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222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禹:央视新闻评论兼具重大性平衡性和贴近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0:2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禹:央视新闻评论兼具重大性平衡性和贴近性

  2011年06月15日09:28  新浪传媒


央视评论员杨禹做客新浪传媒大讲堂

  新浪传媒大讲堂第一期讲座于6.9日下午3点在人大明德新闻楼3楼思科演播室举行,主讲嘉宾:央视评论员杨禹(微博:http://weibo.com/cctvply ),主题:央视新闻评论的探索与思考。作为一名国家级媒体评论员,杨禹坦言:压力巨大。杨禹真的什么都评么?他说,不是!法律、军事、国际时事、大国关系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是不评论的。杨禹还总结了央视新闻评论的三个特征:重大性,平衡性,贴近性。所谓贴近性,就是要说人话。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禹:今年高考湖南的作文题,叫做“谢谢大家,你来了”,这两天我们一直讨论这个题到底想写什么。站在这里我突然明白这个题是什么意思了,就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今天非常感谢新浪传媒能够创造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出现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为什么要感谢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大家之前在电视上看到我的新闻评论的话,最长的评论不到半个小时,多数是说3-5句,今天可以连续说一个小时以上,特别谢谢大家!
  今天来到人大新闻学院的地盘,活动又是新浪传媒组织的,在座的年轻人多数是学习新闻的,可能在座还有我的新闻同行,也许还有新闻学院的老师,总之大家多数都跟新闻相关。既然是同行或者是将来毕业以后我们是同行,所以今天不长的时间我所有要讲的内容都跟新闻相关。
  杨禹自述经历:从电台主持人到清华会计再到中国经济导报编辑部主任
  我自己先简单的讲讲自己的新闻经历,这样咱们可以站的更近一点。
  我大学学的不是新闻,考大学的时候报的是人大新闻系,真的是想上人大新闻系,结果最后没考上,离新闻系的分数线差3分。主要原因到现在为止我们家老爷子都认为是我高考前发烧造成的,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我高考前早恋造成的。临高考前三个月的时候,当时牵手的姑娘跟我说最后三个月咱们俩各自突击,7月9日再见面。结果这三个月姑娘真的是暂时把我抛开了,学习特别好,考上了清华土木工程系。而我这三个月比还能见面的时候更加学不进去,结果没有考上人大新闻系。后来上了北京经济学院,现在叫做首都经贸大学,到北京经济学院学的专业是财政学,学了4年经济。大学毕业以后正好赶上最后一年统一分配工作,学校给我分到清华大学,我特别高兴,因为我从小是在清学长大的,不是去教书,而是分到财务部工作了两年。虽然后来从事了很多相关的学校管理工作,但是前一年工作很简单,就是当出纳、小会计,给全校的老师发工资。在清华干了两年以后赶上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改革,当时广播电台改革在1993年是很重要的一步,那一年北京电台改革第一次面向社会招不是学播音出身的人当主持人,而且电台的节目都从录播改成了直播。大家知道93、94年的时候还没有网络,那时候电视也一点都不火,所以那时候广播是中国传媒的主阵地之一。当时北京交通台创办,在北京晚报上登了一个招聘启示,我就去考了,考中了,后来成了交通台第一批主持人。北京交通台是1993年12月18日开播的,开播第一天晚上6点-7点那一段的广播,我一直很自豪我是交通台首发阵容。在交通台干了3年,96年离开了交通台,我离开以后交通台就火了,因为97年开始北京出现了私家车。交通台前三年主要的听众还是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大学生、中学生,社会各界听众,那时候私家车还完全没有成为潮流,所以也没有现在这样一路畅通的路况信息。
  我在广播电台干了三年多直播节目,坦白说我自己有一点点不满足,在交通台三年里面做了很多节目。比如说做足球节目,那个时候职业足球联赛刚刚开始,哪家电台都有足球节目,还有音乐节目,还有一年多是做谈人生的节目,每天晚上很晚的时候做节目就是打开热线,听众打电话向我诉说所有的苦恼,我就帮他解答。一年多以后我觉得实在做不下去了,因为我自己很苦恼了,那时候我才二十六七岁,有限的人生经历、经验已经都倒的差不多了,我觉得做广播好像让那时候的我不是很满足,而且我从小愿意写文章,我觉得写文章是我最愉快、舒畅的,最可以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一直到现在也是。所以当交通台的工作让我不满足的时候又开始寻找,结果给我开启人生下一站的又是北京晚报,我看到一条招聘启示,中国经济导报招聘记者,到报纸当一个写文章为生的人是我的愿望之一,又是国家计委的报纸,还是有足够分量的报纸,结果又去考,一下子又考中了,就离开了交通台。
