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外媒:对抗西方宣传 俄组建新传媒机构主攻外宣

2014-11-12 21:28| 发布者: 刘艺| 查看: 248| 评论: 0|来自: 参考消息

摘要: 基谢廖夫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卫星”新闻通讯社(俄新社网站)   参考消息网11月12日报道外媒称,为了在全世界对抗所谓的西方侵略性宣传,俄罗斯10日推出了一个拥有数百名海外记者的国有媒体机构“卫星”新闻通讯社( ...

基谢廖夫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卫星”新闻通讯社(俄新社网站)

  参考消息网11月12日报道 外媒称,为了在全世界对抗所谓的西方侵略性宣传,俄罗斯10日推出了一个拥有数百名海外记者的国有媒体机构“卫星”新闻通讯社(Sputnik)。

  据路透社11月10日报道,在一个媒体中心所作的高科技演示上,德米特里·基谢廖夫简要介绍了旨在修复在乌克兰危机中受损的俄罗斯形象的计划。他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最喜欢的记者之一。

  尽管莫斯科否认回归到苏联式的宣传手法,但俄罗斯媒体高管们还是私下承认他们在打一场类似冷战时的宣传战。

  保守派电视节目主持人基谢廖夫说:“我们将提供另一种对世界的解读。世界存在这种需求。”他是“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社长,该机构是去年普京为提升俄罗斯海外形象而成立的。

  他的讲话是对美国的旁敲侧击,普京指责美国试图将自己的意愿通过媒体强加给别国,包括在乌克兰危机期间。这场危机让莫斯科与西方的关系降至冷战以来的最低点。

  被广泛看作普京首席宣传员之一的基谢廖夫主持着一个每周时事节目,该节目抨击西方、支持普京,称受到西方支持的法西斯主义者在乌克兰横行,并称支持俄罗斯在这场危机中的行动。

  基谢廖夫说,“卫星”新闻通讯社将在30个城市开设“新闻中心”,包括华盛顿、伦敦、柏林、巴黎、里约热内卢和众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首都。

  他说,该集团业务将包括通讯社、电台、网站、手机终端和社交媒体等。一些新闻中心将拥有多达100名员工。

  到明年年底,“卫星”新闻通讯社将在34个国家用30种语言“发声”。

  基谢廖夫没有提及成本,但一名官员指出,钱不是问题。

  大多数俄罗斯媒体都效忠于普京,反对党拥有的电视宣传机会很少。总统将牢牢控制媒体看作是掌控权力的重要内容。

  另据法新社11月10日报道,俄罗斯10日推出新的国有外语新闻机构,以挑战西方的“侵略性宣传”,提供对全球事件的“另一种解读”。

  这家新的新闻机构——“卫星”新闻通讯社——的前身是俄罗斯新闻社外语部和“俄罗斯之声”电台。去年12月,在主持人德米特里·基谢廖夫领导下,“俄罗斯之声”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整改。

  基谢廖夫对参加“卫星”新闻通讯社启动仪式的外交官和政府官员说,新机构将对外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俄罗斯是俄罗斯式的”。

  他说:“我们反对当前向世界所作的侵略性宣传,它在强行建设一个单极化的世界结构。”

  去年12月,俄罗斯新闻社解散,基谢廖夫成为新成立的“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掌门人。

  俄罗斯新闻社的俄语内容仍保留这一品牌,而它的外语网站和社交媒体网站现在转向了“卫星”新闻通讯社。

  基谢廖夫说,新集团的重点是广播和网络。他强调,每天以4种语言——英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播报的内容将超过苏联时期的外语电台莫斯科电台,后者是克里姆林宫在冷战时期的喉舌。

  

  【延伸阅读】俄罗斯将限制俄媒体外资持股比例

  外媒:对抗西方宣传俄组建新传媒机构主攻外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罗斯将限制俄媒体外资持股比例(网页截图)

  国际在线专稿:据《纽约时报》9月24日报道,俄罗斯议会9月23日通过了一份初步法律草案,将俄罗斯媒体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设定为20%。

