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50174|回复: 158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18:01: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3-30 18:19 编辑

【案例】1
                                  凤姐现象
中国的“凤姐文化”愚弄了谁?
文章提交者:鲁国平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鲁国平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近年来,一股“哥姐文化”正在席卷中国网络世界。每隔几星期,网上都会冒出一些以“哥、姐”著称的网络红人。比如芙蓉姐姐、凤姐、著姐、犀利哥等。中国必须寻找能够激发思考、培养辨别能力的娱乐方式,否则,现有的娱民方式也许会把一代人变成愚民。

    正是旁观者清啊!外媒的评论确实发人深省,尽管不少国内人未必认同,比如诸如此类“娱乐而已,何必如此沉重?”的回答就应该不会少,可是娱乐并不等于愚蠢的快乐即“愚乐”,是的,低俗文化有其存在的必要,吃肉的毕竟不能和喝汤的共用一个菜单,不过群众文化低俗里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统可以接纳,关键的分水岭就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还是使人堕落沉沦。至少也应是对芸芸众生以及社会价值观引导上没有重大危害。

    而匪夷所思的是近些年以凤姐为代表的"凤姐文化"根本就是在博傻,比谁更加另类,出格,吸引人眼球,难怪人们包括外媒要担心长期以往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大家都向她们他们学习比愚蠢比另类,长期以来民众不得不变得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成为一代和一群名副其实的可随便被玩弄的新时代思想侏儒即愚民。

    和“娱乐至死”论者相反的是,我鲁国平认为娱乐活动也应当适度,哪怕大家可以像赵本山一样拿残疾人开玩笑、取乐,就是不能叫大家都学习残疾人的一举一动称为时尚,更加难以容忍一些媒体把凤姐之类人物炒作称为娱乐明星或公众人物,那不仅将贬低了所有中国人,而且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错误价值观引导,甚至危及古老文明国度的国际形象。

    事实上,不久前广电总局为纯洁娱乐荧屏封杀了一些话题女郎,无疑这是势在必行的,那么我就奇怪了,既然广电总局能够封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拜金女,为何就不能封杀这些给予社会带来负面价值观的娱乐小丑“凤姐”等?其他文化演出管理部门以及广告内容审批单位又哪里去了?

    日前有舆论称民间小电影院色情表演猖獗,有关方面应该管一管,我觉得,这个小范围的问题被有些人小题大做了,这像市井小老百姓就是喜欢吃臭豆腐,政府只要保证在国宴上不出现就可以了,加强管理及规范不让未成年人接触到便ok了,相反在对当前社会流行"凤姐脑残文化"上有些人包括有关部门由于忽视其危害,又大题小做或者不做了。

    总之愚民大量产生的社会舆论环境基础就是是非不分、香臭不辨的文化,其中古代被上流精英霸占了话语权甚至被随意篡改精髓的孔孟之道算一个典型,如今流行的"凤姐脑残文化"也当仁不让地发挥了类似的作用。一个是在说的人嘴里怎么说都有理,把你说糊涂了,一个是将傻子包装成为明星把你也逗傻了,分不清东南西北,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核心,有钱有势或强势话语者想捧谁是谁,指鹿为马也有人随后追捧!外媒评论的中国的"凤姐文化"愚弄了民众或者现有的娱民方式会把一代人变成愚民的担忧也许不是杞人忧天!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10-06-18/154917673878s.shtml
http://www.kdnet.net/Infolook.asp?bclass=1&id=10364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来自 1485#
发表于 2023-5-11 16:37: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洪韵

来自 1486#
发表于 2023-5-12 19:42: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李斌辞职,加盟华大基因
近日,传媒特训营获悉,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李斌已离职并加盟华大基因。
318日,一篇《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发布》的新闻报道显示,李斌目前担任华大集团副总裁。
不过,传媒特训营在华大基因及华大集团官方网站上,尚未查询到李斌的信息。
资料显示,李斌,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毕业后任新华社国内部记者,从事时政、环保、科技报道,曾任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政文采访室副主任,后任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分党组成员。高级记者。
曾获2010新华社十佳记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西城区百名英才等荣誉称号。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2004年中国首座北极站记者团成员,著有《二探北极》、《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主编《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极度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等书。
202311日,李斌发布了一条朋友圈:2022,属于过去!2023,属于勇于开创未来的每个你我,属于勇于追求未来的每个生命...配图是他与人合著的新书《未来产业》、他主编的新书《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

消息称,李斌今年1月从新华社离职,出任华大集团副总裁。检索发现,李斌与华大基因“渊源”颇深,早在多年前就开始陆续报道华大基因的新闻。
2015年,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举行的新智能时代论坛上,华大基因的董事长汪建受邀参会,李斌被形容功不可没
2016年,李斌已经与华大基因董事长面对面
资料显示,华大基因公司成立于1999 年,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公司。
这家近20年前因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而成立的企业,在业内有着生物界腾讯生物界富士康之称。
华大基因参与了千人基因组计划,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第一个亚洲人的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并同欧洲7个国家、11个研究所就构建人体肠道菌群基因集开展合作。
近年来,华大基因在舆论上,多次与自媒体、媒体记者产生冲突,其中广受关注的一次是科学家饶毅点名批评。
20227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生物学家饶毅通过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表扬尹烨证明自己卖假药:公布几十篇论文无一检验过其益生菌的任何生物学作用》一文,公开点名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推广的益生菌为假药。
尹烨不得不对市场质疑进行一一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华大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即获准上市。
彼时,该报道正是出于李斌之手。
文章提到,华大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获准上市,名为火眼的华大基因病原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在武汉紧张施工,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建博士于大年初一逆行进入武汉坚守至今
有评论文章认为,复盘华大基因在一系列事件中的公关,发现鲜有亮点,反而是无所作为,懒于应付。
在一波又一波的争议性事件中,华大基因已经从最初的千亿市值掉至不足300亿。
资料显示,自20177A股上市以来,华大基因的股价一度达到261.99元,成为当时仅次于贵州茅台的中国股市第二高价股,市值破了千亿。
然而,仅一年时间,华大基因的股价已跌破百元大关,市值也相应缩水约三分之二。截至 2023228日收盘,华大基因的总市值为230.43亿元,较刚上市时,已跌去八成。
2022年,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总收入71.26亿元,同比增长5.32%;实现净利润8.1亿元,同比下降44.42%
从结果看,华大的这一路公关太过懒散,缺乏系统性和长期策略,既没看到有效措施,又任由负面舆情爆发。上述评论文章认为。
更有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华大自身如何弥补其在管理、公关等方面的短板。
此次,华大基因邀请到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担任副总裁,不知能否弥补其公关方面的短板。
来源:传媒特训营
编辑:洪韵

来自 1487#
发表于 2023-5-12 23:47: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媒体大亨警告称AI可能“破坏”新闻业
美国媒体业亿万富翁巴里·迪勒(Barry Diller)警告称,除非出版商能够利用版权法加以控制,否则人工智能将对新闻业造成“破坏性”影响。迪勒表示,自由允许人工智能访问媒体内容将被证明是一个错误,“合理使用”的概念——可用于涵盖机器学习数据集中受版权保护的材料——需要重新定义。如果有必要,他愿意修改版权法。
来源:全球TMT
编辑:洪韵

