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媒介依然内容为王

2014-12-18 16:00| 发布者: 刘艺| 查看: 114| 评论: 0|原作者: 权义|来自: 《青年记者》杂志

摘要: 起笔这篇文章的时候,朋友圈中正在刷着两则广告:一则是新京报的征订广告,它是这样写的——我心永恒,无需澎湃;半天不到,澎湃这样回应——若生命不澎湃,则永恒无意义。   北方的新京报是传统媒体的杰出代表,它 ...

起笔这篇文章的时候,朋友圈中正在刷着两则广告:一则是新京报的征订广告,它是这样写的——我心永恒,无需澎湃;半天不到,澎湃这样回应——若生命不澎湃,则永恒无意义。

  北方的新京报是传统媒体的杰出代表,它的影响力一直是我所尊重的。新生的澎湃是我所供职的单位,被誉为媒介转型的新型代表。这两个互踩的广告显示出当下媒介的生态环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较量也更加激烈。

  今年,我从传统的报纸来到了澎湃新闻网,朋友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是:“你觉得纸媒会死么?澎湃转型能活吗?”这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我已经服务传统媒体10年,媒体转型也已经谈了将近10年,至今也没有特别清晰的答案。

  对我来说,比较清晰的认识有两点:

  其一,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几乎难以看到人们翻阅报纸,更多的人是低着脑袋看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新一旧的转换,是这个时代的转换。

  新闻报道的生态已经被重构,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打破了原有的传播通道。短平快的信息越来越拥挤于微博、微信朋友圈内,在传统媒体的渠道中渐渐变得微不足道。

  其二,无论纸媒还是新媒体,还都是媒介,只是传播方式不同,核心还是做内容。

  前些天,我参加小米的新闻发布会。小米正式宣布陈彤担任副总裁。雷军说:“做硬件是我们工程师的强项,做内容我们不行,所以陈彤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作为互联网思维领军人物的雷军的话,也应该给我们媒体人带来思考。

  传统媒体人常问的一句话是:“你所生产的内容,瞬间就会被搜狐、新浪、腾讯等网络媒体转载,为他人做嫁衣,你的商业模式在哪里?”

  综观所谓的互联网媒体平台,从虎嗅到36氪,从搜狐自媒体平台到百度百家,从微信自媒体联盟WeMedia到微媒体联盟Vmeti,这些平台的涌现,其实无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聚合内容,提升平台的影响力。

  传统的商业网站也担心内容缺乏的问题,尤其是纸媒拿起版权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内容权利时。于是,各大商业网站除了转载新闻外,现在都纷纷建立自己的采编团队。

  新旧媒体融合,对媒体人来说是一个机会,但也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权义 东方早报 澎湃新闻记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