  俄罗斯的顶级商业日报《新闻报》(Vedomosti),俄文版《福布斯》(Forbes)杂志,以及另外的几十家资讯、社会和时尚类杂志,都在该法案所涉及的范围之内,这些出版物将不得不在2017年之前变更所有权结构。

  该法案的首次宣读几乎全票通过:表决结果为434比1,与此同时,议员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指责西方正在利用这些新闻媒体攻击俄罗斯政府。

  (2014-09-25 10:51:33)

  

  【延伸阅读】俄罗斯媒体惊叹中国能“复制世界”

  参考消息网6月13日报道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6月12日刊登题为《中国复制世界》的署名文章,作者格奥尔基·佐托夫在文中称,美国媒体相信,中国经济正是靠“剽窃”他人的创意才得以提升的。中国人不仅“盗取”他国的军事机密,而且还复制他国的智能手机、汽车,甚至整个城市。

  “请看这款手机,这是最新款诺基亚的仿制品。这里到处都可以买到仿苹果手机。真机卖700美元,中国仿制品卖200美元。这是新秀丽的箱包,同真品按一比一的比例仿制,绝对以假乱真。旁边是香奈儿和路易威登的女包,样式与真品完全一样,价格只有十分之一。楼上是等离子和液晶电视,100美元一台,都是旁边的村4453子昨天组装好的。只要出现一款新的电子产品,不出两周,中国就会生产出仿制品,而且质量上乘。”来自深圳的35岁赵姓商人滔滔不绝。

  穿行于著名的罗湖市场,在这座五层大楼里可以买到任何商品,“甚至是五角大楼的秘密图纸,”赵先生开起了玩笑。他说:“我们的脑子不好使,但我们的手很巧。用别人的创意来快速挣钱——这么做更省事。”作者在一台仿冒的松下冰箱前停住脚步。赵先生说:“这台冰箱可以迅速制冷。还可以演奏音乐,这可是日本原装产品没有的功能。”

  文章指出,中国人仿制智能手机时,还会加入各种功能。他们可以把电视、手电筒甚至空调开关都“装进”手机里。过去中国的仿冒品被称为“小破烂儿”,如今中国人仿制的世界名牌确实挺结实。

  广东的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欧式豪宅”的广告。不,你用不着去欧洲,这类欧式高档小区就建在中国农村的河滨湖畔。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山寨版的哈尔施塔特小镇了(这一奥地利小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据说中国一帮工程师扮成游客前往奥地利,在镇子上住了整整4个月。他们将各栋房子的细节全部用相机拍下来,仔细测量房屋的尺寸,将整个镇子都“搬”到了中国。哈尔施塔特镇政府震惊了,但他们并没有提出抗议。

  文章说,如果有哪家公司决定与中国人打官司,那么中国的皮包公司会立即消失,而后在公司原址又会立马注册一家新公司。此外,中国人还会通过变换著名商标的字母来回避麻烦,比如将iPhone改为ifon。

  来自香港的汽车经销商詹姆斯·侯(音)说:“十年前,世界还不知道中国车,后来忽然像决堤一样,中国出现大量的仿制车型。长城仿日产,力帆仿丰田,奇瑞仿雪佛兰。中国人仿制的不仅有普及车型,还包括高档车。比起花费几十年来创立和经营本国品牌,剽窃他人的品牌来得更简单。我并不以此为荣,但我们生活在技术间谍时代。谁偷得快,谁就是原创。起初中国生产的汽车质量吓人,现在中国人学会了造汽车。如今非洲和亚洲的大多数汽车产自中国。许多人想买一辆价格仅相当于一辆自行车的假丰田车。”

  每当欧洲和日本举办车展,都会有大批中国“观众”蜂拥而至,他们像蚂蚁一样围观各款新车型,从各个角度拍照,旁若无人地掀开车前盖和后备箱。不久后,那些跨国车企便会大吃一惊:他们的新车还没上市,中国已经开始卖仿制车型了,其外观和内饰与他们的新车型完全相同。文章称,如今中国已经基本上不再购买某种商品的生产许可证了。何必多此一举呢?

  作者在文中指出,剽窃是不好的行为。中国人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富裕,对于其他国家的看法,他们根本不会在乎。

  (2013-06-13 09:56:0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