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查看评论
引用 admin 2010-7-1 23:19
http://news.163.com/10/0701/22/6AHRAHMB0001124J.html
引用 admin 2010-7-1 23:19
广电总局发言人:凤姐等低俗文化应叫停
2010-07-01 22:35:31 来源: 新华网(广州) 跟贴 88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日前在高校讲座上称,凤姐等低俗文化应该坚决叫停。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



小沈阳



凤姐

新华网7月1日报道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朱虹做客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文人讲坛,为师生开展题为“媒介的责任”专题讲座,讲座中,朱虹表示,低俗电视节目应坚决叫停。


朱虹说,电视节目性质有明确的区分:一种是正确引领先进文化的,如《感动中国》;一种是通俗化节目,如小沈阳的表演。而像“凤姐”这种低俗文化,应该坚决叫停,不让其流布于社会。朱虹坦陈当前电视节目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之一便是克隆现象严重。他以《超级女声》和刘谦的魔术为例指出,一旦某个节目火了,其他电视台就开始竞相进行复制、模仿,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在谈起当前比较热门的婚恋节目时,朱虹表示,婚恋节目体现的是一种社会需求,这些节目出现的早期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后期便渐行渐偏,渐行渐远。这是需要警惕并加以防范的。电视台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宣传金钱至上的思想或炒作个人隐私。

谈及文化监管问题,朱虹指出,任何国家都有文化监管部门,只是管理方式不同;在文化监管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放任不良文化因素蔓延,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引用 admin 2010-6-29 10:18
http://ent.163.com/10/0629/03/6AAL65EA00031GVS_6.html
引用 admin 2010-6-29 10:17
相亲节目大事记:

2009年12月24日,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播出;

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播出,此后在春节连续重播,收视率一路高涨。

2010年3月,《非诚勿扰》收视率超过娱乐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湖南卫视上告广电总局《非诚勿扰》涉嫌侵犯《我们约会吧》的版权;

2010年6月6日,《非诚勿扰》收视率达到历史最高峰,4.53

2010年5月28日,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连续13期播出,因为设置了大量话题人物及赤裸裸的内容迅速成为争议焦点。

6月2日,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

6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相亲节目,谁在玩“火”》的文章

6月8日,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

6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采访群众,调查显示相亲节目“让观众质疑,家长甚至不敢让孩子看”

6月11日,新华社:重磅推出了“新华视点”专栏文章《电视相亲节目“八宗罪”》

6月12日,贵州卫视宣布正式停播相亲类节目《相亲相爱》

6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否定了相亲类节目宣扬的拜金主义

6月23日,浙江卫视方面宣布,主动停播《为爱向前冲》

6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浙江卫视不再播出婚恋交友类节目》

6月24日,云南卫视《大嫁光临》开播


6月22日,《人民日报》:以《收视率诱导逐利乱象 相亲节目低俗化当止!》为题痛批电视相亲节目

6月22日,新华社:推出文章《“电视红娘”:如何牵红线而不踩“红线”》

6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西方相亲节目也不敢造次 娱乐至上必定走向歧途》的文章

6月26日,《焦点访谈》:多元化时代,坚守媒体责任

6月27日,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中的相亲节目《缘来是你》没有按期播出,负责人表示,《周日我最大》将停播两周,进行改版和调整,重新推出的《周日我最大》不会保留相亲板块。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引用 admin 2010-6-29 10:17
《我们约会吧》:“性感”一词将被屏蔽


《我们约会吧》嘉宾配对成功。

6月初,广电总局连续发布两次对相亲节目整顿的文件,一时之间,全国范围内的相亲节目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作为国内新一轮相亲节目热潮的率先播出者,《我们约会吧》因为一直走“温情”路线而受到的影响最小,但网易娱乐6月19日探班《我们约会吧》女选男版节目录制现场,发现节目比整顿文件发布前,也有一定的调整。正如其制片人刘蕾所言,“可能有些矫枉过正”,节目中诸如“你太性感了”等等都不会再出现。

现场目击:

嘉宾很羞涩 表达很含蓄 录制很随意

有网友在看过《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之后有过对比,认为何炅在节目中像女嘉宾的“闺蜜”,而孟非在节目中像女嘉宾的“叔叔”;同时也认为《非诚勿扰》的女嘉宾个个伶牙俐齿、外型靓丽,相比之下,《我们约会吧》女嘉宾相对家常,说话也更含蓄和羞涩。网易娱乐探班《我们约会吧》节目现场的录制情况,则证实了网友的这种判断。

6月19日,是《我们约会吧》在总局下达第二次整改文件之后第一场“女选男”节目录制。与《非诚勿扰》相比,《我们约会吧》的录制现场则显得随意许多。录制过程中,台下观众可以随意出入录制现场,看台下的交头接耳也并不会受到制止。而在摄像头带不到的地方,因蹬着三寸高跟鞋久站而劳累不堪的女嘉宾也会避开机位蹲下来,抓住机会让自己小憩片刻。

尽管录制环境从容轻松,作为节目主角的18名女嘉宾一旦面对镜头时仍表现紧张,即便是曾经参加过录制的老嘉宾仍然会在自我介绍时出现磕巴或者忘词。每逢这个时候,何炅都会很和善地提醒:“不要着急,慢慢说,慢慢说”。录制当天,NG次数最高的一名女嘉宾光是自我介绍就反复录制了四次,节目组工作人员对此见惯不怪,录制成功后现场观众都对忘词的女嘉宾报以了体谅和支持的掌声。这是这种插曲的存在,让《我们约会吧》每期三四个小时的录制最后播出只有70分钟;《非诚勿扰》则相对紧凑很多,三个小时的录制时间播出节目时长90分钟。

除介绍个人资料时候女嘉宾会紧张以外,台上女嘉宾们在被男嘉宾提问时候常常会脸红——借用现场一位观众的话来说,感觉她们是真的在“相亲”;男女嘉宾相互提问环节,有关物质、金钱、家庭背景的话题几乎看不见,取而代之的比如“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生气了你要怎么哄我?”、“假如你选中了我做你的女朋友,我们两个人异地,那我们多久见一次面?怎么见面”、“现在我还不是你的女朋友,但是我已经对VCR短片里面跟你牵手的女孩有点吃醋了”诸如此类种种围绕男女朋友间相处之道展开的话题。而影响女嘉宾最终选择的标准也往往是地域距离相隔遥远不便于恋爱,或者双方间年纪差距过大一类的表面标准。

在《我们约会吧》中,主持人何炅是绝对的中心人物,不仅录制流程主要是以他的时间安排推进,并且无论是对男女嘉宾还是对观众来说,他的一举一动都最为引人注目。《我们约会吧》节目氛围主要是靠何炅进行掌控,相较于《快乐大本营》中的嬉闹活泼,何炅在《我们约会吧》中的主持更为内敛,大部分笑料也都是由嘉宾谈话内容延展开,很少对嘉宾本身进行评价。节目录制结束后,所有男女嘉宾都会私下交换电话号码,相约一起出去聚会,“与何炅老师拍照”也成为女嘉宾们最热衷的事情之一。

话题尺度:

