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评论员杨禹被质疑!其评论空洞乏味味同嚼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21:0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央视评论员杨禹被质疑!其评论空洞乏味味同嚼蜡!

各位好,此号新开不久,阅读前请关注,我保证每一篇文章都对的起您的关注。感谢
这几天,央视评论员杨禹火了,杨禹火的原因是,评论员被评论了。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是你听杨禹一席话,好像他啥也没说,你啥也没听到一样。
我家20年没电视了,因此根本也看到杨禹之评论。但是偶尔,在网上还是能看到的。但凡杨禹之视频,我都会迅速划过。因为我知道,他说的,全都是我听了几十年的。
真的,这么多年了,我搞不懂,为啥请他做评论员?就因为杨禹太极拳打得好吗?
杨禹说的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没说。用我的话来说,杨禹之评论,就是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杨禹说的一席话,就是一席话。其实这么多年了,谁能记住杨禹之个人视角的独立观点,有吗?我觉得,全然没有。
杨禹之评论,用我的话来说就是,第一过于世故圆滑,可以说一句真话不说;
第二过于溜须拍马,缺乏真诚和坦率,不是缺乏,而是压根儿也没有;
第三顾左右而言他,太极高手;
第四以华丽之语言掩盖事实真相,杨禹出口成章,只可惜啊,他不是在做学问,而是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本正经的空凭乱论;
第五他很懂得回避矛盾,其评论空洞乏味,听者味同嚼蜡,不痛不痒,实在是听不出他到底在说什么?
我觉得,杨禹既然是新闻评论,那么就应该就社会舆情进行实实在在的分析和研究,而不是三五句华丽辞藻遮盖事实本身。
杨禹之评论,每每就是“关键词”,什么什么词出现多少多少次,关键是这有何用?凡此之种种,我认为杨禹早已被大众抛弃,现在的杨禹,是评论员被评论,丢工作也是迟早的事儿。
其实我觉得杨禹,真的不配做一个评论员,他说的那一套,谁练几天都会,而且说的,不一定比他差。
我整一段儿啊,这个都能背下来,因为听可几十年,每天电视上都会说无数次:
开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事求是,抽丝剥茧,既唱赞歌又找问题,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举一反三,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家觉得我整的这几句怎么样?一天到晚,说的都是世纪宏图,江山伟业,人类命运等等。说真的啊,看着头疼,您觉得呢?
如果让我说杨禹,我觉得杨禹的这种风格,也算是一种文学,叫【废话文学】吧!
此文之视频:
第二文:南京邮政储蓄银行243万存款不翼而飞,银行拒赔,无语中!
17年前,南京彭宇案判决后,人们不敢扶老人了。现在,如果南京法院判银行不赔偿储户存款的话,以后,是不是人们的也不敢存银行了?
话说最近一个事儿,真的,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最近一案子,可以说很具有轰动效应。话说南京,一户李姓人家,其243万元的钱,存在南京邮储银行江宁支行。
此钱,被原行长挪用,后来原行长因为挪用公款等犯罪,被判刑了。李先生一家要求银行把钱取出来,支付我的存款243万元。银行以你们没有经常查询,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是你们自己的过错,从而拒绝赔付,这是你们自己的责任,我们不管。
各位,您觉得这么回答,还有天理吗?而且您认为,这户李姓人家的存款,是存在银行了,还是存在原行长的账户了?如果存在银行,你给弄丢的,你赔偿,这还用讨论吗?
真的,今天我算是开了眼了,存在银行的钱,要三天五日地查一遍,不三天五日地查,丢了你别找我啊。
而且我的钱,如果被行长挪用,那么只能算我倒霉,我这还是存款吗?我是人生大冒险吧?
我在做这个视频的时候,我赶紧上手机,下了一个邮储银行的APP,惊出一身冷汗,还好,我的238块8毛5的巨款还在。
我看了南京邮储的回复啊,我觉得,不经常查询,应该属于恶意存款不查对吧?
真的,我是不好意思把话说的太难听,银行还是太温柔了,你咋不……是吧?
看网友说,哦对了,我还有300万贷款呢,如果银行不经常查询,那就算作废了,我就不还了。
我们时常以为,没关系,还有法律呢,法律,是我们的最后安全屏障和一切的保障。
而最让人不解的,也恰恰是法律。李先生一家,把银行告上法庭。法院判决邮储银行返还储户存款。但是邮储不服啊,提出上诉,谁知道南京市中院竟然做出撤销一审判决,重判。也就是发回一审,你再给我好好重审。
对此,我不知道说什么了,我只想说,还记得17年前南京的彭宇案吗?其影响几何啊?此后,还有人敢扶老人吗?
而现在,南京邮储之判决,就是参照物,如果李先生一家的钱要不回来,那么,今后谁还敢在邮储存钱啊?
别的不说,邮储的存款,会不会像雪片一样飞走啊?对此,邮储想过吗?得了不说太多,三思而后行吧,真的,勿谓言之不预也!
就到这儿,感谢大家!
此文之视频:


来源:[url=]肥猪满圈老李13[/url]
编辑:吴氏垂心
迁移:李梦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