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庆方言语言特点,重庆话声母韵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1 21:46: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狭义指“老重庆”川东南地区使用语言。(即渝中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以及江北区、南岸区。 )

广义上是指居住在重庆市区和各区县,如:重庆市铜梁区、合川区、涪陵区、垫江县等区县,属于西南官话成渝小片,是西南官话川黔片中的方言之一。

虽然广义的来说,重庆话也可以指重庆市各区县所有人所使用的语言,但重庆的某些区还有大量岷江小片、土广东话、老湖广话的使用者。

因而学术上所指的重庆话,仅仅只是重庆主城区(中心)的语言,具有入派阳平 的特征。使用人口约占重庆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

由于年轻人受“方言普化”影响,一些词汇的发音已经向普通话的发音靠近,年龄较大的老重庆人仍按传统重庆话发音。

重庆话隶属西南官话川黔片的分支片区,西南官话其内部“一致性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是最高的”。

重庆话虽与西南官话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部分白读音和声调继承了明朝官话的特征。

狭义的重庆话,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为重庆方言的一大特殊现象。

重庆话以古代巴蜀方言为基础,并受全国通用语、历代移民、及周边地区方言影响,部分中古见系字不颚化(即仍旧保留唐宋声母[kʰ]),入声字弱化为喉塞音,这是比普通话存古的象征。

例如重庆部分郊区说“去”为khek/qih(qi),同桂柳方言(西南官话桂柳片);江津区说“六”为[luh]为喉塞音,音同陆音上扬,同湘方言;而主城区大部份地方说“六”为[luh]音陆音沉降。

由于渝西地区有大片客家话区和老湘语区,重庆话受粤方言和湘方言影响明显,较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硬,直,平。而渝东北地区还有闽方言区,所以在一些用发音上渝东北发音同市区反而不同。

在抗战时期,上海,江浙居民进入重庆,带来了“格式”(标致,新潮,源自上海话)、“转来”(回来,源自苏州话),“行式”(能力强,源自苏州话)一类西南官话中没有的吴语词汇,并成为了重庆话的一部分 。

音系

重庆话有19个声母,重庆话在辅音方面另一大特点就是n和l不分,确切地说是重庆话中没有鼻音声母n;重庆话无翘舌和平舌之分。

重庆方言只有6个单韵母,没有“ing”、“eng "这个两个后鼻音韵母。

声母


重庆大部分地区入声归并到阳平。綦江、江津等地保留入声.

来源:天茶网
链接:http://www.tianchawang.com/wenzhang/4337.html

编辑:张铭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