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凭什么可以成为文科里的“高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才能写好评论?
许多人关心这个问题,不过,我的手记对此没做直接回答,而是基本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如何高质量地思考?
只有高质量地思考,才能写高质量的东西。高质量思考的本质是如何建立有效论证,不知道如何建立有效论证,难以写出好评论。
好评论的根基是好内容,没有好内容,评论就是无根之木,形式不过是花架子;有了好内容,好的表现形式就是锦上添花,与好内容相得益彰。
高质量思考一个输出的过程,有输出,必然要有输入,思而不学则惘,高质量思考内在要求高质量学习,也就是说,我们要写好评论,必须基本相应的知识储备。
这种知识储备不是零零散散、杂乱无章的,而是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需要个人直觉与常识的指引,但不能只停留在直觉与常识的层面,而需要深化与升华,有逻辑与学理的扎实支撑;仅仅学了“新传”,也不足以写好评论,就好比只记诵游泳理论,永远学不会游泳。
你要处理与解释数据,就必须知道一些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这算理科;你要写时政类的评论,就要理解人性与权力是如何运作的,这就要知道一些政治学的精髓;你要解释经济现象乃至更一般的人的行为,就应该系统学习一下经济学,经济学不仅仅可以解释稀缺资源是如何配置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还可以解释制度、组织行为与个人行为……这些都算“社会科学”,或广义的文科。
毋庸讳言,市面上是有一种鄙视文科与文科生的声音,觉得文科没门槛,学不了理工的人才去学文科,等等。这种观点有一些事实根据,一些人确实是因为数学、物理学不明白而不是热爱文科或有天赋才去学文;相对于理工,一些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石确实比较薄弱。不过,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否认文科的价值。例如,能文从字顺、条分缕析地把一个事情说清楚,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具备这项技能的人,哪怕在大学生群体中,比例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那么,文科与理工科最大的差别在哪里,文科最大的价值在哪里?
理工科,以数学、物理为典型,每一门都是一个逻辑一贯、彼此互相兼容、结构完备严密的知识体系。你只要使用合格的教科书,今天学几个数学定理及其证明,明天学几个物理定律,你数学或物理知识在不断增长,一个知识体系就会慢慢在你大脑中确立,逐步臻于完善。用老子的话说,这是“为学日增”,功不唐捐,时间投入与努力是有正回报的。
在这个意义上,你为了提升思维质量、写好评论,最好能系统学一下概率论与统计学,概率论是广义的逻辑。在逻辑学上,一个命题的真值是离散的,要么T(1),要么F(0)。扩展到逻辑学,一个命题的真值或曰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是在0到1的闭区间连续取值,当取概率1时,表明该事件确定发生,当取概率0时,表明该事件去定不发生,就收敛为逻辑学。当然,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学一些高等数学与物理,例如,热力学的熵增原理、分析力学的最小作用量原理,也给理解社会与人的行为提供了洞见。
比较而言,“文科与社会科学”则大为不同,如果你抱着学数学、物理一样的心态与方法学文科,恐怕会错得离谱,因为”文科与社会科学”的诸多理论,并没有像数学定理或物理定律经受过严格的逻辑或事实检验,包含许多似是而非的假知识乃至谬误。所以,要学成文科,一定要善于去伪存真,把真正有效、有价值的东西留存下来,其余一概剔除,这是“为道日减”,做减法。
如果你像学物理、数学一样学社会科学,越学越蠢、脑子中装满越来越多的大便也是有可能的。罗素有句名言:“人生而无知,但并不愚蠢,是教育把人搞愚蠢的。”(Men are born ignorant, not stupid. They are made stupid by education.)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进一步理解。
在这个意义上,同学们有必要学一些经济学、政治学,尤其是经济学。经济学提供了一套成本理论,可以完备解释人的行为。人所秉持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千奇百怪,有信宗教的,有不信宗教的,有信这个宗教的,有信那个宗教的,有左派,有右派,有女权,有反女权……不一而足,但无论秉持哪种价值观,这些人去食堂打饭时可能都会争相往窗口挤,去教学楼可能都喜欢从草坪抄近路,这是因为思想几乎不受到成本的约束,行为必然受到成本的约束。在成本约束之下,人的行为逻辑就会趋于一致。
总之,学理工科,前置性的要求是需要智力过关,但只要智力过关,学成者比例高,大家学了之后均值较高、标准差较小,因为懂不懂、会不会是有客观标准的;学文科,看似对智力的要求不高,谁都可以学,看似没有门槛,某些大学文科也容易混一张文凭,但真正学成者比例很低,因为“做减法”需要极高的天赋,故而大家学了之后均值较低、标准差较大,不乏滥竽充数者。
更进一步,理工科中的绝大部分学科最终都是生产性的,指向生产力、财富创造。相对而言,文科或理念、价值观,可以说是一种心智占位力或引导力,植入观念或价值观或者说服别人自愿为你做事。中国古代社会阶层士农工商,“士”排在首位,是把心智占位力排在生产力之前的;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同样排在首位,操控人的心智比武力与生产力排序更前。笔杆子是有力量的。
文科与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研究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的,是拆解权力如何运作的,是理解人性的,学成了是高手。这种“文科”具极其高的价值。
来源:王小杨评论笔记(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