来自 1497#
发表于 2023-6-20 22:46: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社退休记者被诉索赔200万,此前被曝受贿洋房帮商人写文章
2023年6月,张厚堂起诉新华社退休记者汤计名誉侵权一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立案。
这起“名誉侵权”案,得追溯到多年以前。2021年,汤计被曝出利用个人影响力,帮助商人“平事”,并受赠了一套250多平方米的洋房。
汤计,曾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编委,也是截至2015年新华社建社85年来第一个“荣立个人一等功”的记者,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十大‘正义人物’”等称号。
从新华社退休后,汤计又创办了微信公众号“汤计典频”,继续“发光发热”,在内蒙古颇具影响力。
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间,汤计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汤计典频”(现已更名为“满子典频”)连续发布6篇文章。
文章的内容,涉及内蒙古宏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宏泰”)与其他股东间的一桩股权纠纷案,内蒙古宏泰则在相关诉讼中败诉。
从判决书等司法材料来看,这是一桩并不复杂的股权纠纷案件。
2019年,内蒙古宏泰被股东张宇起诉了。张宇说,2018年4月,另一名股东苏茂元将其持有的内蒙古宏泰1040万元股权(持股比例为18.72%),转让给了她,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协议生效后,张宇的股权由之前的13.5%,变成32.22%;但内蒙古宏泰一直拒绝为张宇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理由是“没看到协议和凭证,不认可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法律事实如此清晰的情况下,内蒙古宏泰自然一败再败。
但在内蒙古宏泰败诉后,新华社退休记者汤计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
“排外欺生,法治不彰”“执法者装睡打鼾”“法院还能守护最后一道公正防线吗”……汤计在其发布的文章里,使用了大量个人情绪强烈的措辞,为内蒙古宏泰“大声疾呼”,公开指责判决内蒙古宏泰败诉的各级司法机关。
已经花甲之年的汤计,为何如此积极介入这桩经济纠纷案件?
网络流传的一份《财务审计报告》,披露了汤计女儿汤苜获得一套250多平洋房的情况;根据内蒙古宏泰一名高管的说法,这套洋房,是由内蒙古宏泰出资,汤计未出分毫。
赢了官司却惹来“舆论质疑”,张宇等股东不堪其扰,从2021年初起便开始向内蒙古公安厅、内蒙古纪委等对汤计等人进行实名举报。
这些举报材料称,汤计除了在线上通过“汤计典频”发布多篇“扭曲事实”的文章、给不遂其意的司法机关“扣帽子”外,还在线下亲自跑到警局,给公安机关施压。
例如,举报材料称,汤计带着山西朔州商人殷培智去呼和浩特市公安经侦报案,诬称张宇父母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资产;经公安长达半年的调查取证,认为不属实未予立案。
又如,举报材料还称,2020年底,汤计带着殷培智前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安局经侦举报,称“张宇、苏茂元股权转让案是虚假诉讼”,要求公安机关抓捕所谓“涉案人员”。
2021年12月,《财经》杂志资深编辑李廷祯在其微信公众号“鹈鹕说”发表了数篇文章,披露汤计受赠了一套价值159万余元的洋房,位于呼和浩特市恒大翡翠华庭小区首期14栋。
文章展示了的《财务审核报告》显示,这套洋房是由汤计女儿汤苜于2018年5月20日签约,已付全款。
对此,2021年12月6日,汤计在其个人微博公开回应称,“原新华社记者汤计遭遇诬陷围攻。”
汤计称,从2021年12月1日开始,“鹈鹕说”对其进行了连续抹黑攻击,“大概就是我历年来为无数蒙冤者受屈者发声呐喊的代价。”汤计还称,已请求党组织与纪检部门调查,以及自己“经得起考验!”和“会采取法律行动维权!”
2023年2月,张宇收到了内蒙古高院的终审判决书,汤计一直“声援”的内蒙古宏泰又败诉了。
这起延宕多年的案件,有了最终结论。重新回味汤计当年连续发文“法院还能守护最后一道公正防线吗”的强力质疑声,未免令人唏嘘。
而汤计被曝“受贿洋房后写文章帮商人平事”的事情,并未就此落下帷幕。
2023年6月,张宇的父亲张厚堂以“名誉侵权”为由,将汤计起诉至法院。
张厚堂在民事起诉书中说,汤计在发布于“满子典频”的一系列文章中,用“布局挖坑”“伪造证据”“铤而走险”“谋财者”“窃取”等侮辱性语言,对其进行诽谤,捏造了“在政府及公检法部门有后台”“伙同会计师事务所骗走公司账本”等。
张厚堂说,上述文章发布、蔓延后,对其品德、声望等人格方面的负面评价汹涌如潮,严重损害了其名誉权。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和施暴场所,汤计作为传媒界的功勋人员,本应加倍珍惜党和政府给予其的各种崇高荣誉,更应比普通公众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
张厚堂在起诉书中说,遗憾的是,汤计却在利益驱使下,插手原告公司股东之间纠纷,无视多份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事实,公然利用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和身份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号上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大肆捏造或歪曲多起事实并大量使用侮辱性语言对原告名誉进行贬损,以达到其通过网络舆情影响司法裁判的最终目的。
针对被起诉、索赔一事,2023年6月19日,笔者在一微信群中询问汤计。
当晚,汤计在群里转发了一篇“满子典频”刊发于2021年3月8日的文章《院长成了案件掮客,法院还能守护最后一道公正防线吗?》。
来源:网易新闻
链接:https://c.m.163.com/news/a/I7M5QPDH05533F8G.html?spss=newsapp&spsnuid=ZUOylByiJhFEmMCusk827EzNG%2BDH61bpy2XhBqMKtkA%3D&spsdevid=CQk2Yzk5ZThiZDcyMjY0MDY0CXVua25vd24%253D&spsvid=ZjYzNzFhYmYtZWY3Ny05Y2YwLWZmOWUtYWRhYmJmOGI1Y2Iw&spsshare=wx&spsts=1687241186489&spstoken=qXtbR1fo5adRvIWZkYhYScSDVb6n1tcLSY%2BhHxe4CUE6G4F%2BsawkHJGISJTkbTcKqCHCiNaexrqyQjBOeqQKOw%3D%3D&spssid=68f40a115574b14197ca864b9b324120&spsw=2&isFromH5Share=article
编辑:洪韵

来自 1498#
发表于 2023-6-21 23:30: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科技观察丨推特API收费引争议,让土耳其地震救援雪上加霜?
近日,土耳其地震发生后,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一直在使用一个重要的Twitter工具API来梳理该平台的求救电话,其中包括那些被困在倒塌建筑物中的人。
然而,这个起到“生死间桥梁”作用的应用工具,最快将在2月13日不能再被免费使用,因为Twitter公司计划收取每月至少100美元(约681元人民币)的费用。
目前,官方表示,收费将会再推迟几天。



让土耳其地震救援雪上加霜?
土耳其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Eksi Sozluk的创始人塞达特·卡帕诺格鲁对此表示:“这不仅是为了救援工作,也是为了物流规划,因为受灾人群会在Twitter上传播他们的需求。”而月付100美元,对许多预算有限的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来说,实在价格不菲。
因为与救援有关的信息量非常大,人类无法手动完成。所以,非营利组织人员、研究人员和其他志愿者,就需要这种被称为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工具来分析Twitter数据。
卡帕诺格鲁说,数百名“好心人”一直在分享他们自己的付费API访问密码(Twitter已提供具有更多功能的付费版本),用于救援工作。但他也表示,这“不可持续,也不是正确方式”,甚至可能违反Twitter的相关规则。
2月13日是Twitter设定的免费访问API的最后期限,这对土耳其及其他地震受灾区的数千名志愿者而言,是一个额外挑战,因为他们的全天候救援工作非常需要利用Twitter这一独特的开放系统。
“对于使用Twitter API进行灾难监控的土耳其编码人员来说,这尤其令人担忧。我想世界上其他使用Twitter数据监控系统的人也同样忧心忡忡,”伊斯坦布尔奥济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阿金·温维尔说。
有分析认为,新的费用会给参与救援的程序员、学者和其他试图使用API的人带来更多负担,这道新筑起的API付费墙是埃隆·马斯克接管Twitter后榨取收入的最新尝试。