会引起不恰当联想联想的内容全部被屏蔽

在广电总局发出的有关相亲节目的整改通知中,提到六不准:“不得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炒作不正确的婚恋观”、“禁止安排话题人物”、“不得现场直播”、“不得邀请争议性嘉宾”、“不准伪造嘉宾身份”等等。

在节目录制现场,本来有一名女嘉宾将以凳子作为道具现场表演一段爵士辣舞,但最后现场导演告诉我们:“这一段后来没有录”,原因在于,“女嘉宾的裙子比较短,舞蹈有一定的色情意味,所以最后节目组干脆决定不录制”。制片人刘蕾告诉我们,虽然《我们约会吧》对于广电总局提出的“六不准”大多数都没有“犯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极少部分也有争议之处,所以在规定下达之后,节目组进行了反省和自查,凡事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节目都将被“屏蔽”。

刘蕾举例说,此前录制的有一名女嘉宾在自我表达时说:“入得厨房,出得厅堂,进得卧房。饭在锅里,我在床上”,这是比较俏皮的自我介绍,但是因为可能引起不好的联想,所以后期节目剪辑时候这一段就被删去。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刘蕾承认,节目在这一段时间可能会“矫枉过正”,像“你真性感”啊这样的语句也可能会存在问题,也许“性感”一次也将被屏蔽。

同时,拜金、物质等话题,《我们约会吧》也在尽力避免。在节目录制现场,一名男嘉宾表示不喜欢“拜金女”:“我曾经短暂交往过一个女朋友,没交往多长时间她就要求我给她买房子买车子……”现场一名女嘉宾对男嘉宾现场提问:“你既然没有见识过拜金女,那我就让你见识一下——那你觉得我适合开什么车?”此语一出,全场观众出现了短暂的冷场。现场导演则在台下向网易娱乐解释道,女嘉宾的话很无厘头,而这一段有关“拜金”的内容在后期制作中肯定会被剪掉。

嘉宾选择:

继续坚持“真实交友需求”第一的原则


不少网友都表示,《我们约会吧》的出镜女嘉宾外形大多平平,这也是不如《非诚勿扰》吸引的一个原因。而在19日的节目录制现场,网易娱乐却发现这期的女嘉宾无论是外貌还是造型相较往期都有了很大提高,其中不乏样貌抢眼的高个子美女。对此,制片人刘蕾表示,《我们约会吧》选择嘉宾最重要的就是“有真实的交友意愿”;在嘉宾整个甄选过程中,节目组将经历初选、电话复选、导演面选以及录制外拍视频等等数道关卡,所有关卡的第一挑选要则就是嘉宾必须保证他的个人资料以及相亲意愿的真实。节目组现在与某知名婚恋网站合作,每天的报名量都在千人左右,所以会在保证真人、真实交友需求的前提下,“考虑”节目观赏性的需求——表达能力和外在条件。

邹宏国是《我们约会吧》的导演之一,6月19日所有参加所有节目录制的嘉宾都是他参与甄选。在他看来,“通过我们和大量嘉宾的接触,我们觉得物质要求是很正当也很正常的,但是对于所有嘉宾而言,他们择偶的最重要条件还是‘眼缘’,也就是第一眼看着合适不合适。”同时,他也承认,《我们约会吧》的观众在二三线城市会更多,不像《非诚勿扰》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也许是一线大城市的高房价和生存压力让这些物质问题显得非常突出,但在我们的节目中,接触过的嘉宾们都会比较考虑内心精神的匹配。”
引用 admin 2010-6-29 10:16
《非诚勿扰》:嘉宾资料向居委会求证 走温情路线


《非诚勿扰》火爆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在广电总局下达有关相亲节目的整改通知后,相亲节目中收视率最高、话题性最强的《非诚勿扰》遭遇了最广泛的批评和质疑。相对于《我们约会吧》坚持录制和播出、《为爱向前冲》停止播出,《非诚勿扰》的态度一直模糊不定,先是传出可能遭遇“停播”、“孟非请辞”、“乐嘉暂退”等诸多传闻,随后又有负责人出面辟谣,表示节目将继续录制和播出。6月26日,《非诚勿扰》终于开始录制,现场多了一名嘉宾主持,身份为南京党校心理学教授,26日录制的节目在27号晚上播出了一期,从播出节目看来,新《非诚勿扰》温情了许多,丝毫没有“拜金”等出位言论,在节目结束后还向观众公布未能配对成功的嘉宾联系方式,希望有场下的观众能与他们联系,节目从真正意义上回归到了相亲节目的本质。

争议一:找托说 嘉宾身份“造假”?

措施:向居委会核实资料 嘉宾职业避开“模特(网易模特联盟)”

《非诚勿扰》自走红以来,一直陷入“嘉宾造假”的困境。虽然节目组一直否认,并提供大量的说辞,但并不能扭转其节目中有大量演义时尚圈人士的情况。在广电总局下达的整改通知中,模特、演员等职业被明令禁止,并表示不允许节目出现“嘉宾造假”的情况。

对于节目中出现大量“走红嘉宾”,《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此前在接受网易娱乐专访时表示,“这是节目走红的副产品,并不是节目的刻意而为”,而且在节目走红以及闫凤娇事件之后,《非诚勿扰》已经着力在控制嘉宾中演艺圈人士的比例,随着总局通知的下达,江苏卫视在嘉宾选择和身份确认上更加严格。

为确保节目的真实性,节目组在嘉宾真实身份的核查上下足功夫;通过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对其所填写的个人资料予以核实,对入选嘉宾通过其所在单位或居委会、街道进行实地采访或电话沟通,核实个人信息真伪,并对其生活状况、个人性格、价值观念等方面情况深入了解。

27号晚播出的《非诚勿扰》是总局下发整改通知后的首期录制节目,场上女嘉宾的设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多了很多新面孔。职业也增加为个体经营者,证券公司经理、外企代表、广告营销策划等相对“大众”的职业。嘉宾设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节目组原本是将11号是固定留给模特,但在27日晚的节目中,原11号平面模特郭雅朦已经没有出现在场上,而节目中颇引人瞩目的“母女档”、“姐妹档”也已经消失不见。

当晚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反应,认为整改后的《非诚勿扰》嘉宾不论从外观还是职业,都更加大众化,而不是过于集中在模特、演艺圈。

争议2:制造眼球说 嘉宾言辞攻击性太强?

措施:表达更真诚、善意 对嘉宾个人性格进行调查

“我想拿鞭子抽他”、“给他放一首《解脱》,让他下去吧”……在《非诚勿扰》中,不少女嘉宾出位、激烈的言辞也成为《非诚勿扰》的又一宗“罪”。为什么嘉宾的表达这么具有攻击性?这些台词是不是经过设计?有部分观众认为,倘若没有经过“设计”,那么这些雷人、有传播性的话不会出现得这么频繁。

对《非诚勿扰》节目组来说,对这种说法显然有些“很委屈”。在节目初期,“勇于表达”成为甄选嘉宾的一条重要标准。但在出现朱真芳类似“我的手只给我男朋友握,其他人握一下要20万”这种雷人言论并引起广泛争议后,节目组已经在尽力调整嘉宾的选择标准,节目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嘉宾的甄选就有比较大的修正,以真诚、善意的言论为主。

从最近播出的几期节目看来,《非诚勿扰》中女嘉宾的表达已经相对温和许多,刻薄偏激、拜金炫富的言论,低俗、轻薄的作秀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爱情、婚姻的憧憬和向往,人与人之间的包容、谦和。

整改通知下达之后,《非诚勿扰》表示将对嘉宾的甄选标准从综合考虑外形、表达、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调整为以“真实、真诚、健康、有强烈相亲欲望”为第一诉求;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嘉宾“个人性格”的了解。从27日晚播出的节目看来,嘉宾表达温情并富有善意,犀利、攻击性强的言辞已经完全看不见。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同样反应,这期节目更加温情和主旋律。

争议3:话题尺度 拜金和物质被放大?

