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龙新电视 查看内容

舌尖上的糖画—新闻系行者影视作品

2013-12-3 19:50| 发布者: 苟云川| 查看: 2653| 评论: 1|原作者: 龙新电视|来自: 龙新电视

摘要: 传承百年民间艺术的尴尬处境,年过六旬糖老人的糖画人生,行者影视摄制组首次近距离跟踪拍摄,舌尖上的糖画现在为你讲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孙兵强 2013-12-4 16:15
舌尖上的糖画》DV作品简评:
     短片前期搜集的素材比较丰富,所拍摄的对象也有较多层次的话题可供挖掘,如果在以下方面多加改进,也许效果会更好:其一,短片的定位和结构。《糖画》如果定位是介绍糖画艺术的专题片,只介绍一位糖画艺人则分量不足。但假若定位是从糖画老人的生活故事切入,以微观视角反映宏观的糖画传统艺术,则老人的故事性又稍显不足。因为定位不清晰,导致影片的节奏感有些混乱(例如片头激越的配乐稍显过于奔放,片尾处的解说词又有过于拔高之嫌,结论最好还是由观众自己给出),段落间转场的运用不够准确和严谨。其二,影片一些精彩的细节和亮点没有得到有效的放大(例如片中垂涎欲滴的小孩子,影片抓拍到了这样一些精彩的镜头,但总体还是不够充分。
    试想如果影片只聚焦于糖画老人的情感故事本身,是否效果会更好些?删去那些与此主题无关的画面和解说词,专心讲述老人的故事。想想糖画老人的黯然落寞是什么?(片中的这句同期声很好“我儿子不愿意学我这门艺术”,可惜没有对老人儿子的采访)。那老人最得意自豪的时刻又在何时?(应该是一群孩子围着他大呼小叫,欣赏糖画绝技之时)。如果拍摄时,再多一些孩子们表情的反应镜头,效果会更好;补拍对孩子家长(当年吃老人糖画长大的孩子)的采访,重点落在家长对当年糖画的追忆,更能凸显主题。
影片的结构也可按照观众理解糖画艺术的逻辑顺序来展开,例如可把“熬糖”这一段落提前,把“宫灯糖画”的制作这一片段作为全片的高潮。这样全片有开头、有起伏、有高潮,形成完整的情节,而不是在片头和片尾大量使用解说词,个人觉得这两部分需要大改,特别是片头处介绍糖画艺术的段落,存在声画脱节的问题(故宫与糖画有何关系?)在制造悬疑感方面,解说词的写作也显得不够。设想一下,这样结尾是否更好:画面伴以同期声或解说词:“多年后,当又一群孩子在肯德基和麦当劳喝着可乐,嚼着炸鸡腿时,也许他身旁的爸爸会说:‘儿子,你知道爸爸小时候吃过一样东西吗?叫‘糖人’……” 画面淡入:“夕阳下,老人慢慢收拾起制作糖人的工具箱,推着伴随自己二十多年的破旧自行车,缓缓而行。情绪化的音乐响起……。”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专业
                                                                                                         尹兴 老师

查看全部评论(1)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