付费API上线时间再次推迟
据悉,Twitter官方原定于2月9日关闭免费的Twitter API,但对于后续上线的付费Twitter API并未公告详细信息,只是确定每月费用为100美元(当前约 681 元人民币)。
马斯克提到,这项政策是为了解决推特上充斥垃圾消息机器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也使许多正常使用的机器人被迫关闭。在推特宣布新政后,不少推特机器人作者开始向关注者道别。
随后,Twitter将上线日期推迟到了2月13日。但距离正式上线还有几个小时的时候,官方现在再次发布推文,表示再推迟几天时间。推文中并未明确具体的上线时间。
Twitter此前已经确认将会推出新版免费Twitter API,限制每位用户每月只能发送1500条推文。这是个只有写入的 API,因此第三方 API 客户端无法利用该免费API重新上线,也无法通过该API来启用RSS订阅读取用户的信息流。
Twitter官方声称,这些变化将提高质量、减少垃圾邮件并实现繁荣的生态系统。目前,尚不清楚这将如何实现。


来源:界面新闻

编辑:洪韵

来自 1499#
发表于 2023-6-24 20:28: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首席记者李微敖:今天做记者仍有意义,仍可能带来个案,乃至小范围局部的进步
最近,关于新闻学和新闻业的话题,在网上引起了一些争议。
学新闻到底有没有意义?从事新闻行业能不能养活自己?诸如此类的讨论,在传媒圈内外掀起一轮热点。
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虽然人们每天接触新闻,但与新闻从业者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这些人是怎么工作的?真实职业处境如何?有哪些困惑?赚多少钱?许多事情可能需要来自一线的媒体人才说得清楚。
本期全媒派对话《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李微敖,讲述其从业20年来的经验与期盼、争议与反思。

李微敖工作照
做新闻可以养活自己,但赚大钱比较难
全媒派:这几天网上有一些和新闻学、新闻业相关的争论,作为2003年入行的前辈,你觉得新闻专业学生如果想进入新闻行业,在大学期间可以具体做点什么?李微敖:从业以来,我认识的很多非常优秀的同行、媒体领袖,包括我们报社的,也包括我之前工作过的一些新闻机构的,都是本科就学新闻的。从事新闻行业当然可以养活自己,但是,想要过得特别“滋润”,或者想要凭一己之力养活一家老小,那对于很多普通记者而言确实又比较困难了……我的理解里,新闻行业入行的门槛比较低,其他学科想从事新闻业,相对也比较容易。同时,要做好新闻,还要掌握其他很多学科的知识。我经常说是“四大工具”——基本的法律知识,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基本的外语能力。因此,我也在不少大学做分享时,强烈建议新闻学的大学生们,可以去辅修一个其他专业,比如法学、经济学,甚至医学、天文学、考古学。
全媒派:虽然新闻成了部分网友心目中的“天坑专业”,但其实每年报考的人数还是挺多的。在如今的大学生身上,你有没有看到一些乐观的趋势?
李微敖:从人才角度来看,从事新闻行业的大学生整体比20年前要强不少。因为中国的教育是在进步的,他们从小的见识、思想观念、掌握的技术能力等,决定了这些。我见过一些入行比较久的同行,连把故事写清楚都做不到,但今天有些大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去驾驭一些难度没那么大的特写类题材。假以时日,他们能连续工作三年、五年、八年,肯定比现在的我们强。
现在的新闻作品,并不比黄金时代的差
全媒派:结合教育进步和技术发展来看,人们怀念的纸媒黄金时代的新闻作品,真的比现在更好吗?这其中是否存在一点时代滤镜?
李微敖:这几年甚至这十来年,唱衰中国调查报道、唱衰新闻行业的声音一直不少。不管在不在这个行业,很多人都会回忆或描述20年前中国纸媒的黄金时代。那是不是原来的新闻一定比现在做得好?我个人是有不同看法的。
就我的观察而言,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技术进步和从业者的受教育水平、见识广度和深度的提高,现在新闻行业的作品,并不比过去差,甚至可能更好。
前段时间我的一些朋友聊到香港电视剧的话题,大家都说现在香港电视剧好像很久没有出好作品了,但回头去看,以前的经典电视剧的好多剧情、表演,会觉得很幼稚,从技术层面来说不怎么样,可那个时候给人的印象就是很棒。这可能有情感的因素在里面,但从纯粹的技术、专业成就上来说,真不一定如此。
电影如此,电视如此,新闻作品或许也是这样。经常为我们行业所称颂的过去那些著名报道或著名记者的文章,在那个时代横向比较,可能的确是好的,这没有问题。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真的比现在的更好吗?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专业成就在进步,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趋势。
焦虑和熬夜,是这个职业的通病
全媒派:回顾你的记者生涯早期,换过比较多的单位,现在很多年轻记者可能也会选择频繁跳槽,存在一些对于职业前景的迷茫,对此你有没有一些经验或建议?
李微敖:早些年,我换工作的频率确实比较高,到现在,已经是第八家单位了。不过,我现在已经在《经济观察报》待了超过五年了,这是我从业以来待过最久的地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很喜欢现在报社的氛围,我们的社长、总编、执行总编、编辑等各个层面的领导、同事对我很宽容。我写出来的绝大多数稿件都可以发表。在我的认知里,很多稿件发出来后,不管“存活”多久,发出来就是胜利,我已经很感激了。
至于对年轻人的建议,第一我觉得还是要保证自己的基本生存不受影响,这特别重要。一个人真正想清楚,自己适合或者喜欢做什么样的工作,这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一定能想清楚。我的建议,是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看能不能在三五年内,至少找到一个短期的答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第二,我换了这么多单位,除了其中的一份,其他的至少都工作满了一年。这也是我很早就跟一些同事说的——当时有同事大学刚毕业进来一两个月,就想换工作。我说,不管怎样,你先努力坚持工作满一年。同样的,你要有一个目标,如果选择还做新闻,那么想去什么样的媒体工作?想和什么人成为同事?先把问题想清楚了再换。

