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新京报2014年度新闻报道奖发布

2015-2-11 18:21| 发布者: 殷玉鑫| 查看: 224| 评论: 0|来自: 新京报网

摘要: 新京报2014年度新闻报道奖发布

\
新京报2014年度新闻报道奖

【评论类】
 
评论写作金奖:冀文林身后的腐败权力网有多大
 
\
 
颁奖辞:在“康师傅”还是敏感词的时候,这篇评论试图通过事实和逻辑推演撩开那层面纱,让“你懂得”变得更懂一些。对重大题材的准确把握,对敏感问题的巧妙呈现,彰显了新京报评论的理性、锐气和影响力。
 
评委点评
 
吴飞:文章体现了对重大、敏感题材的驾驭能力和扎实的材料分析能力。文章被各大门户网站当作重要新闻在网站头条等显要位置转载、推荐,业内好评如潮。
 
徐泓:同意推荐意见的评语:对重大、敏感题材的驾驭能力,强悍的材料分析能力。尤其后者。
 
陈菊红:如何批驳一个明显的错误观点?它需要沉心静气,以予还予,不急不徐,层次清楚,让大众了解批驳的过程。虽然它只是阐述一个常识的过程,因此突显原论点的荒诞。
 
陈昌凤:对重大题材的准确把握,对敏感问题的巧妙呈现,极具说服力。
 
白岩松:在“你懂的”基础上,让人更懂了一些。
 
陈彤:文章体现了对重大敏感题材的驾驭能力,和强大的材料分析能力,发布后引起社会广泛讨论。
 
获奖人:于德清
 
【采写类】
 
独家新闻报道金奖:沙漠之殇
 
颁奖辞:移动互联时代,一切都会呈现在公众视野中,尤其是环保题材。但好的独家新闻,依然更多来自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专业记者。图文配合,呈现于公众眼前的沙漠腹地触目惊心的排污景象,令人震撼,习近平等中央领导批示后的环境整治和追责,让文字图片真正有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评委点评
 
吴飞:记者潜入沙漠腹地,独家记录了化工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污的触目惊心的景象。报道刊发后,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成立专门督查组,监督环境整治进程和追责。
 
徐泓:题材重大,社会影响力大。
 
张树庭:新京报独家新闻太多,质量都很高,评选真不容易。选择这篇,看中其对现实问题的敏锐关注,以及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大影响。
 
朱学东:题材重大,独家,社会反响强烈,导致整改,社会意义巨大。
 
展江:互联网时代,真正的独家新闻,恐怕只能发生在人迹罕至之处。那就看题材和作者的表现力了。不用说,这组图文作品社会意义巨大,令人震撼。
 
获奖人:陈杰
 
解释类报道金奖:北京公交地铁调价类系列报道
 
颁奖辞:历时近三个月的调价,政府紧张,万众关切。记者围绕由此衍生的热点话题,一改政策报道的生冷硬 ,从高大上的独家权威解读,到体贴入微的省钱攻略,连续、细致,创新表达,解释性强,切中信息需求,是地方民生政策解读的典型报道。
 
评委点评
 
范以锦:百姓关注的民生题材,内容丰富,视野宽阔。
 
陈菊红:作为地方性权威解读民生问题的典型报道,细致,连续,与民众贴近,是其长处。
 
陈昌凤:解释性强,信息丰富、到位、有深度,切中信息需求。
 
展江:9篇构成一系列,涉及地铁涨价相关的预测版省钱攻略与违规、是否限时、听证意见、听证参加者角色、月票、特定群体与优惠价、听证参加者角色、以及最终版省钱攻略,历时两个半月,为民服务到家。
 
获奖人:廖爱玲 温薷
 
突发新闻报道金奖:马航失联首日专题
 
颁奖辞:全天候信息滚动+深度故事还原+快速资料整合,将一场史无前例的空难,图文并茂,及时冷静地奉予受众。它告诉我们,移动互联时代,秉承新闻专业主义,以多触点、全平台、还原现场讲述完整故事,是人们希冀获取的,也是优秀媒体的立命之本。
 
