老人寻找家乡,由于老人记忆不太清晰,使得找寻工作艰难许多,就在孙春龙准备告诉老人以及找到他的家乡时,却被告知老人已经去世很长一段时间了。孙春龙那个时候才知道,这些老人等不起,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活动。
他辞去了总编辑助理一职,专职于“老兵回家”。后来,他将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写成《异域1945》一书,他将自己的行动称之为“无知的救赎”。
转身公益,是理想的延续
2011年的光棍节,“老兵回家”这个活动获得了民政部门的审批,开始从一个草根行为变成国家行动。
孙春龙在自己的博客中记录到:以前做记者是监督强权,现在去做公益是扶助弱者,不是逃避,是迂回……其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生存环境的日益趋好……转身公益,并不是理想的泯灭,而是延续。让锁着前往,让人性回归,使用另一种方式阻止这个国家的沉沦。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0:00:25 | 只看该作者
自媒体的沉与浮
文/江依凡
   “我有点累了,用户是碎片化阅读,我是碎片化写作,一点一点积攒材料,大把大把时间付出,这近两年来,周一到周五,每天如此。”2015年9月7日,《媒体札记》负责人詹万承宣布,更新长达7年之久的《媒体札记》进入无限期休眠。
当你知道的时候,自媒体已不再辉煌
2008年,媒体人徐达内在FT中文网开设专栏《媒体札记》,每日从纸媒、门户、微博、电视中探寻中国舆论热点,记录转型时代的中国传媒片断,当时被冠以 “媒体日记”之名。因其选择性地呈现中国舆论界的多种声音,《媒体札记》也收获了不少粉丝。2013年,《媒体札记》专栏还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当年的年度“卓越新闻奖”。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大批固定粉丝,并获得专业肯定的自媒体,也还是经受不住现实的打击,无奈关闭。自媒体经过了几年轰轰烈烈的发展,到如今,坚持下来并拥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已经不多了,曾经轰动一时的自媒体《徐达内小报》等现在都已经渐渐消失,类似《一点资讯》等自媒体虽然依旧坚持着,但影响力也逐渐减小。
对于自媒体而言,不外乎两个方面,内容和经营。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自媒体人说,自媒体的内容生产,总是相对好做一些,而它的经营却是最不容易。
自媒体不是一个公益平台,背后的操作者也不是慈善家,不可能一味地付出而不要求收获,他们同样要考虑生计,因而自媒体的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自媒体刚出现,不可能就有一大批粉丝,这时候,除了你的内容要吸引人以外,还得要懂得宣传。当这个自媒体开始有了一些粉丝,就要学会如何让这些粉丝成为‘死忠粉’,并获得更多的粉丝。”该不愿透露姓名的自媒体人说。然而,许多自媒体人都是草根、或是传统媒体人,对于内容写作,他们可能得心应手,而对于经营,他们或许一窍不通。缺了经营的自媒体,如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自媒体圈活下来!
而该自媒体人所说的自媒体内容的生产相对好做一些,也是针对个别自媒体而言的,有些自媒体恰恰就疲于内容上。《媒体札记》就是一个鲜活的代表。詹万承在告别文章《徐徐达内》中说:“那触目惊心的‘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以及频繁出现的‘该微博已被删除’,常使人倍感无奈,我依托印象笔记几乎在与所有屏蔽赛跑,就像是沙滩上的那个小男孩。”《媒体札记》没有败在许多自媒体跌倒的经营上,却败在了内容上。不是因为它的内容不够吸引人,它的内容没有人买账,而是面对随时有可能被删掉的内容,作者有些力不从心。
自媒体这条路,似乎已经越走越窄,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倒下了,这些自媒体如夏日的暴雨,来的快,去得也快。
在你不知道的时候,自媒体已悄然出现