措施:拜金和物质话题被禁止 加入党校女教授引导节目方向


《非诚勿扰》新增党委女教授黄菡。

《非诚勿扰》被中央级媒体诟病太多的在于其女嘉宾马诺的一句网络流行语“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这句类似“脑筋急转弯”的话被一次次解读和放大之后,成为《非诚勿扰》节目“拜金”的典型。而在总局整改文件下达之后,江苏卫视方面表示,已经通过对既往节目的梳理,整理出容易出现偏差的话题和被禁止的话题,其中有关物质和拜金的话题更是被禁止。


在27日晚的节目中,出现了热衷志愿者事业的男嘉宾和励志奋斗的男嘉宾,“做志愿者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我希望给我的爱中不要参杂着怜悯”……这些场上的对话与几个月前“炫富”、“拜金”的言论已经大不相同。

而从当期节目开始,来自江苏省委党校的女教授黄菡将与性格色彩专家共同担任嘉宾主持。江苏卫视方面透露,黄菡教授有很丰富的心理学资历,可以更好的起到把控好场上话题的作用。黄菡教授的加入是江苏台的主动行为。而节目结束后,观众也反映黄菡的点评温和而专业,很多网友也在网上留言称:“黄菡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去衡量男女嘉宾,温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乐嘉所谓是一刚一柔,刚柔并济!”
引用 admin 2010-6-29 10:16
趋势三:犀利不再 温情卷土重来


“握手一次要20万”等言论将不再出现。


《我们约会吧》进一步规范场上的话题尺度。

《非诚勿扰》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归功于那些敢于表达的形形色色的嘉宾。“我想拿鞭子抽他”、“我的手给我男朋友握,其他人握一下要20万”、“我们家不要农村女孩儿”、“我不喜欢他的厚嘴唇”……在这里,任何男人一丁点形体、神态、言语或者举止上的不妥,都会被现场女嘉宾贴面冷血地给指出来,然后被打击得体无完肤颓然立场或者礼貌面对获得赞许。

这种毫不留情的批判撕去了传统人际交往中温情脉脉的面纱,并因为雷人的对白成功制造话题并广为流传,最终为节目制造了足够多的话题和收视率——而这也成为其他同类节目以及媒体攻击《非诚勿扰》的理由之一:不是真实的交友目的,而是以攻击人达到炒作自我的目的。

广电总局下发的有关相亲类节目的整改通知中,把“自我炒作、言论低俗、行为失检、恶意嘲讽”统统归纳为严重问题,并要求“严防出现恶意冲突,严防有意制造冲突”,而对于可能引起争议的例如“拜金、虚荣、涉性”等内容进行规范。

通知下达后,各大卫视相亲节目都纷纷进行自查,并自我规范。尚在播出的三档节目,《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百里挑一》都表示将抵制“低俗”和“炒作之风”。《我们约会吧》制片人刘蕾表示,在这一轮的整改中,大家可能都会“矫枉过正”,比如《我们约会吧》可能连“性感”一词都不能出现;《非诚勿扰》同样对金钱和物质话题避之不及,男女嘉宾则更多开始谈人生理想、个人经历和感人故事,27日晚播出的节目便“很温情”。


一名不愿透露名字的业内人士称,目前因为广电总局的整改以及中央级媒体的激烈批判,不少相亲类节目都感觉到风紧,所以都会以“求生存”为第一要义,“会从之前的个性化变得趋于保守,但在将来风声松动的时候,也许会试图在保守中放大个性”。同时她认为,在此次风行世界的相亲节目热潮中,重点就在于悬念感、价值碰撞和戏剧化——“如果全部做成了相亲节目,为男女配对,成了婚介,说实话有些浪费宝贵的电视资源”,而在她看来,倘若全部做成服务性的相亲节目,实在没有必要上星——“所以,如果真的按照服务性走下去,也许不用总局再下达什么文件,自然就慢慢收视惨淡,死掉了。”
引用 admin 2010-6-29 10:15
趋势二:去娱乐化强调服务性


马诺的“宝马论”让她成为“拜金女”的代名词。

《非诚勿扰》话题女嘉宾马诺,因为一句“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被贴上“拜金女”的标签,但她最终在节目中待足了18期之后被一名普通的摄影师牵走。——倘若让网友投票,你相信马诺会跟摄影师男友真的相爱并一直走下去么?估计9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不相信”。

《我们约会吧》强调自己是一个“新派交友节目”,而《非诚勿扰》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自己是个真人秀节目——这两种不同的节目形态虽然都是说相亲那点事儿,但其目的和形式大不相同。所以,在此前的《非诚勿扰》节目中,网友常常听到某女嘉宾在代替女性(或某类女性)发言:“没房没车谁要你”、这种泛化的择偶观,而不是自己具体的择偶观;而在《我们约会吧》的节目中,男女嘉宾则都是羞答答的。

清华大学教授、学者尹鸿甚至认为,整个这一波整个相亲类节目都是娱乐化的,“换句话说,大部分不是为了真的当‘电视红娘;,大部分是以娱乐导向,以假定性为前提的,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之下,观众也不会去相信这两个人今天谈好了,明天就会去结婚。”传媒大学电视文化研究所所长徐舫州也认为,“部分相亲节目实际上是娱乐节目、真人秀节目,服务性被淡化了。”


然而,这种相亲节目的娱乐化倾向在总局通知下达之后,已经有悄然改变。《我们约会吧》对一贯坚持的真诚服务立场表示谨慎庆幸,并开始着力推行同城社交;《非诚勿扰》则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反思:“为什么《非诚勿扰》开播本意是立足于服务,但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为什么对少数嘉宾的出位言行把关不严?”并表示,在反思的过程中,得到下一步整改的方向,并将此前甄选嘉宾标准“综合考虑外形、表达、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调整为以‘真实、真诚、健康、有强烈相亲欲望’为第一诉求”。

此前将节目类型归为真人秀的《非诚勿扰》开始强调“服务性”,这也恰好说明此后一段时间内,相亲类节目的趋势——“去娱乐化强调服务性”。

从最新一期的《非诚勿扰》可以看出,此前将男嘉宾个人资料保护得密不透风的情况有所改变:倘若节目中男嘉宾没有配对成功,则会现场公布该男嘉宾的联系邮箱;女嘉宾年龄层、职业以及外在条件都逐渐接近普通人水平——而这也许正是《非诚勿扰》向观众证明,自己真的是在帮这些真实的男男女女找对象。
引用 admin 2010-6-29 10:15
http://ent.163.com/10/0629/03/6AAL65EA00031GVS.html
引用 admin 2010-6-29 10:15
“后相亲时代”的相亲节目:去娱乐化走温情路线
2010-06-29 03:33:34 来源: 网易娱乐专稿 跟贴 19 条 手机看新闻
近日广电总局对相亲节目下发整改通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先后对相亲节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原本蜂拥而上的卫视相亲节目势头也得到了遏制,浙江、安徽等多家卫视停播了旗下的相亲节目,而在播的两档《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也在节目中做出重大调整。


《我们约会吧》何炅与《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

网易娱乐独家报道 (文/梅子笑 Mina) 广电总局下发两次对相亲节目的整改通知,让试图星火燎原的相亲节目遭遇一场“寒流”,浙江、安徽、贵州等多家卫视宣布停止播出相亲类节目,此前收视率最好的两档节目《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则一再强调节目的“服务”功能,尤其是《非诚勿扰》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一改麻辣、犀利的风格,走起“温情”路线。在总局整改通知的“后相亲时代”,相亲节目会有哪些变化和趋势呢?