图片来源:Pexels

全媒派:做记者很多时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容易产生精神内耗,工作个两三年,就可能碰到职业瓶颈,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甚至还会抑郁,请问这种现象在行业里正常或普遍吗?
李微敖:不说抑郁,至少焦虑是我们这个行业永远存在的事情。直到现在,我仍然在焦虑,焦虑自己的工作效率怎么这么低下,写得怎么这么慢!
我很喜欢电影《大腕》里的一句话,大致是“导演没想清楚,戏拍不出来”。做记者也是这样,我没有把文章的框架、逻辑想清楚,有些复杂的题材,我就是写不出来。
我的焦虑还在于,手头要写的稿件太多了,而且还可能不停地有事情“加塞”。甚至,这种“加塞”往往是自己主动而为的,比如说遇到了一个我觉得很不公平、很冤屈的事情,我就会想要不要抽出时间来,希望能帮忙做点什么。
我想,这种焦虑感是会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的,不管是40多岁还是更远的未来。焦虑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通病,你越早接受这个现实可能越好。
如果你觉得有瓶颈的话,一个方法是去寻找更优秀的同事合作,或者尝试再去学校专职读书。
全媒派:赶时间写稿和交稿,可能是平时最让记者焦虑的事情。每一个熬夜赶稿的日子,你是怎么挺过来的?如何克服拖延症?
李微敖:熬夜赶稿这个事情,我一直没有克服,拖延症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没有克服。
2016年我离开《南方周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已经没办法适应那种有deadline(截稿日期)的生活了。星期四出版,星期三一定要把稿件交出来。我们经常在星期一、星期二熬通宵写稿,我觉得太痛苦了,我那个时候已经35岁了,觉得身体已经没办法承受了。甚至我现在还感慨,我熬夜把这个稿件写完交出去,然后睡一觉,醒来的时候,我会很庆幸自己没有猝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在我偶尔还会熬夜写稿,但绝对不会熬通宵了,因为身体已经受不了了。
至于拖延症,不仅仅对于记者,我猜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存在。这似乎是“人性”,人类普遍的惰性。
得到多少赞誉,就要承受多少批评
全媒派:今年4月,你对于“张继科事件”的发声,引发了巨大争议,外界有赞扬也有质疑,如何看待此事对你的影响?
李微敖:这件事在网络上引发的后续影响及发展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料。事实上,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那几天的态势,会那样“狂热”,甚至“疯狂”。
时至今日,我能保证的是,我说出来的和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写的,没有一句是谎言,都是基于我看到的、听到的情况进行的陈述。
在我内心深处的判断里,我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娱乐八卦事件,而是一个严肃的法律话题。
不过我又在想,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大多数公众更关注的确实就是娱乐行业的公共事件、公众人物,这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娱乐行业“新闻”的影响力和受关注度,在多数时候,是要超过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的。
2015年,我在《南方周末》发表了《安邦路线》系列稿件,发表后安邦反扑了很长时间,报社和我个人承受了不少的压力。当时我的部门主任说了一句话:“你得到了多少的赞誉,你可能就要承受多少的诋毁和批评。”我想这句话同样也适用在张继科这个事情上。我能够做到的是,我没有撒谎、问心无愧,每天都可以睡得很好。
全媒派:确实在一些批评声里,有提出“这个记者在炒作”,请问你一开始的想法是什么?为何会选择通过社交网络发声?
李微敖:我不认为这是个私人的事情,这是法律问题,涉及犯罪,涉及人的底线问题。作为公众人物,既然享受了公众关注所带来的福利,相应就要承担更多被监督批评的责任或义务。有得有失嘛,你享受更多,你可能就要承担更多。甚至就隐私权来说,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在一定意义上也要比普通人让渡更多。
比起通过社交媒体发声,我当然希望最好是能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写出来。但这个事情发生在2020年,一审、二审结束到现在也有一两年了,当事人和家属似乎也没有去申请再审。从新闻时效上来说,时间隔太久了,没有太多的新闻由头来重新写这个报道。我甚至到现在也不确认,如果在当时我以新闻的方式把这个事情写出来,能不能得到发表。
我也就是今年3月底4月初,看到朋友在微信群里转了他们的律师声明,觉得看不下去了,想着这个事情我就发个微博吧。
全媒派:记者因为一篇文章、一段视频或一条社交媒体动态而成为相关事件中的当事人,这样的案例过去并不少,未来可能也会继续发生。那么当争议事件缠身时,记者应该如何应对呢?
李微敖:我觉得还是尽量早点回到自己正常的工作状态,因为撰写新闻稿、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于那些争议,一定意义上我们应该容忍,犯不着去跟人家吵。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应,也要克制,否则会长期搅入其中,很长时间出不来。
此外,要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所谓的热度,无非就是那几天。可能在那几天是被关注的,但过了之后,你依然是你,并没有什么改变,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记者。就好像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鸡蛋究竟是哪只鸡下的,大家只是关注鸡蛋好不好吃。
作为记者,应该避免“自以为是”
全媒派:在种种评价中,有人称你为“独狼型记者”,你认可这个标签吗?为什么?
李微敖:我一直很愿意,也很喜欢和同事们合作,我经常跟他们说,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可能十件事情里面我有八件、九件都帮不了,但偶尔有一件我或许恰恰熟悉。其实工作这些年,我和同事们一起合作采访写稿的事情并不少。
当然了,这个“独狼型记者”的含义或许还包括独立的判断等等。大概从2014年、2015年开始,我自己有了一个判断标准;我写的一篇文章好还是不好,最重要的评判者,是我自己,而不是别人,至于那文章在单位内部会被评定为哪一个等级,在社会上的影响会是怎样,那是相对次要的。当然,有一些文章,我认为自己就是写得“粗糙”、写得“水”,但至少我能够保证的是自己不会胡说八道,没有胡编乱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媒派:那么在你的价值观里,一个合格的记者,应该是怎样的?
李微敖:我们这个职业,很容易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见多识广、思想深邃。比如写财经新闻的记者,有时候搞得自己比企业家更懂企业,更懂经营管理,这怎么可能?
我会时不时反思这个问题,也警醒自己。
当然,有些事情,我们(记者)是有判断的,甚至有时候的判断不一定比当事人差,这是有可能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专业人士。记者不像律师、医生、会计师,不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才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要说所谓的专业,可能是在工作多年后,我们对于传播规律,对于信息真伪,有一点点专业的判断。
此外,遇到批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理解,我们这个职业的本职工作之一是要监督公共权力,监督那些强势的机构、公众人物,这也要求我们自身能够有很好的心态去接受其他人的监督和批评。做记者的人,不要一被人批评、被人骂,就爆炸上头了。
全媒派:就目前的规划来看,记者这个职业,你会一直做下去吗?
李微敖:这个问题几年前我已经想得比较清楚了,我觉得只要有可能,我会一直做下去。甚至我有时候开玩笑,记者这个行业有点像老中医、老律师,不仅仅是在吃“青春饭”——做新闻当然也需要精力和体力——但在很多时候,经验见识也会帮助我们自己。
第一,我是真心喜欢热爱这个职业。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做记者仍然有意义,仍然有可能带来个体的、个案上的进步,乃至小范围局部的进步。这是记者工作的成就感和意义所在。
第二,做记者当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工作相对自由,由此而来的,身体的相对自由。
第三,我习惯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我喜欢在一线做采访,跑现场、在现场的感觉。
第四,刚才说的,做记者不仅仅需要精力体力,也需要资源的积累、见识的增长。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写出更好的故事,我会尽量去做,直到实在做不了的那天为止。
来源:學人scholar
编辑:洪韵

1615#
发表于 昨天 22: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百度璩静事件深度解析
你是不是很好奇,日度的HRD售珊珊为什么会招功璩静呢,这里有个大背景,就是大概两三年前,有一个风气蔓延了,就是行业大厂很多都裁掉了,真正的PR团队,只保留了GR,所谓GR就是做政府关系的,这是一个大背景,璩静呢,我们看到她能够先进华为,后来又跳到了百度,其实他们最看重的,是她在新华社的这一段工作经,现在很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互联网大厂的这个PR部门。其实都是新华社记者,职业生涯的终点站,他们呢,很愿意物色有这样的工作经历人,来做公关的,所以这个静,实际上她的公关一号位的工作,是以政府天系,所以这就是璩静,她对c端宣传不熟悉,而翻车的重要原因,有点像之前这个东方甄选的小子,他也是这样翻车的,我看了一下璩静这个视频,她就是感觉,是比较会看领导眼色的这一种,这一块她应该是比较擅长的,所以有些被唬住的领导,被唬住的猎头昏了头,招了她也是很正常的。
    然流量时代她的思路还是正确,你要做IP,如果你不做的话,就等于把阵地拱手让给了对手,但是你看看现在做IP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企业的创始人自己下场的,而且一定是不能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的,像油腻的国庆总,人家李国庆的短视频,从来都是替打工人说话的,冒军作为小米的创始人亲自下场,是他基本上都是给自家的产品引,而不是给他个人引流,就说张兰吧,她无论大S闹的多颠,人家的短视频都是站在工薪阶层很接地气的,那百度那你就说了,百度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做IP的人,那就是李彦宏啊,错!李彦宏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颜值形象是比较阳光儒雅的,似于TikTok周受资的这种风,但是,李彦宏为什么不下场啊,这就不得不提到百度以前的事,就是竞价排行的那个事,这个是百度一生的污点,所以啊,百度真的在短视频这块非常的拉!李彦宏也不敢下场做IP,他着急使不上劲啊,如果你如果李总一下场,可能他的评论区很快就沦陷了。这个一时半会翻不了身的。



来源:视频号

1614#
发表于 昨天 22:30 | 只看该作者
炸裂新闻!艾妮真空主持电视节目,挑战道德边界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媒体世界中,阿尔巴尼亚的电视界突然爆出一则令人咂舌的新闻。女主播艾妮决定以一种大胆的“无内搭西装”亮相屏幕,简直是对传统电视节目形象的一次大胆革命。这可不仅仅是在挑战冬日的低温,更是在挑战社会的道德温度计!




