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揭露水门事件期间担任主编的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e)于周二逝世,享年93岁。水门事件不仅导致总统理查德·M·尼克松(Richard M. Nixon)下台,还奠定了布拉德利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他是那个时代典型的报纸主编:作风粗犷、富有魅力、立场坚定。
据邮报报道,布拉德利在家中自然死亡。
查看大图
Bill O'Leary/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长期担任《华盛顿邮报》主编的布拉德利。图片摄于1995年。
相关文章
水门事件40年后,再议总统权力
资深新闻记者推荐关于本行的好书
卖掉《华盛顿邮报》的家族继承人
贝佐斯是《华盛顿邮报》的救星?
纪录片再现水门事件中的尼克松
曝光“水门事件”记者再引争议
在出版人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的全力支持下,布拉德利带领邮报跻身美国一流报刊的行列。该报不惧争议,令华府官员宛如芒刺在背。
布拉德利——“最后一位狮子王般的报纸编辑”,《旧金山纪事报》(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前主编菲尔·布龙斯坦 (Phil Bronstein)这样描述他——可雅可俗,精力充沛,鼻梁扁平,几乎总是穿着一件白领粗条纹的滕博阿瑟(Turnbull & Asser)衬衫,两只袖子卷起。
布拉德利在邮报升职很快。他曾在《新闻周刊》(Newsweek)担任记者,而且还是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的邻居和朋友。1965年,布拉德利作为执行副主编重新进入邮报工作(在职业生涯早期,他曾在这里当过几年记者)。三个月之内,他便被任命为执行主编,成为报社的二把手;三年之内,他就荣升主编。
他发现,邮报当时与《华盛顿晚星报》(The Evening Star)和《华盛顿每日新闻》(The Washington Daily News)相当,没有太强的竞争力。于是他开始为报纸注入活力。他把“女性”版改造成了“时尚”版,以一种自以为是的口气对华盛顿风潮说长道短。他开始建设员工团队,正如他在1995年的回忆录《最“危险”的总编辑》(A Good Life: Newspapering and Other Adventures)中所写,他坚信“《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在每次报道中都应该是最出色的”。他说,“我们的路还很长。”
水门事件之后,邮报新闻斗士的声誉得到了巩固。1972年6月17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在水门大厦的总部遭人闯入——白宫迅速将其定性为“三级入室行窃案”——这件事吸引了两名负责华盛顿本地新闻的年轻记者的注意。这两人分别是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和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很快,他们便开始不断打电话,四处奔波,拼凑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