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从未见过如此 ** 的《声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0: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我从未见过如此 ** 的《声明》


李玟的去世,是两个月来最伤我的事。
常年苦痛,带病出场终于受伤倒下;
拍案而起、备受拥戴仍然当众受辱;
热力四射,喧闹中难掩孤独。
很能体会她的最后一年,因为在过去一年多我同样处于人生最困难的阶段,所经历的,也有诸多类似。
看着她做导师时详尽工作视频,听着她在最后时刻给粉丝的语音留言,再听周菲戈等几位学员勇敢分享的全程语音。原来,真的有人“用生命努力唱歌”。

眼眶渐渐湿润。

我翻找出上世纪90年代她刚出道时的一些通告视频,原来,一众“假人”里,她的友善和天真竟是一以贯之。

由此更觉伤感。
不过,从7月5日到进入9月,我一直没有就此写一些什么。
因为我相信,李玟是这样的李玟——在告别世界的最后一天仍然不忘给大家留下语音,鼓励大家相信爱和温暖——因此,她不会希望自己的哭诉音频广为流传,即便自己承受了极大不公。她从来不让人看见自己痛苦的一面,只与大家分享自己最好的一面,28年来,她所追求的最关键部分,就在这里。否则,她不会带着幼时手术失败的旧伤,用一只腿支撑了28年的舞台唱跳。那些深夜痛哭本属于私人场合,她不会希望让真正喜欢她的粉丝再一次沉浸在这无尽的伤痛之中。

我还相信,她属于一个充满可能与希望的上升时代,她的开放自信、活力四射、热爱祖国,与那个时代同频共振,她的善意和进取,在那样的时代如鱼得水。
那个时代近在咫尺,我有些害怕,害怕直接面对这样的问题:这样一批人的结局是如此悲剧,是否意味着那个时代也开始远离了我们?
我还害怕,一旦写进去,自己的往事也被勾连想起。
也许,了解细节越少,回忆越少,共情越少,就越不伤心?
但是,今天,我不得不写了一点什么了。
因为,朋友给我发来了一个《声明》,来自《中国好声音》节目制作方灿星文化。而我,从未见过如此✕✕的声明。
这个声明火力全开,抨击网络发言者“恶意捏造发布传播、毒害网络环境、损害节目形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可能构成诽谤罪”,律师准备起诉,要求网友“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自觉承担起维护网络文明的责任”。



这是《中国好声音》制作方发布的第二个声明,第一个声明是8月17日发布的,当时同样抨击自媒体账号“散布经恶意剪辑的录音”,“我方表示强烈谴责”。
第一个声明发布之后,周菲戈、王泽鹏等当事人勇敢地站出来,不惜牺牲职业生涯,公布了李玟与他们的全程交流内容。这些内容以及其他一些视频显示,有人要上前“动手”,有人以学员能否登场威胁李玟发微博忍辱,有人有意将导师李玟与学员隔开,在李玟重病在身请求有人在旁的情况下,仍然让李玟只身站立并最终摔倒……李玟的现场几乎被删,李玟在指出赛制不公后遭到针对,声明所谓“期间曾有的误会经沟通当时即已消除”完全不属实,“恶意剪辑”更是张嘴就来。

在这次李玟事件中,传播最多的,是李玟本人的音频,以及几位学员当事人的发声,这是事件的核心,第二个《声明》里所说的都是边角枝节,《中国好声音》发了两个声明,对己方赛制不公、霸凌李玟这些证据满屏的指控避而不谈,也没有向李玟道歉,反而持续指责发言者“恶意”,进而要追究网友“犯罪”,甚至要号召“每一个网络用户”“所有用户”“自觉承担维护网络文明的责任”。请问你们有什么资格号召每一个网络用户?有什么资格谈论“自觉承担”?
如此挑衅民众,是哪来的底气?发声这么多事,有没有一点反躬自省?白纸黑字,满口文明法律,怎么闻不到人味?
核心事实避而不谈,在边边角角张牙舞爪,还居高临下,这算什么?照这个路子下去,第三份《声明》将是怎样一种姿态?
如果没有了观众,这个节目还剩下什么?迄今为止,在观众最关心的问题上,节目组做了什么?
确实,目前娱乐界,除了李玟战队的几位学员(王泽鹏、周菲戈等诚实勇敢,为他们点赞),我目前只看见金星、韩红等极少数几位大V出来说几句。为李玟发声的,大多是并不掌握公共资源的普通网友、草根歌手(这些仗义执言才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但是,如果说,《中国好声音》就此就觉得形势一片大好,觉得时间会让人们自然忘却,觉得可以回避事实细节本身,觉得只要摆平少数人就依然故我,那么,他们就错了。
没有诚实的检讨,没有主动担责,这条路是走不下去的。一次又一次,《中国好声音》将自己的机会窗口关闭。
确实,很多人不发声。但这些不发声的人,不完全都是因为怯弱,不完全是因为乡愿,不完全是因为惧怕《中国好声音》背后的势力,其中有一些人,只是因为不愿意沉浸在哀伤之中,不愿意让爱美的李玟身后陷入一团令人生厌的麻纱里,比如我,愿意保留一点简单的美好,哪怕是自我欺骗。
如果连这样的“自我欺骗”都不能保持,还要被这样污染眼睛的所谓《声明》持续刺激;如果连最简单的美好,还要被人一而再张牙舞爪破坏;那么,忍让和纵容就不会继续。如果最后的温柔得不到尊重,它必将变身暴雨。

更多的人,将不得不站出来。纠偏。

来源:呦呦鹿鸣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e8u2dl2NinCEfIzhKk9OQ

编辑:郑程程
迁移:李梦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