艾妮的这种尝试,可以说是一次视觉上的“清新脱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清除脱俗”。她的出现让观众们在观看新闻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场关于时尚与自由表达的非议讨论。这场讨论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有支持的,有反对的,还有的人只是来看热闹不嫌事大。






究竟是天才的独到见解还是胡来的公然挑衅?艾妮的这次“创新”无疑给传统新闻界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保守的观众开始担忧,这是否标志着新闻行业的界限正在被重新定义。而另一些则认为,这只是一种新的媒体策略,用以吸引眼球,毕竟谁不喜欢新鲜事呢?





抛开争议不谈,艾妮的这种尝试确实给节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在数字时代,点击率和观看次数就是硬通货。如果裸露能够带来视觉上的刺激和数字上的上升,那么这种尝试是否就有了存在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媒体人深思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新闻的本质是传递信息,而非展示主播的个人魅力(或者缺乏衣物)。过度的自我展示可能会让观众分心,从而忽略了新闻本身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综上所述,艾妮的这场“真空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尚尝试,更是对当前媒体职业道德的一次大胆挑战。这是否会开启电视新闻新的篇章,还是仅仅成为一时的噱头,时间将是最好的答案。不过,至少在目前,它已经成功地让艾妮和她的节目成为了热议的中心,这或许就是她的初衷吧!


来源:狸猫聊娱
链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 ... 1779964964718%22%7D
编辑:李梦瑶



1613#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二湘:百度市值蒸发60亿,为一个缺乏常识的高管买单


图片来源 韩剧《顶流》
百度市值蒸发60亿,为一个高管的常识缺乏买单
文/二湘

百度主管公关的副总裁璩静是个狠人,最近她出圈了,她的一段小视频刷屏了,她是这么说的:
“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的婆婆。我主要需要考虑的是他能不能在他的岗位及时的给我交付结果,我又没有要求他陪着我出差,我也没有违反劳动法,你可以不用承担重要的工作,但是涨薪的时候就没有你什么事了。我没有威胁你,别人跟着我出差五十天,我不激励不奖励。你觉得公平吗?你男朋友打电话给你要不要分手,跟我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这么在意他。辞职啊,我秒批,而且我根本没有义务去了解你哭了还是没哭,吵架没吵,这不是我作为主管要关心的事情。我不是你婆婆,也不是你妈,我只关心这个结果。我们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
视频中的她的确看起来很精干的样子,但视频看下来感受太不好了。我的一个朋友对这个事件的点评是”愚昧跋扈至此,可见所谓大厂,也缺乏常识。“
说实在,做为一个掌管公关的副总裁,公关一号位,说出这样反公关的言论,极大的破坏了和公众的关系,真是太具讽刺意味了。只能说这位高管实在是缺乏常识,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她传达出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形象?
首先,她就缺乏对下属和员工的尊重,说话语速极快,而且是一脸的不屑和傲慢,做公关的难道不应该谦和一点,包容一点吗?她看起来特别狠,特别狂,也特别冰冷,特别刻薄。尤其是在另外一个视频里,说到那个举报她的下属,她说,信不信我写篇小作文就让你好看,简直是威胁啊,让我想到前一阵威胁辞退员工的清华女主管。为什么她们要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那么高,有点权力就要趾高气扬,平等对待下属有那么难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和你关系这么差,以至于要写三百封信举报你呢?
其次,她对员工是单向要求,要求员工做这做那,据说还要求员工一定要做小视频作为公关新赛道,不愿意做的走人。但是员工家里遇到困难,她就视而不见了。这不是健康的双向的交往关系。在外加班50天不回家,这谁受得了?就算是疫情也不需要如此吧。据说她自己也是如此,我是真的有些同情她,也是不容易的,不过她高管工资高,她的下属可没她工资高啊。我是真的不懂了,只有她这样超卷的狼性人设才能胜出?只有这种人才能升得快吗?说白了,她这就是拐着弯在压榨员工,非常的push,把员工当机器,当工具对待,而不是当人。还是哲学家康德那句话:”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你不要只想着把员工用到极点,员工是人,不是AI,不是工具。
看到不少人说她说的也没错,虽然无情但就是如此,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雇佣关系的确是一个最基本的关系,但对于一个好的企业,员工和企业应该是双赢互惠,互相成全的关系,是一个双向奔赴,同频共振的关系。公司真正的在乎员工,把员工当人,而不是工具,给员工成长和提升的机会,员工就会做的开心,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工资,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加班,这样公司也会受益。
虽然资本无情,讲究的是效率,但人可以有情,你不说像娃哈哈那样把员工当家人,至少得有点温度,有点人情味吧。公司如果总是想着怎么压榨员工,恨不得员工天天加班,那么那些有本事有选择的员工早晚是会走人的。所以从长远看,不要用人用得太狠。
公司在这里看起来比较虚,但其实就是一种公司文化,就是从上至下的,从高层管理人员,到中层管理人员到最底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员工之间相处的方式。上行下效,你的老板怎么对你,你就会怎么对待下属。一个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碰到好的老板的机率就大很多。
我在一家跨国高科技公司做了很多年的软件开发。我碰到的老板大多都特别和善,特别通情达理。我记得那时候我在公司第一个部门做了还不到一年,就想内部转到另外一个部门。我的第一位老板人很好,当初他把我招进来也花了不少功夫,还要给我额外办工作签证,但是新老板打电话过来的时候,他说我挺好的,只是我们这个部门不能给我想要的机会,因为他的推荐,我才得以顺利换到第二个部门。我到的第二个部门是个女老板,买了新房子,要我们全组的人去她家开暖房party(上班时间),还和我们一起去看电影(也是上班时间),我记得我们投票决定看哪部电影,最后投票的结果是《美丽心灵》。我记得我们极少的几次周末加班,老板都在,还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一份午餐。我的第三任老板也是个女老板,记得我有一次参加公司的一个创新比赛得了奖,她特意跑到我的办公室向我祝贺,特别开心,非常真诚,还推荐我去外地开women in technology的会议。后来的好几任老板都很不错,很多都一直保持联系,我换了部门还继续做我的mentor。
公司文化释放的是一种磁场,好的文化,就会吸引更多能力强人品也好的员工。这样的企业文化,肯定不会让璩静这样的人做公关高级主管的,她连最基本的待人处世的常识都没有,还谈什么公关。
不过,你可以不管员工的感受,但不能不考虑网民的感受。据第一财经报道,百度港股昨天下跌2.17%,市值蒸发超60亿港币。百度为一个缺乏常识的公关高管买单,这一单有点小贵。



来源:二湘的十一维空间(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cyBQlZkpErgSeAKCASedQ
编辑:李梦瑶




640.png (225.64 KB, 下载次数: 0)

640.png
1612#
发表于 2024-4-29 21:25: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字节跳动通报如下:
一、涉嫌构成刑事犯罪
1.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5 月,抖音前员工陆瑒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外部合作商巨额好处费。2024 年 1 月 26 日,陆瑒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公司已将陆瑒辞退,取消其期权,取消其年终奖评定资格,并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


