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四大门户年终策划总PK,哪家强?

2015-1-2 11: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52| 评论: 0|原作者: 庄永志|来自: 刺猬公社

摘要: 庄永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原央视新闻中心策划部制片人。

新闻守岁,这两天饱看四大门户网站PC版、客户端和公众号的年终特别策划,忍不住跟朋友分享,朋友一问,又忍不住臧否一番——但只对产品,不对人。


四个网站都有朋友,为公平计,没问他们的策划初衷与点击、分享数据,只看策划结果,质性观察而已。


先亮标准,再说印象。


第一,手法上,除了事件梳理、人物盘点、关键词概括、现场回访、新年前瞻以及拼接、串烧之类,还有什么新玩法?


第二,内容上,是否接续断头新闻(如口径中止的报道)、是否粘合新闻断点(如暂时隐去的信息)、是否发现新的变化(如对年度的命名)、是否引发个人乃至集体的反思,是否给网友带来推动改变的机会?


第三,除了H5之类,还用了什么新技术、新设备?


说说印象。


先看搜狐:“搜狐年终策划”《2014请你上朝》和“搜狐新闻大片”《谢幕2014》


《2014请你上朝》,真把网民当皇上了,请咱“批阅奏折”呐:主页仿佛金銮殿,设计者把2014的大事按中央部委分工,归入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简要文字概括一年政绩,让用户或点赞(点击“赏”)或阅知(点击“阅”),然后根据用户“批阅”的“奏折”数确认用户的勤政指数并将其比作历史上的某一皇上。这样的新闻游戏,简洁、互动,但它的设计看似给普通网民皇帝般的尊贵,实际它的两个选项只能让网民要么称颂政绩要么仅表知道,若要想批评或建议,就得不怕麻烦另外写下;如果把网友点击看作准民调,那这样的视角还是皇上视角。不信请看所谓吏部奏折:文字解释该部“主管人事任免、官员腐败”(呵呵,怀疑少了“治理”二字),所列政绩有“【悬镜司】甲午反腐形势史无前例,【司勋司】全国官震频发,官场风气日新”云云,对这样的“奏折”,网友除了打赏,还能怎样?


标称“搜狐新闻大片”的《谢幕2014》”[http://news.sohu.com/s2014/xiemu/index.shtml]


跟《谢幕2013》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也是把一年大事分为六大类型片:情感伦理、都市温情、犯罪心理、搞笑喜剧、恐怖悬疑、魔幻现实、写实记录,每类有五部借用现成片名的电影,如习、彭秀恩爱归入情感剧,片名《亲爱的》,主演标为“习大大、彭麻麻”;全年选出年度票房、年度纪录片、年度视觉特效、年度悲情剧、年度剧组,您肯定猜到了,“年度票房”非《反贪风暴》莫属,主演标的是“中纪委、中央巡视组、十几个省市”,不过,点击“详细”,您看到的是从案发到现在网站做的专题汇总。以片名看时事,网民收获的恐怕更多是名实错位的莞尔。有此一玩!


再看新浪:“2014年终特别策划”《至少还有你》和新浪微博《“微”观天下》


新浪新闻明确标出年终策划的似乎只有《至少还有你》,一曲简单的钢琴曲、五张渐显的人物面孔,由于他们的坚持,我们看到了2014发生的改变——坚持二三十年终于扳倒省级高官的官员杨维骏、以内参助推呼格案洗冤的记者汤计、一直寻找失联MH370上的儿子的文永胜、不愿掺假的大厨曾建伟——每段简洁的文字后面,都有网友的跟贴数,让网民能清晰看到积沙成塔的力量。PC版页面最后,网友轻触鼠标,马上显示包括自己在内有多少网友也关注了这个页面。一种关切、一种力量,自然体现。音乐、画面、文字,温婉有力,举重若轻。


微博,无疑是最独特的通道和内容资源,新浪微博推出《“微”观天下》板块,试图利用大约1300万网友对@微天下全年发布的16709条国际资讯微博(平均每天45条)的反应来描绘他们的“世界情绪地图”,可惜,按照国别梳理新闻时,只是简单罗列年度要闻和网友最关注的两条新闻,如果这两条新闻的选择还可以说是依据网友转发和评论的次数,那么涉及该国新闻的关键词则显得过于主观甚至无厘头,如涉日新闻的关键词“心塞”、涉韩新闻的关键词“女汉子”——没有精准利用而是简单概括了网友的注意力信息。而且,把各国相关新闻的信息,做成十几张仅仅有文字和数字差异的图片,显得呆板、平面,很难吸引非新闻专业的网民往下一张图一张图地仔细阅读。很不网络!


