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时事研读 查看内容

《纽约客》丨特朗普与喧嚣的总统任期

2025-11-3 19:13|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30| 评论: 16|来自: 邸报

摘要: 本文刊登于2025 年 11 月 3 日《纽约客》杂志,印刷版标题为American Frequencies.

Trump and the Presidency That Wouldn’t Shut Up

His posts and rants are omnipresent, ugly, and unhinged. Don’t look to history to make it make sense.

他的帖子与咆哮无孔不入、丑陋且语无伦次。别指望从历史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本文刊登于2025  11  3 日《纽约客》杂志,印刷版标题为American Frequencies. 作者:吉尔·莱波雷(Jill Lepore)是《纽约客》的专职撰稿人,也是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和法学教授。她的著作包括 The Deadline,该书荣获美国笔会散文艺术奖。

 

(宪法制定者并未料到总统会直接与公众沟通,即便他们富有远见,也未曾预见到社交媒体、电视,甚至电报的出现。插图:Robert Samuel Hanson

 

十年前唐纳德·J·特朗普宣布竞选总统以来,美国历史上被用来与他对比的人物名单,比他那道像伤口般鲜红的标志性领带还要长,比闪闪发光如刀锋的特朗普大厦还要高,人员更替率比他备受困扰的第一届内阁还要高,其中包含的流氓、马屁精与浮夸之辈,甚至比他现任政府中的还要多。然而,这样的对比仍在继续——出现在日报上、晚间播客里、网络上,铺天盖地。特朗普比约瑟夫·麦卡锡更能撒谎吗?比休伊·朗更油滑吗?比查尔斯·科格林神父更刻薄吗?比乔治·华莱士更阴险吗?比P·T·巴纳姆更会行骗吗?比查尔斯·林德伯格更奉行孤立主义吗?他比狡猾的迪克理查德·尼克松还要狡诈,但程度如何?

特朗普也在玩这场对比游戏。他乐在其中,何乐而不为呢?这只会对他有利——抬高他、放大他、宣扬他,鼓点震耳欲聋、永不停歇,满世界都是特朗普、特朗普、特朗普。他说自己是安德鲁·杰克逊(又或许更像安德鲁·约翰逊?),是罗纳德·里根。他认为只有亚伯拉罕·林肯受到的对待比他更不公——又或者,我觉得我受到的对待比他更糟。要不要把他比作夏日?

过去十年,美国政治深陷狂热、混乱与致命暴力,这一切都让评论界急于寻找历史先例,我也不例外。这是史无前例的吗?十年来,记者们一直在向历史学家追问这个问题。它通过短信与语音留言传来,通过信件与电子邮件传来,甚至找上门来,几乎要敲碎窗玻璃,嗒、嗒、嗒地响个不停。在狗公园、药店、干草地,邮差曾问过我,暴风雪中、在厨房织毛衣时、在每一个该死的Zoom会议室里,我都被问过这个问题。而历史学家们——至少大多数人——会温顺、悲观又尽责地从档案馆里翻出1876年有争议的选举、1970年肯特州立大学枪击事件、20世纪20年代的父母权利运动、最高法院大法官塞缪尔·蔡斯的弹劾案,回答相较于X,特朗普是Y”。但这有什么意义?在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即将迎来五周年之际,此时此刻,或许最好的选择就是停止这种对比?只要你挖得足够深,人类历史上几乎没有完全无先例的事。可那又怎样?如果美国历史是一张地图,我们早已偏离航线、坠入悬崖、在大海中迷失方向,连指南针都没有。有人真能说,1856年查尔斯·萨姆纳在参议院议事厅遭殴打,或是1954年四名波多黎各民族主义者从国会山阳台开枪,能与查理·柯克遇刺或16日事件形成有意义的对比吗?

