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教育要有点“时过境不迁”的精神

2013-12-2 20:07|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566| 评论: 1|原作者: 欣岩|来自: 搜狐教育

摘要: 2013年11月29日09:11 来源:搜狐教育

  《易经》的伟大,在于强调变与不变的辩证精神。变与不变,需因地因时因事而定,该变不变或者不该变而改变,与事物发展规律相抵触,最终将为此付出代价。在改革成为时代语境之下,"变"的重要性可能被片面强调了,以至于传统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容易被视作"僵化",对它们不改造一番,好像就与我们的时代精神相违背似的。教育业也不例外。以语言教育为例,在国际化程度不高的时代,国语教育占据龙头老大地位,及至改革开放,人们突然发现外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工具意义,于是外语教育成为时尚。对人们而言,语言意味着机会,多掌握几门外语,就等于给自己的未来事业储备了更多的机会。只是过分强调一种语言的重要,语言的天平难免失衡。

  在外语刚刚在高考中的比重有所降低,舆论持肯定态度的时候,最近报道却聚焦到了被称为"高四语文"的大学语文身上,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取消《大学汉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一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说以前"保卫汉语"还只是少数学者的倡导,伴随着这个事件,"挺汉派"终于找到了为汉语教育摇旗呐喊的证据。

  教育活动不会也不能一成不变,并且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这早已成为共识。变化的最佳状态是循序渐进,忌讳突变。纵观我们的教育事业,有时变化的步伐太快,有时改革被异化成"革命",丢掉了传统教育的精华。这样的转陡弯式的改革,不出现后遗症反倒不大正常。以母语教育为例,大中小学对汉语的教学重视程度、学生对母语的学习投入明显低于先前。由此造成的尴尬是,一些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甚至英语教师,让其翻译点汉语,他们显得比较难为情。究其原因,在于母语功底欠缺,对母语理解有难度,理解不到位,翻译成外语自然不大容易。

  而反观民国时期的一些学人,因为先夯实了母语基础,再去读其他领域的书,再去修外语,他们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则相对较高。对比民国和现代的一些学者,民国时期中西贯通的学者,汉语表达能力强,外文的表达能力也不逊色;今天的学者,基本的外语阅读和表达能力虽然说得过去,但因母语素养不够深厚,影响了他们中国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至于多少人,更是汉语水平差、英语水平也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不在于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而在于教学的方法和学习兴趣的偏颇。无论中外,但凡卓越人物辈出的时代,与其国语教育的科学有一定关系。以语言课为例,重视文法、逻辑和修辞三个部分,可以让学生对一门语言(包括母语)的掌握较为全面,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也颇有促进。现在,一些研究生学历的人对母语掌握得还很不够,文字语病百出,这绝非危言耸听,与我们今天的汉语教学偏重意义和人物形象分析有关。民国的汉语教育,恰恰重视了文法、逻辑与修辞的兼备,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人。

  今天,我们可以喊着要保卫汉语,喊着力挺汉语,至于如何保卫汉语,如何力挺汉语,显然不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程性质所能改变的。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多点内在的驱动力,大家能够自觉对自己的母语感兴趣,形成一种良性的语言运用氛围,才是改善国民语言能力的根本。以民国时期为例,那个时代也没有现成的教育模式,一方面人们深知文言文的精华,不想丢弃;另一方面人们又对文言文的口语交际不便所困惑,才有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较量。需要强调是,白话文的出现目的在于普及文化知识,让普通老百姓看得懂文字。现在,人们重视文言文修养就是补充白话文的不足,但一些人制造的网络语言,则是人为增加语言的交流难度,以让人搞不懂为荣耀,未免偏离了语言的方向,把语言变成了娱乐的方式。

  语言教育,要尊重规律,不能不加分析强调时过境迁,好像以往的经验全部作废似的。故此,我们的教育不妨有点"时过境不迁"的精神,用扬弃的方式适应社会的变迁,而不是一个时代使用一个时代的"炉灶"。如果是那样无疑是拿一个时代的人在赌博,风险太大,我们的民族承受不起这样的失败。

    (作者:刘海明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主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刘海明 2013-12-2 20:15
回望民国语文,我们在怀念什么?http://learning.sohu.com/s2013/minguoyuwen/index.shtml?qq-pf-to=pcqq.c2c

查看全部评论(1)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