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业界良心”们请别给业界泼脏水

2014-6-29 11: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72| 评论: 2|原作者: 欣岩|来自: 本网原创

摘要: “业界良心”家


前几天,江苏理科第一名吴呈杰想学新闻,被多位记者苦劝别学新闻,原本对北大的新闻专业很感兴趣的他最终改变了主意,转而考虑选择金融学专业。这个新闻刊发后,微博上一些新闻业界人士纷纷打出“业界良心”的招牌,劝学生放弃原始的新闻梦想。受此影响,其他行业的人也规劝考生别学自己所干行业的专业。稍微浏览一下,“业界良心”们除了把新闻学打入黑名册外,还把会计、金融、法学、心理学、医药学、电子商务、计算机、机械自动化、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等专业,全部给打上了不宜报考的专业。

高考学生涉世不深,他们对某个行业、学科抱有好感,这种憧憬是一种难得的原始兴趣。如何呵护他们的兴趣,正确引导他们把兴趣变成毕生的事业追求,才是对高考学生最大的关爱。看到一些业界人士,甚至是有点知名度的微博博主在畅谈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如何卑贱、堪忧,这种舆论恐慌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考生的专业选择。殊不知,因为受惊吓被迫改变原始的兴趣,对考生个人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答案要在很多年后才知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假若有考生那时后悔不该听了“业界良心”们的规劝,敢问这样的误导责任,“业界良心”们会自愿承担吗?即便承担,你们又有什么资本来承担误人子弟的责任呢?

每个行业的生态状况都不会尽善尽美。有问题才有挑战,有挑战才有机遇。一帆风顺的行业,也是对人才扼杀最大的行业。对于莘莘学子们而言,报考什么专业固然重要,但大学任何专业所能提供的不是有限的那点课堂知识,而是学生的认知方式,是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可能落伍,唯独大学教育训练的学生认知能力可以伴随一个人的终身。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轻易否定一个专业,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失望了。专业和人种一样,没有天然的优劣之别,专业只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大学的任务在于把你带到这个平台上,至于你在这个平台上如何拓展自己,未来的路还得靠学生自己走下去。学科交融,没有孤立存在的学科。悲剧的是所谓的“业界良心”们把自己对某个专业、行业的感受当作“普世价值”,有意推销给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考生,未免有点太滑稽可笑了。滑稽可笑的行为,滑稽一下并无大碍,只是甭贴上“业界良心”的标签招摇过市。正如有网友所说:“狀元加入新闻界,更使充数记者无地可容,多一个香炉多一只鬼。劝强人不加入自己行里是正常自私的行为。”“全世界都一样,容易当的那不叫记者,叫文棍。谁爱当文棍谁去。”“如果状元这么轻易就被劝退了,那也说明他对新闻事业并没有多少决心,也并没有多少自我意识,这样的状元也许真的不适合新闻行业。”

兴趣是成就事业的最佳良药。没有兴趣,为逃避困难、享受安逸改变兴趣,或者蛊惑他人不要和自己同行,是在给自己所在行业泼脏水。不论这样的“脏水”被注入多少“香水”,也无法改变其背离科学、摈弃责任的本质。希望在来年这个时候,少点贬低行业、专业的“业界良心”箴言和“业界良心”家们,多点尊重考生的旨趣、鼓励他们为兴趣而读书的言论。


新闻链接:http://js.ifeng.com/news/detail_2014_06/27/2499830_0.shtml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dmin 2014-7-4 12:56
靠谱儿吗 千万别报X专业http://editor.caacnews.com.cn/mhb/html/2014-07/04/content_141690.htm
引用 admin 2014-6-30 12:18
评论:“业界良心”们请别给业界泼脏水
2014-06-30 12:09:49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刘海明http://learning.sohu.com/20140630/n401562787.shtml

查看全部评论(2)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