2003年7月,美国新闻中心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自媒体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然而,尽管自媒体概念在这时已经被提出,却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传统媒体依旧是大部分媒体人的归宿。这时候的媒体人没有想到也不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传统媒体会受到巨大的挑战。而这个挑战的开始,则是博客的兴起。2005年,博客进入中国并开始在社会公众层面得到认知,到2008年的全盛期,中国有一亿博客用户。博客也成了最早的自媒体应用。博客让许多普通人有了发声的渠道,他们不用被选题等束缚,可以尽情的发表一些文章、看法和思想。而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比博客更为方便简洁的微博出现了,这也是继博客之后又一个典型的自媒体应用,之后,各种自媒体应用如微信等,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
微博、微信等的出现,让自媒体从默默无闻变得炙手可热。甚至出现了“人人都是自媒体”说法。自媒体发展地风生水起,传统媒体的媒体人也逐渐意识到了传统媒体不再是“唯我独尊”,自媒体的传播同样广泛,即便它的编辑器那么得简陋。不少传统媒体人纷纷转战自媒体。原央视《对话》栏目主持人罗振宇2012年底创办了《罗辑思维》,并且通过他自身的名气,一开始便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之后随着内容的丰富,口耳相传,《罗辑思维》成了传统媒体人转战自媒体的一个成功典范。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罗振宇的影响与鼓励下,也加入到了自媒体的行列,创办了《吴晓波频道》。
到了2013年,自媒体迎来了它的巅峰。微信公众号的出现,让自媒体的门槛更加低,同时,微信公众号依附于一个强大的社交网络:朋友圈。低门槛和高交互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媒体这个行列中。据悉,时至今日,微信公众账号有800万个,相当于每160个中国人就拥有一个公众号,而在这些公众号中,有着大量的个人自媒体。
自媒体不能靠单打独斗
媒体从默默无闻到风生水起,再到现在的滑坡,不过短短几年。这短短几年里,许多人来了又走。有许多自媒体人在创办时都是一腔热血,却最后惨淡收场。也有许多自媒体人现在依旧活跃。为什么当初会想到要做自媒体,许多自媒体人有话要说。
成功的自媒体人吴晓波被问到当初为什么会做自媒体时表示:“我看到很多传统媒体下滑的很厉害、大批媒体的朋友纷纷离职转型,取而代之的则是微信公众号的普及、新媒体的崛起,我觉得是时候要加入进去了。”这也是许多人加入自媒体的原因,传统媒体下滑。
但是,大量的自媒体涌现,自媒体也越来越难做。许多自媒体纷纷关闭,知名自媒体人朱海涛在其博客上称:“不是自媒体不够坚持,而是大多死在了坚持的路上。”
为了能够坚持下去,自媒体人纷纷寻找出路,自媒体联盟便应运而生。自媒体人龚进辉在文章《一个非著名自媒体眼中的自媒体》中说道:“自媒体单打独斗的时代即将过去,未来自媒体之间的竞争将属于团队的较量。每个牛逼的自媒体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作为后盾,光靠一人之力显然不能傲娇长久。”
而这似乎也是许多自媒体人的共识,知名自媒体人魏武挥也曾经在接受采访时称: “现在的自媒体要想生存下去,就要组成机构,因为单个人的实力毕竟是有限的,就算再能写,也有穷尽的时候,但是组成一个机构,这样可以利用的资源就大多了,才能不断生产出新的内容。”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0:01:02 | 只看该作者
         难民照片背后无处安放的媒体责任
文/李旭
9月2日,一张被称为“最让人揪心的照片”传遍了整个欧洲。照片的主人公是叙利亚的3岁男童艾兰•库尔迪,在与亲人从战乱的叙利亚偷渡欧洲的过程中不幸溺亡,他的遗体被海水冲刷上海滩。而更为不幸的是,艾兰的母亲和哥哥也在这场偷渡中死亡,只有父亲侥幸存活。
在德米尔拍摄完艾兰后,更多的灾难报道纷纷涌入媒体平台,无论是照片上还是文字上都大量运用了难民的逃难形象,直观地传达逃亡难民的艰苦与辛酸,一张张痛苦扭曲的脸展现在大众面前。
该不该将这些照片公之于众?
艾兰的死亡照片很快占领了欧洲舆论场:大众对艾兰的痛惜、欧盟对难民问题也投下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也有专业人士提出了对这张照片的新闻伦理问题的质疑:该不该拍摄这种照片?是不是消费了难民们的苦难?是不是利用了受众的同情?是不是客观的媒体披上了煽情的外衣?
