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辞掉公务员选择当记者:不要过分焦虑,更不必妄自菲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21:32: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我成功从一名理科生“三跨”考研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新闻学。[color=rgba(0, 0, 0, 0.9)]本科学的是与文字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生物科学专业。学得索然无味,成绩不上不下,那时的我很痛苦,对未来也很迷茫。因为从小爱写作文,所以思考再三,决定跨考新闻。



成功“理转文”之后,我才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如鱼得水”。读研那几年,学习几乎不怎么费力,成绩却很不错,各种奖项不少,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和校级优秀毕业生。

种种顺风顺水跟本科费力学不好对比鲜明,所以读研期间,对于新闻专业,我的主观感受是:学新闻,真爽!
研二研三的时候,通过假期在新华社、新华网等媒体实习,要当一名记者的目标更加清晰。
2019年,我辞掉公务员编制,如愿进入陕西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
工作时间不算久,但是这些年,我已经辗转报社4个部门、全省4个城市工作。



阳春三月,我在陕南体验过“清明采茶急,茶香满山飘”的曼妙风光;酷暑时节,见证了广袤关中平原上“山村迤逦远浓阴,百亩良田满目金”的收麦盛况,探寻过陕北“地下乌金滚滚,地上绿意浓浓”的矿山绿色转型发展之变;金秋时节,我和同事深入眉县、周至等猕猴桃主产地,挖掘过“禁早令”下陕西猕猴桃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故事,体验过三秦大地处处瓜果飘香的丰收喜悦;时至严冬,我们还到高山滑雪场,同雪场工作人员、政府官员、当地村民一起,细细算过“一座滑雪场带火一座城”现象背后的县域经济账……一次次难忘的采访,都是我最宝贵最难忘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体会到了一份工作带来的现实和“诗与远方”的“有机统一”。



带头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的回访报道,曾在杨凌农高会期间实现了“5天写出4个整版稿件”的自我突破,写过内参反映社会问题,受到省长等省级领导批示并促成问题的解决,代表报社上台参加过全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从写不出一篇拿得出手的稿件到成长为业务骨干,从摄影、新媒体、短视频门外汉到可以熟练操作无人机、单反,独自拍摄剪辑出短视频作品,从害怕当众讲话到可以大方出镜,从职场新人到能负责一方业务的报社派出机构负责人……几年间,我实现了非常多、非常快的成长,我想,这些收获是其他任何工作没办法带给我的。
时至今日,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我当记者这几年,我想大概是:有幸选择了一条自己喜欢的路,进入了很棒的媒体平台成为了梦寐以求的新闻工作者,这条路虽然走得曲折、辛苦,但是内心始终充满热情和力量。当记者,真好!



再从客观角度谈谈。

新闻学没有专业壁垒,导致求职难,确实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这也是大多数文科专业的通病。其实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和很多同学一样,也在择业方面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据我所知,其他文科专业的同学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找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不难,但是找一份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不易。

现在,社会各行各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新闻宣传人才,考公考编也有大量供新闻专业学生选择的岗位,所以没有必要把新闻传播类专业看作是就业的“洪水猛兽”。


这些年在基层工作,我听到媒体同行说得最多的就是当年如何辉煌,而今如何没落。


主流媒体特别是基层媒体的生存空间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的挤压,新闻从业者的收入、社会认可度、职业荣誉感都大不如前,不过这其实也是很多传统行业都面临的问题。



社会从不缺人,却非常缺乏人才。对于学习新闻专业或者有志从事新闻工作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要学好各类知识,采、写、编、拍、出镜,工作后如果能快速成长为一名样样拿得出手的“全媒体记者”,或是哪怕只是把其中一项能力修炼到炉火纯青,一定会在工作中受到欢迎的,也一定会有“如鱼得水”的职场体验。


360行行行出状元,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适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同样适用于媒体行业。



这几年,见过周围一些不了解这媒体行业、稀里糊涂入行后,对频繁地与各行各业陌生人打交道、高强度写稿而感到不适应,另谋他职的年轻人;也有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后,都能很快进入角色,找到自己人生方向、工作干得有声有色的同事。所以专业选择、求职就业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一名“围城”里的人,如果要给想学新闻、正在学新闻和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人的年轻人一些建议,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如果你喜欢或是擅长写作,性格外向,喜欢体验新鲜事物,擅长与人交流,并且有不错的学历作为敲门砖能够进入一家还不错的媒体,具有以上条件两条以上的,完全可以大胆尝试干干新闻。



如果你对写作本身不甚擅长,性格较内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抗压能力不太强或是不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那也许进入媒体工作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考虑别的出路。

如果有机会,尽量要去高级别媒体工作或者实习。当然基层新闻工作也很有趣,也需要有能力的人去开拓。但是对于媒体新人来说,入行在高级别媒体,不但业务水平会进步更快,也更能在工作中找到职业荣誉感,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现在媒体行业其实非常“卷”。刚工作的时候,我把自己定义为“文字记者”。但是几年时间内,在行业高度内卷和工作要求下,我和周边大多数年轻同事一样,无师自通地成长为能写、能编、能拍、能剪的“全能型记者”,所以年轻人入行,要做好前几年会非常辛苦的抗压准备。



我硕士期间的同学,有些早早就确定了要考公考编进入体制,最后如愿以偿;有些想要到大城市去闯荡,见见世面,现在不少也在大厂干得风生水起;有些想回家发展的,基本都能在当地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


所以,想要、正在学新闻和有志从事媒体行业的年轻人来说,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并且朝着目标去努力,选择和机会还是很多的。不要过分焦虑,更不必妄自菲薄,踏实走好脚下的路,前方会是一片光明。



最后,我想借用一句我刚刚成为一名记者的时候,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话: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如此固执地要当个记者?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所学所专,更是因为工作中,每天都不知道下一秒要面对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什么新的环境状况,生活随时有不确定性和新鲜感,是对循规蹈矩生活的一种反抗?不知当下选择是否能最终得偿所愿,但我有一腔孤勇,或可抵岁月漫长。”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pQBCp4c3KparXy5fbR6Rw
编辑:潘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