  在中国经济导报一下子干了13年,13年里面从记者、编辑一直干到编辑部的主任。这13年里面可能是我新闻工作当中最辛苦,也是经历最有意思的13年。大家知道国家发改委叫做“小国务院”,什么事情都管,我们这份报纸就什么事情都会报道。我去了以后不到半年,可能是天上掉馅饼,一下子成了编辑部主任。好在我一直没有进步,13年一直当编辑部主任,如果比较早的成为主编、副主编的话就相对脱离一线了。结果领导为了考验我,一直让我在新闻中心主任的位置上干了13年。这样倒好了,因为如果当了主编就是每天把握一下重大的标题,不要出错就可以了。如果当记者只要在自己的领域里面,辛苦的耕耘就可以了。我这个新闻中心的主任,要让自己的几十位记者、编辑都听我的话,得要把他们报道领域的事情都搞清楚,人家才会听我的话。所以这十几年里,我要么带领记者一起去采访,要么指挥记者一起工作,我觉得始终没有脱离一线。
  2009年央视从街上“捡到”杨禹  开始评论员生涯
  2009年春天,中央电视台开始满大街找新闻评论员了,他们就把我从街上“捡”到了。后来经常有业内的同行问中央台的同志们说,你们09年是在哪把杨禹找出来的。中央台的同志们说,我们也不知道从哪把杨禹找出来的,只能说是从大街上“捡”回来的。当时中央电视台要推行自己的新闻改革,新闻改革当中的重要一步就是增加新闻评论员的角色。其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早在我出现之前就有了,最早被新闻界同行广泛认可的是1993年创办的《东方时空》,孙玉胜、袁正明、李挺几位前辈在央视创办了一个央视新闻的高潮,也是由评论部做的一种评论节目。但是从今天来看,我们不妨这么说,他们虽然节目方式涉及到了新闻评论、评论内容,但是并没有直接在央视屏幕上提供今天相对占据主流的直接的、及时连线的评论。所以09年的时候,央视准备寻找并且建立一支新闻评论员队伍的时候,央视的同志们把这个视为新的起点,一个原来没有的工种,到处寻找。寻找的过程据他们说也是很痛苦的。2009年7月27日,央视改版,也是我们新闻评论员第一次在屏幕上跟观众见面。那一天我记得跟另外一位评论员叶海林在《朝闻天下》里面出现,那天晚上全国各地的晚报就开始报道了。结果我发现他们报道的不是新闻评论员的出现,就是报道《朝闻天下》出现了一个美女主播--胡碟,同时很“吝啬”的说,出现了新闻评论员。
  这两年我们自己也在不断的总结、琢磨,有哪些是我们一开始想做的,有哪些是我们没有料到的,这个要由公众来回答,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作为当事人我自己的想法,包括我在做新闻评论过程当中背后自己的想法。我自己干了两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中央电视台的人非常大胆。大家知道在过去的两年里面,我们中国的主流媒体一直在非常坚定的推进改革,市场化的媒体改革在很多媒体已经向前推进了。主流媒体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大家在各自的领域一直在不断的推进改革。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人民日报这两年变化很大,我自己是办报出身,所以我一直特别关注人民日报的变化。我觉得人民日报的变化是变厚了,而且很多选题也慢慢让你觉得在说人话了,尤其是新闻评论往往超出了同行的预计。但是我觉得所有的空间都是身在其中一步一步的干下来的,这样人民日报的空间越来越大了。中央电视台的改革我是身在其中,我体会还是很深的。为什么说电视台胆子很大,看他们怎么对待我们的评论员就知道了。我们这些评论员第一人事关系不归电视台管,大家知道在中国要管人最好的办法是管人事档案。但是我们这些央视的评论员,绝大多数的人事关系都不属于中央电视台,党组织关系也不属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某一天我们在节目里面出事了,说了不该说的话,电视台领导可能不会派门口的武警进来抓我们,他拿我们也没有太多的办法,顶多对这样的人从今以后不再使用,但是电视台领导会为此承受很大的管理责任。所以中央电视台能够让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人,以央视评论员的身份出现,这样设计本身就很大胆。
  第二我们绝大多数的节目都是直播,没有录播,我想大家也知道这个风险在哪。