1993年新闻界也曾因为一张令人揪心的照片引发了争议。摄影师凯文•卡特拍下了《饥饿的苏丹》,照片中一个苏丹女孩饿得跪倒在地,而身后有只兀鹰正在虎视眈眈等待捕食女孩。这张照片使得摄影师获得了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实际上也使得各国对待饥荒难民的态度,拯救了更多濒临饿死的人的性命。但这张照片因直面人性的罪恶,他的作品招致议论:“只想着获奖,多么自私!”,最后凯文不堪舆论压力而自杀。
而这次面对非议,拍下艾兰的摄影师德米尔对CNN 表示,拍下这一幕是作为摄影师的本能,工作职责不能允许她犹豫:“我很庆幸这终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我希望我的照片能改变大家对欧洲移民的看法,希望再也没有人死在逃离战火的路上。如果这张照片能让欧洲改变它对难民的态度,那刊登出来就是正确的做法。”此言一出,《华尔街日报》等报刊纷纷刊文对德米尔表示支持。
而对将大众视点引向难民问题的媒体,荷兰在线特约专栏曾如此批道:所有的人道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站在抽象的第一人称“我们”的位置上发言。当问题涉及到观看他人痛苦时,任何“我们”也不应该视为理所当然。事实上,那些大肆挥霍同情的泪水的媒体恰恰是往日以民族主义的敌意反对接纳难民的媒体。
针对拍摄下叙利亚小难民的照片的行为是否恰当,新闻摄影师傅拥军则表示:“这幅新闻照片不存在新闻伦理问题,而难民照片大量在媒体出现,是一些人借此炒作吧。”
《济宁晚报》评论员宋延坤同样也认为这些难民照片并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渲染新闻效果的最佳途径,而最后的实际影响就是判断是否应该将照片公之于众的标准。”
“从震撼效果和实际影响这个角度来讲,这张新闻照片是成功的,但是欧洲接待难民无疑是给自己的国家增添了负担,从国家利益出发,媒体是否应该大肆报道难民而逼自己的国家当个好心的‘施舍家’是更应该讨论的问题。”宋延坤说道。
人道主义呼声高涨背后的危机
大多数中国网友纷纷表达了对小艾兰的同情与痛惜之情,名为@鉴湖风的网友表示:“呼吁欧洲能像自己宣称的那样坚持人道主义和人权价值观。”当然,国际上呼吁欧洲国家接待难民的声音也高涨起来。
而从实际意义上看,难民照片的确让欧盟行动起来了:欧洲对待难民的态度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欧盟正在推动各国接纳难民,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欧洲各国应该共同成立一个强制机制,让各国分担难民责任。德国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会接收超过80万难民。英国也公开发表了电视讲话,表示将进一步接受叙利亚难民,再拿出数千万英镑的人道主义援助金。至此,英国的人道主义援助金额已经达到9.2亿英镑,成为欧洲第一。
可事实上,欧洲难民危机已经使得主要难民接收国不堪重负,希腊和意大利表示接待和此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迅速增多的难民的需要。而近几年向欧洲申请庇护的数量在迅速增长。
面对不断涌来的难民潮,欧洲应对失措,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古特雷斯给出的评价是“失败”。眼下的欧洲,不仅引以为傲的人道主义和价值观已被难民危机冲得七零八落,而且实际处置上亦不断面临新的挫折,难民问题正在给欧洲制造新的撕裂、对立。
相比之下,由于远隔重洋不受难民潮干扰,负有更大历史责任的美国却当起了“甩手掌柜”,悄无踪影。据联合国数字,美国只接纳了约1500名叙利亚难民。
“伦理也是相对的,难民虽然值得同情,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难民并不具备‘难民’的属性,很多人并不是因为战争、政治等原因离开母国的,他们投奔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就是看中了欧洲国家的的福利待遇和保障低收入群体上的投入足够大。人道主义使用的对象是特定的,如果提倡一味接纳难民的呼声占很大的优势,那么也是欠考虑的。”网友@杀破狼表示:“真正的难民仍然在战争地受苦,因为要偷渡还需要花钱,他们根本没有资本投奔欧洲,而那些赶着难民船而来的‘难民们’,并不一定值得同情,而有证据指明,小艾兰的父亲就是偷渡船上的蛇头。”
