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国掀起“媒体融合”热潮,要想真正达到融合目的,媒体立足群众是关键。 新媒体为什么能够从固若金汤的传统媒体手中分化出大批受众?夺取了大半传播市场? 除了新技术能实现人人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外,主要还在于,传统媒体总习惯于报道既定的概念性的空话、套话,传播对实际生活缺乏信息作用的话,总是善于传播有钱有势有财富人的事。而老百姓眼里见的,心里想的,实际做的,现实经历的事实,传统媒体都不热衷于报道,或少报或者变相的报。当新媒体实现了人人自媒体,人人都可以传播自己的意见时,人民群众便不再买传统媒体的账,自主采用新媒体自己传播,使中国出现了多个舆论圈。 如今人们了解新闻的信道,基本都赖于手机网络,传统媒体几乎失去了原有的基本受众,实质等于失去了传播市场,也就是丧失了舆论传播能力,使执政党舆论控制力受到了威胁,所以中央今年8月提出媒体大融合。 提出媒体大融合,是为了争夺回失去的传播市场,凝聚更多的受众,而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媒体的救济。然而,全国当下正在施行的媒体融合中,基本停留在两类媒体传播方式的叠加上,即党媒办网,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继续传播过去的老一套。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融合,不仅争取不来读者,而且连这样的新媒体也会失去读者,丧失市场。事实上,全国各省党报当年所办的网站,没几家的日子好过。 问题的关键在于,媒体融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多年形成的传播观念,必须立足群众,坚持媒体为群众服务,媒体才会具有生命力。 40年代初,延安办的《边区群众报》是陕西日报前身,当时有个轰动的新闻事件叫《乌鸦破案》:事实是南方奔赴延安寻求真理的一个女大学,长得很漂亮,被共产党一个大军官看上,大军官要纳女大学生为妻,女大学生不允,军官百般刁难,越发不理。大军官便骗女大学生到深山谈心,凶恶地强奸后枪杀了漂亮的女大学生,把尸体扔进枯井里。回延安后造一片风声,说女大学生经受不住延安艰苦生活,又跑回南方去了。但时隔半年,枯井上方乌鸦成群,驱逐不散,当地老百姓下井看个究竟,见到女大学生尸体已腐烂。群众义愤填鹰,成群结队到当时的边区政府反映,《边区群众报》记者根据群众反映到现场调查事实,发表了《乌鸦破案》报道,被当时的党中央看到,立刻组织调查,处决了罪恶的大军官,赢得了民心。这一新闻案例印证了延安时期共产党的媒体,真正是“为群众办报,由群众办报”,所以当时共产党的宣传一呼百应。 现在实施媒体融合,尽管是和现代技术实施融合,但恢复我们党“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依然至关重要。因为在新媒体条件下,实现了人人自媒体,老百姓拥有了自己发表言论的条件,无论什么媒体,已不存在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的固态摸式。当今无论什么媒体,只要立足群众,服务人民,传播对人民有益有利的信息,传播人民群众欲知而未知的有用信息,这样的媒体就会因受众信任、拥戴、云集而迅速形成为主流。即便当年属于官办的主流媒,只要继续讲假话、说空话,传老百姓没用的话,或报道欺压坑害老百姓的事,老百姓必然唾弃。 立足群众融合媒体,重点体现在媒体的新闻关注点上。世界和中国每天发生很多事,哪些该报道哪些不报?采取什么方式报道?各种媒体都会有自己的选择,千选择万选择,最终的选择衡量的标准,都要落实在“群众需要不需要,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知道不知道基本点上。媒体只要这样真真正正地立足群众,为服务群众而融合办媒体,为服务群众而办媒体,失去的受众就不用刻意去争抢,肯定会全力支持和高度关注,新时期的新闻传播力将会大大增强。 (本文作者杜耀峰应邀于2014年11月15日在长沙“第七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上的发言,作者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新闻学研究院院长,原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