趋势一:节目上马更谨慎 相亲节目克隆风暂停


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以其出位的话题引发巨大争议。

火爆、被模仿、被克隆、收视率下滑死掉……这几乎是中国内地综艺娱乐节目共同的宿命。从早期的电视相亲、选秀、明星跳舞、全民K歌、全民魔术……2010年在内地遭遇类似命运的是相亲节目。

去年年末,湖南卫视推出“单身潮人交友节目”《我们约会吧》,随后江苏卫视推出流光溢彩且火爆犀利的《非诚勿扰》,收视率一再走高,并因为节目中男女嘉宾诸多“雷语”引发社会热议。《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的成功,卫视蜂拥而上,最火热的时候,你甚至可以从上星频道中看到近十档相亲节目: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男选女版和女选男版、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贵州卫视《相亲相爱》、安徽卫视《缘来是你》、重庆卫视《凡人有喜》、东方卫视《百里挑一》、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

大家都发声,只有最雷人才最大声。于是,《非诚勿扰》因为“拜金女”、“富二代”偶然走红,模仿和克隆自《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的《为爱向前冲》就出现更多话题人物:“祖德妹”、“性冷淡”、“丁克女”……

在节目中,这些言辞犀利、说话泼辣的女嘉宾被广泛贴上“拜金”、“炫富”的标签,博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触到了官方的“警戒线”:6月2日和9日,广电总局连续下发两则通知,要求相亲节目进行整改。


焦点访谈连续报道相亲节目。

在此后20多天内,包括中央级媒体对相亲节目的低俗、虚假、娱乐化倾向作出严厉批评。随后,浙江卫视确定停播《为爱向前冲》;贵州卫视停播《相亲相爱》;安徽卫视也将《周末我最大》中相亲板块《缘来是你》取消。仍在播出的如《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等也都加强了对节目的审查和监管。

一时之间,所有做相亲节目的电视人都人人自危,《我们约会吧》制片人刘蕾表示,虽然因为自己的节目一直坚持真实和服务导向,此次受到波及并不大,“但谁知道飓风的风暴眼什么时候转移到什么地方呢?”


面对广电总局的规范整治、媒体的猛烈抨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陈虹认为这并不一定都是坏事,“节目同质化,必然是‘娱乐至死’,”国内的相亲交友类节目“有点像孩子”,“没有在与市场的撞击过程中,把握住自己的底线,做到适度娱乐,还要靠‘家长’去教导和管束。” 在她看来,广电总局的这次管束,恰好让处于发烧期的相亲节目冷静冷静,避免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

第1页:相亲节目趋势一:相亲节目不再疯狂上马

第2页:相亲节目趋势二:相亲节目更注重服务功能

第3页:相亲节目趋势三:控制话题尺度 走温情路线

第4页:《非诚勿扰》整改:向居委会核实嘉宾资料

第5页:《我们约会吧》整改:“性感”等词将被屏蔽

第6页:相亲节目大事记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引用 admin 2010-6-26 07:50
http://news.163.com/10/0625/14/6A1I6P3U000146BC.html
引用 admin 2010-6-26 07:50
《非诚勿扰》走温情路线 专家新增省委党校教授
2010-06-25 14:34:49 来源: 新华网(广州) 跟贴 32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日前,江苏卫视表示,为进一步落实总局《通知》精神,强化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本月底重新录制的《非诚勿扰》改走"温情"路线,并新增一位来自江苏省委党校的女教授作为现场专家,负责现场话题引导。

新华网6月25日电 记者从江苏卫视获悉,为进一步落实总局《通知》精神,强化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本月底重新录制的《非诚勿扰》改走"温情"路线,并新增一位来自江苏省委党校的女教授作为现场专家,负责现场话题引导。

据了解,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后,江苏卫视组织认真学习并组织专题讨论。期间,《非诚勿扰》节目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非诚勿扰》开播本意是立足于服务,但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为什么对少数嘉宾的出位言行把关不严?""在嘉宾选择、话题引导、内容呈现等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上,我们怎样才能更严格、更谨慎、更主流、更可信一些?"江苏卫视电视传媒中心总编室主任殷敏利告诉记者:"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节目组之前存在的一些困惑得到了解答,对于婚恋交友类节目的认识得到了明晰和升华,《非诚勿扰》的整改找到了方向。"


目前,《非诚勿扰》已在嘉宾选择、身份确认、讨论话题选择、录制过程审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为坚决防止导向偏差,节目组对所有已播出节目涉及话题进行了一次全面整理分析,列出容易出现偏差的话题和禁止的话题,提高主创人员的警觉和辨别能力。为确保节目真实性,节目组逐步构建了确保嘉宾身份真实、表达真实的"四道防线":包括调整嘉宾选择标准,从综合考虑外形、表达、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调整为以"真实、真诚、健康、有强烈相亲欲望"为第一诉求;规范嘉宾选择流程,通过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对其所填写的个人资料予以核实;拓展嘉宾信息来源,通过对入选嘉宾所在单位或居委会、街道的实地采访或电话沟通,核实个人信息真伪,并对其生活状况、个人性格、价值观念等方面情况深入了解;四是开放录制现场,邀请主流媒体共同监督节目制作流程。

一些观众反映,经过认真整改后的《非诚勿扰》,在思想内涵、内容表达上开始呈现出一些积极的改变。近几期节目中,刻薄偏激、拜金炫富的言论,低俗、轻薄的作秀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爱情、婚姻的憧憬和向往,人与人之间的包容、谦和。

据殷敏利透露,6月27日播出的节目中,现场点评专家将出现一张新面孔--来自江苏省委党校的一位女教授。乐嘉则将暂时不参加近几期节目的录制,但这并不表示乐嘉将退出《非诚勿扰》。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蒋芳)
引用 admin 2010-6-24 12:47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483837
引用 admin 2010-6-24 12:47
终于主流了_胡紫微

鲁迅说,“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绝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付。但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我们的社会,似乎面临着某种礼崩乐坏的可能。至少道德家们有这样的担忧。如何挽狂澜于既倒,终礼乐于崩徂,现今终于找到了可以宣泄力道的目标。
  
