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APEC蓝”“脱敏”该谁反思?

2014-11-11 10:17|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448| 评论: 0|原作者: 欣岩|来自: 本网原创

摘要: 11月10日,习近平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晚宴前致辞:“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 ...

11月10日,习近平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晚宴前致辞:“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新华网11月11日报道)

习主席希望北京“APEC蓝”能够永驻的话语一出,立即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在此之前,“APEC蓝”仅限于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网友调侃。有网友感慨说,“APEC蓝”终于脱敏了,成为传统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这个声音很微弱,却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深受雾霾危害的大都市,为什么在APEC会议期间,大多数媒体对网络舆论场热议的“APEC蓝”讳莫如深?等领导人跟外国元首开诚布公地谈论起自己朴素的希望,这个希望也是北京市民甚至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后,传统媒体才敢“破冰”跟着谈论呢?

时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话题很热,并且不少传统媒体都在跃跃欲试新媒体。媒体技术的互补容易,媒体内容的互补甚至融合委实不易。如所周知,我国的舆论场不止一个,由传统媒体打造的舆论场被称为主流媒体舆论场,由微博等新媒体打造的舆论场被称作网络舆论场。因为网络舆论场不被视作主流,一些时候尽管其议题很契合现实问题,不被传统媒体纳入报道范围,这样的话题就无法受到官方的重视。换句话说,传统媒体报道的内容都是脱敏的,而网络舆论场议论的东西往往因所谓的“敏感”而被传统媒体有意回避。话题不同,媒体融合谈何可能?就“APEC蓝”为例,连国家领导人都敢公开谈论,并且是当着众多国外元首和夫人的面毫不掩饰中国民众的担忧,不回避北京空气质量状况不够理想的短处。像这样不避讳自身短处的做法,才能赢得与会元首的认可,赢得国内民众的肯定。比如,不少网友纷纷称赞说:“不避短,敢争强!务实,朴实!”“习大大坦诚直率!不遮不掩,令人敬佩。”

领导人的坦诚,网友的激动,对我们的新闻媒体来说,应该有所反思才是。前两年,钱理群教授批评国内一些学者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懂得什么样的话该说什么样的话不该说,所谓该与不该的标准是衡量对个人是否有利。我们是否敢进一步:中国可否有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媒体呢?如果没有,为什么有时候连《人民日报》都敢发声的事情,地方党报和都市报、电视台却不敢发声呢?如果有,为什么这些媒体在批评别人时慷慨激昂,唯独不经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否也很“精致地利己”呢?据闻,APEC会议期间,某媒体的记者在微博就北京空气质量发表看法,当天就被所在单位停职等候处理。一个媒体人说了句真话,就吓得所在单位如临大敌,以“大义灭亲”的姿态高调处理,可见APEC会议期间多少媒体对北京的空气状况讳莫如深,觉得这是相当敏感的事情。回头想想,是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媒体要敢于担当,才有公信力。该说的话不敢说,等到领导发声了,自己才去跟风谈论。这样的处事风格,敢问是未来的融合媒体的风范吗?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4/1111/07/AAOL5S400001124J.html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