危机浪潮中媒体责任何去何从
在难民危机中,媒体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纽约时报》发文告知大众全球媒体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报道了小男孩不幸身亡的事件,随后,大家愤怒的焦点一下子对准了那些消极救援的国家。
“欧洲如今大肆同情欧洲难民的媒体们,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媒体发出反对难民的声音非常正确,难民的进入,必将在客观程度上消减接收国民众的福利,影响到本国人的利益,媒体反对难民,恰恰就是维护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体现。本来欧洲国家现在是自顾不暇,那些一心忽悠民众和国家接收难民的媒体,我只能说他们是别有用心。”宋延坤如此评价:“在新闻相对自由的西方国家,同样倡导着新闻的社会责任。难民的悲惨处境的确值得引起大众的同情,但是一味的煽情将会使得大众只接收了感官上的触动,而对事情背后深层的原因缺乏理性的认识。而缺乏理性的思考会使得大众的思考方向发生偏差,媒体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中国对东莞扫黄运动中,有些媒体进行了舆论反弹:他们反而去同情那些涉黄的人员,把本来是该收到谴责的人拿出来演绎了一段凄惨的故事,使得大众对涉黄人员产生了同情,而在脑海中弱化了他们违背法律的事实。钟新文曾在《人民日报》中谈到:“面对观点百舸争流、表达千帆竞发,媒体更应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做法律底线的守护者、主流价值的弘扬者、社会共识的缔结者,传播事实真相,而不是夸张炒作。”
新闻学理论中的社会责任论列举了现代社会对于大众传媒的五项具体要求中提出:对事情做真实、正确而完整的报道并赋予其意义,不但对事实报道,真理背景也是很重要的。
纽约资深摄影师Mary panzer表示:“一味的使用“震撼”照片,只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悲伤情绪,而让我们丧失了思辨的能力。”
宋延坤评论员认为,媒体最需要的是理性,“就如同这次的难民照片引发的呼吁人道主义潮流,同情过后我们该如何看待难民危机问题?难民危机的根源在哪?到底应该谁来为难民的流离失所买单?而不是让群众沉浸在被煽情后的同情情绪里久久无法回神。”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0:01:28 | 只看该作者
“宝马”之争,舆论迭起
文/宋昕益
2015年6月20日,在南京市秦淮区石杨路与友谊河路交界处,一辆宝马轿车与正在正常行驶的马自达轿车相撞,马自达轿车内的一男一女不幸身亡,肇事驾驶人王季进事发后离开现场,后被警方找回。在随后的近三个月内,多方媒体频频报道,肇事人被判结果迟迟不能令人满意。事发后,多个质疑问题的提出,又给本就争议不断的该事件增加了舆论风波。一时间,南京“宝马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6月20日事发当天下午,有媒体称,有目击者说,在宝马车上查到了疑似毒品的粉末状物品,司机可能涉嫌毒驾。另有媒体报道称,驾驶员是个90后。
当日19时54分,中新网发布《南京多车相撞致2死事故续:肇事嫌疑人无证照且疑为毒驾》的报道。报道提到,被抓获的逃逸肇事嫌疑人许某某没有行驶证、没有驾驶证。同时,警方在肇事车内搜出冰毒,肇事嫌疑人许某某疑为毒驾。文末还提到,“据派出所内目击者介绍,肇事驾驶人在派出所时疑似毒瘾仍在发作,用头撞墙,警方给肇事者头上戴上头盔,以防不测。”相比中新网,人民网的报道有官方证实的消息,“目击者说,在宝马车上查到疑似毒品粉末。”就在大众以为,这是一起涉嫌“毒驾”、“超速”且“无证驾驶”的案件时,剧情发生了反转。
6月21日凌晨2时40分,南京交警通过微博发布了肇事人排除酒驾和毒驾的通报,并解释,经过鉴定,该粉并不是毒品,而是玉米粉。警方通报也开始受到了群众连连质疑,“没毒驾,没酒驾,他开那么快干吗?”
