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很喜欢“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这句话,因为世界受偶然性法则控制,突如其来的事情最真实、也最珍贵。对于爱美者来说,情况则刚好相反。他们总喜欢把自己希望大家看到的东西呈现出来。为这个预期的“呈现”,需要事先做足功课。如果没来得及彩排一下,出现窘境在所难免。 河南漯河高中74人获10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体育加分,占河南全省此项加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央视记者在采访河南省体育局宣传处处长袁军问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审查具体由谁来做”时,这位处长犹豫了一会说“能不能你问之前咱先沟通沟通”。(《21世纪经济报道》7月7日报道) 高考加分本来就很荒谬,可闹剧在咱们这么变成正剧的现象相当普遍。闹剧正唱,一旦出现意外,“演员”狼狈就不足为奇了。这位袁军处长被记者问懵的镜头在央视播出,不过是让闹剧现出原形罢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时政新闻,不少官员的侃侃而谈,有即兴发挥的,更多则可能是预先彩排过的问答。对于缺乏媒介素养者而言,如果以为那就是原生态的采访,难免深度“入戏”,进而影响自己对新闻的判断。只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利益之争,明白职能部门以及官员并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圣人,就得小心他们也会逐利,为逐利可能随时撒谎。这样,在接触新闻的时候就要有所警惕,不能贸然全信官员的话。特别是在媒体乐于配合官员的时代,经过彩排的新闻采访,确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有时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这次,央视的记者没有讨好河南体育主管部门,没有给他们彩排的机会,导致采访触及了高考体育加分的敏感处,让受访者感到有点难堪,不得不“求饶”沟通沟通。沟通者,彩排之别称而已。对于无利益诉求的沟通我们应该持肯定态度,问题在于如果媒体或记者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再去和被采访对象沟通,这样的“沟通”,可能导致新闻采访成为一种表演。这样的先彩排后采访的沟通,徒披了一副正剧的皮囊,演戏的和采访的都很清楚不过是闹剧的演出。 彩排的新闻多,原生态的新闻必然少了。如果媒体愿意对社会负责,拒绝和习惯于彩排的部门或官员合作,新闻采访相信会因此精彩许多。比如这位袁处长的求饶,如果先有所“沟通”,公众就失去了一次认识加分丑闻的精彩画面。网友对这个新闻颇多调侃:“领导的表情好委屈,再问下去都能哭出来,看着我都心疼。谴责不按套路出牌的记者。”“不按台本走流程,你好讨厌哦。”“央视采访越来越偷懒了,都不给被采访对象搞个提词器了,万一人家说错话影响多不好。”这些调侃,从一个侧面表明:多数新闻并不不符合公众的预期。这样的原生态采访,才是公众所喜欢看的新闻。 职能部门作为社会管理者,不能有私利,不能把闹剧涂抹成虚假的正剧。否则,一旦剧透了,自己原形毕露的那天,也就是公信力元气大伤之时。希望这样的“闹剧”经常原形毕露,舆论的威慑力才可以有助于社会公平秩序的建立。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4/0706/21/A0GJADB30001124J.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