  第三我们所有的评论都没有稿子,我看有些网友、观众说评论员都在念稿子,我告诉大家其实没有,因为我们如果先写稿子再念的话会更累,确实没有。第一不需要,评论员表达自己对新闻的评论这是基本。另外还有多数的评论是突发的评论,来不及写稿子。第三也不符合新闻规律,因为新闻评论本身,特别是电视新闻评论如果之前先要写一篇稿子的话,写出来的东西跟口头说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我们也没有稿子。在这种情况下央视新闻评论员,包括我在内前前后有二十个人左右,两年以来应该说在央视的几套节目里面不断的出场做这样的及时评论。我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我们之所以感觉到央视的胆子很大,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感觉到风险很大、压力也很大。央视的管理者很大胆,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他对推进新闻改革有决心,就是敢于冒一定的风险,敢于在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持续稳定的推出新闻评论员。第二个当然是出于对我们这些评论员的信任,因为真要坐到话筒前、镜头前的时候,所谓的管理就变成了信任,对基本的政治立场、业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在直播节目当中稳定性的信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0:31:23 | 只看该作者
  央视的新闻评论到底在做什么?
  评论需注重重大性、均衡感、贴近性
  央视的新闻评论这两年到底干了一些什么,我想归纳成大概这样几个问题跟大家交流。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评论员自己在实践当中觉得央视新闻评论应该评什么,怎么评,体现什么样的趋向。第二个就是可能很多观众特别关心的,评论员是怎么工作的,还有在镜头后面是怎么做准备的,工作过程是什么,直播之前都在干什么,直播之后又在干什么。第三个方面特别是针对我的,我看到很多网友包括同行,包括很多观众提出疑问,说这个人怎么什么都评,说这个人好像什么都懂,看似什么都评,哪哪都有他,已经审美疲劳了。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讲一讲央视的新闻评论到底在做什么?我觉得新闻评论在所有的媒体里面都一样,我自己之前在报纸的时候也写社论、社评,带着记者、评论员写各种各样的时评,报纸的评论应该说大家都很熟悉了。当来到电视的舞台上面开始尝试电视新闻评论的时候,这种形式对我来说是新的,更重要的是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国家电视台,之前没有稳定、系统的、直播式的新闻评论。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从哪些角度进入,一开始没有任何标准答案。我们开始在屏幕上亮相的时候,央视直接管我们的各层领导和身边的同事们,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系统的指引,大家其实是一种绑在一起共同探索的状态。评论员有基本的判断,包括跟主持人一起,因为他们熟悉电视表达的需要、规律,我们这些评论员多数是来自于平面媒体或者是高校、研究机构,我们没有一个是长时间干电视新闻出身的。那么在摸索当中,开始慢慢的用一条又一条的评论,勾勒出央视新闻评论是什么样的。
  我简单归纳了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央视的新闻评论确实要体现重大性,当每一个媒体甚至包括每一个普通公众都可以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之上发表评论的时候,央视的新闻评论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采取在传播平台上所有高效的方式,我们只能采取适合电视传播的,同时又符合国家电视台身份和视角的层面去讲,所以我觉得重大性非我们莫属。这两年以来所有时政的新闻、经济新闻、国内外重要的突发新闻,所有这些在央视的一套新闻频道、四套几个重要平台之上接触到的重要新闻,评论员都会在里面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我觉得这是第一个重大性。
  第二体现平衡感,关于评论大家都知道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评论是媒体的旗帜,新闻评论是所有媒体当中最重要的,算是旗帜性的产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评论是所有新闻产品当中最犀利的。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很对,我们既试图成为央视新闻产品当中的旗帜,也希望成为最犀利的部分。过去两年里面我们也做了大量舆论监督式的评论,但是当我们归纳起来发现央视评论最重要的作用是它的平衡感,这个平衡是再一个舆论场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平衡作用。比如说,2009年秋天,媒体有一天普遍报道欧洲国家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的新闻。