然而随后网上流传出了肇事人被派出所被控制并戴上头盔的照片,经装饰城熟知的朋友与同行反复观看后,称从衣着与体形来说,应该就是王本人。“为什么会被警方约束住,还戴着头盔呢?怕他寻短见吗?”是大多数人的疑问。紧接着,《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梅建明经采访说:“当时王情绪激动,并不配合警方的调查,被警方强行带回派出所后,不仅辱骂民警,还踢打民警,甚至有自伤自残的倾向,无奈之下,警方给他做了约束措施。他很亢奋,身上有血迹,衣服也有破损,还很不配合辱骂民警。”而网友却认为该举动与嗑药人的行为无异。
2015年6月29日天下午2点半,南京交警部门在其政务微博“@南京交警”第四次发布了“6•20”事故的最新进展,肇事宝马车通过事故路口时行驶速度为195.2km/h。与警方一开始声称的“只是比边上的车子快一些”的结论相距甚远。并且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对小型轿车的限速都在120km/h。据悉,一般动车的行车速度在150—200km/h。而肇事宝马车在经过事故路口时的时速是195.2km/h,已经超动车的平均时速。
在主城区道路如此高速行驶,在法律上可认定他对事故的发生是间接故意的,且严重危害了道路上多数人员的安全。如果检方以该罪名对王季进定罪量刑,他很有可能将面临10年以上刑罚,甚至无期徒刑或死刑,但是该案件在一开始给其的量刑确是七年。
就在案件将要平息,众人认为一切终于要尘埃落定之时,南京交管局发布的一则通报,又让剧情出现了又一次的反转。
9月10日,南京脑科医院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犯罪嫌疑人王季进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这一则新闻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舆论浪潮。
该通报一出,就遭到大量网友的炮轰,是不是只要犯了错,即便杀了人,只要说自己有精神病就可以减轻处罚。
对于网友的质疑,刑诉法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建明认为,这里的“作案时”,严格来讲应该是指王季进从闯红灯开始,直到造成严重后果离开这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王季进应该是处于精神疾病发作状态,而并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在造成严重后果的那一刻才出现了精神疾病。
但是网友似乎并不接受这样的解释,甚至有交警私下发牢骚:“这样的发布会,至少应该由市一级部门牵头,把公安、检察院、医院都叫上,有什么说什么。”直到8日,南京交管局的微博下,还有网友要求“公布鉴定报告全文,公开鉴定人姓名,接受同行和社会的监督”。
“那么有精神病的人是如何拿到驾照的?”这一问题也很快被网友抛出。因为根据法规,精神病人的驾照必须注销。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如何处理,还依旧没有答案。
9月18号,七点半,一小段5秒的视频就被发布在了网上了。画面中,一辆轿车像子弹般迅速穿过马自达轿车,画面直视感丝毫不输于好莱坞大片中的电影特效。然而,视频流传后却遭到了相关领导的极其不满,其上传视频者——指挥室的一个辅警,很快就被解雇。
新浪微博网友@苏東陽_评论:“公布了视频,相关领导为什么要生气,是想掩盖事实还是什么不得而知,仅因为引爆舆论而遭到开除,相反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难以使人信服,不去关注社会百姓的疑问,而是对发布视频的所谓临时工大发雷霆,如果因为公布现场视频而惹来“灾祸”,那以后还有谁敢站出来,又会有多少新闻消息没被传递而遭扼杀。”
时评作者高路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信息社会,警方需要充分地估计公众对真相的渴求。当社会需要真相时,不能提供模棱两可的说法;当社会需要态度时,不能不合时宜地表现出漫不经心。自媒体这么发达,不仅警方掌握着发布信息的权力,普通的民众也掌握着这权力。要得出各种细节的内在联系,可能依然需要警方专业的调查,但一些基本事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公众费力去追溯,各种现场记录的拼凑就能大致还原真相。遮掩、淡化处理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
至此,南京“宝马”案依旧没有一个准确结果。时评作家舒圣祥在《西安晚报》发表“对于前赴后继的恶意交通事故肇事者而言,立法速度不仅跟不上车辆狂奔的速度,立法惩处的威慑力也远远不足以形成有效的震慑。危险驾驶罪也好,交通肇事罪也罢,在那些参与公共交通时根本毫无敬畏之心的人眼中,似乎根本算不得什么。”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0:01:49 | 只看该作者