2. 2022 年 5 月至 9 月,生活服务前员工高生军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引入服务商,以此收受服务商给予的好处费共计 4 万元。2024 年 1 月 17 日,高生军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公司已将高生军辞退,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并追究时任上级管理责任。


3. 2023 年 8 月至 9 月,产品研发和工程架构前外包员工曹正政违规使用虚拟账号,联合外部机构用于抖音账号刷量并获取非法收入。2024 年 3 月,曹正政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公司已让曹正政退场,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并同步其违规行为至外包公司,依合同追究外包公司责任。


4. 2023 年 12 月,抖音直播前员工周润滥用工作权限并以此牟利。 2024 年 1 月,周润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公司已将周润辞退,取消其期权,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并追究时任上级管理责任。


二、违反廉洁诚信制度
近期,公司查处多名员工利用工作职务便利为外部人员提供帮助并收受好处以及使用虚假材料违规报销、违规打车和获取房补等行为。上述员工违反了《字节跳动员工行为准则》《员工手册》等公司制度,公司均予以辞退,并根据具体情节附加取消期权、责令退回全部违规所得、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等处罚。详情如下:


1. 2021 年至 2023 年 9 月,中国电商前员工郭骐钖利用职务便利,伙同前公司同事为多个商家开设店铺提供技术指导及培训,并私自向上述商家收费 20 万余元。另外,郭骐钖推荐前公司成为与其本人有业务关联的平台供应商;与在平台开设店铺的好友共同经营钟表批发生意,以此获利 10 万余元,该前员工对前述严重利益冲突均未申报,且其对任职期间产生的大量刷单行为存在严重失职。公司已将郭骐钖辞退,取消其期权,并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


2. 2023 年 6 月至 10 月,中国电商前员工戚智尧利用职务便利,违规要求某供应商在接到其下发的大额采购订单后,先向其亲属开设的酒类公司进行采购,再转供应给平台,以此为其亲属牟利。


2023 年 9 月,在无真实交易的情况下,该前员工安排其亲属开设的酒类公司为某公司虚开采购发票,协助该公司使用虚假开具的发票成功入驻为平台供应商。另查明,其在出差期间滥用差旅政策,频繁因公支付从差旅地往返家庭所在地的差旅费用,并存在多个工作日未到岗情况。公司已将其辞退,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3.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1 月,生活服务前员工包逸之在工区内私自拿取其他员工私人物品 163 件。包逸之将部分物品出售并获利 3404 元,转赠亲友部分物品,剩余物品在接受调查期间上交并归还。公司已将包逸之辞退,并责令其赔偿失主经济损失。


4. 2021 年至 2022 年 8 月,中国电商某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私自与某服务商股东合伙开设经营公司,并利用其自身的提报审批权限,违规帮助合伙公司及服务商股东的另一关联公司申请特批,在不符合准入标准的情况下,引入前述两家公司成为平台授牌的品牌服务商以获得入驻激励,以此违规获利 14 万余元。另查明,该前员工与其对接运营的另一服务商实控人存在亲密关系,并对该服务商提供扶持,且两人存在大量经济往来。公司已将其辞退。


5. 2021 年 6 月至 2024 年 2 月,电商六名前员工存在在 Base地或经常工作地预订酒店住宿、提前离店后未退订差旅酒店房间、使用公司系统支付第三地和差旅地之间的行程费用、因私使用企业账户打车、违规申领差旅补助、使用虚假发票报销交通费等违规行为,分别涉及金额 2 千至 5 万余元不等,且在自主申报中,均未如实申报。公司已将六人辞退,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并追究部分时任上级管理责任。


6.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2 月,Lark 某前员工虚假报销酒店住宿费、出租车费用,违规申领租房补贴,侵占公司资产共计 6 万余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7. 2020 年 7 月至 2024 年 1 月,企业合作与解决方案某前员工将虚增的发票金额或私人消费以业务招待费用的名义进行报销,侵占公司资产共计 3 万余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8.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8 月,Lark 某前员工在上下班通勤期间违规使用企业账户打车,同时其还将团建费用以“拜访客户”、“参加会议”等差旅费名义进行报销,违规使用公司资产共计 3 万余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9. 2022 年 9 月至 2024 年 2 月,中国销售业务平台某前员工在没有实际发生招待费用情况下,使用朋友给予的发票,以招待费的名义进行虚假报销,侵占公司资产 3 万余元。公司已将其辞退,扣减绩效奖金,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0. 2021 年 6 月至 8 月,智能学习某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为三名实习生提供简历推荐、面试通过等帮助,并据此收受外部中介给予的好处费 2 万余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1.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外部商家私下撮合服务商、达人并代理运营等,收受好处费共计 2 万余元。此外,其还存在帮助商家刷单并经手刷单费用的违规行为。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2. 2023 年 8 月至 2024 年 1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虚开酒店发票提交报销,侵占公司资产 2 万余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3. 2021 年 3 月至 2024 年 1 月,房产与家装三名前员工使用从外部购买的出租车发票或通用定额发票,虚假报销交通费,分别涉及金额 6300 元至 1 万余元。公司已将三人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4.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生活服务两名前员工在未实际拜访客户的情况下,使用交通费发票进行虚假报销,分别侵占公司资产 1995 元和 4500 元。此外,二人存在亲密关系,但未向公司进行利益冲突申报。公司已将二人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5. 2021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2023 年 3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将工作中认识的商家介绍给外部人员办理抖音蓝 V 认证,并收受外部人员给予的返点好处费共计 5355 元。此外,其还与服务商工作人员、外部团购代运营人员存在不正当经济往来。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6.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在未实际发生因公交通费支出的情况下,通过向出租车司机索要发票进行虚假报销,共计 4302 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7. 2024 年 3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在离职前使用公司差旅系统预定了离职后私人行程的酒店住宿和机票,在被直属上级发现并提示操作不合规的情况下,其谎称已取消相关预定,但在离职后仍使用公司报销系统支付了相关费用,侵占公司资产 2298 元。公司已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8.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2 月,商业生态与安全某前员工多次违规使用企业账户打车,共计侵占公司资产 2266 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19. 2022 年 5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将其本人对接的商户资源私下违规介绍给身为达人团长的亲属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给予大量指导,从中获利 2000 元。2023年 6 月,该前员工违规将亲属介绍给对接的服务商,并让该亲属挂靠于服务商处开展业务。


2023 年 7 月,该前员工私下撮合亲属和前同事入股其对接的某餐饮公司。此外,其还存在伪造多笔大额订单和商家动销指标的行为。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20.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2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将个人因私消费以业务招待费的名义进行报销,侵占公司资产 1919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21. 2023 年 3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为外部人员推荐有开通蓝 V 账户需求的商户,并以此收受好处费 600元。2023 年 2 月至 3 月,其接受服务商提供的招待 2 次,价值约 1000 元。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该前员工在向服务商推荐商户的过程中,将内部涉密数据和文档(根据《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数据分级为 L3/L2)通过微信进行外发。同时,其还存在私下为服务商推荐商户和违规刷单的行为。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22.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1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外部人员和外部服务商对接云剪辑、达人业务及申报白名单,收受好处费 1650 元。此外,其还存在使用虚假门头照协助商户创建门店 POI 的违规行为。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23. 2023 年 7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为商户快速认领门店提供帮助,并收受好处费 1000 元。同时,该前员工明知其特定关系人在平台官方服务商工作,但未进行利益冲突申报,并多次向该特定关系人推荐商户资源,从中获利约 3000 元。此外,其还违规经手商户费用,共计 6400 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24. 2023 年 11 月至 12 月,Data 某前员工因个人原因未在工区办公,将工卡借给外部人员使用并让其代刷卡,共计 21个工作日。该外部人员在持有该前员工工卡期间,进入工区内部食堂就餐 14 次,侵占公司资产 490 元。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赔全部违规所得。三、违反利益冲突制度近期,公司查处多名员工在商务合作中未申报和回避特定关系人、利用商业机会为本人或其特定关系人谋利的行为。上
述员工违反了《字节跳动员工行为准则》《员工手册》及《利益冲突管理制度》,公司均予以辞退。详情如下:


1.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9 月,国际电商某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安排多名亲属在其团队对接密切的某服务商公司内任职或与该服务商直接合作,并私自安排其下属 H 帮助亲属入驻平台开店,且未进行利益冲突申报。此外,该前员工对该服务商予以额外关照,在公司与服务商合作到期后并未及时清退,致使该服务商仍冒用公司名义向大量外部商家收取费用,引发严重的负面舆情并扰乱当地市场秩序。另查明,该前员工的下属 H 多次接受该服务商招待宴请和高档礼品,共计约 7000 元;该前员工的另一下属 L 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其亲属入驻平台开店,并教唆亲属通过资质造假的方式获得审批。公司已将该前员工及涉案两名下属辞退。


2.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12 月,国际电商某前员工在职期间违规担任利冲公司法人及股东,利用职务便利在外部招商活动中为该利冲公司引荐客户。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4 月,多次因私使用公司企业账户打车。2023 年 10 月,其私自通过外部机构为部分跨境商家、达人违规申报白名单,并教唆下属推荐跨境商家、达人通过外部机构违规申报白名单。2023 年 12 月,其还存在参与外部活动未如实报备,接受活动组织方提供的住宿后超期报备的情况。公司已将其辞退。


3. 2023 年 9 月至 11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与其对接的服务商之间存在多笔与业务无关的经济往来。此外,其还持有与业务相关的外部公司的股份,且未向公司进行利益冲突申报。公司已将其辞退。


4. 2023 年 9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与其同组同事存在亲密关系,未向公司进行利益冲突申报。此外,其还存在使用经PS 的图片创建门店 POI 及一图多用的违规行为。公司已将其辞退。


5. 2023 年 7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主动找到其所对接的外部商家,要求加盟该商家的品牌门店。之后,该前员工与其亲属合伙加盟上述品牌门店,且未就此事向公司进行利益冲突申报。公司已将其辞退。


6. 2020 年 2 月至 2023 年 10 月,产品研发和工程架构某前员工与好友共同出资创立公司,运营 TikTok 账号,并占用工作时间为该外部公司提供运营指导,但未向公司进行利益冲突申报。同时,其还存在向该外部公司外发内部数据及违规使用企业账户打车的行为。公司已将其辞退,并责令其退回全部违规所得。


四、违反信息安全制度
近期,公司发现部分员工存在违规获取、保存、泄露公司内部信息及将包含敏感数据的公司内部系统交由外部人员使用等行为。上述员工违反了《字节跳动员工行为准则》及《员工手册》中关于信息安全的规定,公司均予以辞退。详情如下:


1. 2023 年 8 月至 2024 年 2 月,剪映前员工王堃彦持续多次向竞品公司泄露内部信息(L4/L3)。2022 年 7 月至 2024 年 2月,王堃彦与产品研发和工程架构某前员工、竞品公司 CEO等人合作开发竞品产,王堃彦还利用公司资源和工作时间参与外部公司经营,并存在严重阻碍公司调查过程的情节。公司已将王堃彦和该产品研发和工程架构前员工辞退,并将王堃彦的违规行为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


2.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2 月,抖音直播前员工刘智超多次违规获取、保存和泄露内部高敏信息(L4/L3)。公司已将其辞退,取消其期权,并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


3. 2023 年 11 月至 12 月,抖音前员工杜会堂多次违规获取内部高敏信息(L4/L3)。公司已将其辞退。


4. 2024 年 3 月,中国销售业务平台某前员工将包含敏感数据的内部系统交由外部人员使用。公司已将其辞退。


5. 2024 年 2 月,抖音直播一名前员工、房产与家装一名前员工在外部公开平台泄露内部高敏信息(L4)。公司已将二人辞退。


6.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 月,中国电商某前员工对外泄露业务重要数据等内部信息(L4)。此外,其还存在违规使用企业用车的行为。公司已将其辞退。


7.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3 月,抖音直播三名前员工、抖音平台治理一名前员工、生活服务两名前员工、抖音一名前外包员工违规获取内部高敏信息,其中,部分前员工还存在外泄行为。公司已将七人辞退。


8. 2023 年 6 月至 2023 年 10 月,生活服务某前员工应外部人员请托,滥用职权,外泄内部高敏数据。此外,其还存在要求服务商刷单和私撮达人的违规行为。公司已将其辞退。


9.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3 月,中国商业产品与技术某前员工受外部人员请托,外泄多份内部业务文档(L3/L2)。公司已将其辞退。


10.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1 月,中国电商某前员工多次向亲属泄露商家数据(L4/L3)以协助其运营抖音账号。此外,其还占用工作时间帮助亲属运营电商账号。公司已将其辞退。


来源:微信转发


编辑:程正元





1611#
发表于 2024-4-24 10:01: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青少年裸照丑闻缠身 BBC当家主播爱德华兹辞职


(法新社伦敦22日电)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天表示,旗下知名新闻主播之一爱德华兹为遵守“医嘱”,今天辞去主播职位。9个月前他遭媒体踢爆涉嫌付钱给未成年男性,购买露骨照片。


现年62岁的爱德华兹(Huw Edwards)曾是BBC当家主播,举凡重大新闻都由他来播报,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辞世、大选、王室婚礼等。然而,20237月上述丑闻首度曝光后,他就遭到停职。


BBC今天发布声明称:“爱德华兹今天请辞,并离开公司。”


“在公司服务40年后,爱德华兹解释,他是听从医师的建议而决定辞职。”


BBC声明指出:“公司已同意爱德华兹辞职,相信这样有助各方继续往前走。我们认为此时不宜发表更多评论。”


爱德华兹育有5个孩子。去年7月,“太阳报”(The Sun)率先披露这起占据新闻版面的丑闻后,他的妻子佛林德(Vicky Flind)曾表示,爱德华兹“患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并已住院治疗。


今年稍早,BBC也曾向受害男子的家属道歉。BBC说,爱德华兹曾在受害者仍是青少年时多次付钱给他,以购买后者的裸露照片。


为此,受害男子的家人于20235月向BBC投诉爱德华兹。


家人称,受害者在青少年时期曾与爱德华兹一起工作。这笔收入还造成受害者深陷毒瘾。


据报导,受害男子的身分从未被公开,不过他不承认自己曾向爱德华兹销售裸照;爱德华兹本人也尚未就此事公开发表评论。


来源:RFI

编辑:徐思凡


1610#
发表于 2024-4-22 21:32: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专家示警:女性记者成网路霸凌目标


  (法新社义大利柏鲁加20日电) 国际新闻论坛本周末于义大利柏鲁加(Perugia)举行会议,一名专家在会上示警,女性记者如今在工作中面临更严重的网路威胁,且这项趋势正在加剧。

来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链接:https://zeno.fm/radio/rfi-chinese/
编辑:徐思凡



1609#
发表于 2024-4-20 21:39: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文字新闻仍然有力量

