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解   卷耳   么? 
 我忍不住,先解一段:
 
 三、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这个卷耳,我没法确定了,毛诗是:卷耳,苓耳也。
 陆注:卷耳:野菜名,又叫苍耳。
 这样解释,苓耳、苍耳都不是野菜,是药物。苓耳就如龟苓膏那种吃法,苍耳纯粹就只能入药,剧毒。
 在那个年代,熬龟苓膏之类的,有点悬,采毒草更悬。因为这儿的起兴,是思春,是美事儿,用药物起兴有点不应景。
 我估计就是木耳、菌子啥的,让人很喜欢的那种气氛。
 .
 2、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诗正义:怀,思。寘,置。行,列也。思君子官贤人,置周之列位。笺云:周之列位,谓朝廷臣也。
 陆注:叹息想念远行人, 竹筐放在大路旁。
 
 你们都没经历过青春期么?
 
 前文那个采采,我已经斟究过了,是茂盛貌。
 
 卷耳又多又大,可就是装不满我那浅浅的筐,点解?唉呀,偶心不在焉哪,我在想人咧,寘彼周行。
 
 《廣韻》止也,廢也。《詩•周南》寘彼周行。
 周,密也。——《说文》
 
 寘彼周行:算了,我悄悄溜了。
 
 要么就是:算了,约会去。
 .
 3、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从这儿我们就可以看得出,这个主人公是GG,而不是有史以来认为的MM。
 哪个MM又骑马又喝酒又那么猴急?你说:我家那位都占齐了,倒追来的。
 那算你能耐。但是君子淑女的过程不是这样的。
 毛诗:陟,升也。崔嵬,土山之戴石者,虺隤,病也
 陆注:登上高高的石山, 我的马儿已困倦。
 
 陆注这个还靠谱点。
 
 崔嵬,后文还有 高冈,估计就是差不多的意思,为了区别,崔嵬:陡坡。
 
 虺:蜥蜴、四脚蛇。
 隤:倒下、趴。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爬陡坡的时候,我的马像四脚蛇那样爬着上。
 
 4、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毛诗:玄,马病则黄。
 陆注:登上高高的山冈, 我的马儿步踉跄。
 
 高冈,就是山顶、山脊了,马不可能是病了,应该是:昏黄、昏花、累了、疲倦。
 .
 5、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毛诗正义:石山戴土曰砠。瘏,病也。痡,亦病也。
 陆注:登上高高山头呦, 我的马儿难行呦。
 
 再次说,不可能是马儿病了。
 查来查去,都是病了,靠自己了。
 
 砠,一个石,一个且,就是被石头绊了一下,我的马摔倒了。
 
 6、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郑玄笺云:此章言臣既勤劳於外,仆马皆病------
 
 陆注:我的仆人病倒呦, 多么令人忧愁呦。
 
 你两个会女朋友的时候,喜欢带上电灯泡?何况前文是悄悄溜了,哪还能带人?
 
 仆,顿也。——《说文》。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我就扑倒在地摔痛了,直叫唉哟唉哟。
 .
 四、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这首诗看似简单,但没人搞懂。
 
 先来看毛诗的解释:兴也。南,南山也。木下曲曰樛。藟,葛类。累,犹系也。只,语助辞。君子,自众妾而指后妃,犹言小君内子也。履,禄。绥,安也。后妃能下逮而无嫉妒之心,故众妾乐其德而称愿之曰:南有樛木,则葛藟累之矣,乐只君子,则福履绥之矣。
 
 网注:南有弯弯树, 攀满野葡萄。  新郎真快乐, 安享幸福了。
 南有弯弯树, 覆满野葡萄。 新郎真快乐, 大有幸福了。
 南有弯弯树, 缠满野葡萄。 新郎真快乐, 永驻幸福了。
 
