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周岁了,“浙江宣传”这样和自己谈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22:4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年前的5月30日,“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上线。今天,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收到了“浙江宣传”应邀撰写的《两周岁了,我们想说》。
  在来稿中,“浙江宣传”讲述“八个一”,包括“对自己再狠一些”“把稿子再琢磨一番”等,介绍成立两年来,策划推出原创文章近1500篇,多篇文章在网上热传,粉丝数超过335万的做法体会。
  正如文章结尾所说的那样,“浙江宣传”以更优质的内容回馈广大读者,是始终不变的追求。每一个马不停蹄、搜肠刮肚的日夜都值得付诸,每一个与读者相约不见不散的早晨都值得奔赴。
  我们播发全文,供研讨交流。
  两周岁了,我们想说
  今天,“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两周岁了。两年前的5月30日,“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上线。
  一直以来,“浙江宣传”秉持“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的理念,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民心、我心向党心”,策划推出原创文章近1500篇,相当一批文章在网上热传。目前,我们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335万。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内容建设是不二法门。办号两年,“浙江宣传”聚焦内容,曾经发布的文章,像放电影般在我们脑海里一一闪现;许多所思所想,也已在我们心中盘旋了许久。下面这八点感想,既是回顾总结,也是自我鞭策。在公众号上线两周年之际,我们想和自己谈谈。


一、对自己再狠一些
  坐而论道不如“做”而论道。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脑袋里想一想全是问题,动手去做才有答案,坚决对自己狠一些,阳光也许就真的洒在了路上。
  刚开始办号时,我们曾有所顾虑:公众号红利期已过,各平台内容趋于饱和,读者的注意力已经高度分散。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裁判员”的官方机构亲自下场踢球,能不能把球踢好?公众号“出圈”后,我们也曾担忧:一时“新鲜”易,一直“保鲜”难,保持高质量“日更”会不会遇到创作瓶颈?时间久了,用户会不会有审美疲劳?
  从来没有所谓的终南捷径。一字一句创作,一篇一篇打磨,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问号就变成了叹号。当热点来了,就紧紧追踪;当没有选题,就头脑风暴。时间充裕时,我们细细思量;任务紧急时,则连夜组队战斗。在过去的700多个日夜里,我们不曾懈怠。
  有人说,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最慢的脚步不是跬步,而是徘徊。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既要“想清楚”更要“坚持住”。锚定一个方向深耕,对自己狠心一些,日拱一卒、驰而不息,诗就在眼前,远方也不远。
二、把稿子再琢磨一番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对我们来说,内容生产就是这个根本。
  在各大互联网平台群雄逐鹿的背景下,传媒格局发生颠覆性变化;舆论大广场上,各类“麦克风”众说纷纭,官方媒体提高声量、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是扛在肩上的担子,也是赢得人心的路子。而这些,都需要用内容去证明。
  我们相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高质量的文章依然稀缺,人们对高品质内容的需求与渴望不会改变。哪怕海量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哪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再怎么迭代演进,有价值的内容供给依然是吸引用户、扩大影响力的“不二法宝”。
  “把稿子再琢磨一番”,这可能是我们经常对自己说的话之一。在退无可退的“华山一条道”上,我们选择以内容作为切入口来破局,努力深耕内容、专注品质、输出洞见。实现内容高产优产并不容易,需要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需要贴近读者的所思所想,需要赤忱的情怀和持续的定力,等等。这些都是稀缺品,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去探寻。


三、让观点再鲜明一些
  在互联网时代,影响力是在一次次鲜明亮剑中产生的,传播力是在一个个思想碰撞中形成的。
  “浙江宣传”公众号每一篇文章表达什么、传递什么,每一个观点赞同什么、批判什么,每一个故事指向什么、倡导什么,都力争生动、鲜明,明辨是非曲直,不吞吞吐吐。而这些都要靠有深度、有锐度的观点输出,要靠客观、辩证、理性的分析思考。
  当然,态度不能一亮了之,更难的是让它能够抵达读者的心坎。文风背后是作风,每一次落笔都是作风在行走。好读书读好书,积累深厚了、真的理解了,才能触类旁通、下笔成文;爱思考勤思考,分析透彻了、真的想通了,才能直指要害、一针见血;多调研深调研,了解情况了、真的研究了,才能言之有物、直抵人心。怎么能够做到好学能文、坚信笃行,我们还需要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四、让话语更生动一分
  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列宁曾提出一个公式: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众声喧哗之中,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事儿讲得明明白白是一门并不容易的“技术活”。
  当下的热点问题虽看起来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总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要想了解背后的本质、找到问题的答案,就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想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善于将思想的深邃性、理论的深刻性与网络的生动性、传播的通俗性相结合,学会“贴地飞行”,让表达变得更生动一分。
  而对于一个深度话题,如何让内行人读来不觉浅、外行人读了不觉深,有赖于用平白晓畅、清新自然、温情有力的文风去表达,用入情入理、说服不说教的姿态去交流。在做到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有建议的同时,怎么娓娓道来去讲述,值得我们自己去一点点摸索。
五、对年轻人更有信心一点
  现如今年轻人思想呈现出日益多元化趋势,大家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等方面遇到选择困惑。青年群体价值认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价值观偏离的认同风险,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引导。
  为了让主流声音触达更多年轻人,我们“用年轻人吸引年轻人”。针对年轻群体的思想动态、专注的生活方式、关注的新现象等,组织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年轻“笔杆子”撰写了相关文章,深度剖析年轻人的心理特点,积极回应年轻人的各种压力和焦虑。因而,有粉丝感叹:“‘浙江宣传’懂我,真的是我们的‘嘴替’。”
  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年轻人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时代没有辜负这届年轻人,年轻人也没有辜负每一个时代。年轻人代表的是未来,永远相信年轻人,就是永远相信未来。