央视作为一个走向国际的大媒体,当然也要报道,所以央视驻欧洲的记者发回的新闻就是正面的报道欧洲国家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新闻播发后,我们评论员组一起认为这样的新闻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屏幕上的时候,后面需要跟上一条评论。后面跟什么样的评论呢?这个评论里面我说了两条。我说第一20年以前当柏林墙倒塌的时候,那个时候美国、欧洲人没有想到一件事情,他们认为从此世界要变成一个以美国为主的单极世界,但是没有想到20年以后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当时他们认为柏林墙倒塌以后整个世界的红旗都要倒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过了20年以后在中国的土地上还站立着红旗,并且这20年恰好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是比较稳定的20年。当我们用新闻评论的方式把这样的判断摆在新闻后面的时候,这条新闻加上评论构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态度和立场。
  有的时候这样评论如果做不到位的话,会使整个媒体走向发生一些偏颇。比如说前不久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日本地震之后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抢盐风波,从宁波开始到全国各地,包括北京,全中国的人民都在抢盐。事后我们也做了评论,我们在思考,谣言产生以后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辟谣,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公众走出谣言的漩涡。其实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这样的谣言可以在中国产生这样的效果。那么我们反思什么,我觉得这场抢盐风波当中,之前的报道对于谣言的集聚产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记得3月11日日本地震之后,那时候两会还没有完,这样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央视马上切近了NHK的信号,从早到晚给大家播地震新闻,然后请专家给大家讲地震怎么回事、核危机怎么回事,对中国会不会有影响。这样的报道当然是正常的,而且是一种进步,因为在这样突发事件里面需要信息透明。但是信息信息透明是越透明越好吗?不见得。当信息透明再往前迈进一步就是信息轰炸,所以在随后的几天里面,当央视的屏幕上面,其他的一些卫视屏幕上面,每天不停的在各档新闻里面拿出超大的篇幅反复播出日本地震的新闻,播出核电站的每一点新闻。当这样的播出量从透明到轰炸的时候,在公众心里集聚成了一种恐慌,虽然你们请来的防辐射专家告诉我们公众说日本福岛的核辐射不会影响中国,但是公众会想为什么你们要在这个时候不断的宣传,为什么要做一些小片普及防止核辐射的知识呢。信息轰炸会让公众觉得对媒体的报道产生一种错位和不信任,并且在内心集聚了这种恐慌,所以这时候来一点点谣言,就跟干柴烈火一样,一触即发。所以我们会发现越来多的新闻,公众怎么看待这个新闻事件,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被新闻媒体过滤了一道,新闻媒体的选择,他选择报什么,选择怎么报道,选择报道的方式和报道的量,都影响着公众怎么来正确的看待新闻事件。所以说这样的一个传播力很强的社会里面,媒体的态度和立场是非常重要的,媒体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的新闻评论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帮助央视的新闻,完成一个总体的新闻判断。
  比如说当央视报道京沪高铁实验又创造500公里,准备突破600公里世界纪录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在后面跟一条评论。当央视用直播信号连篇累牍的报道一个技术突破的时候,我们要用评论告诉公众,或者是在这次报道当中增加一部分,告诉公众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就是中国的铁路不是需要越来越快,公众不是需要坐一个越来越快的火车,公众需要一个越来越舒适、方便的火车。我我们要告诉大家,当我们看到中国铁路的速度又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的时候,我们铁路的服务还离世界最高水平差的很远。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完成一次报道当中一个国家电视台判断的平衡点,这是我们一直想努力追求的东西。
