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钱。”小时候听评书,这句山大王拦路打劫的口头禅,记忆深刻。按说,现在早已不是山大王割地为王、独霸一方的时代,山匪敲诈勒索也该销声匿迹了。一个国庆小长假曝出的景区问题多多,不觉给人一种穿越感觉,仿佛回到了山大王横行一方的时代。
10月6日,央视曝光云南香格里拉旅行社强制收取游客藏民家访费,记者拒绝交费被导游强行拉下车。随后,游客到迪庆州旅游局投诉,却遭到执法人员辱骂。对此,迪庆州旅游局回应称,对涉事的旅行社处以10万元罚款,涉事导游吊销相应证件,并调离相应执法人员。(《京华时报》10月7日报道) 香格里拉的这种霸道只是离谱罢了。国庆期间,全国知名的景区没有负面新闻的,委实太少。舆论对景区宰客、欺客甚至威胁游客现象,普遍关注的是如何规范管理、严惩被曝光的欺客的主角。舆论的这个期待,符合情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再前进一步,追问谁给了景区管理者那么大的权力?不厘清景区管理权力的合法性问题,纵然把香格里拉那个辱骂、恫吓央视记者的执法人员给刑拘了,也未必能改变游客和景区管理方的诸多矛盾,更难以在下个假日避免类似冲突的解决。 香格里拉景区的执法人员,面对游客的投诉,一个“滚”字和一句“我说拘你就拘你”,暴露出的问题是景区资源的私有化。天下为公的思想,古已有之。但在弱肉强食的时代,一些凭借得天独厚优势霸占各种资源的地方政府或其它机构,把公共资源作为个人的摇钱树,满脑子想的都是个“钱”字。为攫取最大利润,不惜动粗。类似新闻,看似是景区执法人员个人的素养问题,实则是景区被视作当地政府的私有财产。这样一来,坐地生财就变得肆无忌惮。从被曝光的哪个执法人员被调离岗位作为“处理”来看,不难想见这个人在当地官方看来显然没有做错什么,甚至是个值得褒奖的“英雄”。 自然风光形成的景区,乃大自然的恩赐,每个地球公民都有免费享受的权利。问题在于,这样的资源一旦被部门占有,虽美其名曰“国有”或“集体所有”,本质上都剥夺了民众的自然观赏权利。现在,几乎每个地方政府都在挖掘这样的旅游资源,骨子里却是借地生财,把景区当作生意来经营。由此出现了景区资源“封建割据”的局面。谁占有了一方的景区资源,谁就是山大王,游客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也许,景区管理方会振振有词:我们为景区建设投了资,收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景区建筑属于公共设施的建设,理应由财政出资,全民免费共享。把景区资源变相“私有化”,每次黄金周都是游客的游览苦难日,造成这个灾难的正是景区资源所有权被异化的缘故。反观国外的景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75元,法国卢浮宫80元,日本富士山免费,美国尼亚加拉瀑布免费;法国的景点门票采取“低价策略”,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公园免费,只有王室景点收费较高。资本主义体制的旅游资源尚且能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景区资源很少免费的,这不正是该我们反思的地方吗? 告别景区资源“山大王”时代,把这些资源还给全民免费观赏,不该是多么高不可攀的事情吧?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