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科研负责人“闷声发大财”?

2011-8-31 12:2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43| 评论: 0|原作者: 欣岩|来自: 本网原创

摘要: 脑体倒挂的局面正在改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脑体倒挂”愈加严重,导致社会科学的科研工作者闷声贫苦着,自然科学的科研工作者闷声致着富;科研项目中有形物的开支和智力价值的“脑体倒挂”同样严重,逼着项目负 ...

  看过《潜伏》的人,想必对余则成的上司吴站长还有印象吧?吴站长有很多职场名言,其中一句叫“闷声发大财”。枪打出头鸟,低调发财,没事自个儿偷着乐,是这个特务头子的赚钱哲学。当今社会,有没有闷声发大财的主儿?不少人会说:这还用问?若要问,究竟是哪些人在闷声发财,兴许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会说是贪官。这当然没错。除此之外,可否还有一个群体?

  近期,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中国青年报》8月31日报道)

  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刚发布,科技部的973项目正在公示期。科研资金仅有40%用于科研项目的报道,足以引起公众对科研经费用途的质疑。科研老板(请注意,特指工科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成了现实版的“潜伏”富翁,网上一片骂声。网友批评得自有道理,科研老板闷声发大财者具有一定普遍性。在高校里走走,就知道同样是大学老师,贫富悬殊非常明显。文科的老师,除了显学学科,基本上相当寒酸;工科的老师,能拉到项目的,腰缠千万贯的大有人在。有的项目,经费在数千万元以上,谁承担这样的项目,想不赚钱当然不大可能。至于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讨论的必要。

  过去,知识得不到尊重的时代,也是中国最荒诞的时代。现在,知识有价,这是进步,不应抹煞。但是,科研管理的问题并不科学,造成国家科研经费浪费,这才是问题的要害。这几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无论在立项总量还是在资助力度方面,均有显著增加。资助面增加,科研质量会不会下降,这是个问题;资助金额增加,要明确国家给你的钱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当下有个认识的误区,好像科研项目的经费必须是有具体的用途,预算也是这么做的。其实,申报过项目的人都清楚,许多费用很难准确预算。乱编经费使用项目,以及相应的预算金额,最终申请的经费还得全部找发票报账。这样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忽视了对知识资本的尊重。科研,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是简单的劳动,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虽然科研项目中有劳务费,但比例不超过10%,且多是给做杂事的成员分配的。按照现行的科研经费使用办法,主创人员基本是在无偿给国家打工。这显然违背了科研规律,也很难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最终,他们在申报经费项目时变着法儿增加差旅费和设备经费,最终变成了“贪污腐败”。所谓“闷声发大财”,不过是科研经费预算项目之间的转移而已。

  在我看来,缩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经费的鸿沟,尊重科研工作者的智力劳动,给他们以体面的报酬,缩小购置材料的经费支出比例,让项目负责人及其主要成员体面地拿到科研报酬,合法地发财比像吴站长们闷声发大财,更紧迫。

  脑体倒挂的局面正在改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脑体倒挂”愈加严重,导致社会科学的科研工作者闷声贫苦着,自然科学的科研工作者闷声致着富;科研项目中有形物的开支和智力价值的“脑体倒挂”同样严重,逼着项目负责人“腐败”,这才是继续亟需关注和改革的。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1/0831/03/7COOP47B00014AED.html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