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青岛报业整合:股权连接与利益联合

2014-2-13 12:55| 发布者: 肖淑娟| 查看: 164| 评论: 0|原作者: 蔡晓滨 崔永刚|来自: 中国记者

摘要: 2013年,在青岛报业发展历史上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青岛报业市场实现了大整合。
      提要:2013年,在青岛报业发展历史上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青岛报业市场实现了大整合。

  关键词:青岛报业 整合 发展方式转变

  青岛合作的样本意义——股权连接,利益联合,文化融合

  时间聚焦在2013年3月3日。这一天,曾是竞争对手的青报传媒与半岛传媒亲密握手。大众报业集团半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有限 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本着整合资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合作成立青岛新报传媒有限公司,管理运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双方各占 50%的股权。从此,半岛传媒旗下的半岛都市报、城市信报,与新报传媒旗下的《青岛早报》《青岛晚报》,从缠斗多年的竞争对手变为共赴市场的合作伙伴,青 岛的四份都市生活类报纸由此实现了“天下一统”。

  签约仪式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联袂出席,并肩而立。李群与孙守刚都是省委常委,而且都是在十八大上新晋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此次合作也被业界称为“两位中央候补委员见证的合作”。档次之高,分量之重,可见一斑。

  作为省委领导,孙守刚部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战略合作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大众报业集团半岛传媒与青报传媒强强联合,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符合中央和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精神,符合报业发展规律,符合双方的长远利益,必将对全省报刊资源整合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新组建的传媒公司要坚持党管媒体的 原则不动摇,坚持正确导向不动摇,坚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不动摇,更好地服务青岛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青岛市民,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

  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介绍,报业整合是大势所趋,青岛报业与大众报业合作,必将在全国报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 通过整合,打造出与青岛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国际化媒体。一是更好地壮大主流舆论。双方合作以后,将产生巨大聚合效应,要把这个作用发挥好,更有力地引导 舆论,更好地发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二是更有力地拓展影响空间。合作使我们从低层次竞争中解脱出来,我们要立足半岛,影响辽东,挺进日韩和东 南亚,在这些区域,传播青岛和山东声音,扩大青岛和山东的影响。三是更有效地开辟报业科学发展之路。可以有效地利用对市场的控制,调整和优化报纸定位和内 容,加强对版面、价格、人力成本的控制,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报业发展之路。

  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绍军表示,这次合作是青岛市报业传媒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一次成熟战略合作。省市两级报业集团“牵手”,产生的效益不止是加法,而是乘法,将会极大地激发文化生产单位的发展活力和市场潜力。

  青岛报业整合的样本意义更在于其独创性、示范性,除了省市高层的强力推动,合作双方“股权连接,利益联合,文化融合”是其鲜明特色,此种模式为全国报业资源重组探索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

  发展方式如何转变——从“三拼”到“六比”

  青岛新报传媒是中国报业科学发展的探路者,与全国其它城市的都市生活类报纸相比,青岛报业面临的经济大环境是一样的,都很严峻,都不容乐观。但 是青岛所处的报业小环境却又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全国副省级以上的城市中,青岛是全国唯一的都市生活类报纸携手合作、实现统一市场的,这个优势谁也比不了, 是青岛独有的。但是,能否把这个优势发挥好,就成为一个崭新课题。

  要发挥优势,先要认清大势,合作后青岛报业市场出现了新的态势,就是从过去的不可控竞争,转变为可控竞争;从一定程度上的可控成本转变为完全可 控成本;从报纸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报业和其他业态媒体的竞争。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也要随之而变,转变发展方 式就成为当务之急。转方式的核心就是从“三拼”向“六比”转变:就是从简单粗放的拼价格、拼发行、拼版面,向精细管理的比内容、比创意、比策划、比服务、 比版值、比贡献转变。

  新报传媒是一盘棋,各个环节都牢固树立转型意识。广告环节把提高单版版值和业务总量作为追求目标,把精准的服务而不是降低价格,作为争取广告的 筹码;发行环节,改变大水漫灌、一味求量的传统发行思维,构建精准“滴灌”、寻找目标读者的有效发行模式;采编环节找准报纸定位,精采精编,突出特色,让 有限的版面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切实扭转扩版冲动和沿袭多年的厚报意识。过去辛辛苦苦做采编、做广告、做发行,一年下来,貌似进账不少,但是最后一算,却没 有盈利甚至严重亏损,根子就在“三拼”上,单纯拼谁家的报纸厚、版面多,拼谁家的广告价格低,拼谁家的发行量高,三拼的实质就是拼资源,一只手挣钱,另一 只更大的手却在烧钱,好不容易挣点钱,转身又砸进去。最后结果就是空转,甚至负债累累。青岛报业市场就不同了,已经具备了终结三拼,向六比转型的难得环 境,这个环境可谓好事多磨、来之不易,既是省委市委领导极力推动、两大报业集团高层多方接触的结果,更是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结果。观念是个总开关,我们要倍 加珍惜这个难得的好环境,转变观念,转变方式,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报业资源如何整合:四报联动 两调一控

  合作以来,资源整合主要在《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城市信报》这四张报纸的联动上做了三件事,概括说就是“两调一控”,即广告 调价、发行调价、版面控制。通过发行调价,提升报纸一次销售的收益率,并逐步挤出无效发行和低效发行;通过广告调价,提升报纸二次销售的收益率,提高因为 恶性竞争而拉低的广告版值,让版值真正回归价值;通过版面控制,提升报纸的单位面积的效益和效应,压缩低效版面和低产版面。

  广告调价方面:从2013年4月1日开始,青岛四报的各行业广告陆续提价10%以上,效果明显。对比2012年同期,2013年4月到11月份,青岛早报广告版值平均提高31%,青岛晚报广告版值平均提高65%。

  发行调价方面:从2013年5月1日开始,青岛四报零售价格齐步进入“一元时代”,征订价格也同时提高,《青岛早报》《半岛都市报》都是252元/年,《青岛晚报》《城市信报》都是216元/年。

  版面控制方面:青岛四报确立了以基本出版量为基础、以广告占版率为主导的动态定版机制,杜绝不计成本的随意扩版行为。对比2012年同 期,2013年4月到11月份,《青岛早报》总版数减少了15%,《青岛晚报》总版数减少了18%,《半岛都市报》和《城市信报》的版数也大幅度下降,目 的就是通过提高采编质量和广告版值,压缩低产、低效版面,把版面成本降下来。

  报业整合以后,并非就是万事大吉不讲竞争了,而是竞争的方式、领域和层次发生了变化,竞争不是削弱,而是更激烈了,如果说过去更多的是靠拼资 源,现在则是更多的靠比内涵。这样一来,对眼界境界的要求就更高,对工作标准的要求就更高,对改革创新的要求就更高,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就更高。下一步,要 在新报传媒发展内生力的提高上狠下功夫,核心是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优秀团队文化的养成,特别是员工素质的提升,真正实现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 变。

  从2013年4月合作以来,青岛新报传媒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新闻宣传、经营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都有了新进展。尤为可喜的是,在国内同类媒体 效益普遍下滑的情况下,青岛新报传媒实现逆势增长,整合效果初步显现,改革“红利”初步释放。2013年4到12月份,青岛新报传媒成立以来,9个月完成 广告刊登额同比增长5%以上,实现利润大幅度提升,早报和晚报双双实现盈利,一举摆脱多年亏损局面。(作者分别是青岛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青岛报业传媒 集团董事长、青岛新报传媒董事长;青岛新报传媒总经理)

  (原标题:青岛报业整合透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