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新疆对外传播的特点及功能

2015-3-21 21:43| 发布者: 刘艺| 查看: 122| 评论: 0

摘要: ● 帕哈尔丁 何春江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八个国家接壤,相应地具有较多的跨界民族。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新疆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

● 帕哈尔丁 何春江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八个国家接壤,相应地具有较多的跨界民族。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新疆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新疆对外传播的优势及作用。对外传播方面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具有一定优势的新疆,在多年的对外传播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及功能。

    新疆对外传播的特点

    1.把中亚地区作为主要传播对象。新疆在对外传播实践中,把中亚地区作为自己主要的传播对象,是由新疆自身对外传播的区域优势和国家利益这两个关键因素决定的。从对外传播的区域优势角度来讲,新疆地处我国西北、亚洲中心地带,周边主要与中亚国家接壤,现在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区,这些天然优势使得新疆对外传播的目标十分明确。

    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讲,中亚地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中亚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进口地区,直接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二是大多数中亚国家与我国边疆地区接壤,在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考虑到新疆自身对外传播的区域优势和国家利益这两个关键因素,我国较早就明确在新疆的对外传播实践中,把中亚作为主要的传播对象。2004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长春同志在视察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时指出新疆媒体对外传播的重点放在中亚,新疆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广播落地、互联网传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中亚的外宣力度。①

    2.进行多语种传播,重视传播效果。中亚地区民族成分较复杂,各国主流的语言、文字不同。新疆的对外传播充分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有针对性地采用各国主流的语言、文字进行对外传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目前,新疆的对外传播主要用俄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等中亚地区的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传播,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新疆的对外传播使用中亚地区的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同时,严格把握传播的质量。新疆的对外传播,没有片面地追求对外传播的“广度”和“宽度”,而是集中力量加大“深度”。

    3.传播渠道多样。新疆对外传播的渠道主要有大众媒介、对外文化交流、企业活动和人际交流。大众媒介渠道包括了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在传统媒介方面,新疆地区主要借助了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进行对外传播。2013年,新疆版权输出为65种,全部是图书版权。②新疆具有外宣性质的,在中亚地区发行的报刊主要有《新疆经济报》(汉文)、《中亚侨报》(汉文)、《哈萨克斯坦华侨报》(汉文)、《大陆桥》杂志(俄文)和《友邻》杂志(斯拉夫哈萨克文、英文)等。在广播电视方面,到2009年12月31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中国之声》,已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土耳其五国落地。③新疆电视台通过卫星,每天向吉尔吉斯斯坦传送播出60分钟的吉尔吉斯语《今日中国》电视节目,向乌兹别克斯坦传送播出15分钟的维吾尔语《走进中国》电视节目,XJTV-3(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新闻综合频道)也已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等落地播出。④2004年5月,新疆电视台的《新疆英语新闻》栏目开播,对外传播取得一定成效。从现阶段来看,传统媒介仍然是构成新疆对外传播体系最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不受时空限制的互联网逐渐成为对外传播的主要媒介。新疆对外传播也开始重视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介进行传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新闻网站——天山网的英语、俄语频道已经成为外国人了解新疆的重要渠道;《新疆经济报》的网站——亚心网以服务我国与中亚的贸易为宗旨,在我国与中亚贸易中有一定影响;《大陆桥》杂志和《友邻》杂志的网络版也成为中亚各国受众喜爱的电子阅读物。新媒介正在逐渐成为新疆对外传播的另一类重要的传播渠道。这充分说明新疆对外传播的大众媒介渠道的显著特点:新媒介的作用不断提高,而由于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传统媒介还有很大市场。

    对外文化交流是新疆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组织者以政府为主,形式主要是文艺演出、摄影图片展览、影视展播等。新疆有13个世居民族,其中6个是跨界民族,他们与中亚其他同根民族宗教信仰、民族风情、文化传统相通或相似,联系十分紧密。⑤因此,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新疆对外传播中意义重大。

    随着新疆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新疆的企业在对外传播方面逐渐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2013年,新疆企业对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2个国家的32家境外项目进行了直接投资,实际投资额38675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了86.3%。⑥企业以赢利为目的,在宣传自身的产品、服务和形象过程中,一定程度地影响所在国的受众,在塑造地区形象乃至国家形象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个人传播渠道是新疆对外传播呈现的一个突出特色。国际旅游日益成为大众性国际信息交流的平台,并在树立地区和国家形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新疆居民出境旅游人数为28895人;而在2000年,新疆居民出境旅游人数仅为4535人。⑦这一数据的显著变化,说明个人传播在新疆对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新疆居民在出境旅游中,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新疆的形象乃至中国的形象,所以跨界民族较多的新疆开展“公民外交”,发挥个人在新疆对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非常重要。

    4.传播内容多样,娱乐信息比重逐步增长。新疆对外传播的内容不仅包括时政、经济、文化等新闻性信息和服务性信息,还包括电视剧、电影等娱乐性信息。虽然新闻性信息和服务性信息的比重仍然很高,但是娱乐性信息的比重逐年增长,像《吐鲁番情歌》、《美丽家园》、《游塔里木》、《太阳部落》等民族题材的影视作品在中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应。⑧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娱乐性信息的传播效果十分显著,对受众有很大的影响,美国好莱坞电影对各国受众的影响就是一个例子。新疆对外传播应当大力增加娱乐性信息的输出,不能将影视作品等娱乐性信息的输出局限在民族题材上,还应将输出范围扩展到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新时期的民族精神等题材。

    新疆对外传播的功能

    1.维护国家安全。中亚地区是伊斯兰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汇集区,“三股势力”的猖獗不仅对中亚各国的稳定造成严重威胁,还对我国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威胁。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开始进入中亚,逐渐对我国形成包围之势。新疆对外传播的功能就在于为打击“三股势力”和抵制西方不良思想进入提供舆论支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2.形象塑造。形象塑造,是对外传播领域近年来提及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点领域。从2009年开始,新疆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在破坏程度和频率上都大大增加,严重地影响了新疆的地区形象和我国的国家形象。新疆对外传播的重要功能,就在于重塑新疆的良好形象,进而为塑造我国和平崛起的国家形象提供有力支持。

    3.文化交流。新疆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亚地区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上,新疆和中亚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两地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相通,这些条件为两地的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新疆对外传播不仅要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递出去,还要将中亚地区优秀的文化介绍到我国。在新时期新疆地区的民族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将这些新变化传播出去,会增强中亚各国对我国的好感度。新疆对外传播的本质是跨文化传播,通过文化的交流,可以加深我国与中亚地区的相互了解,增进互信,为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4.服务经济交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有了飞跃发展,新疆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交往也不断深入,两区的贸易额逐年增加。中亚地区各国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最有兴趣,希望能为自身经济发展找到出路。近年来,由于我国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后,我国和中亚地区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新疆对外传播可以为两地的经济交往提供服务,为中亚地区提供两地最新、最权威的经济信息和我国的政策信息。

    注释:

    ①史林杰:《风从东方来》,新疆电子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2013年全国版权输出情况统计》,国家版权局,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6125/233244.html

    ③周丽:《全球化语境下新疆的对外传播》,《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0期,第20页、第21页

    ④⑤朱丽萍:《新疆民语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策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91页、第95页

    ⑥《2013年新疆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简明统计(不含兵团)》,新疆外贸网,http://www.xjftec.gov.cn/root26/auto713/201408/t20140814_122397.html

    ⑦《新疆统计年鉴2013》,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205页

    ⑧周丽:《新语境下新疆对外文化交流》,《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69页

    (帕哈尔丁: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何春江: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