  把所谓的社会观瞻、有伤风化这一类的罪,扣在比如24个女孩子身上,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些女孩子出现在《非诚勿扰》里,口无遮拦,直抒胸臆,大大激起了一班道德洁癖们的义愤。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一向爱往女人身上泼脏水呢?无外乎,跟女人过不去,总是显得又安全又勇敢的,而且嗓门越大越彰显自己的道德心,况且,骂骂小姑娘多有意思,小姑娘们总是外强中干的,骂哭或骂跑,都非难事。我上学的时候,就碰到过颇有几个男性老师,专门跟班上白白靓靓的小女生过不去,阶段性的在课堂上重点揭批,直到骂哭否则决不罢休。当时还不解,后来长大了,见识了更多的嘴脸,才晓得,原来也是意淫的一种,一般是由生理疾患引发的变态。
  
  看着干干净净的谢佳终于被一个X腿的蒜泥白肉在众目睽睽下领走,不知道道德家们的身心需求是否终于满足了。
  
   我们中国的有些男人太强悍了,下辈子,我也变一男的,专门欺负小姑娘,多有趣啊。  
  
   再说这些女孩儿吧,被人骂跑,也确实活该,太不世故,不知道保护自己,竟不知这世道的险恶。哪个女人不想找帅气、多金、对自己又好的男人去嫁?这有什么错么?改革开放也有30多年了,还不能给真实的人性以一席么。错就错在你把它大张旗鼓地说了出来。为什么别人都不讲,就你聪明的要命,要大喇喇地讲出来?好了,成了靶子,从此过上了限制级的生活。为什么不学学林志玲呢,永远划着圈表达,追求一种说了胜似没说的境界。赶明儿《非诚勿扰》搞24个林志玲版的绕指柔,把道德家们都麻翻了,这世界也就安静了。  
  
  更有趣的,两性交友竟然有涉性内容,我的天,这还了得,中国人多么纯洁的,虽然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强的繁殖能力,但是,性,却是没有的。
  
  这也是我们,私底下最爱的勾当,是从来不能摆上台面。  
  
  所以,鲁迅又说:“我总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度中国人。”  
  
   我们的风气是这几个想座宝马的女孩儿败坏的,而不是一边厢开着宝马作报告,一边厢被十几个情妇合着伙上京城告御状的男人们败坏的;我们的风气是坐台小姐败坏的,而不是跑到天上人间往女孩儿胸衣里倒酒,内裤里塞脏手的男人们败坏的。所以,把女孩们骂跑或者打跑,道德重建的系统工程便可功毕于一役。  
  
  抄检大观园,把狐媚的小蹄子们都赶走,这一套我们是太有经验了。  
  
  鲁迅,被称为世故的老人,不知道老人家在天之灵,看到这24个女孩子被目下千夫所指的情态,是不是也会开导她们,世故,再世故一点,你所面对的,仍是这样一个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的一群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的社会。
  
  终于主流了
  
  昨天,看了《非诚勿扰》.最新的一期,感觉到,姑娘们开始心领神会了。
引用 刘海明 2010-6-23 08:32
人民日报:相亲节目要收视率更要社会责任
2010-06-22 14:33: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跟贴 22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人民日报文章称,许多读者都“炮轰”《非诚勿扰》等节目,刻意策划和造假,缺少真实和真诚,忽悠公众。

人民日报报北京6月21日电 自从6月4日本版推出《相亲节目,谁在玩“火”》报道以来,全国各地读者踊跃来信,就相亲节目发表看法。读者们一致认为,近期《非诚勿扰》等真人秀类相亲节目,舍弃真实,拒绝真诚,一些嘉宾的行为和言论,更是直接挑战着社会伦理和价值底线,确有整顿的必要。同时,大家也呼吁,媒体要加强道德自律,不可为了盲目追求收视率,而放弃社会责任。

《非诚勿扰》不真诚

许多读者都“炮轰”《非诚勿扰》等节目,刻意策划和造假,缺少真实和真诚,忽悠公众。

“所谓小饰店的老板、煤老板的女儿、火锅店老板娘,不过是兼职模特、临时演员、在校学生;所谓的婚恋交友,不过是用有彩排有设计的表演拿不知情的观众开涮。这不是把观众当猴耍吗?也太不厚道了!”江苏教育台的电视人、42岁的周云龙说。

读者黄行明曾是《非诚勿扰》的忠实观众,当初颇感兴趣,但现在却不再愿意看了:“太多刻意策划的痕迹了,比如说母女同场、双胞胎姐妹、一高一矮的‘双娇’等等,让人颇不自然。某些女嘉宾的言语纯属哗众取宠。”

不少读者都表示,婚恋交友、情感访谈等节目形态,应当是真人、真事、真情。如果主持人开场有明确交代,说这是演的,那也无可厚非。遗憾的是,一些电视人不仅舍弃了真实,还在拒绝真诚。他们一边大量选用托儿,一边对公众宣称是嘉宾,面对公众的质疑,在媒体上还义正词严地狡辩。

相亲最终变“相金”

江苏溧阳市埭头镇的读者涂俊明,今年58岁。他以《荧屏如此“相亲”太不靠谱》为题,洋洋洒洒数千言,重点指出,近期的一些相亲节目,不是“相亲”,而是“相金”,成为“炫富”、“拜金”的大舞台、“曝晒场”,带来的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误导。

“随着此类相亲节目拼杀升级,男女嘉宾话语也变得更大胆、更露骨、更疯狂,有的甚至当堂吵架、讥讽、谩骂、扔鞋,温馨相亲全然成了低俗秀场。”他写道,在对着金钱、名利“向前冲”之时,爱情、真诚、品德怎能不黯然失色?主流媒体荧屏如此恶拼,嘉宾谁说话大胆出格就让谁上,这样的节目究竟是审美,还是现丑?

深圳新安中学语文教师刘琼表示,“相亲节目大行其道,仿佛契合了‘剩女’时代的婚恋危机。但事实上,不少嘉宾才20岁出头,有的还是在校学生,远没有到靠相亲解决婚姻问题的地步。所以动机很可疑。”在她看来,一些嘉宾言行的“出位”,固然展现了婚恋观、价值观的多元,但我们更应看到,电视作为公共平台,不应该放大、纵容明显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不择手段只求一夜成名、拜金炫富、道德观是非感模糊等等,对社会和谐发展,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

监督自律不可缺

读者们大多把当前荧屏相亲种种怪象,归结为“都是收视率惹的祸”。不少电视台“开仗”于“相亲”节目,争夺恶拼收视率的“战事”也频频升级。江苏卫视与湖南卫视为相亲节目诱发了版权纠纷,正是为了争当“收视率冠军”。


陕西安康读者陈国琴表示,女嘉宾马诺以“拜金女”备受观众指责,随后又曝出了“艳照门”。然而,越是丑闻缠身,越是大红大紫,这着实令人感到可悲:“这与当下一些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密切相关。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不管不顾地利用‘艳照门’的影响力,继续对马诺们进行大加炒作。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收视率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忽视了社会责任,那么,终归走不远。”

