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新闻需要深入调查和持续投入。请您使用下面的链接将澎湃新闻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别人。如有更多合作需求,请查看我们的版权页信息或给contact@thepaper.cn发邮件。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6185 甲午战争新视角:新闻传媒、商业利益与民族主义 ![]() 纠葛不清的赌博、彩票和种族政治 ![]() 从旅行看边疆:朝鲜士大夫的旅行及其身份认同问题 ![]() 朝鲜山水画 荷兰莱顿大学学者Remco Breuker在《东亚历史》(East Asian History)2014年第2期上发表了论文《境内还是境外?边界的模糊性和高丽人在辽、金、宋、元时期的旅行》(Within or Without? Ambiguity of Borders and Kory Koreans’ Travels during the Liao, Jin, Song and Yuan)。在高丽王朝统治的500多年中,旅行始终是朝鲜士大夫的一个生活主题。通过相关的文学叙述,国内的旅行者在信息闭塞时代的不同地域之间创建了联系、并由此构建王朝统治的权威性;而跨出国家的旅行,则承担了将域外文明(如中华文化)带回高丽的责任。许多高丽商人在杭州、明州、登州或者在北方与辽、金、元的交界处聚居。在蒙元统治前后的旅行是非常不同的,主要不是因为高丽成为蒙元的附属国而带来的政治变动,而在于此时高丽人的自身认同、对于自身在世界地位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认为,对于13-14世纪高丽士大夫旅行的分析能够揭示朝鲜(高丽)人最根本的自我认知和身份形成的过程与关键所在。汪朝光评谭纳德新作:四平战役的性质究竟如何?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副所长汪朝光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4期(2014年6月)发表书评,讨论美国学者谭纳德(Harold M. Tanner)的著作《东北之战和中国命运:1946年的四平》(The Battle for Manchuria and the Fate of China: Siping, 1946,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13)。 ![]() 汪朝光指出,谭著作为美国学者的著作引用中文论著数量超过英文论著,是美国的中国史研究新趋向。过往的美国学术研究常有居高临下之态,对非英语论著往往作为资料而非研究来对待,而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历史研究的中文论著得到美国学者的重视,除了一般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外,也反映出学术研究其实也难免受到非学术因素的作用。 来自澎湃新闻thepaper.cn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