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海明评说

愚弄观众是一种恶劣的低俗
反对低俗,我觉得造假是最恶劣的低俗。除了电视剧允许虚构,并且观众也知道是虚构外,其它节目应尊重新闻规律,尊重观众的欣赏习惯。《真实故事》栏目玩弄小聪明,愚弄公众的同时,也被公众所不齿。
2011-9-13 16:18
期待李阳虐妻案成为新法的助产士
假如我们的妇联能上书全国人大,强烈要求制定并颁布一部《反对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不再是“内政”,而是社会稳定的一部分,中国公民的家庭道德水准提高了,社会道德的风气焉能不有所受益?
2011-9-12 13:27
扶跌变成了“技术活”?
人世间的许多行为,不是技术,而是受法律和伦理规范的活动。卫生部人士拒绝承认这是伦理问题,无非是害怕别人批评他们越权发文;技术问题,也该是科技部来制定。其实,紧急状态下帮扶老人,应该由法律里规范,而不是 ...
2011-9-8 12:52
招募志愿者活动缘何尴尬?
志愿者招募的尴尬,其实质是行政指令性计划的尴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某些管理部门的思维习惯还没有跳出命令的旧模式,以为权力指令可以摆平一切,实在有点不自量力。但愿休博会前的这个“小插曲”,能让一些人从 ...
2011-9-6 16:40
入户调查别变成“狼外婆”敲门
民政事业应该和政治脱钩,否则难免变成可怕的“狼外婆”,大白天敲门进来,表面上问寒问暖,实际上扮演着刺探情报的角色,如此调查,虽然是网民最坏的猜测,但这样的猜测毕竟不是没有原因。
2011-9-4 13:22
“形象花篮”如何修补?
腐败是一种传染病,一旦感染就很容易扩散。中国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要给中华民族留个不错的口碑,政府部门应以身垂范,当好形象大使,让中国的国家形象树立起来。倘若以为掩耳盗铃,制造一些虚假的和谐景观,就可以游 ...
2011-9-1 17:36
科研负责人“闷声发大财”?
脑体倒挂的局面正在改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脑体倒挂”愈加严重,导致社会科学的科研工作者闷声贫苦着,自然科学的科研工作者闷声致着富;科研项目中有形物的开支和智力价值的“脑体倒挂”同样严重,逼着项目负 ...
2011-8-31 12:27
“自杀”结论满意了谁?
尊重事实,这是做人的底线。可是,制造的真相,是在以真相的名义制造假象,愚弄公众,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也是对公众的大不敬。我们想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2011-8-30 13:18
如此“雷锋精神”
执法监督部门变成“和事佬”,变成“帮凶”,颠覆的是人们对执法机构的看法。他们的这种“雷锋精神”,该涤荡个干净才是!
2011-8-29 17:54
老子不再“闹心”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静而心澎湃。浮躁的大学,容易制造“思想和信仰的荒漠”,进而“出现非驴非马的怪物”。“大学应该建一些能够启迪学生智慧的风景,标志,建筑。”(网易网友)
2011-8-28 13:17
缘木求鱼的靠快女提升“地方形象”
欲速则不达。打造地方形象,不是靠正常途径进行,不是逐渐积累,梦想一夜成名,这本身就是缘木求鱼。偏偏这样的缘木求鱼现象,如今并不个别。所不同的,无非是地点、机构和事项的差别,实质并无差别。
2011-8-26 12:44
事故如何奉命杜绝?
铁道部之所以下这个有点荒唐的命令,简短的表述中透出了原委:政治任务。中国的事情,一旦被贴上政治的标签,哪怕让女人献身,那也是不能抗命的,否则就有罪。铁道部恶狠狠的指令,挨骂是肯定的,不论是系统内外,不 ...
2011-8-25 17:43
举报人,您违反大家的“信仰”了!
“忠”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准则之一。遵守这个伦理准则,忌讳倒戈。倒戈意味着背叛,背叛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也是我们缘何憎恨且不愿轻易原谅汉奸、叛徒的原因。小时候看样板戏《红灯记》,里面的那个叛徒王连举, ...
2011-8-24 23:58
“三公”遭遇“揩密油”
国家秘密捍卫的是国家利益,有的部门以国家秘密为借口逃避社会监督,无疑是在揩国家秘密的油水。如此“揩密油”,职能部门还是少擦抹为妙。
2011-8-23 17:15
把握好记者“入戏”这个度
每个行当都有各自的禁忌。禁忌是经验的产物,它源于先辈的前车之鉴。比如医生这个职业,比较忌讳给自己看病。不是说医生看不了自己的病,而是说因为他太熟悉每种病的危害,以至于影响诊断结果。新闻行业也有不少禁忌 ...
2011-8-22 21:51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