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条新闻吸引眼球:代表委员纷纷开通微博,引来了网民的极大关注。有的代表、委员通过微博征集民意,一日之内,“粉丝”数量暴涨;有的代表、委员当起兼职记者,实时发布会议情况,被“粉丝”们大量转发。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外,微博成了受众获取两会信息的又一新渠道,它与生俱来的时效性快、互动性强等优点显而易见。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2.0技术在全球的普及,一群庞大的“社会媒体(Social Media)”和“公民记者(Citizen Journalism)”迅速崛起并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在这里,博客、视频博客、微博客、SNS、RSS、podcasting、专业化搜索引擎、wiki系统、社区网络令人眼花缭乱,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一个新的传播业悄然兴起①。它以全新的方式制造和传播消息,跨越国界,也给传统的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社会媒体的迅速崛起及其带来的冲击,传统报业如何应对?作为报纸记者,我们又该如何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庞大的信息源并加以鉴别?笔者近期有机会赴美学习和考察,看到在社会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与之既有竞争却又不乏合作,如《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专门开辟了Citizen Journalism版面,刊登读者提供的稿件和照片;CNN则开设了“I Report”栏目,用户发现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可以利用照相机、摄像机或以文字形式制成图像或文字报道,提交给CNN。为了适应网络传播的特点,美国不少传统大报,《如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今日美国》(USA Today)等,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网络版,他们的记者在为报纸服务的同时也要为网站供稿。由此,原本24小时的出版(发稿)周期缩短了,记者被要求随时在报纸网站上更新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不仅如此,记者不但要写稿,还要会摄影、摄像甚至编辑视频,以便在采访报道重大新闻的同时提供照片和视频,弥补报纸时效性的不足。在与社会媒体的竞争中,记者和编辑的素养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抢时效社会媒体或成消息源
美国的社会媒体十分发达。笔者在美国学习考察过程中发现,诸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Google Profiles等社会媒体的用户已非常普遍。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公司注册了专门的账户推广自己的产品,政客利用它宣传、游说,包括CNN等在内的各种主流媒体也在这些社会媒体上与观众互动。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同样拥有5000万观众(用户),广播用了38年时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Facebook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增加了1亿用户!
社会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讯。事实上,一些社会媒体抢在主流媒体之前报道了不少新闻事件。譬如微博客Twitter,它已多次在第一时间报道了重大新闻,因此得到不少大型传统媒体的特别关注。2009年3月,英国天空电视台宣布设立Twitter记者,专门关注并报道twitter或其他微型博客上的突发新闻,这是全球首位Twitter记者。有关数据显示,在Twitter上,80%的用户是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等)连接,因此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送和接收信息。
就国内而言,早在2007年,我国便有微博性质的“饭否网”上线。而去年推出的新浪微博因为名人效应在运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一些突发性的消息,如10月29日的四川地震等最先由网友通过微博发出。因为其使用方便、时效性强,不少用户亲切地称之为“围脖”。经过不到1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新闻单位,如东广新闻台、南方都市报等,在微博注册帐户发布即时新闻,并邀请读者随时通过手机和网络提供新闻线索。
那么,社会媒体能否成为报纸和记者的新闻来源?对此,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方面,蓬勃发展的社会媒体提供了大量资讯,可以成为记者收集新闻线索的渠道之一。
尤其是一些突发新闻发生时,社会媒体往往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成为记者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譬如海地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4时53分遭遇两百年来最强地震袭击,首都太子港大面积建筑物倒塌,几乎成了废墟,总统府也被震塌,当地通讯和电力供应中断。受通信中断影响,微博客网站Twitter和社交网站Facebook等成为快速发布海地地震相关资讯和现场图片的媒介平台。一些用户借助手机登录Twitter留言并上传图片,呼吁支持海地震后救援。一些通讯社还与Twitter协商,希望获准转载这一网站海地地震图片或经由Twitter与拍摄者取得联系。笔者当时正好在美国,登录Twitter键入“地震”关键词搜索,短短1分钟内就有228条新发送的有关海地地震的留言。这些,无疑可以成为记者收集新闻线索的好渠道。
因此,纸质媒体的记者现在不能只盯着手头对口联系的单位,而对沸沸扬扬的“网事”不闻不问。记者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要接纳并使用这些社会煤体,学会并善于从中发现新闻线索。事实上,记者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微博等,可以更敏锐地捕捉当前的新闻热点,随时与朋友分享最新的信息,让自己置身于不时流动的信息源之中,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度。
另一方面,记者在使用社会媒体信息时必须进行大量的求证、核实,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不少最早由网络上所展示出的线索,最终都转化成了传统媒体的报道。譬如,湖南考生罗彩霞发现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后,先在天涯、新浪等网站论坛发帖,终于引来中国青年报记者关注并报道,最终将顶替事件的幕后黑手送进监狱。但是,记者也应该看到,网络媒体的信息大多是杂乱的,不全面的,充满不确定性。在从社会媒体获取新闻线索后,记者必须介入进行大量求证、追踪、深度挖掘后,才能付诸报端,才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巩固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拼互动报网实践“全媒体”策略