 后妃也好,新婚歌也好,都有点不靠谱,至少兴之比不搭界儿。
 那么这个樛木,历来就解错了。樛木比君子、葛藟比福履才靠谱。
 
 樛木,历来解释成弯木、木下垂,这与君子不应景,当然也可以扭成低调、谦恭,但是与实情不能对应。
 
 藤藤儿,要寄生的树木,或者说,寄生的藤要多的话,只能是高大的树。
 所以,樛木,应该表高大、正直、宽厚的树,葛藤才会爬附。
 绥、将、成,与累、荒、萦对应:
 累:积、结。绥,本义是借以登车的绳索,就是连结、随附。
 将:随附。
 萦:缠绕、随附。
 这才出得来:歌颂(祝愿)正直的人,福禄伴随着他。
 .
 五、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毛诗正义:螽斯,蚣蝑也。
 陆注:螽(zhong)斯:蝗虫。
 本来我觉得,螽和斯是两个词,反正不影响大意,就没法斟究了,就是蝗虫、蝈蝈、蚱蜢啥的。
 先看陆注的译文:蝗虫拍打着翅膀,成群飞来乱纷纷。 你的子孙多又多, 多得兴旺又繁盛。
 
 蝗虫拍打着翅膀, 成群飞来闹哄哄。 你的子孙多又多, 多得兴旺又繁盛。
 
 蝗虫拍打着翅膀, 成群飞来聚成团。 你的子孙多又多, 多得成片数不清。
 
 A、这样解释,觉得怪怪的。不管是啥子,总得前言搭后语才行,这是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螽:蝈蝈。
 斯:斯,析也。——《说文》
 螽斯羽:蝈蝈析翅,是指它在叫。
 那么诜诜、薨薨、揖揖,都是形容蝈蝈的叫声。
 所以,这是一首儿歌,大人没这闲情雅致。
 B、宜尔子孙,振振兮。
 突然来这么一句,有点扯也。
 宜,事也。《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
 这个子孙,就只能是粗口,相当于网络语言的丫的、成都话的龟儿-----
 振,本义是救,这儿肯定是 抓、揪。
 宜尔子孙,振振兮:找你个龟儿、揪住你。
 绳绳兮:用绳儿拴在你。
 蛰蛰兮:收藏你(放入兜儿、袋儿、专用的蝈居啥的。蛰,藏也。——《说文》)
 咔咔,这才叫解释。
 .
 六、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毛诗正义:肃肃,敬也。兔罝,兔罟也。丁丁,椓杙声也。
 捕兔的网,怎么与 敬产生联系,这是其一;其二,它与武夫有怎么意连?
 你这个就考人了。
 百度译文:装好张张捕兔网,敲打木桩响叮当。威猛武士雄赳赳,保护公侯好干将。
 装好张张捕兔网,设在宽阔大路旁。威猛武士雄赳赳,保护公侯好勇将。
 装好张张捕兔网,设在广漠山林中。威猛武士雄赳赳,保护公侯作心腹。
 你这个解释只能解单句,前后文一看,就像是两首歌了。
 首先,丁丁、中逵、中林,是干嘛的。
 中:和、适当。
 中逵:中道、当道、适合的地方。
 中林:适当的林边。
 干嘛,安网逮兔子,适当的地方就是估计兔子经常出入的行道上。那么丁丁,肯定不是指声音,丁字路口,懂不?就是垭口、叉口、路口。
 那么,椓,本义是打桩,在这儿,肯定表安放、安置,从后文猜也猜出来了噻。
 肃肃、赳赳,猜也是差不多的意思:结实、有力。
 结实的网,要安在适当的地方才有价值;结实的武士,要当公侯的干将、好助手、心腹才有价值。
 这才叫比兴,懂不?
 .
 七、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毛诗正义:薄,辞也。郑玄笺云:薄言,我薄也。
 你这两个还有点扯也,薄,是助词,那么 我薄也,是啥意思?
 言,肯定是助词,那么薄就肯定不是助词。
 前文已经说了,薄:迫。即快、近。这里表蹲下(才能采到车前草)
 采采,在这里很明显:盛。
 好多车前草哦,蹲下采哟、到手了哟、整理一下哟----
 捋,估计少有人知道是咋回事儿,方言中有音无字。字典解释的本义:手握着东西向一端抹取。
 车前草,主要是采它的结的籽儿,很小,比芝麻还小,需要用手褪下来,大致的动作就是一手握住车前草小穗儿的一端,然后另一只手朝另一个方向抹去,籽儿就被迫脱落下来了。落在哪里,一般的解释 袺,是衣兜里,估计应该是围腰更恰当。
 襭,兜起来、包扎起来,走人。
 .
 八、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我们先来看陆注:  南山乔木大又高, 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如果你不是在刻意挑战中华民族的阅读能力,就是你搞错了,要么就是原诗表达有问题,东拉西扯的。你们觉得那一个可能性更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