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灭蚊情结”该如何化解?

2022-9-18 19:17|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88| 评论: 11|来自: 北京青年报

摘要: 见报稿与原稿


    流行歌曲蕴含的哲理和唯美的诗意,总能让人百听不厌。在流行歌曲《往事并不如烟》中,“往事如烟/风吹散了时间/往事如烟/戒不掉的思念”,传达的信息则是往事并不如烟,因为人有记忆,曾经的存在无法全部抹去。个体的烦恼如此,人类对蚊虫的焦虑又何尝不是如此。

 

    自人类幼年开始,先民在没有蚊帐、没有驱蚊灯、没有灭蚊片陪伴的漫长黑夜里,留下了不堪蚊虫叮咬的社会记忆,这种挥之不去的记忆形成了群体性的历史焦虑。由饱受蚊虫叮咬的“人类之恨”编织而成的“灭蚊情结”绵延至今。每年夏秋时节,每个居室不约而同地在谱写着由“灭蚊情结”而演绎的“全民灭蚊活动”。个体的力量终究有限,减轻人类对蚊子的焦虑,离不开社会治理部门的助力。

 

    9月13日,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开展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国家卫健委官网答复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努力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病媒生物,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

 

    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揭开了隐藏在无数人内心的难言之隐,因此在舆论场引发热烈的讨论。有网友“觉着是好建议,蚊子苍蝇嗡嗡叫真的很讨厌”;有网友“顿时肃然起敬。毕竟思路是开阔的,目的是造福人类的”。也不乏对蚊子既恨又无奈的声音:“对于一个特别招蚊子的人来说,这个提议我赞成,但是能实现吗?”“让蚊子绝育这事国内外已经有人干了不止十年了吧,可能都快工业化了。”

 

    希望免受外界侵袭乃人之本能,“不讲武德”的蚊虫不仅侵扰人的宁静生活,关键还入侵人之躯体。道德直觉塑造的人类之恨,让蚊子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建立在这种愤恨之上的“灭蚊情结”,千百年来促使人类与之展开较量。

 

    人类的情感中包含着爱与恨,不论是爱还是恨,归根结底都是人之情绪的特殊偏好。所不同的是,人类之爱反映的是行善偏好的能力,而诸如对蚊子“同仇敌忾”的人类之恨,反映的是人的惩恶偏好之能力。经验和事实表明,人类之爱固然有益,真正能激发这种博爱情感的事项总是屈指可数,那些不招人喜欢的东西反倒总是狭路相逢,这是物种的多样性与人类喜好的有限性造成的。

 

    也就是说,对于普遍不受欢迎的东西,人们如何拿捏情感,恐怕更多需要运用理性,而不是只靠本能对某个物种下达“追杀令”。就对蚊子的人类之恨而言,应在朴素的厌恶情感之外,认识物种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意义,避免动辄搞“一刀切”。

 

    化解“灭蚊情结”,需要遵循宽容的原则,承认人类的有所不能。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从来都不是无敌的存在。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物种和人类处于非友善甚至敌对的状态。从“谈虎色变”这个成语中,不难感知猛兽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心理阴影。肉眼无法看到的病毒对人类的威胁有多大,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给出了答案。

 

    “四害”之一的蚊子让人类躲避不及,人们恨不得将其斩尽杀绝,但有时却又奈何不得。不论“灭蚊情结”何等强烈,也应认识到,蚊虫的存在主要受自然律而非人类意愿的支配,我们可以干预,却无法彻底改变蚊虫这种天敌的存在。在自然界的生态链中,蚊子遵循的是自然逻辑,人类需要承认这种逻辑的独立性。诚如网友所言:“世界至今还有蚊子,实是人类能力有限,而非无意于此也。”既然无法彻底灭绝蚊子,人类应理性承认其存在,这就需要以宽容的心态化解对蚊虫之恨。

 

    化解“灭蚊情结”,也应遵循限制的原则。俗话说,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既然人类无法将蚊虫这个物种从地球上彻底“除名”,那就需要采取防御的策略,主动规避蚊虫对人类生活的袭扰。作为高等智慧生物,人类有能力运用自己的智慧,针对病媒生物进行技术攻关,限制蚊虫繁殖的速度,想方设法将蚊虫阻挡在人们生活的物理空间之外。

 

    从卫健委的回复中得知,国家层面已在这方面组织科技攻关。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蚊虫的繁殖,把蚊虫拒于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门外,基本上也就达到人类和蚊虫的“去接触化”效果。相信随着蚊虫与人们接触的机会越少,人类对于蚊子之恨也能随之淡化,“灭蚊情结”也会逐渐缓解。

 

化解“灭蚊情结”需要以史为鉴,认识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有限性,以科学精神量力而行处理人类与“天敌”的关系。善于与大自然妥协,何尝不是人类智慧的写照呢?

