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企业和媒体要走出互掐误区

2013-11-5 09: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7| 评论: 2|原作者: 欣岩|来自: 环球时报2013-11-05 02:35

摘要: 《环球时报》约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农夫山泉官方微博昨天发布声明,称农夫山泉昨天派员上京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京华时报》,指控其在今年4月至5月,对农夫山泉实行舆论暴力。消息一出,舆论马上和《新快报》事件联系起来,有人调侃“估计快轮到星巴克告央视了”。

  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当时高调的互掐轰动一时。农夫山泉选择现在“旧事重提”,显然有《新快报》事件的因素。不可否认,两件事看起来有相似处,人们很容易把对《新快报》不当行为的坏印象,转嫁到《京华时报》头上。《新快报》事件对媒体监督的公信力造成严重伤害,中国传统媒体如今的处境大概是历史上最艰难的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都在下降,如今公信力又在受损,选择“敌人”最弱的时候发起进攻,当然更容易取胜。但有一个问题是,企业和媒体不是简单敌对的零和关系。它们之间还可能会双输,也可以双赢。

  《新快报》事件已经基本尘埃落定,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的“恩怨”还有待职能部门的裁决,无论结果如何,它都将和《新快报》事件一样,成为中国舆论史上的一个典型判例,对将来的舆论监督,以及媒体和企业关系,产生具体的示范效应。

 
  舆论监督在西方社会成长壮大,后来传到中国,它是媒体权力最重要的来源,但权力和责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偏废。舆论监督更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对媒体人的综合素质、品德要求非常高。中国媒体现在越来越多涉入各种监督,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与此同时,不少监督确实存在瑕疵,甚至有不法行为。

  企业是媒体监督的主要对象,监督企业是对消费者利益负责,这应是媒体的公共职责。对企业的监督往往涉及巨大的利益,如果监督的媒体人把持不住,就容易出事。一旦有私下利益交换,这就是法律问题。但只要是出于公心的监督,即使在报道过程中有瑕疵,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企业经营流程复杂专业,报道容易出现一些技术性的错误。

  中国很多企业平时像防贼一样防记者,一旦出负面消息,和一些基层官员一样不知所措,其表现往往对自身造成二次伤害。媒体和企业都是为公众服务,媒体需要拿出高质量报道给读者,企业需要拿出高质量产品给消费者。媒体对企业客观公正监督,从长远看,可以净化经营环境。媒体赢了企业,或者企业赢了媒体,这种互掐常常是双输的结果。赢了公众的心才是赢了。

  无论中国企业,还是媒体,总体上都比较脆弱,一两起负面消息,就能对行业整体造成巨大伤害。两者都必须强壮起来,当然这需要时间,也需要历练。《新快报》事件、农夫山泉事件,对中国的企业和媒体来说,都是历练。双方需要在这种历练中快速成长。▲(刘海明 作者是西南科技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dmin 2013-11-5 09:36
原稿与见报稿,差别太悬殊。
引用 admin 2013-11-5 09:35
企业和媒体应走出掐架的误区【环球时报2013.11.4约稿】
  ◇刘海明
  11月4日上午10时,农夫山泉派员上京举报《京华时报》虚假报道。理由是今年4月10日至5月7日,《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实行舆论暴力。在陈永洲和新快报事件尚未降温之际,农夫山泉此举把京华时报社推动了新的风口浪尖之上。一时间,微博上不少人用“无良媒体”代称《京华时报》。以至于人们担忧:接下来还会不会有媒体被企业秋后算账,如果有,将可能是哪些媒体:“估计快轮到星巴克告央视了。”“这节奏!估计达芬奇要咸鱼翻身了,央视李文学会成为陈永洲吗?”
  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的恩怨将如何了结,关键看新闻行政主管部门如何裁决。不论职能部门如何裁决,这个裁决无疑将成为新闻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因为这涉及如何厘清企业和媒体之间的关系。
  社会是个共同体。企业和媒体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成员,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没有媒体,企业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企业经营的视野无法开阔,经营的规模也将缩水;没有企业,媒体也就失去了广告来源,媒体的发展如同失去了翅膀。趋利避害是企业的天性,企业在经营中可能会因逐利不当损害其它社会成员的利益。媒体对企业的舆论监督,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偏离法治和伦理的轨道。企业对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存在反监督,倘若媒体的舆论监督不当,企业同样可以运用舆论让当事媒体的错误行为大白于天下。这样,企业和媒体只有处于良性的互动框架之下,社会才可以健康发展。相反,企业和媒体如果经常掐架,结果可能导致两败俱伤,而不是互动互赢。
  企业和媒体的互动,不是各取所需,不是沆瀣一气,而是需要尊重各自的合法权益,恪守各自的职业伦理。如果媒体为监督而监督,要么鸡蛋里挑骨头,要么牵强联系,甚至虚构事实,最终丧失的是媒体的公信力。相反,如果企业把媒体正当的舆论监督当作打击报复,指责批评自己的新闻报道制造“舆论暴力”,这样的“冤屈”早晚将引起公众的反感。现在农夫山泉的这个举动,让传媒业陷入被动,并且容易让全社会就此全面否定媒体,显然选错了时机。如此一来,只能在本来已经处于艰难阶段的中国传媒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企业和媒体如何互动,也是中国市场发展成熟一个重要环节,中国社会也得补上这个环节。作为企业,不能遇到困难的时候求助于媒体去宣传报道,却不愿意被媒体揭短,对于揭短的媒体更不能进行打击报复。农夫山泉的此举肯定会对中国社会有所触动,引发各种联系和想象,但是如果就此完全将做批判性报道的媒体和企业对立起来,对二者的信任度都降低,将是社会不成熟的体现。
  掐架只能两败俱伤,良性互动是既相互监督又相互促进,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媒体和企业在中国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情况下媒体的生存状况并不好,经济压力和社会公信力方面都很严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就此否定媒体,否定媒体做负面报道的积极意义,显得将令原本已经相对脆弱的媒介生态变得更加弱不禁风。媒体和企业都是中国社会进步不同领域的积极因素,而这解决好彼此问题,演绎好续集,非常重要。所以,企业和媒体走出掐架的误区,回归良性互动,才是时代的需要。

查看全部评论(2)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