来自湖南理工学院的读者司念伟建议,媒体应建立道德评价和自律机制。娱乐节目如果一味盲目迎合市场需求,终将走向死胡同。“规范、监督,是保证节目良性发展的关键。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有效管理,社会各方力量也要参与监督。此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必须建立媒体的道德评价和自律机制。”他认为,必须强化对媒体和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奖励惩罚,纠正低俗化倾向,维护传媒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吕绍刚)
http://news.163.com/10/0622/14/69PQ5MAI00014AEE.html
引用 刘海明 2010-6-23 08:32
刘蕾告诉记者,相亲节目必须有严格的内容审核关卡。“节目录制时我们倡导真实碰撞,不免会有不适合播出的内容。但节目后期制作完成后,会由责编、制片人、台领导、宣传管理办公室领导进行内容审查和考核,并且责任到人。”

此外,“后相亲时代”也应更注重各节目的创新与改良。现在,一些电视台的相亲类节目正在改版,不仅由女选男变为男选女,并且重力推行同城社交、博士专场等,力求不仅承载相亲的服务功能,还能变成一个可以经常联络的社交圈。“在满足需求的大逻辑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节目前拓展到节目外,从电视里拓展到生活中,来大大挖掘节目的内涵与外延,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物特点,来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刘蕾说。
引用 刘海明 2010-6-23 08:31
把握主流价值观不踩“红线”

太温柔会显得矫情,非主流则会引来骂名。如何在相亲节目中巧妙地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是不少相亲节目组目前面临最为棘手的问题。


“对于男女嘉宾在交友中的正当言行,我们可以展示,但是嘉宾们如果流露出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和涉性方面的出格话题,我们作为大众媒体,要及时纠正,绝不能去传播。”李浩说,“相亲节目应该把握住社会主流价值观,可以适当增加娱乐性和趣味性,比如加强节奏,增加互动,但这仅仅是手段,服务性才是根本。”

“相亲节目的中心话题,无可避免地要落到现实社会中男女之间各种经济、感情的价值观上。如何正确引导节目的价值取向,相亲类节目应做深层次的规划。相亲节目可以成为价值观的辩论场,但不可成为非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地。节目制作方应通过前期筛选、主持人现场引导、节目后期制作来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给电视受众正确的价值引导。”丁加勇说。
引用 刘海明 2010-6-23 08:31
相亲节目应该老实做好“电视红娘”

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新闻发言人李浩认为,相亲节目不是选秀,更不是炒作红人,节目为适婚男女青年提供相识和交往机会,体现了电视媒体的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只有“坚持走真实交友的路线”,才能吸引观众。


“当好电视红娘不容易。”刘蕾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嘉宾身份的真实性,节目组会有电话核实、分区面试、短片拍摄、后期制作的四重“保障”。针对特殊职业嘉宾,如演员、模特、主持人、艺人等,节目组会有一套更加严格的审核标准,确保参与嘉宾是真正具有交友需求,而非以出名、作秀、炒作为目的。

“剩女时代”确实催生了“电视相亲”重出江湖。2009年“剩男”“剩女”名列最新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当下 剩男 剩女 成为人数最为庞大、需求最为强烈的交友群类,而电视媒体的快速、大面积传播的特点会让这种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真实交友需求就是节目的生命力。”刘蕾说。
引用 刘海明 2010-6-23 08:30
绝不能靠低俗吸引眼球

刘蕾也明确指出不会为了收视率无端制造话题:“我们绝对不会去刻意做话题和炒作,互动交友类节目保持生命力靠的就是诚意二字,嘉宾作假作秀也许能获得一时的高收视和火爆话题,但真正伤害的是普通人群交友的热情。”

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因出现“宝马女”、“富二代”而备受各界质疑,成为各媒体、观众口诛笔伐的对象。在广电总局的通知下发后,该节目如何应对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记者观看了6月12日晚该节目的播出,发现一夜之间弥漫于节目之中的“非主流”价值观讨论全然不见,“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一类的恶俗言论也不再出现。


“尽管节目是广电总局通知下发之前录制的,但通过后期剪辑,明显感觉到以 火辣言语 著称的节目有了很大改变。经济、金钱不再成为屏幕上嘉宾热议的话题,兴趣爱好的相互吸引、情感的真实碰撞成了讨论的焦点。”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丁加勇对此评论说。

广电总局对相亲节目下达的整改要求,不少受访观众给出了较高的评价。“相亲还是要回归人性、感情,不应宣扬太多负面的东西。”“既然是真人秀,观众有权利看到真实的人物,扼杀相亲节目的虚假之风大快人心。在影响力极大的卫视上一味地迎合低俗猎奇倾向,确实会对很多观众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我们呼唤绿色、清新的电视荧屏。”
引用 刘海明 2010-6-23 08:29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2010-06-22 11:32:38 来源: 新华网(广州) 跟贴 30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近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两份文件,要求对近期火爆屏幕相亲类电视节目进行整改。人民日报22日发表文章,点名批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宋 嵩绘

新华网长沙6月22日电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要求对近期火爆屏幕相亲类电视节目进行整改。在“后相亲时代”,“电视红娘”如何牵成姻缘红线而不踩社会道德的警戒“红线”,开始成为各卫视节目组思考的焦点。

整改,坚决驱除低俗风

“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的两份文件中,对相亲节目的整改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湖南卫视引进海外版权制作的婚恋交友类节目《我们约会吧》,2009年12月面世,是最早一档电视相亲节目。广电总局下文后,记者联系上了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的制片人刘蕾。她表示:“这个文件非常及时,节目组坚决拥护和贯彻,并组织了多次学习。而我们也会一如既往走我们真诚的路线。在节目最初上报给湖南省广播电视台的时候,湖南卫视对节目的定位就是 真实身份、真实诉求、真实碰撞 。”
http://news.163.com/10/0622/11/69PFU15L000146BC.html
引用 刘海明 2010-6-23 08:28
普通的骗子不可怕,戴着光环的片子才可怕;收钱的小姐不可怕,不收钱的小姐才可怕!

追名逐利者,除了低俗和丑陋,哪里能有半点含蓄!

到如今,所谓“非主流价值观”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主流价值观”。为什么,因为我们天天喊的“勤劳、勇敢、善良”这一套在社会上根本行不通。行得通的还是“权利”、“金钱”、“潜规则”。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呼唤“社会道德”,这管用吗?谁信?

典型的社会生病,媒体吃药!
媒体不作为社会就健康了么?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吧?

因为媒体宣传所以看了一期《非诚勿扰》。真诚的人不会上这样的节目!
俗的不想说一句话!!!

网易辽宁大连网友 ip:123.185.*.* 2010-06-23 06:13:38 发表
网易美国网友(75.16.*.*)的原贴: 1
这样的电视节目把年轻人都教坏了, 应该禁止

电视节目有那么大的作用么?要是把电视全部关掉人都变好了么?官员腐败、物价高涨、就业难、看病难、入学难是电视造成的么?用电视能解决么?
引用 刘海明 2010-6-23 08:26
新华社人民日报发文批电视相亲节目
2010-06-23 03:17:59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跟贴 323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6月22日,人民日报发文《收视率诱导逐利乱象 相亲节目低俗化当止!》,同日,新华社发文《“电视红娘”:如何牵红线而不踩“红线”》,指出要“坚决驱除低俗风”,两大国家级媒体同日对电视相亲节目表明相同的态度,实属罕见。

广州日报6月23日报道 6月初,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下发《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

昨日,人民日报发文《收视率诱导逐利乱象 相亲节目低俗化当止!》,同日,新华社发文《“电视红娘”:如何牵红线而不踩“红线”》,指出要“坚决驱除低俗风”,两大国家级媒体同日对电视相亲节目表明相同的态度,实属罕见。

而就在昨日凌晨,本报记者的一位高中同学华先生(未婚)在MSN主动和记者说起他看《非诚勿扰》的不解。记者这位同学已经居留美国12年,现就职于美国一家医疗机构,是《非诚勿扰》女博士嘉宾许贺在美国的校友。看了几期后,华先生发出了感慨:“这些女人太可怕了。”

怪象一:

相亲变为“演戏”,不少嘉宾是“托”

华先生疑惑:嘉宾身份怎么都那么特殊?