 

来源:北京青年报

链接:http://epaper.ynet.com/html/2022-09/18/content_404993.htm?div=-1

 

原稿:

的智慧,针对病媒生物进行技术攻关,限制蚊虫繁殖的速度,想方设法将蚊虫阻挡在人们生活的物理空间之外。从卫健委的回复中得知,国家层面在这方面早已在组织科技攻关。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它们的繁殖,把它们拒之在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门外,基本上也就达到人类和蚊虫的“去接触化”效果。相信随着蚊虫与人们接触的机会越少,对于蚊子的人类之恨也就随之淡化,“灭蚊情结”的疙瘩也就逐渐解开。

“灭蚊情结”是人定胜天思维的延续。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铺天盖地的捕捉麻雀运动还是扑灭蚊虫的集体行动,只能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对人类之恨的物种“动态清零”,却无法一劳永逸。化解“灭蚊情结”需要以史为鉴,认识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有限性,以科学精神量力而行处理人类与天敌的关系。善于与大自然妥协,何尝不是人类智慧的写照呢。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9cOzDCrhs2YQut6B7or6w

编辑:马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6 09:54
“灭蚊情结”该如何化解?  笑奇网
2022/9/18 7:07:43 http://www.xiaoqiweb.com/news/903915.html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6 09:54
“灭蚊情结”该如何化解? 福州生活网2022年9月18日https://www.5ifuzhou.com/%e7%81%ad%e8%9a%8a%e6%83%85%e7%bb%93%e8%af%a5%e5%a6%82%e4%bd%95%e5%8c%96%e8%a7%a3%ef%bc%9f/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6 09:53
“灭蚊情结”该如何化解? 荆楚网http://www.cnhubei.com/content/2022-09/18/content_15073384.html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6 09:51
“灭蚊情结”该如何化解?   凤凰网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25foodB0IWNz5f4fWZKMlJX--vckBl9lTYyqo-_FQST4A__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6 09:50
“灭蚊情结”该如何化解?
光明网 2022-09-18 11:42https://m.gmw.cn/baijia/2022-09/18/36031968.html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3 11:22
【“灭蚊情结”是人定胜天思维的延续。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铺天盖地的捕捉麻雀运动还是扑灭蚊子的集体行动,只能[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对人类之恨的物种“动态清零”,却无法一劳永逸】化解“灭蚊情结”需要以史为鉴,认识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有限性,以科学精神量力而行处理人类与“天敌”的关系。善于与大自然妥协,何尝不是人类智慧的写照呢?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3 11:22
【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高等智慧生物,人类有能力运用自己的智慧
【另起一个自然段】从卫健委的回复中得知,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3 11:21
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给出了答案。【另外分段】“四害”之一的蚊子让人类躲避不及
化解“灭蚊情结”,也应遵循限制的原则。俗话说,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既然人类无法将蚊虫这个物种从地球上彻底“除名”,那就【那就,原文“唯有”】需要采取防御的策略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3 11:21
这是物种的多样性与人类喜好的有限性造成的。【编辑拆分成两个自然段】也就是说,【在日常的生活中,人类的憎恨厌恶明显多于值得博爱】对于普遍不受欢迎的东西,人们如何拿捏情感,恐怕更多需要运用理性,而不是只靠本能对某个物种下达“追杀令”。就对蚊子的人类之恨而言,应在朴素的厌恶情感之外,【在及时采取行动了却“灭蚊情结”时,需要】认识物种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意义,避免动辄搞“一刀切”。
引用 刘海明 2022-10-13 11:20
见报标题:“灭蚊情结”该如何化解?
原文标题:“灭蚊情结”也该量力而行

“自人类幼年开始”,原文是第一自然段,编辑这里分为第二个自然段。为什么?
由头部分:(要努力)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病媒生物;新闻来源媒体部分,删除。此部分是给编辑参考的,作者要提供
(除此之外,)也不乏对蚊子既恨又无奈的声音
这是物种的多样性与人类喜好的有限性造成的。【编辑拆分成两个自然段】也就是说,【在日常的生活中,人类的憎恨厌恶明显多于值得博爱】对于普遍不受欢迎的东西,人们如何拿捏情感,恐怕更多需要运用理性,而不是只靠本能 ...
引用 刘海明 2022-9-18 19:18
媒体刊文:“灭蚊情结”该如何化解?
转载媒体:新浪科技
转载时间:2022年09月18日 00:20
链接: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2-09-18/doc-imqqsmrn9497712.shtml?finpagefr=p_114

查看全部评论(11)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