今天,2024年4月19日,李四强案终于平反了。
对李四强案报道,是北青深一度首发报道(点击可见),2023年2月21日刊发。我曾在北青深一度实习,有幸参与了这篇报道的采写。
接触政法类监督报道时,已经处于我在北青深一度实习的后期。接触到的法治案件都是五年、十年未决的冤案,案件材料厚厚一叠摆在工位桌子上,电子版的堆满电脑的文件夹。我没有法律基础,看着就头大。
实习期间,我曾经历受访者哽咽着、痛哭着,依然强压着情绪,继续事无巨细地告诉我们事件的具体细节;逝者年迈的父母从南方跋涉到京,带来他们自己调查的资;他们本来不会用电子设备,用老人机和行车记录仪作为取证设备;他们辗转在各个机关间,希望维护本属于他们的正义。
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在北青报社的一楼大厅,有位老人握着我的手说,辛苦你,多谢你,麻烦你……
他们太苦了,他们真心把我们当成希望。可是,很多…他们的事情,连写稿程序也走不到。
读大一的时候,我在本子上抄写新闻伦理,我写了很多遍,“生命至上”。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要尊重隐私,避免伤害,那时我还是坚持认为,我做的新闻可以保护人,保护公正。
但真正的新闻场域似乎比这要复杂太多。仅仅是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也发觉操作中难以回避的无力。
我逐渐意识到,新闻是近乎残酷的东西,一条在合适的时机、在不断的挖掘中找出明显报道契合点与证据链条、并且符合基本要求的稿件,才可以进入发稿的进程。而满怀着深刻的挖掘、承载着希望的稿件,光是发出就已经千辛万苦了,但“稿件发出之后”怎样呢?
讲心里话,当初整理李四强案件材料的时候,我也以为它会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报道。
回想起来,在北青深一度实习期间我没有独立发表过文章,相比坚持完成选题、发表稿件,我更多时候在陷入难以控制的自责与悲伤,而这显然不是一名成熟记者应当显露的性格。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一名好记者。
实习期间,泸定地震发生,为了找到线索,我开始拨打震中村落的电话。我深深地记着,一位老人用含混、模糊的四川方言和我说,“我当时在地里掰苞米,地震来的时候我被震晕过去,倒在地上看见远处的山好像也倒了。”他八十多岁,模糊醒来后,和妻子搀扶着走回家,发现他苦心经营的田没了、牲畜棚被压塌、牛羊死了、房子也倒了。没过多久,他的邻居告诉他,他的孙子失踪,可能被埋在地下。电话里,本来平稳的语气变得越来越急迫,他不断重复着,“我的家没了,我的家没了,我的家没了”。“安慰”太无力,我不知道如何回应。
我总是想起那通电话,他是一名来自西南农村的老人,接到电话,他不会质疑我的身份、不会问我你怎么证明你是记者,他只是说着,对我这样一个遥远的、从未见过地震的陌生人说,他的农田全没了、他的孙子过世了、他没有家了。在媒体面前,他没有力量,只是被摊开来,而他的家也不会因为报道而复原。
我曾一度问自己,我写的稿子有什么用?被看见了吗?谁看见了?看见了又怎样?有什么改变吗?我不希望新闻只是“提出问题”的人,但最后逐渐发现自己给不出什么另外的答案。
太多篇稿件“发出之后”会走向的终点似乎都只是看不到的浓雾,明明经历那么长久的调研,承载着那么厚重的希望,却还是望不到对岸,没有回音。这种强烈的落差和虚无让我无处遁逃。我不知道,这是否只是一种属于当事人和报道者的自我感动,也不知道为了这种“看不见”,却一直去做,是值得的吗。
我曾听老前辈说,新闻常常是无力的,记者就只是一份工作。记者们只是不断完成选题、发稿,然后投入另一个选题的操作。我也将李四强案当成在深一度实习的句点,认真做完这个选题,然后让自己不再把新闻作为唯一的选择。
2023年初彻底结束北青深一度实习后,我主动选择离新闻远一点,卸载了微博,取关了很多媒体,注销之前用来找选题和做采访的所有社交媒体小号,我也不再将新闻传媒作为我继续升学的方向。说实话,这样非常轻松,与新闻保持距离的现状让我自觉可以呼吸。
我怀着各种复杂的感情,从新闻媒体来到广告行业,在互联网品牌中游走。此刻,我正坐在格子间写着更为商业化的文章。
李四强案再审的新消息弹现在我的屏幕上,是在2024年4月9日。这天李四强案再审在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法院开庭,控辩双方一致认为李四强无罪(点击可见)。李东老师又一次给我发来消息,说案件应该不久就会彻底翻案。
看到这些消息,我才意识到,我已经很久没有写过新闻了。从接触案件,到现在几乎是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即便我主观地逃避着新闻,案件的进展也总是把我拉回去,像是有点强制地告诉我,要回头看。
李四强案是我在北青深一度参与操作的最后一个选题,也是本科期间,刷新我对新闻的认知过程中,程度最大的一个选题。曾在很长时间里,新闻给我了很多困惑,回头看看,这个案件的报道,似乎满足了我对解困的期盼。
回想起来,当时大半夜在宿舍翻看材料的自己,可能怎么都想不到案件会走到今天。我只是像平常一样,又一次操作一个选题,然后将笔记寄给记者,结束自己在深一度的工作。
但偏偏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它再往前走了一步,经历采访和调查,承载着当事人的期盼,哪怕经历撤稿,仍然留存而被看见,直到重新燃起火花。
今天,2024年4月19日,李四强案终于平反了。我也算是平反过程见证者吧。这个过程,李四强的哥哥用了8年。
时间太短,时间太长。从大二的暑假,一直走到大四的尾声,李四强案一沓尘封的案件材料,变成密密麻麻的笔记,经历调查与采访,成为一篇的新闻稿件。稿件发出、传播,变成友媒、自媒体的文章,最终登上广东高院的官微,再去到法庭上,成为再审的资料,换来掷地有声的法槌。
这个夏天,我要从传媒大学毕业了。在朝九晚五上班的喘气中,在每一个我深觉新闻痛苦而决定逃离的时刻,它透过浓雾,发散出幽微的光芒。
“作为写作者的竭尽全力……”千千万万个看不见,才有一条看见,现在,我好像更加明白了它的内涵。我感觉,文字、新闻仍然有力量,即便传播遥远且漫长。
当人遭受不公,当这种不公被放纵与无视,作为记者可以做什么?
我告诉自己:写稿吧,哪怕是为了仅仅一条被看见。
“傻子”李四强出狱后不久因病去世,病榻上的李四强门牙缺失,他自称是入狱前遭遇了“逼供”,被打所致

来源:读书公社(公众号)
编辑:李佳


1608#
发表于 2024-4-19 00:39: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论人的尊严》
[美]杰里米·沃尔德伦 著
张卓明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4年02月
ISBN:9787100231626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杰里米·沃尔德伦自2007年至2015年发表的六篇重要论文或演讲稿,集中反映了他关于人的尊严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视角下的尊严观不同,沃尔德伦主张从法律视角对尊严作阐释,探究尊严的独特法理。在他看来,尊严首先是法律创设的概念,尊严的本义不是道德价值,而是地位或等级。现代社会中人的尊严是指所有人都处在同一等级,每个人拥有崇高的地位。法律哲学视角下的地位尊严理论是沃尔德伦的尊严哲学最具原创性的部分,其避免了道德哲学中有关尊严的价值内涵和最终基础的纷争,有助于世界各国就国际人权法上的尊严概念达成共识,并为国际人权规范的普遍接纳和广泛适用提供一种相对中立的理论基础。
02
新书目录
尊严、等级与权利
第一讲 尊严与等级
第二讲 法律、尊严与自我控制
尊严、权利与责任
公民身份与尊严
群体的尊严
法律如何保护尊严
尊严是人权的基础吗?
译后记
03
作者简介
杰里米·沃尔德伦(JeremyWaldron),当代著名法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纽约大学法学院资深教授。曾在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任教。1998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沃尔德伦在人权与法治、民主与司法审查、立法理论、国际法等方面发表了大量论著。著有《法律与分歧》《立法的尊严》《上帝、洛克与平等》《法律:七堂法治通识课》《私人财产权》《仇恨言论中的伤害》等。

来源:中国伦理在线(公众号)
编辑:李佳


1607#
发表于 2024-4-16 22:14: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