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科学,它与现实生活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美是朦胧的,但朦胧与真实相对立。所以,意识形态经常被理解成虚假的现实。新闻的生命是真实,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具有这样那样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不奇怪,只是这种色彩不能带到新闻报道中,否则新闻的真实性可能受到损害。一则新闻报道是真是假,或者真实的程度如何,并非能立即拿到检测报告。许多新闻报道,往往要通过对比才能分辨出虚实。当然,这样的对比,多数是意外的收获。下面这个科技报道,可能就意外牵涉到其它类似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4月14日,搜索马航MH370航班已进入第38天,但还没有找到任何飞机残骸,视觉搜索力量正在减少。搜寻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14日宣布,决定部署美国海军“蓝鳍金枪鱼-21”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下水展开搜寻行动。(《新京报》4月15日报道) “蓝鳍金枪鱼-21”航行器下水搜救,有网友发出《蛟龙号,你在哪里?》的诗作,追问在紧急关头,不见中国蛟龙号挺身而出的原因。我不懂航海知识,也不熟悉两种航行器的区别。只是对比了“蓝鳍金枪鱼-21”航行器和蛟龙号的潜水深度,前者的最大深度为4500米,蛟龙号的最大深度为7062米。理论数字表明,中国的蛟龙号潜水深度远远超过美国的蓝鳍金枪鱼-21”,就这蓝鳍金枪鱼-21”还是美国最先进的装备了。联想到前几天微博上围绕蛟龙号的质问,我们是不是该反思先前国内媒体关于蛟龙号的报道,有点揠苗助长的味道呢? 科技报道,相对于时政、社会新闻而言,科技新闻更应追求新闻的准确性,因为技术参数的核对比社会事件叙事的核对简单得多。在受众缺乏参照物的时候,一则注水的科技报道可能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问题在于,新闻报道是白纸黑字的档案,只要发布了,就很难再抹去其痕迹。也许,公众无法区分“蓝鳍金枪鱼-21”和蛟龙号的具体用途到底有何区别,但它们的共性都是水下潜行的航行器。现在,深海区搜索马航失联飞机,两种航行器都具备这种功能,中国公众关注同胞的生命安危,“蓝鳍金枪鱼-21”临危受命下水,不管是搜救组织方的安排原因,还是蛟龙号的客观原因,公众提出这样的疑问并不过分。相反,倒是我们的科技报道该有所反思,扪心自问先前我们在做蛟龙号报道时,是不是有点片面相信研制单位的一家之言,把世界领先水平夸大成世界第一。类似的现象,在我国科技界并不少见。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科技单位和科技人员都能恪守科技伦理,他们在给新闻媒体介绍自己成果时都能真实客观把优点和缺点同时介绍出来。这样,新闻媒体的从业者在采访科技新闻时,应学会兼听,学会找国外同行合适虚实。不然,最终等穿帮的那天,我们的新闻媒体跟着狼狈就不划算了。也许,拔高自我成果可以增加民族自信心,符合意识形态的宣传需要,但揠苗助长的新闻,损害的是媒体的公信力。权衡利弊,相信我们的媒体不难作出自己的明智选择。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4/0415/02/9PRE4ETA0001121M.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