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以记者的身份在俄罗斯生活三年

2015-3-16 10:31| 发布者: 刘艺| 查看: 97| 评论: 0

摘要: “在一个极其腐败的地方,政治会侵入你的生活,哪怕你对它并没有智识上的兴趣。绝大多数人不会去游行抗议。他们不感兴趣,这不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构成。” 英国作家A.D.米勒 英国作家A.D.米勒(A.D.Miller)10年前是《 ...
 “在一个极其腐败的地方,政治会侵入你的生活,哪怕你对它并没有智识上的兴趣。绝大多数人不会去游行抗议。他们不感兴趣,这不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构成。”
英国作家A.D.米勒
       英国作家A.D.米勒(A.D.Miller)10年前是《经济学人》驻俄罗斯记者,他在莫斯科生活、工作了3年。他像普通俄罗斯人那样喝酒、挤地铁,同时特别的身份和丰厚的收入又保证他过上俄罗斯人羡慕的生活。在离开俄罗斯回到英国后,他以这段工作和生活经历为素材创做了这本关于俄罗斯的小说《雪融之后》。
       小说中文版在201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雪融之后》曾入围2011年布克奖短名单,小说书名的一个隐喻是,雪地里的尸体,只有当一个冬天的雪在春天化掉之后,被掩盖的罪恶和死亡才为人知道。
       小说写一个英国人在俄罗斯的遭遇,他看到的是俄罗斯的普通生活,但更多接触的是当下俄罗斯的黑暗、腐败、罪恶,以及没有未来。
       2015年2月27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涅姆佐夫被暗杀,这一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也许就像A.D.米勒在小说里所说的,没有答案。A.D.米勒对他的评价很简单:“一个爱国者。”在A.D.米勒的Twitter上,他依然关注着俄罗斯。
       在暗杀事件发生前,A.D.米勒接受了澎湃新闻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他说,虽然俄罗斯依然还是“普京时代”,社会基本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西方舆论对俄罗斯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当我还在俄罗斯期间,很多驻俄记者发表言论,撰写文章说普京是个糟糕的政客,他的政府有很多严重问题。西方政府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这一点,而现在这一点已经成了一种主导观点。”
       A.D.米勒还在《经济学人》工作,现居伦敦,他的最新长篇小说《The Faithful Couple》也刚刚在英国出版。
《雪融之后》书名的终极意义,关乎自我发现
       澎湃新闻:你在小说《雪融之后》中描绘了一个相当黑暗的莫斯科。
       A.D.米勒:是的,的确非常黑暗,但这并不是它的全貌。书中所描述的或许是真的,但这并不是全部(真相)。这只是莫斯科的一隅,讲述主人公和他的交友居住、外出、聚会的地方。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但的确是它的一角。
       澎湃新闻:这本小说的俄文版在俄国出版了,俄罗斯读者对它有什么反应?
       A.D.米勒: 我想大多数俄罗斯读者认识到书中描绘的都是真实的。有些读者可能会说:“凭什么是你来写,你没有资格写莫斯科,你是个外国佬,走一边儿去。”
       对此我们只能说:“我不同意,我认为我有这个资格……”事实上,关于这本书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归根结底,这并不是真正关于莫斯科的书,而是关于叙述者,关于主人公的。他像任何普通人,任何一个俄罗斯人一样有他自己的阴暗面,因此我希望俄罗斯读者能够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糟糕的俄罗斯人,天真的外国人”的小说。我希望它比这个更复杂一些。
       澎湃新闻:初读你的小说时,我以为这是一部政治小说,最后发现故事讲述的是政治、罪犯、骗子以及很多其他元素。
       A.D.米勒:书中有一个人物说,“俄罗斯只有犯罪小说”。这当然不是真的,当然还有其他小说。但是政治、经商和犯罪在俄罗斯是紧密相连的。有时,同一个人会涉足三者。
       的确,这些元素有时很难区分开来,但俄罗斯大部分民众的生活和你我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家庭、野心、失落、成败、孩子、祖辈,大部分材质和别处并无区别。因此关于俄罗斯有很多种故事可讲。我的书是关于腐败的,既有大时代的商业腐败,也有更私人更微观的腐败,一个人的腐败,他灵魂的堕落,他在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侵蚀腐坏。而小说的主角却是个英国人,不是俄罗斯人。
       澎湃新闻:你的书名叫《雪融之后》(Snowdrops),这是一个象征吗?