  我们要完成第一个是重大性,第二个是均衡感,第三个是贴近性,用白话说就是要说人话。我自己觉得在20年不长的新闻经历当中每一次转变都恰好赶上的媒体进入常识说人话的阶段。比如说93年我在北京交通台开始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听众第一次从广播里面听到的不是字正腔圆的声音,第一次听到了人话。现在的广播里面又有一点过了,有一点造作了。后来到了发改委的这份报纸,其实这样一份发改委办的中国经济导报,本身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份报纸,这份报纸一直探索的也是说人话,就是把专业的东西尽可能用既专业又通俗的表达来传递给大众。所以在报社的十几年里面,我和记者们一直努力干的就是这件事情。来到中央电视台做评论以后,我发现同样是这样,我们要做的评论重大性这是毫无疑问的,均衡感是国家电视台需要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样方式来表达,其实也没有桎梏。我觉得每一个评论员都在根据表达习惯和性格来表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风格。央视有一个评论员叶海林是评国际的,他个性非常直,更容易打动观众,更多评论员是稳健型的,还有一些评论员走的是轻松愉快的方式。大家用不同的方式传递央视的新闻评论,我觉得这是我们表达上一直想要追求、想要做的。
  太多的节目因收视率的压力不得不停下来
  通过这三个方式,重大性、均衡感和贴近性,我觉得我们慢慢的在构建央视评论的基座。从工作的第一天起,我们作出的每一条评论都会看到一个分钟收视率的曲线,就是我们评论每一分钟收视率是多少,走向都要画出曲线,作为台里同事们研究新闻评论之用。对于收视率原来在报纸的时候讲究的是报纸的销量,跟电视台的收视率是差不多的,到今天为止电视台仍然是在收视率之下推进新闻改革。因为太多的频道、太多的节目,因为收视率不理想,而不得不停下来,或者是遭到批评、感受压力。太多的新闻报道,因为收视率的压力,而不得不走向一个相对极端不符合新闻报道规律的方式。
  比如说记者们出现场,特别愿意制造一些比较极端的画面,比如说台风来袭的时候,派出去的都是年轻貌美的女记者,而且一定让她们站在风最大、雨最大的地方,作即将被风吹跑的状。真的需要记者做那样的体验吗?不需要,但是这样收视率高。评论也是如此,这两年不光央视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多,各个电视台的评论节目都越来越多,而且有一种形态特别火,就是辩论的形态、干架,在节目里面一定要把评论者分成正反两方,然后互相吵。原因很简单,对骂的节目收视率高。我觉得这样的节目也许在公众面前展示了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但是它给公众的思考是一种特殊的类型,但是不是央视新闻评论应该完成的类型。所以我觉得在收视率压力之下有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去做,知道什么样的形态收视率高,但是我们又不能去做,因为去做的话,会把每一个评论员推到他自己不愿意在的立场上,这个我觉得是央视评论不应该做的事情。
  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看看央视同事们给我们提供的收视率,我觉得收视率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你的评论被公众接受的程度,但是如果用单一的收视率来评论新闻评论的话是不对的。我觉得新闻评论是要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当然如果我们的评论被电视机前所有人都听进去了,是最理想的局面,但是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情,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如果要让我们选择新闻评论更主要贴近谁的话,我想应该贴近那些在我们的受众当中相对来说比较有影响力的,这才能使得新闻评论的影响力最大化。也许当这样的新闻评论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总的收视率会有所下降,但是收视人群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所以我觉得怎么看待电视新闻评论的收视率,这是我们的困惑,也是我们面对的跟电视台一起要思考的挑战。
