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地震报道呼唤媒体伦理精神

2013-4-21 19:40|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701| 评论: 1|原作者: 欣岩|来自: 本网原创

摘要: 我国的灾难报道,应向日本媒体多学习一下,不追求眼球效应,不扎堆采访,不扰扰悲痛,不和救援人员抢时间,不以偏概全,还灾难一个全息的景观,这才是灾难报道走向成熟的表现。要做到这一点,显然需要中国媒体具备良 ...
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强烈地震,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伤亡。地震发生后,不少广电媒体中断常规节目,推出抗震救灾报道专题;一些报纸出版号外特刊。网络媒体的表现也不俗,相继推出各自的地震专题报道。相比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国媒体灾难报道的水平有了明显的长进。尽管如此,中国媒体的此次灾难报道还是受到了批评。虽然批评的内容多,公众的批评聚焦于一个主题上:中国媒体灾难报道的理性程度欠佳。

灾难发生后,编辑部常规的流程被打破,编辑记者匆忙应对,较平时有所忙乱,并不牵挂。短暂的忙乱,一旦敲定了报道方案,媒体的报道应该以理性。通过关注我国媒体4月20日和21日两天的灾难报道,发现一些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表演,距离这个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非理性行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重视一线,忽视外围。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什么事件需要全方位报道,什么事件简单报道即可,取决于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大小。强烈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财产巨大损失,全球媒体都不会轻易错过这样的新闻。作为受灾国的媒体,地理的接近性,媒体关注灾难事件,报道灾难,再正常不过了。至于如何报道灾难,不少媒体觉得派出自己自己的记者,获取独家新闻,才是王道。全国稍微有点实力的媒体机构,几乎都在想往地震现场派出记者。灾难报道的地点,未必只有灾区现场。事实上,地震发生后,举国关注,各地都有响应,地方媒体盯住远方的救援,挖掘好本地相关新闻,何尝不行?遗憾的是,一些媒体认定只有灾区才是现场,表明我们的某些媒体,在新闻价值的判断方面,还不够成熟。

“无冕之王”,采访第一。灾难报道,媒体本该是灾难的记录者。记录者的身份注定了记者只是配角,遇难者遗体的发掘,受伤者的生命至上。包括医生在内的救援者,他们的工作比新闻报道更为神圣。遗憾的是,个别记者的英雄主义情结,让他们把新闻采访报道当作世间最神圣的工作。20日,某年轻女记者不断追问一个丧失女儿的母亲,那位母亲都泣不成声了,记者还在问,并出手推搡旁边的人,估计嫌别人抢镜头了。21日,某戴眼镜的女记者多次打断医生抢救病人过程,采访灾民时竟然还问他们今天喝到粥开不开心。世间没有无冕之王,记者的采访不能给灾民造成二次伤害,不能和救援者抢时间。这样的“竞争意识”,恰恰暴露出我国部分媒体从业者敬业过度的问题。敬业过度,显然是不够理性的写照。

以偏概全,妄下结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灾难报道,环境特殊,希望灾难报道提供相当精确信息,有些苛求媒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可以仅仅依据自己一地一人一时的见闻,断然判断灾区的全貌。20日某省交通台女记者孙静在雅安市天全县看到当地并无她想象的灾象,水电没问题,只是通讯信号时断时续。她看到有人在办喜宴,远远的看到放烟花爆竹,就此告诉北京媒体的主持人,天全当地老百姓受的影响不太大。这个记者没有走到天全县的简陋帐篷,没有看到停电的地方,甚至连当地县城可能都没有进去,就得出自己的结论了。这样的结论,等于炮制了一条虚假新闻,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深入现场的记者足够理性,相信就不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了。

此外,部分报道打煽情牌,同样造成不好的传播效果,有的炒作总理的早餐,有点炒作某医院医护人员对领导人的热情欢迎。灾难报道的重点是救灾,不宜用娱乐的方式处理新闻。诚如网友所言:态度决定高度。偏颇的态度,也不是理性媒体所选择的。

我国的灾难报道,应向日本媒体多学习一下,不追求眼球效应,不扎堆采访,不扰扰悲痛,不和救援人员抢时间,不以偏概全,还灾难一个全息的景观,这才是灾难报道走向成熟的表现。要做到这一点,显然需要中国媒体具备良好的理性应急能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刘海明 2013-4-26 00:31
[正义网]地震报道呼唤媒体伦理精神
时间:2013-04-24 15:42:00作者:刘海明http://www.jcrb.com/opinion/zywy/201304/t20130424_1097121.html

查看全部评论(1)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