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接收突发信息,请关闭“不自由”字眼

2015-1-6 13:23| 发布者: 殷玉鑫| 查看: 124| 评论: 0|来自: 南方都市报

摘要: 与厌倦了的各大新年献词相比,今年的元旦多了些令人皱眉的严肃:从跨不过2014年最后一天的顺德富华机械厂爆炸的18位逝者,到上海外滩喧闹里倒下的36名普通市民。

 茶掌柜  (记者观察)

    2015年第一篇文,本想绕开现实当下直奔所谓理想,但终还是发现绕不开。

    与厌倦了的各大新年献词相比,今年的元旦多了些令人皱眉的严肃:从跨不过2014年最后一天的顺德富华机械厂爆炸的18位逝者,到上海外滩喧闹里倒下的36名普通市民。今早爬起一刷手机A PP,没想到自己在2014年写的最后一篇主题为“何时能承生命之重的脚手架”的茶楼稿,竟也一语成谶地与今晨7时顺德乐从中欧电商城的“脚手架棚坍塌5人伤”的新闻前后呼应。

    不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这几天都展开了对上述事件的“挖地三尺”:从问责机械厂爆炸,到讣告踩踏伤亡者,不少网友反映,大过节的还真不让人省心,突发灾难事件一桩一桩蹦出,令闻者扼腕叹息的同时,也间接造成了读者在阅读领域的不自由。

    对于扼腕叹息一说,我完全同意;但对于阅读疲劳,我难谈苟同。不自由的阅读体验,是建立在个人主观阅读感受基础上的。面对悲剧灾难,你可以选择略过不看,但不能说交互信息绑架了你的阅读自由。

    这让我想到了不少佛山本地网友,这几天在论坛里吐槽并质疑“‘上海踩踏事件’后,佛山类似‘行通济’等人流密集活动是否也存在被取消的可能性”。他们并无祈福外滩逝者之意,而只是担心本地类似活动是否将不复存在。有网友说,如果“行通济”也被像处理“上海灯光展”一样令行禁止,那么不仅是佛山民俗,佛山所有市民都会因此而变得不自由。

    何为自由?其实第一流的自由,是民胞物与,是感同身受,是在爆炸案发生后惊怒反思,有力者出绵薄之力,无力者反省自知的举动,而非借“不自由”之名逃避现状,亦非牵涉自身利益时才拍案而起。且不说要求大家效仿夏禹睹人落水而感同身受,后稷望人不食而自觉饥饿,这样站在道德制高点绑架常人理念既不现实也很流氓。我只是想说,当灾难来临,不管是发生在常日还是节庆,请不要以涌入信息的海量为由,勾勒出“不自由”的虚景。当这座城市某段时间内倏尔出现漏缝时,请你不要以“没心情理会”做借口,不要把主动上前填补漏洞视为不自由行为,哪怕新年才刚敲完钟。(弗航克ZHAO)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