  第二个困惑,就是我们的评论是是基于电视报道,电视报道的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评论水平的高低。我觉得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员,几乎所有的评论的前提是央视对它做出了报道,在这个报道基础之上我们延展下去做出评论。央视的电视新闻评论当然有它的长处,有别的媒体替代不了的东西,特别是这两年央视的新闻到现场能力特别强,在国内设了几十个应急报道点,在海外设了几十个海外记者站以后。你回想一下两年以前央视在国内的应急报道点只有三个,现在已经四五十个了,全球也四五十个了,这些报道点有了以后,就可以使得央视的记者可以迅速的到达现场,所以来自现场的特别多,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我自己做了多年的报道出身,坦率说我一直觉得电视新闻跟我过去习惯的报纸新闻相比,我老觉得电视新闻太浅了。我原来在报纸的那些部下、小哥们看了我的几次评论以后,就开始打电话、发短信讽刺挖苦我了。他们说头儿啊,你原来要求我们报道的深度,你自己也达不到,你现在就某一个新闻说的那点事,你的判断和逻辑推进的深度,根本达不到你原来要求我们的程度,你终于露馅了。我还使劲争辩,我说这是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样态不同导致的,受众不同导致的。但是我自己干了两年以后也在总结,我觉得这也许是电视新闻的规律始然,我不是学新闻的,只是一个一线从业人员。其实这两年我发现电视新闻在报道的一些同行们,也努力的在往这个方向变,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记者不满足于只是出一个现场,开始在一线做一些深度的报道。当他的报道只是一个现场的时候,我们的评论基点就很低,当他完成一个深度调查的时候,我们评论的基点会更高。所以我们的评论如果想再前进,还是需要电视评论报道本身的水平再前进。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0:32:21 | 只看该作者
  20多个人构成央视评论员队伍
  须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新闻判断能力
  接下来我想说,我们这些评论员是怎么工作的,很多同行包括新闻学院的老师们,有时候碰到我们也很好奇,说你们央视的评论员用什么方式在工作,我简单的说说。其实我们的工作方式并不复杂,我们习惯叫做评论员队伍,是由20多个人构成的,当时在选拔的时候我也问过领导,你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是最理想的人,他们也大概的描述了他们的愿望。最后我听出来了,他们最想找的人就是我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曾经描述过一个最想找的人的样子,说这个人年纪不能太轻,结果他们就看到我已经两鬓斑白了。但是最好年纪也别太老,所以我40出头正合适。他们希望评论员最好的方向是来自于其他媒体,是资深的媒体人,这是最理想的方向。其实电视的新闻评论员,以前国内的电视台没有,只有凤凰卫视有几个老师,大家都很熟悉,也号称凤凰卫视的几老。你仔细看看那几位老师来到凤凰卫视做评论之前,绝大多数都是平面媒体的工作者。但是我们类似这样的人不太好找,像我这样从广播、报纸叛逃出来的人不多。第二类他们希望找的就是做研究的学者,但是这些学者他们到这里当他们的身份从学者变成新闻评论员的时候,他们不仅应该提供学者的判断,而是应该提供新闻的判断。哪些学者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同时具有超过本专业的新闻判断能力,他就有机会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员。我们通过这两年来的选拔、历练包括大浪淘沙,现在我们的十几位新闻评论员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身份。比如说我,还有红林是来自国际广播电台,马晓霖是来自新华社的,我们唯一的女同志也是来自新华社的,这是央视最想要的资深媒体人。其他评论员同事们,他们多数是大学里面或者是研究机构的学者。
  我们基本上每天工作是有分工的,我们对外统称叫做央视新闻特约评论员,但是基本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比如说我的领域就四个字,时政和经济,当然领域很广,尤其是经济。其他的评论员,比如说我们的国际评论员很多,国际评论员里边他们根据相对于比较擅长的研究方向,比如说有中欧问题的,有美国问题的,有日本问题的等等,做这样比较细致的分工。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值班的制度,每天会有一个国际的评论员一个国内的评论员,大家一起在电视台值班,每天从早上《朝闻天下》开始,一直到最晚的《环球事件》,只要有新闻需要评论的,我们就做直播的评论。这个需要有的是栏目提出的,有的是前期报道部门提出的,有的是我们评论员自己提出的,大家共同商量。在这种工作方式里面我们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体会,也改变了我们这里一些传统新闻人的传统认识。比如说原来我们一直认为新闻评论是不负责抢第一落点的,学新闻的同学或者是搞研究的老师都知道,都说记者一线的报道是负责抢第一落点,媒体报道当中评论应该是后期的,是第二落点、第三落点,体现你的总体判断。但是当我们开始干了以后,我发现我们的评论也有去抢第一落点的空间。