评委点评
 
徐泓:信息滚动+调查报道+背景资料,图文并茂,及时、冷静、力求全面。
 
张树庭:高度赞同这位网友的意见“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一味煽情时,只有新京报还在做理性、科学的分析”,尤其是突发新闻的报道,能坚持这一点很不容易。
 
朱学东:题材重大,关注度高,同题新闻中有独家发现,策划也较好,消息源汇集,信息量大,报纸新媒体合作发力,社会反响强烈。
 
白岩松:那些为参与报道的43位作者,也该点个赞,没有更细的分工,就没有更整体的报道。
 
展江:是的,微博时代,灾难事故不再是传统媒体能够抢发的新闻。但是秉承新闻专业主义,以多触点和完整的描述来还原现场,目前来看仍然是可求的。事故发生不到24小时面世的报纸,有如此丰富可靠的信息,仍然是人们希冀获取的。
 
陈彤:报道理性,分寸得当,体现了编辑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以及对内容精编整合的能力。
 
获奖人:集体
 
人物报道金奖:潘小梅的最后一班地铁
 
颁奖辞:她死在回家的路上。10天后,记者以独特的角度、细腻的笔触、翔实的细节,讲述逝者坎坷人生与惨剧偶然的关联,让我们对大首都中小人物的命运有了新的感知。稿件结构完整,表达富有张力,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评委点评
 
徐泓:第一时间还原始事件与人物的能力出色,包括采访能力与写作能力双佳。
 
朱学东:社会新闻人物,关注度高,信息丰富,细节翔实,写作细致,切入角度好,底层关怀,独家。
 
陈菊红:大量细节,文字简洁,少渲染,还原了一次意外身亡者的人生。
 
陈昌凤:作品结构完整,采访扎实,信息丰富有张力。
 
展江:地铁夹死一名乘客,这是去年北京的一起惨案。记者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了逝者的坎坷人生与惨剧偶然的关联,让我们对大首都中小人物的命运有了新的感知,对小人物中的不幸者产生悲悯。
 
获奖人:朱柳笛
 
深度调查报道金奖:内蒙古呼格案系列报道
 
颁奖辞:严打时代的枪声,让生命在风中错误地消失。“真凶”自首,政法委复查后的9年,在牢固的利益格局中,司法纠错依旧难以启动,引来各媒体关注。记者在内蒙古驻扎的50天,寻遍案件相关人,发回10余篇报道,完成多个独家专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成为领先其他媒体的“关键先生”。
 
评委点评
 
范以锦:各媒体都关注,但此报道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
 
朱学东:选题众所瞩目,突破能力,有独家发现和采访,社会反响强烈。
 
陈菊红:独家,深度,甩开其它媒体的水准。
 
白岩松:司法纠错,新闻探真,关键在于50天的驻扎。
 
获奖人:谷岳飞
 
生活服务报道金奖:医院太平间“中介费”调查
 
颁奖辞:“死人身上剥棉袄”是一句俗话,记者用历时1个多月的调查,做实了这个触目惊心的活标本。走访北京20余家单位,从数百张收据中,整理出非法利益链的费用、流向,选题独到,调查严谨,警醒部门,服务公众。
 
评委点评
 
范以锦:在不为人关注的地方发现了新闻,并进行到位的调查分析。
 
吴飞:采访历时1个多月,调查扎实。稿子见报后,影响较大,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热点,网民讨论热点。
 
徐泓:选题独到,调查严谨,揭露了一个死角,触目惊心。
 
张树庭:同类报道少,采访难度大。
 
展江:“死人身上剥棉袄”是一句俗话,意指某些不良之人打死人的注意赚钱。本文就是一个活标本。“首善之区”问题多。
 
获奖人:刘保奇 石明磊 黄颖
 
【编辑类】
 
日常新闻版面编辑金奖:五问MH17坠落之谜
 
颁奖辞:离奇空难,海量信息被网络迅速消解,报纸还能做什么?8个版图文有机结合的大制作,用5大追问,层次分明地解答了飞机坠落之谜。信息全面、逻辑鲜明、图示精准,隐有《纽约时报》的“档案记录报”风范,显示了版面编辑在重大突发新闻处理上实力。
 