我看《非诚勿扰》是因为女嘉宾许贺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助理研究,而我也是这所学校毕业的,算是校友。许贺的身份我不怀疑。

我吃惊的是,台上怎么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女嘉宾?母女同场、双胞胎姐妹、一高一矮的“双娇”等等,感觉这台节目策划的痕迹太明显。

人民日报、新华社:别把观众当猴耍

在《人民日报》的读者调查中,江苏教育台的电视人周云龙说:“所谓小饰店的老板、煤老板的女儿、火锅店老板娘,不过是兼职模特、临时演员、在校学生;所谓的婚恋交友,不过是用有彩排有设计的表演拿不知情的观众开涮。这不是把观众当猴耍吗?”

新华社的文章则指出,互动交友类节目保持生命力靠的就是诚意二字,嘉宾作假作秀也许能获得一时的高收视和火爆话题,但真正伤害的是普通人群交友的热情。

怪象二:

相亲变为“相金”,忽视情感交流

华先生疑惑:情字放两旁,钱字摆中间?

在美国,我身边,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择偶基本上都是先奔爱情,后奔条件。或者说,年轻的时候主要看爱情,年纪渐长时主要看条件。我想,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正常的爱情观大体是这样的吧。

但在这些女嘉宾大多数才20多岁,远没有到靠相亲解决婚姻问题的地步。在舞台上基本上都是看条件,我真怀疑,她们要的是钱,不是情。

人民日报、新华社:不应放大非主流价值观

近期的一些相亲节目,成了“炫富”、“拜金”的大舞台、“曝晒场”。

在《人民日报》的读者调查中,有读者表示表示,一些嘉宾言行的“出位”,固然展现了婚恋观、价值观的多元,但电视作为公共平台,不应该放大明显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新华社的文章也指出,相亲节目可以成为价值观的辩论场,但不可成为非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地。

怪象三:

相的是名不是亲,越爆丑闻人越红

华先生疑惑:非正常出名如此容易?

我曾经对阎凤娇很关注,因为有一期许贺向男嘉宾表白,甚至哭了,但最后男嘉宾还是选了阎凤娇。后来我就在网上看到了她的不雅照。我不知道,那个男嘉宾如果之前看过这些照片,还会不会选她。不过,通过这档节目,她真的红了。我在网上好像看到消息说,她要拍电影了。

人民日报、新华社:不能铺就一夜成名的“捷径”

“马诺已赚足了人气,出场价也接近二线艺人了,我现在要帮她转型,出唱片、排话剧,而且现在有几家公司想签她。”自称是其经纪人的张烁如此说道。而3个月前,马诺不过是一个不出名的平面模特。

但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新人从出道到成名,最快也要6到10年的时间。”橙天娱乐副总裁伊简梅表示。不过,一个靠非正常方式出名的新人,要想在娱乐圈里有发展,最终都会走“漂白”这条路。

新华社的文章则指出,在影响力极大的卫视上一味地迎合低俗猎奇倾向,确实会对很多观众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

怪象四:

老外惊呼,东方女子的含蓄到哪里去了?

华先生疑惑:女同胞真的如此开放吗?

我曾把一些女嘉宾说的话翻译给一个美国同事后,他吓了一跳:“东方女子不都是很娇小含蓄的吗?”我感觉是在刻意制造敏感话题,刺激观众的窥视欲。

台上大多是美女,但如果是我,我是不敢娶这些女人的。这样的女人,我恐怕驾驭不了,我也怕她红杏出墙。

你让我回国探亲时参加电视相亲?拜托,饶了我吧。

人民日报、新华社:应该深思如何当好电视红娘

人民日报记者拿到了一份《非诚勿扰》选择嘉宾标准:有特殊经历、情感故事者可优先考虑;职业类型比较特殊者可优先考虑;特别愿意表达自己,个性特殊,表现力超强者可优先考虑。

小雪(化名)透露参加《非诚勿扰》面试时被编导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遇到一个离异带小孩的男嘉宾,你会讲什么?”

“我们不太合适,但是希望你继续努力,总会遇到一个好女人的。”小雪的回答得到了编导的否定。“如果这样,我们就不需要你上台了,能这样讲话的人有的是。”小雪在编导的提示下又继续回答“那你还配不上我”,直到这句话出来,编导才感到满意。

新华社文章指出,当好电视红娘不容易。太温柔会显得矫情,非主流则会引来骂名。这是值得电视人深思的。

整改之后,温情许多

“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国家广电总局月初正式下发的两份文件中,对相亲节目的整改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两份文件一出,原本热闹非凡的相亲节目,忽然冷却下来,经过半个多月的观察,记者发现,一些原来火爆无比的相亲节目如今都变得温情起来。


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因出现“宝马女”、“富二代”而备受各界质疑,成为各媒体、观众口诛笔伐的对象。在广电总局的通知下发后,江苏卫视立即回应,“把好话题关、嘉宾关、内容关、主持关、播出关,进一步提高节目品质。”据悉,6月26日,《非诚勿扰》将进行整改后的第一次节目录制,节目形式和主持人不会做任何改变,但审片将更为严格,并更换一批女嘉宾,拒绝“作秀女”。

记者观看了6月12日晚和6月19日晚该节目的播出,发现弥漫于节目之中的“非主流”价值观讨论全然不见,“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一类的恶俗言论也不再出现。

尽管节目是广电总局通知下发之前录制的,但通过后期剪辑,明显感觉到以“火辣言语”著称的节目有了很大改变。经济、金钱不再成为屏幕上嘉宾热议的话题,兴趣爱好的相互吸引、情感的真实碰撞成了讨论的焦点。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策划 徐晖 记者张素芹)
http://news.163.com/10/0623/03/69R5TA0E0001124J.html
引用 admin 2010-6-20 20:44
http://www.kdnet.net/Infolook.asp?bclass=1&id=103538
引用 admin 2010-6-20 20:44
《非诚勿扰》与虚弱的中国人



就在选秀类电视节目衰退的时候,相亲节目异军突起,引发了又一场惨烈的收视大战。打开电视机,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龙头,扑面而来的是千篇一律的各类相亲节目,到处是各位光头或不光头的主持人在大叫“请灭灯!”

非诚勿扰,诚在出名,并不在找对象。江苏卫视火了,两个光头主持人也火了,最出位的几位女嘉宾都成了全国各地卫视的座上宾。所有这一切,皆因嘉宾们一系列雷人的言辞所引爆。

其实想想也挺简单,这些被设计的雷人言辞无非是抓住了两个关键词:金钱和性,如果还有催化剂,那就是张狂。看看这些年的网络新闻和论坛,沾上这三点,哪有不火的?

