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证的有效,源于正确的描述|青椒训练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写评论,离不开一定的事实判断,这是论证的基础前提。所谓事实判断,就是要描述清楚某某事物“是什么”,涉及它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以及有哪些类型,有时还要分清“它不是什么”。
“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处于特定时空中的。正如事物发展有纵向的历史延展,也有横向的空间拓展,须放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去思考,找到它的特殊性。
而事实判断又依赖于描述,或者说它就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呈现。
上一周红网青椒训练营第5组同学的评论作品中,至少有三篇是跟“文化”概念相关的,如“传统文化”“粉丝文化”“消费文化”。
如焦乐依同学《古风团播如何打开传统文化新窗口?》一文,通过描述“古风团播”对徽州渔灯、古典舞蹈与华美服饰的展示,讲清了“古风团播”在传播传统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让“文化”这一概念具象化,这一描述是值得肯定的。当然,徽州渔灯、古典舞蹈与华美服饰,这些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或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部分元素。
不同的领域,或有不同的定义,或有不同的理解。许多评论提到的“文化”,或早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定义,或泛化、模糊化、标签化了。
不妨再深入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才是文化?美国人类学家约翰·奥莫亨德罗曾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中提到,“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其所作所为和每件事物的意义共有的认识”。接着他举例对比,对概念中的关键词一一具体描述,区分了文化、族群、亚文化,也将文化与文明、社会、行为进行了基本的厘清。
他给出了文化的七个主要特征:1.文化是整合的。2.文化是历史的产物。3.文化既会发生变迁,也会导致变迁。4.文化会因价值取向而得到强化。5.文化对行为起了很大的决定作用。6.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由符号组成并依靠符号传递。7.人类文化在复杂性与多样性上独一无二。
同时,还说明了文化不是什么,如文化不同于文明、社会、行为,“不是对人类所作每件事的解释”,“不单单是饮食习俗、音乐传统和多彩服饰”。尽管这些音乐或服饰,体现出文化元素,但仅仅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文化还包括人们演唱音乐的形式、行为、习惯,包括人们如何穿戴这些服饰,或在什么场合穿戴。
正如奥莫亨德罗所理解的,文化就在我们意识不到的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如果你是“批评家”,那么“你要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化,不断思考、反思。你会看到过去的文化、异文化中不同的东西,或者你自己的文化中存在或出现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的东西”。
这些仅是人类学家所描述的文化概念,是理解一般文化的一种视角。聚焦于时事的评论写作中,应当在回应具体问题时,注意“文化”这一概念使用的边界,以及它的精准性描述。
除了文化的概念描述,青椒训练营第5组同学的作品中,还有一些关于所批判问题等其他方面的基本描述。如有同学就某一商家推出的“一日店长”异常火爆,本质上是一场对“被看见”与“被认可”的集体追寻,背后则是当代人在快节奏、高疏离感的社交环境中,被压抑的情感刚需的集中释放。粉丝们购买商品,等待与coser、明星、网红扮演的一日店长进行互动。这一营销活动火爆,未必就是粉丝们期待被明星、网红“看见”或“认可”,至少没有提供更多的论据来支撑。如果依据这种描述展开论证,可以想见论证的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
很多时候,一件事发生以后,我们会轻易陷入概念泛化、标签化的思维定势中,比如使用“腐败”“网暴”“民主”“安全”“民生”“女拳”“Z世代”“医患矛盾”“城管执法”等不同类型属性的概念,而忽视了这些概念所蕴含的特殊性、丰富性,在描述上一概而论了,势必会导致误判误伤,或得出一个似乎义正言辞却又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
在某种意义上,“标签化”也是一种描述,本质上是一种将复杂现实压缩为单一符号的概念一般化。
在评论写作中,很多作者往往忽略了事物的细节或特殊性,直接进行概念上的“一般化”处理。如一提到“富二代”就与为富不仁挂上勾,一提到“网暴”,便大肆攻击谴责,将个别的极端言论,或带些侮辱性的话语无限放大,使“网暴”二字成为恶劣行径的替罪羊,而游离了问题的要害本质,锋芒指向了次要的地方。
所以说,论证的有效,源于正确的描述。
评论写作要避免概念上的“一般化”或“泛化”,做到正确描述事实、厘清概念,不妨学学人类学家,学会观察,将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具体的事物,将具体的事物置于特定的场景中分析,多核实隐匿于概念背后的事件真相,不宜被节奏带偏,而跟着网络舆论去误判。


来源:王小杨评论笔记(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