       A.D.米勒:Snowdrop实际上是一种花,雪莲花;同时它也是俄语里的一则俗语,意思是雪地里的尸体,这是真的。
       但同时它也代表着主人公尼克。在全书结尾,尼克说,“我的雪莲花是自己”。事实上,最后他发现的是自己,他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容易被侵蚀,也没有那么善良。这是这个书名的终极意义,关乎自我发现。
       澎湃新闻:你喜欢的俄国作家有哪些?
       A.D.米勒:我喜欢俄国作家,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
       其实这本书也受了果戈里的影响。他有个著名的短篇小说《外套》,说的是匹兹堡有个人得了件新外套,这件外套在故事里有很多层意涵,它代表身份地位,象征着他的安全感,同时,它也是一件外套——冬天你要是没外套就麻烦啦。
       我感觉在写《雪融之后》的时候也在尝试书写一种冬境,字面意义上的现实冬天,同时也是隐喻层面上的冬天。我认为这一点受了果戈里的影响。当然我还有很多钟爱的俄国作家。
       澎湃新闻:我觉得你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也在中国上演,我可以把莫斯科改成北京(故事仍然成立)。或许这是转型期国家的相同处境?
       A.D.米勒:或许如此。我认为在外国人眼里,这或许是真的。
       新的机遇出现了,人们去投机,有时甚至不择手段,我认为对于一个转型期国家来说,这或许是真的。我认为俄罗斯缺少规则。规则虽然存在,但人们总可以绕道而行。局面因此相当混乱,部分因为转型过程中,旧的规则消逝了,而新的规则尚未成气候。
       我不了解中国,因此不好说。我认为就政治体系而言,中国比俄罗斯要有规矩得多。
关于俄罗斯:“这些年没有巨大的变化”
       澎湃新闻:作为《经济学人》驻俄记者,你在莫斯科居住了三年。你喜欢莫斯科,或者喜欢俄罗斯吗?
       A.D.米勒:我没法对俄罗斯一言以蔽之,就像我没法对英国下断语一样。我喜欢英国吗?我热爱英国人民吗?好吧,我喜欢他们中的一些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喜欢我。
       话说回来,俄罗斯有很多出色的人。我认识的人中最勇敢的当然是俄罗斯人。我遇到过一些过目难忘的人物:独立记者、环保卫士、人权行动者和一些政治家。这些勇敢的人们敢于牺牲生命。在英国很难遇到这样的人。我还遇到很多温暖、幽默、有趣的人,我也遇到过一些坏人。我认为,总的来说,俄罗斯人并不比其他民族更好或更坏。我离开俄罗斯后又回去过三次。
       澎湃新闻:你觉得现在的俄罗斯和10年前你初到时有变化吗?
       A.D.米勒:我离开的时候,普京当选了总理,后来他又当上了总统,我并没有看到什么巨大的变化。腐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仍然是一个很糟糕的政府。
       澎湃新闻:你说的没有变化,是否是指现在依然是普京统治俄罗斯?
       A.D.米勒:可以这么说。不过我认为西方舆论(我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对俄罗斯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当我还在俄罗斯期间,很多驻俄记者在发表言论,撰写文章说普京是个糟糕的政客,他的政府有很多严重问题。西方政府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这一点,而现在这一点已经成了一种主导观点。
       但俄罗斯的现实生活基本还是老样子:还是一样的政治体系,还是一样的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经济,因此我认为在过去几年里社会的基本状况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外国人,你如何把握俄罗斯人的民族特性?
       A.D.米勒:俄罗斯人的民族特性的确很有意思,他们对政府、权利、未来的态度都很不一样。俄罗斯人对未来缺乏信心,这也解释了他们当下的行为。如果你不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你就不会进行规划或投资。这些是不同之处,但也有一些共通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