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精髓,在于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以化解危机。若错失了良机,亡羊之后补牢,效果就差了许多。时间这东西,与效率相关,与民意相关,与政府的公信力相关。对政府来说,舆情就是警报,舆情应对的钟表不能慢半拍,越慢,造成的负面影响则越大。 9月21日,陕西省纪委透露,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委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和局长职务,并进一步调查发现其他违纪线索。自8月下旬杨达长以“微笑局长”出名,随后被网民戏称为“表哥”,到现在已经近一个月了。陕西省政府终于对早已闹得沸沸扬扬的舆情作出了反应,这个反应确实来得太慢了些。 杨达才被唤作“表哥”,这个充满讽刺的绰号,表达的是公众对腐败现象的憎恶。在微博这个舆论阵地上,网民人肉到杨达才的名贵手表数量多达11块,每一块都价格不菲。单靠工资收入的中国地方官员,显然无法承受如此奢侈的消费负担。“手腕上的腐败”,人人看得见,摸得着。这种显性腐败以互联网速度加以传播,其结果必然是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杨达才必定存在经济腐败问题。网民相信只要锲而不舍地追问这位杨大“表哥”,那么他的落马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迟缓,或许是出于对“不冤枉一个好人”的慎重,但从“网络反腐”的结果来看,现在更需要的是“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坚决和敏捷。陕西有关部门在短时间内看起来似乎保护了自己栽培的官员,让他们躲在官位上继续“为人民服务”。然而这样的官员,地方政府多“保护”一日,自己的公信力就多受到一天的挑战。地方政府舆情应对的速度迟缓,最终不但无法保护腐败官员,而只会将自己也拖进舆论的漩涡。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罗马城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废墟。政府公信力的形成,需要多年的累积,而丧失却经不起几次重大舆论事件的折腾。就在前两天,有大学生向陕西省财政厅请求公布杨达才的工资收入,该部门还断然拒绝了这个请求。公务员的收入应置于阳光之下,拒绝等于遮住了阳光,这个决定再次让陕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损害。 信息时代,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民意表达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谁不在乎民意,谁就将付出惨痛的代价。不但要在乎民意,而且还得讲究速度。因为在乎民意的行动迟缓一些,“在乎”的诚意就会打折扣,一旦民众对政府处理问题官员的不信任感越积越多,潜在的危害则多矣。在第一时间安抚民意,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的必修功课。面对“表哥”杨达才的落马,我们各级政府部门是不是该长点记性,将尊重民意和时间速度挂起钩来?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