另一种伟大
——《我遇到你》
文/ 张子颜
一个主播,一个记者,一个央视的长辈——敬一丹,坎坷的求学道路,跌跌撞撞的主持生涯,这条路走到尽头,她用一本书的厚度记录下了这段时光。翻看这本书,也越发看清这个职业的神圣,记者的伟大。
记录
都说有两种人比较适合做作家,一种是医生,另一种,则是记者。
这本书由无数个故事组成,无数个敬一丹作为记者走过看过的故事。连考三年,28岁考上研究生,从研究生到教师,从教师到央视主持人,38岁创办一丹话题,40岁到了焦点访谈。在央视的三十年里,她也走过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户口、扶贫、反腐、下海等热点话题,被她一一参透。
记者在采访之前都会有采访的提纲,采访之后,会有手记,这本书,就有点像一本厚厚的手记。那个时代,她记录之深,深到她自己的思维活动,书中有那么一节,叫做《人穷得没了表情》,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听老师说:记者拟标题的时候要吸引人的眼球。这样的标题就着实吸引了我的眼球。得穷到什么样的地步,才会连表情都没有了?细细想来却是十分的贴切。扶贫时期,敬一丹走进了贫困的广西都安,虽说对哪里的贫困程度做了思想准备,但是她还是震惊了。除了数据,还有一些写在纸上的镜头。那种沉重的气息,用书中的那句话来说,就是:很多天,压抑的情绪都挥之不去。
这本书上记录了很多类似的故事,记者之所以适合做作家,就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独特的故事,接触了太多独特的人群,对一些事才有了自己的见解。让人觉得,原来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生活的一片圈子,还有另外这么广袤,这么陌生的地方,那里的人可能以你想象不到的姿态存活着,这本书让我明白:记者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是世界的眼睛。积极地探索着每一个不被接触的领域,并告诉大众。
人情
杨澜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如锚一般,沉着持重,不离不弃,让我们的心在风雨摇荡中有所依靠。敬一丹就是这样的人。在这段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旅程之中,她接触了无数的人,有给她机缘的老师,有央视的友人,有作为记者认识的各种身份各种背景的人。这些人不乏弱势群体,有的贫困,有的残疾,虽然记者在报道时不可以夹杂任何个人情感,但是在与被采访者交流的时候,高情商就显得很必要。“沉着持重”,她记下的那些场景,却让我对她这个人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仿佛遇到任何场合也可以从容应对,能给各种地方带来正能量。
读书中她写过的那些人,可以在心中勾勒出他们的样子,一个一个从身旁走过。每个生命都有权利发光,的确如此。她去过贫困的山村,邂逅了一群有梦想有追求的孩子,她坚定地告诉他们:孩子,你们不白瞎,你有才能,有本事,不白瞎。我不知道这句话对于一个记者意味着什么,但对于一个在深山里不见天日,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塑胶跑道跑一圈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这让我体会到记者另一种伟大,记者有这种机会体验各种人生,一个合格的记者,他走过的路越多,能播撒下的阳光和希望也就越多。
迟钝
敬一丹在书中说道:迟钝,也许成全了我。是因为她认为她邂逅话筒的这段经历是迟钝的。她说:如果当初老师选播音员的时候,叫中的不是她的名字,那她是不是就错过这样一个机会了?其实从一开始,她从未向这方面争取过,只是淡淡的憧憬,渴望,只是这一段段机缘,终究是把她带回了这条路。
书中有一节的名字叫做《我是“挑毛病专业户”》,虽然写的是在参与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对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的过程中的情景模拟教学。在这个模拟教学之中,敬一丹的职责就是挑领导主任的毛病。这让我想起了记者的工作,世界存在太多毛病,贫困是毛病,腐败是毛病,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找到这些毛病,将其公之于众,才会有人注意到,解决这些毛病。
电影《等风来》里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们需要扫雪工,把那些诱惑人的假象清扫掉。读完了这本书才发现,“记者”一词原本在脑海里形成的敏锐、机智的印象却慢慢改变了,记者是迟钝的,因为迟钝,所以才贪婪的探索世界的真相。
