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作不死”成了网络流行语。它之所以流行,无非在于形象地诠释了个人行为的因果联系,特别是不良行为的因果关系。许多时候,祸端多系己为。就拿让人不寒而栗的艾滋病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除了少数输血被感染者,多数与个人生活行为的不检点有关。有了艾滋病,自己未必能够马上知晓。耽误了诊断,既害己,还可能害人。所以,将艾滋病纳入体检项目也就非常必要了。但是,不是所有群体都适合检测艾滋病。如果体检的对象不妥,难免惹起争议。
河南省将艾滋病检测纳入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体检范围。据称,这样做是利用新生入学的机会集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检测将严格坚持“自愿、保密”原则。(《京华时报》6月4日报道) 虽然艾滋病属于自愿选择体检项目,但政府文件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至于有些地方会不会趁机搭便车,暗中把艾滋病检测塞进体检里,也不好预料,更不要私人信息的泄露了。所以,网上对此争议不小,赞成者认为健康第一,把艾滋病作为必检项目也不过分。毕竟,一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能给传染给其他人。反对者认为,即便入学新生中真有艾滋病患者,其前期不良反应也足以会促使学生自己去医院检查,何况中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远远低于成年人。把艾滋病纳入新生体检,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甚至会造成同学间的相互猜忌,且损害学生的隐私权。 赞成的声音有道理,反对的意见也值得思考。综合来看,大学新生体检是否需要引入艾滋病项目,要看这个中学生群体是不是艾滋病重点防控的对象。如果中学生输血者不少、吸毒者众多,如果中学校园同性恋现象普遍,中学生已然成为卫生部门防艾的重点对象。为呵护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将艾滋病检测纳入大学新生体检,就顺理成章,甚至可以成为必检项目。相反,如果上述现象不够明显,把艾滋病作为新生体检的项目,即便是自选项目,也不大合适。从报道来看,河南目前有4万艾滋病人,青少年感染者病例增多,但这些数据和实际人口相比,如果中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比例达不到万分之一,面向所有学生的体检是否必要,就值得思量了。目前尚不知道河南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和感染途径,所以不好妄加评判。 预防艾滋病,体检当然是一种手段,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举措,体检只能提醒体检者个人注意个人身体。而把好血液市场的质量关,打击毒品交易,宣传同性恋的危害性,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的办法。体检则属于事后发现,对预防所起的作用并不算大。如果不能在预防宣传上做到位,即便免费体检,或者强制性体检,实际收效又有多大呢?何况,中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不该太高。与其对大学新生体检,还不如对大学毕业生体检这个项目。现在,连以前大学新生必检的乙肝都“自选”了,因为要反歧视。那么,艾滋病体检,会不会是对中学生和大学新生的歧视,涉嫌歧视的体检项目算不算一种所谓的“作”呢? http://news.163.com/14/0604/01/9TS1BL0R00014AED.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