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际接轨,离不开借鉴他山之石,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学习和照搬不同,学习讲究的是有所学有所不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学习都需要有所选择。只是这个选择不能只选择有利可图的东西去学习,不选择无利可图的东西。或者说,只选择学坏的,不选择学好的。这样的“选择性学习”,如今在我们这边具有某种普遍性。 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指出,中华医学会于2012年至2013年在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以20万元至100万元价格公开标注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资格,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卫计委一主管称,社会组织和企业双方“你情我愿”,拉赞助是跟美国学的。(《中国经济周刊》7月1日报道) 作为具有官方色彩的中华医学会,利用所在部门的影响力,大肆敛财。被审计出问题,主管单位还相当护犊,一句“跟美国学的”,好像要怪罪也不该怪罪中华医学会及其主管单位卫计委,只能怪他们的“老师”美国。如此荒谬之词,如果不是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想必多数人以为这个主管是在说相声呢。 美国的学会(协会)拉赞助,是事实。中华医学会借鉴美国同行的经验也没错。只是别忘记了,“国外协会都是民间的。国外讲究行业自律,医生由医生协会管,记者由记者协会管,政府反而没有权利管”;“美国的学术学会和医师工会是有自我净化功能,中华医学会有没有净化过学术污染?”“美国商品上写的协会推荐,那个协会就要负责的,出了问题协会要倒霉的。在中国呢?协会都是大老爷,出了问题他们直接就给盖住了。”(组合网友的观点) 纯民间的协会,必须将利益和责任捆绑在一起,拉取赞助可以但要承担连带责任。这是美国学会、协会的惯例。中华医学会作为具有官方背景的学会,将学会成员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和自己的学术活动挂钩,将企业的产品销售挂钩。这样的“赞助”受益方缺乏责任和义务,最终沦落为一种赤裸裸的交易。中华医学会只学习美国学会如何赚钱忘记学习人间的中立、责任,结果让自己变成了准“官商”,会员不敢不买账,企业不敢不讨好,这样的学会已经背离了学术的中立、客观准则。套用《潜伏》里靠情报交易发横财的谢若林名言,那就是别看他们“满口都是主义,心里全都是生意”。这样,虽然中华医学会对美国确实是有所学,只是所学的是经营观念,把人家核心的价值观给跑在一边了。这样的巨额“赞助”,对学会意味着什么,对医生意味着什么,对患者意味着什么,貌似学术道德和医学伦理给晾到了一边。 学习也要讲究良知,不能片面学习一点皮毛,更不能把学习的那点片面东西,说成了学习人家全面的东西。否则,就是在有意抹黑自己的老师了。我们的一些机构“对自己有好处的就学,没好处的或者是限制性措施就不学”,出了问题反咬一口自己学习的对象。这样的落井下石,怎能不令人忧心忡忡?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4/0701/01/A01IOCPD0001124J.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