来看网易:“网易新闻年终策划”《圈子控》和“网易新闻客户端2014年终策划”《上头条》


《圈子控》有真正的戏谑精神,把年度事件中的复杂关系以圈子戏仿,还不较真所说的圈子是微信朋友圈还是易信朋友圈,哈哈!它假托一位圈子控,这位控爷的圈子十分了得,分政治圈、商业圈、娱乐圈和名人圈,政治圈有周老虎和他的朋友、商业圈有马云和他的对手,每个圈子人物的选择、关系的重构、话题的发起、网友跟贴的激发,颇费心思。网友参与这样的戏谑训练,是为将来的时事脱口秀彩排呢。


《上头条》的思路还是像去年一样梳理过去一年的新闻,也不乏对网络主播这一新职业的窥探,只是比去年细分了“深阅读”、“新悦读”和“影像记”三个板块;猛一看,以为三个板块分别突出文字、图片和视频,但有的在“深阅读”出现的题材,在“影像记”又再次出现,且各部分条数不一,打乱了整体的设计感,分明暗示:你要三部分都看,算你傻!


标称“今日之声年终策划”的《专家来了》显得比较业余,它人为制造所谓砖家和P民的对立,放大2014年的一些雷人雷语,但又没有在年终时来一个确认,给真假专家一个自辩的机会,反而再次强化了双方的标签,遗憾!


最后来看腾讯:“腾讯新闻年终大片”《飞过2014》和 “2014回眸”《一眼难尽》


虽然不止一家用“大片”、“巨献”之类的说法,但2014年真正称得起大片的恐怕也就腾讯的《飞过2014》了。它的确是用了航拍,但《飞过2014》有点儿像齐柏林的《看见台湾》,既高高在上,又脚踏大地,它让我们看到了受污染损害的牧民与沙漠的生死相依、唐卡艺人与火灾后的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文化血脉、随打工父母进城读书的孩子与都市的若即若离,航拍让我们逼视历史与现实、城市与乡村、富裕与清寒之间的距离。当然,航拍让《飞过2014》胜出却并非完胜,策划者要解决好“标志事件、核心人物与夺目镜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这次是从事件出发、寻找人物,影像只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已,丑与美都远远称不上触目惊心或动人魂魄,《飞过2014》中的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更多的是靠网民意会,而不是像《看见台湾》那样一望即知、直指人心。2015年,如果还用航拍,但愿航拍者能让我们有灵魂飞升的所见!


《一眼难尽》将近似的图片以“相同的命运”、“相同的故事”、“相同的情感”为题进行简单的类比,比如马航MH370消逝Vs马航MH17坠毁、德国下议院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Vs英国伦敦纪念一战100周年、德国队时隔24年再夺世界杯冠军Vs德约科维奇高举温网男单冠军奖杯,这样的比附与单摆浮搁毫无二致;唯一有趣之处在于用户把手机左右倾斜,可以分别看到左右两张完整的不同的图片。如此而已。


下面是最后的正序排名,让我们随四大网站再次回眸新闻中的2014——


腾讯:《飞过2014》


http://news.qq.com/original/jdrw/jn26.html?tu_biz=1.114.1.0




网易:《圈子控》 (见网易新闻APP原创板块)




新浪:《至少还有你》 http://news.sina.com.cn/c/nzchzshyn/



搜狐:《2014请你上朝》 http://news.sohu.com/s2014/shangchao/




寄望2015,有没有可能由哪家网站领头发起、累积经年,创下类似纽约时代广场新年倒数那样的网络化、中国化的公历新年的礼俗?值得一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