国外强大的社会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些社会媒体是建立在现代技术手段上的人际传播,因而同时具有了人际传播直接性、互动性、亲和力强等特点。而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越来越呈现融合互动的趋势——即人际传播大众化,大众传播人际化。借力社会媒体,一条消息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可以由一个人传送到数十人甚至数百人,传播更加直接、互动性强。
在各种社会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全方位展示传播内容、加强与读者互动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此,美国一些传统大报很早就推出网络版,实现报网互动,积极实践全媒体战略。与目前国内一些报纸、网站各行其是的做法不同,美国报纸与网站互动的紧密度非常高,他们的记者通常要同时为报纸和网站服务。
例1:《华盛顿邮报》
以调查性新闻见长的《华盛顿邮报》在华盛顿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华盛顿邮报》的网络版是免费浏览的,其网站的更新速度很快,网站头条每30分钟更新一次。上午10时,该报高层编辑人员召开第一次编辑会议。该报十分强调读者的反应,编辑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的就是网络版负责人,当天网站重要新闻的浏览量和读者反馈是她介绍的重要内容。编辑会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决定当天头版的新闻,将根据读者的阅读反馈(包括读者的兴趣点、各条新闻的点击率)以及各部门的选题综合决定。其选择报纸头条的标准是:读者了解并关注的事情,一般而言,头版会刊登4至5条新闻。华盛顿邮报同时出版地铁报免费赠阅,它的地铁报Express在华盛顿地区拥有大量的读者。
《华盛顿邮报》最近重新装修,其Continuous News Desk(不间断新闻平台)的设置更有利于突发新闻的报道。在这个类似圆桌会议的平台上,一半工作人员为报纸编辑,一半为网络编辑。编辑们随时关注电视、网站及所有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随时更新相关的突发新闻,其报纸和网站互动性非常明显。
例2:《今日美国》
为加强新闻时效性,《今日美国》要闻部设有Rewrite Desk(改写编辑室),由两个资深的记者担纲,从早上10点到晚上9点,随时编辑重写各方面记者发来的报道。碰到突发新闻,记者可及时发送E-mail或通过其他方式联系Rewrite Desk,由资深记者编辑后重写后供报纸和网站选用。为加强视频报道,《今日美国》还设有专门的视频部门,有1个主任、5个视频编辑和2个视频记者。视频记者自拍自剪,视频编缉则负责剪辑一般记者拍摄的视频素材,并根据记者文字稿件剪辑故事。当然,这些视频和图片的数量还是不够的,《今日美国》报纸网站还采用不少来自合作伙伴的照片和视频,譬如美联社的,极大丰富了报纸网站的新闻报道。
报网互动的节奏缩短了原本24小时的报纸出版周期。Mindy Fetterman是《今日美国》财经部门的一名主管,同时是《今日美国》网站Money版的记者和编辑。据她介绍,该部门的记者同时为报纸和网站工作,报纸出版后一旦有新的进展,记者需要随时更新他们的报道(可以在家里)。记者更新网站消息的时间通常从早上5时到晚上11时。Mindy Fetterman表示,为了适应网络传播,报社记者全部进行了培训,包括进行摄影、摄像和视频编辑。
曾采访过10届奥运会的《今日美国》记者Janice Lloyd介绍了采访北京奥运会时的场景。当时,《今日美国》派出了强大的报道阵容,通过黑莓手机和E-mail,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部门随时联系,记者随时在网上更新最新比赛进程和采访报道内容(如记者的博客等)。有些记者还带了便携式摄像机拍摄视频,传回报社后由视频部门同事剪辑上网。
参考美国报纸同行的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报业将会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媒体;同时,将有一大批原来习惯于文字出版的记者拿起照相机或者摄像机,多视角地传递新闻事实,文字记者将向融摄影、摄像于一体的“多面手”发展。对此,澳大利亚学者Stephen Quinn和Stephen lamble认为,除了必须的新闻专业知识外,“一名复合型记者还需掌握多项技能,这些技能包括视频拍摄和编辑、广播新闻写作、网络新闻写作、图片编辑等等”。②从另一方面来说,随着公民记者的成长,他们在突发性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作为专业人员的报纸记者也必须学习着把动态的声音、画面与文字相结合,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转型。
挖深度报纸新闻仍大有可为
“电话是一对一的,广播,电视是一对多的。Web 1.0是多对多,网页只是一个浏览界面。到了Web 2.0的时候,才有了现在的传播媒体,也就是多对多,用户参与创作,网站,读者和作者形成联合发布体系。网页是创作和全球发布的平台,不再只是浏览和冲浪,从此模糊了受众与制作者的界限,这就是网络新媒体的里程碑。”③
毋庸置疑,社会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波。但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并没有完全消失。面对互联网的挑战,美国报业一再高呼他们的报刊才是真正提供新闻的来源,并非博客、Twitter或其他网站等新媒体。“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亦显示,61%的原始新闻确实源自传统报章,新媒体虽然也能发掘到少量新闻,但要发挥影响力,最终还需依靠报业。”④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华盛顿邮报》总编辑Marcus Brauchli认为,报纸仍有优势,因为不少人还是习惯于休闲地拿着报纸阅读,这样相比上网更加轻松,但他同时指出,报纸必须在“深”度上下文章。事实上,现在很多新闻已在网络媒体上实现直接发布,因此,很多时候读者拿到报纸时新闻已不再“新鲜”。这就要求报纸记者不能简单地炒网络新闻的“冷饭”,而必须在独家报道、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即便是同样的新闻事件,也要尽量避免报道同质化,提供读者更多的新闻背景、新闻分析、新闻解读和新闻追踪。以报道水门事件而闻名的《华盛顿邮报》鼓励记者深入调查,Marcus介绍说,报社有两位记者已调查某一事件9个多月,至今还没有报道出炉,但他相信他们的等待和付出将是值得的。
步入网络传播时代,记者的知识面更广,从电脑上寻求答案的速度也更快,但缺少了一批潜心钻研的“专家”。报纸要挖深度,则需要有一批专家型记者,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为读者释疑解惑,阐述自己独到的观点。只有这样,报纸才能在与社会媒体的角逐中继续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新民晚报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