迟钝,不仅仅成全了敬一丹,它更成就了记者这个行业。记者是需要这份后知后觉的迟钝的,正因为此,才会觉得有所探究。
一个节目的主播,在普通观众的眼里看来是很光鲜亮丽的,坐在镜头前说话,多么简单。这本书带我们走近镜头后的主播生活,原来主播的身后有那么多的坎坷,走过看过的风景也有那么多的心酸。他们也如同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思维。在我看来,他们显得那么与众不同的原因,也只是看过的东西多了,才变得越老成,越随和。
书中她用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考,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有无限的吸引。白岩松说过:叫一丹为敬大姐,不仅因为年龄,更因为她完美的诠释了大姐的含义。做人,利而不害,身边的人都是受益者。做事,为而不争,也正因为不正,没人能与她争。很多人庆幸能在生命里遇见敬一丹。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0:02:32 | 只看该作者
日本文化的艺术品:艺伎
文/屈玉巧
手抱三弦上画楼,低声拜手谢缠头。朝朝歌舞春风里,只说欢娱不说愁。
                                                          ——《艺伎》黄遵宪
艺伎之源
正如多数人一提起中国便想起长城、瓷器一样,富士山、樱花、茶道、相扑同样也成为了日本的标签,其实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另一种文化也代表着日本,那就是美丽优雅的艺伎。在20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本通过不断的吸收、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文化,如茶道、花道等,都蜚声中外,尤其是独特的艺伎,更成为日本艺术中的一绝。
艺伎最早出现在日本元禄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那时是一个武士统治天下的时代,并且正处于整个社会男女比例不平衡的情况,大约三个男人就得争夺一个女人做妻子。这时,商人们动用他们精明的头脑,创办了商业性的妓馆,很快便在武士中盛行起来,并且进入了上流阶层的筵席。因此,上流人士渐渐不满足于现状,对妓女的要求越来越高,商人们开始对妓女进行关于高雅艺术的系统训练。在这些受过训练的妓女中逐渐产生了一些舞艺绝佳的艺伎,后来单独发展为一个行业,脱离娼妓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艺伎”中的“伎”字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其实,这只是源于翻译成中文后的偏差,艺伎在日语里叫做“艺者”,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去掉了“者”,加了一个“伎”,于是很多人都以为艺伎就是能歌善舞的妓女。艺伎确实能歌善舞,并且也要陪酒卖笑,可是,她们和那些在“游郭”(旧时的烟花巷)里从事的“游女”和“花魁”(两者都指妓女)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她们卖艺不卖身。艺伎从事的是一种表演艺术,如果有某个艺伎是卖身的,那完全是她自己的个人行为。
在艺伎刚成立之初,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最初的艺伎是商人们在社会上召集的一些流浪女艺人,让她们表演歌舞,供武士观赏。但由于伎馆人员不足,所以也从民间找来一些男性来男扮女装,为歌舞助兴。可惜,在那个崇尚男性的社会上,男艺伎不太受欢迎,渐渐地也就消失在了舞台上。到了十八世纪中叶,艺伎皆为女性,也就开始作为一种正式职业合法化。
艺伎之涵
艺伎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完美的女性”,可不仅仅是因为美丽的样貌和高超的才艺这等外表的东西,更在于她们拥有的高贵修养。因此,想要成为一名艺伎,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传统意义上的艺伎,并不被人看做下流,相反,许多家庭还以女儿能成为艺伎而为荣,因为这不仅表明这个家庭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能提供足够的资金供女儿学艺。能够当上一名艺伎实属不易,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外,艺伎自己的学习过程很艰苦。学艺,一般是从10岁开始,在5年内要完成从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再到鞠躬、斟酒等课程,到16岁学成之后下海,先当“舞子”,再转为艺伎,直到30岁。