比如说这两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着当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经济数字的时候,统计局里每个月总有一天在上午10点发布最新的数字。这个数字发布出来之后,我们从有评论员的第一个月开始,就从数据一发布就马上评论,这不仅是报道的第一落点也是评论的第一落点。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到传统的报纸很落后,必须要等数据出来了,无论是自己评论还是请专家解读,有一个出版的周期。能够跟电视台比拼的最快的是网络,但是网络相对来说不具备直接的做判断的人力条件,很多情况他还要去引用平面媒体的相关报道。比如说新浪网,数据一出来,直接约请一些各方面的经济专家来做评论。但是再快第一落点中央电视台是不输给网络的,每一个月到这一天的时候,前方数据一公布,我们第一时间就做评论。这个判断虽然是一个短评,但是能够把这个数据基本的总体判断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公众。所以我觉得电视评论是可以抢第一落点的,而且里边有很多延展和分析的内容,是可以通过评论这种灵活的方式,由评论员直接作为新闻产品的一部分补充进去,他可以把新闻产品做跟多的延伸。
  通过这两年的积累,我觉得不仅在工作方式上面慢慢找到了一点规律和窍门,如果说我们积累下来一些东西的话,我觉得积累的是央视新闻评论做判断的基本立场。我觉得今天的社会里面,其实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评论,我们央视的评论不想笼而统之的泛泛而谈,我们希望有自己的一些总体趋向。这个趋向最终归到一起是什么?我觉得我们慢慢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基本趋向。比如说我们在某些问题上无论哪位评论员,都希望在极端的事件作出冷静的判断,把不完整的信息通过冷静的方式把它推向完整。当我们看到社会上已经炒作的很情绪化的新闻、热点的时候,央视新闻一定不是在里面追加情绪,而是提供一个理性思考的基础或者是起点。我觉得我们这些总体的判断,无论是国内题材还是国际题材,这些评论员在一起基本上都是用这种方式来工作,最终共同构成央视评论的一个总体气氛。我觉得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基本追求。
  批评性评论最难 一定要在批评最后给出建设性意见
  有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特别难办的评论,有很多同行问我说杨老师你在央视做了这么多评论,让你犯难的评论有没有?我说当然有,最难的评论就是批评性的评论,尤其是在央视做批评性评论是最难的。我原来做报纸的时候或者在博客上面也经常批评这个骂那个,但是到央视做评论以后才发现在央视批评人是多么容易挨批评,所以你要批评人就得站得住脚。我跟其他的评论员同事有一个默契的原则,当我们批评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给出一条出路,就是当我们用理性的方式对做的不好的事情,需要批评的人或者事提出批评的时候,一定要在批评最后给出建设性意见,而不是让评论仅仅到批评为止,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基本做法。我想这也是很多媒体现在坚持的一点,就是希望自己的报道更加理性,更加具有建设性,建设性也是我们通过评论希望达成的一种功能。
  杨禹什么都评吗?
  法律、军事、国际时事、大国关系等不熟悉领域不评论
  最后我想主动回答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说杨禹同志是什么都评吗?真的什么都懂吗?主动交代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公众产生或者一部分观众产生这样的疑问,我觉得不仅在我自己,也在央视评论的设计者、操作者和管理者的意料之中。产生这样疑问的本身,其实就是提出了一个电视新闻评论,特别是央视评论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人做评论员,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做评论产品的命题。我觉得它的形成其实有很多偶然的因素,比如说我个人的因素,但是也有很多规律性因素,就是央视评论到底要干什么。我想说的是第一我不是什么都评,我有很多不评的内容。比如说法律问题我从来不评论,因为我认为法律问题我完全不掌握,我虽然是一个基本守法的公民,但是在央视的平台上面,需要用法律的能力、判断力来评述新闻,我觉得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两年以来所有跟法律相关的,哪怕是在我的经济领域里面需要用法律眼光解读的新闻我都不评,这个我的合作者、编导都知道。第二个是军事,虽然我个人也是军事迷,但是我更多迷的是军事史,而央视的军事报道很多,一到打仗收视率就很高,我们有很多国内一流军事方面的评论员,也不需要我在军事方面深造了。那么国际的时实、大国关系、国际政治什么的,我这些都不做评论,其实我有好多不评论的领域。即便是在我的领域之内时政和经济,也有很多是不评论的,只不过是这些不评论的评论,知道曾经有过这些准备或者是设想,但是观众不知道,观众看的都是最终我评出去。比如说我最熟悉的也是最主要的评论领域经济领域,经济领域范畴很广,里面有很多细枝末节的分支,那个点是我不熟悉的,或者是对于这个新闻整个的脉络我不是很清晰,这个时候我都是选择不评论。即便是栏目要求请我评论,我人在台里也会拒绝的,其实我评什么不评什么,自始至终是卡的很严的。
