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则并不相关的新闻,都出现了错别字。一个是4月21日晚,红河州电视台新闻节目插播“寻兵启事”时,电视画面是“寻人启示”;另一个是4月22日,搜狐传媒报道当天《竞报》于头版刊登刊启示,称将于2014年4月25日休刊。而《竞报》上原文是“休刊提示”。 误将“启事”当“启示”,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奇怪。中学阶段,再分不清这两个词语,语文水平就需要提高了。现在的媒体编辑,起码也该是大学文化水平了。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编辑,不约而同地犯了这样的错误,实在不该。电视媒体拍摄寻人启事画面时,发现上面有别字,可以在制作节目时注明这个“启示”写错了;网媒在转载纸媒内容时,把原本正确的写法给换成错误的写法,就有点难以理解了。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差错,当事媒体都该及时向受众致歉,以维护媒体的信誉。 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应该被看做“文化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建筑”的质量如何,关系到语言的纯洁,关系到新闻产品的文化含量。媒体出版的周期短,无法想图书编辑那样有足够的时间检查差错,但可以采取事后更正的方式弥补自己的过失。更正并致歉自己的差错,体现的是媒体的负责态度。这样的的态度,应该被称作媒体的美德。遗憾的是,这样的媒体美德,今天中国媒体还普遍缺失。西方知名媒体通常设有更正栏目,每天更正前一天内容的差错。国内媒体也不是没借鉴过,只是坚持下来的好像还没有。也许,公众对媒体差错容忍度高了,投诉的现象少了,媒体自身也就觉得没必要自揭家丑,不愿意跟自己的面子过不去。问题在于,现在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传统媒体在抱怨效益下滑,效益下滑固然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关,但媒体报道的质量不高,有了差错也不主动更正,是不是影响效益的原因呢? 媒体是社会的良心。媒体在监督社会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监督自己。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媒体,也该苛求自己。在这方面,我们的媒体不妨学习一下《纽约时报》。这家报纸早在差不多100年前就设立了媒体竞争与公正部,坚持更正自己的差错,对于弄虚作假的记者主动在自己报纸上曝光。相信《纽约时报》在主动检讨自己的时候,心理也不会太舒服。但要在媒体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就不能怠慢自己的读者,就不能掩饰自己的问题。掩饰了问题,就是对受众的不尊重。不尊重受众,最终也会失去受众的信赖。没有受众的信赖,市场会逐步淘汰这样的媒体。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对自己的受众负责,提高报道的质量,不回避自己的问题,这是在给自己积累信誉,而不是丢脸的事情。转变为面子而捂问题的观念,我们的媒体才能良性发展。 新闻链接:http://media.sohu.com/20140422/n398622110.shtml http://news.163.com/14/0423/02/9QG07U2100014Q4P.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