六、让精气神更足一点
  毛泽东说过,干革命要靠“两杆子”,即笔杆子和枪杆子。对于做宣传工作的我们来说,笔就是枪。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要在捍卫道路自信、争夺人心走向、加强舆论引领的大战略中有所作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把精气神亮出来,手握笔杆当战士。
  战士首先是敢于自我革命的。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真正在引导力、影响力上打开局面,就要敢于打破自我设限、自我束缚的“瓶瓶罐罐”,多一些较真的“执念”,以“一马当先闯新路”的姿态去开拓。
  一个精气神十足的战士,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拿起手中的笔,我们要求自己要能说会说。该怎么思考问题,该怎么作出判断,这些都挺有讲究。如果善于发声的能力不足,引导效果就有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当热点事件袭来,在纷扰的迷雾当中,尤其需要擦亮眼睛、理性发声,否则就很可能人云亦云,被带跑偏了;比如做国际舆论斗争,针对美西方的蓄意攻讦和认知抹黑,我们在打碎抹黑中国的“西洋滤镜”之时,要有气势有气场,更要有胆识有智慧。
七、好标题再取一个
  标题就好比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既能够突出论点,又能够夺人眼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新媒体获取点击量、提高关注度的常用手段。
  但面对“流量”所带来的诱惑和压力,故弄玄虚、危言耸听、刻意夸大的“震惊体”“绝密体”等标题一度十分泛滥,既扰乱了互联网内容生态,也对媒体公信力带来严重损害。
  我们时常告诫自己,一定要把文章标题打扮好了再“出门”。一方面让读者看到标题能够兴致勃勃点进文章,另一方面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后觉得“物有所值”、有所收获。一篇文章,我们有时会想三个、五个乃至十来个标题,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读题”时代,恪守“不做标题党,只做好标题”的基本原则,尤需下好这种“笨功夫”。


八、让心与心贴得更紧一些
  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浙江宣传”要靠什么去赢得关注和好评?这个问题我们也在不断思考。答案或许有很多,但将心比心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那个。
  我们既要求自己当个好作者,也希望自己是读者,把自己带入,这样才能写出大家想看、爱看的文章。做好舆论引导,要多一点“换位思考,沉浸代入”的原则,贴着民心、摸着良心,在“议题共振”与“话语共情”中站稳群众立场。
  从读者的留言中,我们读懂了火热的心跳。仅过去一年,我们的后台就收到12.1万条留言,451.1万次分享。这里面,有人用活泼的话语与我们热情互动,有人用细腻的笔触写下尘封的记忆,还有人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和善意的批评……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心存感激。
  很多留言虽然不曾回复,也没有列入精选,但每一条留言我们都认真看过。广大读者的每一次阅读、点赞、转发、留言,让我们有了向前奔跑的勇气和动力,每一位陪伴我们的读者都会被珍惜。
  前行的动力在于读者。
  两周岁了,我们想对读者说,人间值得,每一个与我们一起并肩打拼的你更值得。我们素未谋面,却似已相识多年。“浙江宣传”通过文字分享观点、思想和故事,你们通过文字见证“浙江宣传”的成长。我们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却早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我们还想对自己说:以更优质的内容回馈广大读者,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每一个马不停蹄、搜肠刮肚的日夜都值得付诸,每一个与读者相约不见不散的早晨都值得奔赴。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公众号)
链接:http://www.zgjx.cn/2024-05/30/c_1310776650.htm

编辑:刘诗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