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在沪发布。报告显示,《人民日报》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报纸,中央电视台则入选最喜爱的电视媒体。就生活服务节目的类型而言,相亲交友类和求职类节目最受中国大学生欢迎。 [点击查看新闻] 从2013年起,有一个词走进我们的视野:大数据。大数据走俏,数据新闻也跟着火爆起来。数据,通常给人以严谨、肃穆的感觉,因为它可信。不过别忘了,数据属于人造物品,只要数据的原始提供者有个人的“小九九”,数据就可能变成“小泥人儿”,任凭主人把玩。所以,一则数据的可信度如何,关键看调查机构的社会声誉怎么样。如果不是知名的调查机构披露的数据,我们最好且看且存疑。倘若过于当真,难免会闹笑话。 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这个调查数据,把央视列为大学生最喜欢的媒体,尚情有可原,因为许多国外的媒体,在学生宿舍无法直接看到。瘸子里面挑将军,央视当选最受喜爱的电视媒体,可信度大抵还行。纸媒的情况和电视媒体不同。纸媒总量大,风格多元,竞争也激烈。如果说党政干部最喜爱《人民日报》,相信也不会有太大的争议。若说在校大学生最喜爱这份报纸,不知您信不信,就我所执教的学校来说,情况貌似并不是如此。看过这个新闻,我随机问了一些学生,或许是我的样本无法上千的缘故吧,没有一个学生承认自己最爱看《人民日报》。甚至有人怀疑:这个调查是不是在故意“黑”《人民日报》啊? 公众对《人民日报》有刻板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必须承认,现在的《人民日报》无论在版式还是内容方面,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换句话说,《人民日报》在接地气。但是,如果就此得出现在的大学生最喜爱《人民日报》,想必还不符合实际情况。全国将近2000所高校,在123家高校做调查,受访者12000人左右。即便受访者真的把最爱选给了《人民日报》,还有个很大的问题:这个数据能代表全体在校大学生吗,这个结论是受访者真实意愿的表达吗? 严格的数据调查,应该保持中立。也就是说,涉及大学生的调查,不该是大学自己的调查机构,应该由非教育机构下属的调查机构来完成。现在的这个调查,是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组委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完成的。大学生传媒节由什么机构主办,网上没有发现相关的信息。上海交大社会调查中心选择调查样本的依据是什么,受访者的信息是否可以公开,直接关系到调查结论的真实可靠。如果调查数据没有说服力,或者与公众的感觉相差悬殊,难免给人一种很萌的感觉。如果调查机构不能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让公众消除他们的怀疑,这样的调查数据是不是在有意无意地“卖萌”呢? 科学的数据,不需张扬自然能服众;“卖萌”的数据,虽然披着科学的外衣,却只能以很萌很好玩的形式供人议论。这样的调查数据,和虚假新闻又有多大区别呢?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