评委点评
 
徐泓:跨部门合作的精品,信息之全面、解读之权威,图示之精准,都显示了在突发新闻处理上贵报的实力。
 
展江:图文有机配合的大制作,有《纽约时报》的“档案记录报”之风范。
 
获奖人:梅栋 吴伟 张颖倩 李艳婷 刘国良 李天宇 魏佳 白飞 唐博文 刘岚 任业刚 蔡航
 
深度新闻版面编辑金奖:四川官商持续地震
 
颁奖辞:这是深度报道编辑思路的一次创新,每一块图片、每一段文字,都体现了编辑的主导和构思,盘根错节政商关系,通过全息图的处理,变得通俗易懂。简洁有力的版面语言,为内容的深度性加分,是视觉时代深度报道突围的一个路径。
 
评委点评
 
吴飞:新京报第一次用制图思路做深度报道。每一块图片、每一段文字,都充分体现了新京报的编辑主导制。四川官商界朋友圈制图一出,网上跟风者甚众。
 
徐泓:用图解释关系,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是视觉时代深度报道突围的一个路径。
 
张树庭:巧用版面作深度报道,很有创新!
 
朱学东:重大题材,版面设计安排有创意,将四川官场盘根错节的复杂的政商关系用图片线条勾勒出来,清晰且合乎事实,虽然看起来依然比较复杂,但相比更复杂的关系,版面图片语言比文字更直接,也更容易让读者按图索骥去理解。
 
陈菊红:显示图谱并不新鲜,全息图在这件事上的处理办法,使版面语言最简洁,清晰。
 
白岩松:有图有真相,深度也可通俗易懂。
 
获奖人:祝炳琨
 
专题特刊版面编辑金奖:100个戏剧人100个莎士比亚
 
颁奖辞:简单的版面呈现,背后是一个大工程。人人都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莎士比亚”,创意的思维加上新媒体技术的辅助,这个比喻终于成了现实。能为纪念莎士比亚做如此复杂的工作,本身就是对这个喧闹时代的提醒,让人们关注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也是为这个时代送的一份礼物。
 
评委点评
 
范以锦:百人回答百题难度大,用社交媒体做调查,在快捷中提升传播效果。
 
陈菊红:很有想象力的策划和版面展现。
 
陈昌凤:内容与版面天衣无缝!
 
白岩松:能为莎士比亚如此麻烦的工作,本身就是对这个喧闹时代的提醒,也是为这个时代送的一份大礼。
 
展江:为历史名人庆生而策划出的经典之作。构图新颖,尤其是首页,在莎翁的面部轮廓中嵌进那么多的文字信息,独具匠心。
 
获奖人:陈然 何建为 李世聪
 
【视觉类】
 
特写摄影金奖:艾滋男孩被驱调查
 
颁奖辞:一个感染爱滋的8岁男孩,那种无辜和被排斥的孤独感,与周围村民恐惧而冷漠的复杂心态,被镜头很好地记录了下来。图片细节丰富,通过视觉呈现的故事以及对人心的拷问,在这时比文字更震撼
 
评委点评
 
范以锦:抓住当事人一天的生活呈现,现场感强,图片细节引人入胜。
 
吴飞:一8岁男孩坤坤因感染艾滋病,被陷入恐惧的村民排斥。摄影记者记录了这个孩子孤独的内心和周围村民对他的复杂心态。图片情感细腻、细节丰富、叙事生动,引发读者广泛关注。
 
张树庭:虽然是老话题,但摄影记者通过镜头捕捉无辜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冷漠的外部环境形成对比,尤其是第一张照片,具有拷问人心的力量。
 
