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万物,究竟有无永恒的东西,至今也没有定论。假若连宇宙都有寿限,隶属于宇宙的物和人,又怎么敢说自己恒生呢?这本来是个哲学思维的命题,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的争执。
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的工作重点落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也就是“简政放权”。对此,企业人士觉得有种“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感觉。有政府官员认为对于政府是不是在观望,因为有些权政府是不能放的。(中国广播网11月4日报道) 简政放权,作为一种口号,差不多喊了半个世纪了。至于结果,行政门槛的数量和台阶,想必和小孩子的个头没啥区别,在节节升高;至于行政权力的实际分量,和肥胖症患者的体重相仿,不减反增。新一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施政的工作重点,对企业和民众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福音。大的方针,遇到现实的阻力。“有些权不能放”,出自地方官员之口,其实何尝不代表了不少官员的心声? 权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权力源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只有自然人和法人适当让渡各自的一点权利,赋予公共机关特定的权力来管理社会,社会共同体才得以存在,每个人和机构也才是社会管理的真正受益者。至于公共机关权力的量度,则以最小化为最佳。政府部门在促进立法、保障市场环境的公平公共事业的建设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至于对企业的管理,只要企业守法经营、照章纳税,政府就不宜对企业的事务指手画脚。因为公共机关的所有权力,来源于民众的授权。这种权力具有临时性。也许在特殊时期,政府的权力适当大点,但超越具体的条件,权力也最小为佳。 政府主动倡导简政放权,表明自己已经意识到自己掌握的权力多了,管的事务多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官员抛出“有些权不能放”的论调,表明简政放权的改革触犯了官员的利益。既然权力是暂时的,为什么有些权就不能放呢?是中国的企业还像孩子般离不开政府这个“干妈”的照料,还是有些官员尝到了管理企业的好处,不然咋就和国务院的简政放权方针唱反调呢?只能说,持这种思维的官员,把政府部门既有的权力当作了永恒品,甚至是“圣物”,即便改革也不得觊觎自己掌握的权力。这种把权力永恒化和圣物化的思维,并非个别官员所独有,而具有一定普遍性。究其原因,在于权力在缺乏民众有效监督和约束的地方,具有某种“经济功能”。也就是,权力即财富,公章就是印钞机。只要有权力存在,掌握权力的部门和个人就可以假借审批、管理等名义来捞取好处。权力垄断的程度越高,权力就越是不甘寂寞,不甘奉献和清贫,而是忙着去寻租。看看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副部级以上官员,哪个不是利用权力在兴风作浪,在牟取不义之财,就明白为什么至今有些官员对手中的权力视若珍宝,不肯轻易放弃了。诚如网友所言:“凡是危及统治 危及腐败 危及捞油水 危及被监督的权利都不能放!” 权力是依据需要而生,依据过剩而削减。所谓“有些权力不能放”的论调,骨子里是政府万能论、权力万能论的写照,其骨子里只有“私”字鲜见服务的理念。这样的论调不遭唾弃,已经简的政、放的权,很快还会风筝般回到政府衙门里。不信,可以让时间来当见证人。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