女嘉宾韦多利亚,真实身份是模特和演员,而在节目中的身份却是“煤老板的女儿”;马诺的出名关键词是“宝马”和数不清的男友;朱真芳出名的关键词是“貌丑”和“牵手要20万”。“富二代”、“豪宅”、“跑车”、“拜金”、“不雅照”,吸引公众眼球的元素,归根到底都是金钱与性。

当然,我也不赞成广电总局用行政手段去封杀节目和嘉宾。尽管观众可能是在被低俗所挑逗和愚弄,但相对于其它领域的愚弄,娱乐范围的愚弄也就不算什么了,完全犯不着用行政命令来封杀。虽然广电总局往往也只能对娱乐领域的愚弄生生气。

女拜金、男拜性,《非诚勿扰》抓住了今天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甚至引发了一场关于价值观的火热讨论。很多观众痛批《非诚勿扰》和嘉宾们传递了赤裸裸的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但也有人觉得这种直白的表达很真实。

《非诚勿扰》的主持人这样辩护:“我们中国人已经麻木到了连真假是非都很混沌的状态,听了一些习惯性的假话,听得是那么的顺耳。我可以说,全世界找不到另外一个国家的人,全民性地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求和贪婪超过今天的中国人,但是我们在任何的场合下都还挺正经的,所以当女孩子在台上说她想要宝马想要房子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受不了。”

可问题是,即便拜金成了一种真实表达,这也绝不等于说拜金就不再是庸俗的价值观,更不代表电视节目的低俗就由此获得了合理性。

女拜金、男拜性。不管他们态度上显得多么张狂,但那些言辞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缺乏人的尊严的虚弱,是当今人们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一种折射。

金钱对于国人的特殊意义

如果留心一下中国和美国在报纸上的征婚启事,你就会发现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美国人要求的条件大多是关于兴趣爱好、对于事物的看法等方面,往往是要求对方要和自己志趣相投、有幽默感,热爱运动等等。

这些要求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无足轻重,因为在中国年轻人找对象,收入状况、家庭条件、学历、职业等是最先考虑的要素,金钱在择偶中的重要地位更是日益凸显。

中国人有多拜金?路透社与艾普索斯(Reuters/Ipsos)今年2月份有一个民意调查。二十几个国家的被调查者中,认同“金钱是个人成功最佳象征”的,中国人的比例最高,有69%的受访者认为金钱代表成功,而曾被我们义愤填膺谴责的金元帝国美国,这个比例仅有33%。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网随后对此做了调查,结论更加震撼:超过60%的中国人承认自己拜金,超过95%的人认为中国人拜金严重。

或许有人认为中国人拜金是因为贫穷,认为发达国家的人富惯了所以不那么爱钱了。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因为即使在富裕的美国,普通人也必须辛勤劳作才能养家糊口,一般老百姓并没有多少余钱,奔驰宝马对于他们同样是奢侈品。而且,我们看到《非诚勿扰》里那些拜金的女嘉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在中国,许多年收入超20万,和美国普通工薪阶层持平的人,依然相当拜金。

真正的奥妙可能在于金钱对于国人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涉及基本的权利与尊严。在一个法治健全的国家,即使是穷人,其基本权利和做人尊严,在法律面前的地位,与富人并没有多少差别。不管他多穷,住的房子有多破,法律依然保护他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保护他的破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富人不能为所欲为,穷人也不是一无所有。富人有金钱不能逾越的边界,穷人有自己的尊严和快乐。

如果一个社会法治缺失,那就有可能导致这一局面:有钱的可以为所欲为,没钱就没有权利和尊严的边界。正如马诺的名言,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这种极端的表达可能源自她的生活观察:坐在自行车后面是不太可能笑得长久的。

拜金,可怜的中国女人

相亲节目中的拜金女经常表现得很张狂,要跑车、要豪宅、要鸽子蛋大的钻戒,不然就让男人滚一边去。这种表面的张狂和伪女权背后,实际是一种自贱和虚弱,是标准的色厉内荏。

中国人拜金,源自于弱者害怕权利受侵害的不安全感。而相亲中拜金女更多,源自于她们比男性更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更依附金钱的保护。

在近年的各种相亲中,最被追捧的男性莫过于“富二代”。这也是近年来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折射。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急剧拉大。更重要的是,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由于一部分精英全方位掌握了社会资源,并运用体制的壁垒来排除竞争者的进入,使得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固定化。因为赢者通吃,阶层之间的流动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人们上升的渠道也越来越狭窄。

对于那些出生于普通人家的女性而言,她们无法选择出身,但她们还有一次机会向上一阶层流动,那就是通过婚姻。

在美国,男婚女嫁,不太把收入、住房看成最重要的事,只要两人情投意合,想结婚,租个公寓就结了。他们大多都相信,只要两人同心协力奋斗,最后面包、房子、汽车都会有的。根据经济危机之后的一个民调显示,仍有81%的美国大学生说,他们将比父辈更富有,59%的美国大学生说他们会成为百万富翁。

显然,不少国人越来越缺少这种对未来的自信,拜金女更是一种代表,公众在痛斥她们拜金的同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造成马诺们这种思潮的社会环境?

拜性,浅薄的中国男人

在中国的传统文献里,要找女性对男性的爱慕和思念的文字有不少。而要找一个男性对女性的真情实感的描述,则极其困难。对这种情感,诸子百家那里,几乎一句都没有。描述男性爱情的,则是“宠”、“嬖”、“惑”之类的词语。项羽与虞姬貌似很动人,但在《史记》中,对她和项羽的关系,用三个字来概括:“常幸从。”汉武帝爱李夫人,叫做“有宠”;韩寿偷香,出于“心动”。这里,你找不到平等人格的爱情,女性的地位和宠物似乎更接近。

在《非诚勿扰》里出名的女性,美丽性感的模特和演员最多。长相不佳的朱真芳在阐述其拜金立场的时候之所以引起一片哗然,就在于很多人认为她的姿色决定了她没有资格要求太多。看来,今天的中国男人对于女性伴侣的看法,与古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中国男人大多不喜欢女强人,甚至不喜欢和妻子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他们更喜欢自己是家庭的主宰者,以女性保护者的姿态生活。这或许也源自于社会生活中的人格不独立和自卑。这些人往往希望在家庭生活里,找到主宰和尊严的感觉。

而在一个个人尊严普遍得到确立的社会,男人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彰显存在的意义。他们更需要的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独立尊严的个体之间的平等交流。

我们常听到很多中国女人说,她们喜欢和外国男人在一起,因为“感觉好”,因为他们给中国女人平等和尊重。中国男人常讲,如果你想追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首先要打掉她的骄傲。这样的比较,中国女人怎能不“弃暗投明”?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视为成功婚姻的最重要因素中,性只占2%,“尊重”和“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社会的男性择偶,过于重视外表和性,其实是一种生活要求低下的表现,因为他们还在拼命地寻求最基本的生物需求的满足。

女拜金、男拜性,其实都是一种无力的嘶喊。张狂的背后,其实虚弱得很。
引用 admin 2010-6-20 20:43
http://www.kdnet.net/Infolook.asp?bclass=1&id=103538
12下一页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