陈昌凤:细节感人,具新闻性。处理上,头版眼睛打马赛克,也很赞。
 
白岩松:镜头里的孤独。
 
陈彤:图片情感细腻,细节丰富,叙事生动,通过视觉的展现引起读者内心共鸣。
 
获奖人:陈杰
 
版式设计金奖:你们只是飞得更高
 
颁奖辞:这组对马航悲剧事件中遇难者的报道,充满人文关怀:在凌乱的杂物上方,是登机牌,是名片,也是一个又一个文字的墓碑。版式整体构思对应内容,庄重,充满人文关怀。
 
评委点评
 
吴飞:作者用插图形式给高晓松设计了各种“高冷”造型,狠狠恶搞了一把。但同时,又有较丰富的内容,令人回味。
 
张树庭:版面形式本身传达了丰富的信息,强化了主题内容。
 
白岩松:在凌乱的杂物上方,是登机牌,是名片,也是一个又一个文字的墓碑。
 
展江:将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人作为基本元素,放在下方大图片所示悲剧中来表现,构思充满人文关怀而庄重。
 
获奖人:俞丰俊 郭屹
 
【集体类】
 
年度营销品牌活动金奖:新京报小记者活动
 
颁奖辞:经济上的收益或许不能与其他活动相比,但是,新闻业的未来属于那些热爱新闻的孩子们。小记者活动的价值,更多是对孩子们进行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同时,也很好地向孩子们及其家长传递了新京报的办报理念和品牌。
 
评委点评
 
徐泓:报纸的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品牌营销活动从他们入手,显然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
 
张树庭:品牌活动和社会责任结合得比较好。
 
白岩松:也许收益最小,但可能收获最大,认真的相信未来。
 
展江:以我们新闻专业教师之见,这一活动社会意义很大,是互联网时代的培育媒介素养的很有效的举动。
 
获奖人:教育事业部
 
年度策划报道金奖: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刊
 
颁奖辞:4天,124个版,倾全报社之力,记录一场世界互联网的中国盛会。全景式前瞻、全媒体报道、47位重量级嘉宾专访、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清新设计,采编的创新和专业能力贯穿始终,让一份独家授权的定制会刊,成为一张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精彩有趣的新闻纸。风行乌镇,独领风骚,各国政要、互联网大咖纷纷点赞,为报社赢得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评委点评
 
范以锦:内容丰富多彩,全景展现大家关注的会议进程和话题。
 
获奖人:时事新闻中心 版式设计部 经济新闻部 摄影图片部
 
新媒体传播金奖:书评周刊微信公号
 
颁奖辞:它是当今阅读界最具媒体属性的微信平台。它是新京报新媒体转型的一个标杆产品。不以狗血不以鸡汤,汇聚了22万粉丝,它已经深入读书人人心,引领着阅读风气。在不曾被注意的角落里“野长”,它身上有着新京报的血脉精神,也有着值得尊敬的艰辛和付出。
 
评委点评
 
徐泓:不可或缺、难以替代的文化微信平台 体现新京报高质量的文化品位。
 
朱学东:产品定位精当,社会意义大,有传播影响力。
 
陈菊红:订阅账号,如何运营得需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了解并粘住自己的目标用户,提升用户数并在众多订阅号中获得喜爱。书评周刊做到了。
 
陈昌凤:作出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作为金奖,稍有遗憾。
 
展江:秉承纸版的强大优势,书评周刊微信公号已经深入读书人人心,并且引领着阅读风气,其他媒体恐难以望其项背。
 
获奖人:文化副刊部
 
【年度大奖】
 
年度新闻大奖:沙漠之殇
 
颁奖辞:移动互联时代,一切都会呈现在公众视野中,尤其是环保题材。但好的独家新闻,依然更多来自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专业记者。图文配合,呈现于公众眼前的沙漠腹地触目惊心的排污景象,令人震撼,习近平等中央领导批示后的环境整治和追责,让文字图片真正有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获奖人:陈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