艺伎们的生活是忙碌的,在学艺期间更是辛苦。在日本的京都,如果你能早点起床,也许还能在街上遇见匆忙的学艺女孩,因为她们一般都是从早上开始学艺,每天训练12个小时。初入行者要到“女红功”(艺伎学校)学艺,各种乐器,唱法以及舞蹈都要求学习,茶道、斟酒及走路、谈吐等各种礼仪也是必修的课程。实习艺伎学艺到18岁时,就可以举行“换襟”仪式,向师姐、艺伎馆老板和歌舞老师敬酒,喝下九杯米酒,才算正式艺伎。因为实习艺伎的衣领是红色的,而正式艺伎的衣领是白色的,所以形象的将这种成为正式艺伎的过程成为“换襟”仪式。
正式成为艺伎后,就要开始“接客”,陪客的时候,就是艺伎们展现她这几年学艺成就的时候。艺伎会陪客人饮酒,但不吃饭菜,以歌曲和舞艺为宴会助兴,时不时还会吟诗诵词,或者插科打诨,为每一位客人带来最舒心的享受。除了表演,艺伎们还要和客人聊天,也就是时候展现她们的谈话艺术了。对于艺伎来说,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为此,她们每天都会学习很多的知识,无论是严谨慎重的国家新闻还是街头巷尾的花边新闻,她们都能与男人侃侃而论。所以艺伎们十分懂得察言观色,进退有度,以此来满足客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有人说,艺伎是男人的心理医生。
不过,成为艺伎还将放弃一样对于女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婚姻。作为艺伎,是不能结婚的,因为艺伎必须是“纯洁的”。所以,艺伎美丽优雅的外表下实则隐藏了一个悲伤的灵魂,她们无法得到女人渴望的爱情,感情世界只能是一片空白。即使不再做艺伎,她们的结局也大多不乐观,或者成为别人的情人,或者被抛弃。
“心会慢慢死去,就像落叶一样,渐渐失去希望,直到有一天完全绝望。心如止水,一无所有,艺伎是滚滚红尘中的过客。她抹上浓妆,掩饰她的真面目,她的双眼宛如一泓深渊,她在世人面前唱歌跳舞,讨人欢心,付出一切,真正的自我却躲在阴影里,内心充满秘密。”《艺伎回忆录》中这段话道出了艺伎的心酸和悲哀。
艺伎之意
艺伎被认为是日本文化中活的载体,对日本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艺伎,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仍然存活了下来,一直延续到现代,而且“艺伎”与“和服”、“寿司”等词汇一样,作为日本文化的象征而直接成为英语的有数几个日语名词之一。
虽然艺伎是日本的象征之一,但在普通日本人的概念里,“艺伎”是一个非比寻常的词语,绝大多数人是无法一睹艺伎的真面目的。能够见到艺伎的人通常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因为要请到一位艺伎是需要大价钱的,也只有那些上层社会有钱有势的男人才能支付这笔昂贵的钱财。不过,他们通常不会在乎,一来,他们拥有这个实力,二来,请到一位艺伎在身边作陪是一种彰显身份的方式,即使价钱昂贵也是值得的。
阿瑟•高顿这样描述过艺伎:“艺伎是艺术家,艺伎就像是一件活生生的艺术品。”所以,即使艺伎不像樱花、寿司那样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因她们是时代独有的“艺术品”,也就无怪乎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尽管艺伎在时代的交替中,依然存活了下来,可是也开始逐渐衰败,不同于以前的昌盛。日本最著名的艺伎“花街”当属京都的袛园,最繁华的时候是19世纪初,当时艺伎多达3000多人。每年4月,艺伎在这里表演“京都舞”,向世人展现艺伎的风采和日本古典歌舞艺术。但到了现在,艺伎只剩100多人,这些都在向世人传达着艺伎弱落的信息。
简书推荐作者唐薇在微博上发文称:“艺伎是日本女性极致美的体现,是柔情与妩媚,端庄与佻达的结合,是神秘不可言的艺术。在过去,艺伎曾风靡一时,致使无数少女对其心向往之,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舞台上大放其彩。而现在,艺伎风光不再,对此感兴趣之人,寥若晨星,而依旧坚持着所谓传统者,也不过是形式大于内容,艺伎真正的精粹已随历史长埋地底。我们再也见不着了。”但无论艺伎是否消失,不可置否的是,它都成为了日本文化长河中无法泯灭的痕迹。
艺伎们用这带有凄美色彩的精彩一生赢得了这个时代的认可,一提起艺伎,人们就会想起美如画的场景,艳丽的和服,白皙的脸庞,纷扬的樱花,一座年代感久远的日本建筑中,身着日本和服的女人,伴随着三弦琴低低地吟唱这个名族,这个时代。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