  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一条,就是产生这样疑问的观众是把新闻评论员和专家这两个角色搞混了。我一开始说了央视寻找评论员的时候,找的不是专家,是新闻评论员。新闻评论员和专家在一个新闻节目里面起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是请专家,各领域的专家早就有,但是评论员不等于专家,因为我们提供的不是专家判断而是新闻判断。新闻判断和专家判断的区别在哪?我不知道人大新闻学院新闻评论课上有没有涉及,我觉得在一线做新闻报道,其实经常在实践当中思考这个问题。专家判断他是对某一件事情,就这件事情本身的领域做出一个专家判定,提供专业知识做补充。而新闻判断是基于专家的判断基础之上,对这件事情它跟公众的关系,公众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包括这件新闻跟其他新闻之间的内在关联,用新闻的眼光、新闻的手法作出的判断。所以我们会在国内外成熟的电视媒体上看到有些是由专家来完成的工作,有些是由新闻评论员来完成的。其实在央视评论也是如此,我们默默按照这个规律来做,比如说当福岛核电站出现危机的时候,那个时间我们这些新闻评论员基本都回家休息了,那个时候坐在演播室里边的,基本都是核专家、防辐射专家、医学专家、地震专家,这些知识是不需要新闻评论员的,是需要由专家来完成的。但是更多的新闻当连线新闻评论员的时候,需要提供的是新闻判断。比如说凤凰卫视的几位老师,这两年里面因为工作的关系,跟他们有很多的接触,也跟他们当中很多人一起探讨。凤凰卫视的评论也是这种新闻评论员的角色,宽领域的评论,随着每个评论员也跟我们一样有一个侧重的分工,但是当他们值班的时候,无论是国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基本上要给公众们一个凤凰卫视评论员看这个问题的态度和媒体立场。比如说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之声,中国之声这两年也有他们的评论员,他们叫做观察员。中国之声的观察员也是一种宽领域的新闻评论员的设置,请来的也不是专家,而是为听众提供新闻判断的。更何况传统媒体报纸,在我做报纸的十几年里面早就是这样做的,当每一个平面媒体需要专家的时候会派出记者采访专家,但是每个媒体、报纸都有自己专门负责写社论、社评的人,提出自己的评论,这是他们的评论员。
  所以我觉得公众可能在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上刚刚看到新闻评论员两年,他们正在慢慢的理解新闻评论员跟专家之间的微妙差别。今天大家都是学新闻的,要么是研究新闻的、干新闻的,咱们是同行,所以我可以几句话讲清楚。但是在屏幕上我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慢慢让公众了解新闻评论员的角色,到底要提供的是一种什么东西,它跟专家提供的内容之间有一种怎样的区别。虽然我是新闻评论员,但是我刚才说了新闻评论员的新闻判断,不仅是对于事实的判断,也是基于专家的判断。我们不是专家,我们在屏幕上不提供专家视角的评论,但是我们努力的让自己所评述的领域里面,积累起相当多的专业判断。有了这些判断,才能结合我们新闻判断的能力,在需要评论出现的时候,给公众提供最好的、尽可能准确的和代表央视国家电视台评论水平的新闻评论。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在什么学校学习,无论在什么媒体工作,如果你觉得你跟新闻有关,其实新闻工作是一个在什么时候都需要学习,也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我自己也在继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当中。好在我现在有幸暂时干上了一个评论员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我觉得是越老越受欢迎的,越老越值钱的饭碗,我希望还能再干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我的下一个梦想是到大学教新闻,我已经跟好几个新闻学院的老师和院长们私下里表达过这种愿望了,包括你们学院。希望不只是一次性的由新浪做媒搭桥,而是持续稳定的和大家交流和你们的学弟学妹们交流我的新闻体会,这将是我职业生涯最后的快乐。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10:32:3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