我并非暗示研究历史、撰写历史、阅读历史没有意义。恰恰相反,动荡时期比和平时期更需要历史。事实证明,学编程是个糟糕的选择;研究过去——研究邪恶的奥秘、冲突的混乱、人类事件曲折壮丽进程中那些混乱、引人入胜且血迹斑斑的渴望记录——要珍贵得多。我也不是说当下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刻。事实并非如此。我只是想提醒,错误的类比只会带来虚假的安慰。类比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它可能有用,就像无月之夜的手电筒。历史学家戴维·哈克特·菲舍尔在1970年出版的《历史学家的谬误》一书中写道:类比的诸多用途,与其滥用造成的危害相伴相生。手电筒终究不是日光。拿着手电筒,你只能看到自己照射的地方,却可能在它温暖的光芒中忘记,自己其实身处黑暗。

望向黑暗深处吧。今年初秋,特朗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转发了一段四分钟的人工智能生成新闻片段。这段视频谎称是劳拉·特朗普主持的福克斯新闻节目片段,报道特朗普宣布将在全美即将开业的特殊医院推出医疗床(medbeds……旨在让每位公民恢复完全的健康与体力。能治愈所有疾病、逆转衰老的医疗床,常见于科幻作品(比如《星际迷航》医务室里的生物床)。21世纪20年代初,它开始出现在网络阴谋论中:QAnon信徒声称医疗床真实存在,且已存在多年,富人与权贵一直在使用(他们还说约翰·肯尼迪也躺在医疗床上,至今仍活着),而特朗普很快就会将其解放,供所有人使用——仿佛特朗普是打开天堂之门的耶稣,而医疗床就是永生。

拿出你的手电筒,问问那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美国历史上有总统做过这种事吗?要理解特朗普或其幕僚为何发布(随后又删除)这段虚假视频——内容是关于虚构奇迹疗法的不实新闻报道,而这一事件的政治意义在我看来几乎为零——美国历史能提供任何指引吗?

宪法制定者并未料到总统会直接与公众沟通;他们曾担忧若总统这样做会引发何种后果——即便他们富有远见,也未曾预见到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甚至电报的出现。他们对行政部门的态度也明显矛盾:有人不希望设总统,有人希望总统更像首相,还有人希望总统更接近国王。因此,他们对总统职位的描述含糊其辞。由于宪法对总统职权规定极少,总统的许多行为都是即兴而为(这也难怪,支持现任政府单一行政权理论的宪法原旨主义者会陷入困境:该理论本身就是虚构的、空想的,就像那医疗床)。宪法并未要求总统向国会或公众发表讲话,就职演说与国情咨文也非宪法规定内容。在18世纪美国人眼中,行政首脑直接对公众讲话更像君主行为,而非总统该做的事。学者罗德里克·P·哈特曾写道:开国元勋们担心,若行政部门不断向全国民众发出呼吁,可能会变得过于激进。宪法对总统应如何与公众沟通、甚至是否需要沟通只字未提,在美国建国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总统们几乎从未直接与公众沟通。

尽管当时有一条未成文但广泛认可的惯例:在任总统不得向公众发表演讲(竞选总统者也不得发表竞选演讲),但仍有其他方式与公民沟通。乔治·华盛顿不喜欢公开演讲。他的假牙由象牙、马牙、牛牙以及从他名下奴隶口中拔下的牙齿混合制成,长时间说话会让他感到疼痛。从1790年开始,他每年会亲自向国会发表演讲,但除此之外,他主要通过发表信件与公众及国会沟通——不过在1789年和1791年,他曾两次巡游美国部分地区,宣讲国家团结。约翰·亚当斯延续了亲自向国会演讲的做法,但1801年,比华盛顿更讨厌公开演讲的托马斯·杰斐逊决定以书面形式向国会提交年度演讲。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913年,才被伍德罗·威尔逊打破(据称威尔逊谈及前往国会演讲时说:这会让他们议论纷纷)。

安德鲁·杰克逊是人民的总统,他迫切希望更直接地与公众沟通,并以《美国电讯报》作为喉舌。正如托克维尔所言:只有报纸能同时将同一种思想传递给上千名读者。后来《美国电讯报》开始支持杰克逊的对手、副总统约翰·C·卡尔霍恩,杰克逊便创办了自己的报纸《华盛顿环球报》。1831年,他通过《华盛顿环球报》宣布将竞选连任,该报如实报道:我们获准告知公众,若国民希望总统继续担任这一最高行政职务,他不会拒绝这一召唤。他还通过该报发布诸如否决国家银行特许状延期的消息。历史学家所称的总统报纸由此诞生。例如,詹姆斯·K·波尔克就曾利用《华盛顿每日联盟报》。19世纪的媒体完全带有党派色彩,因此报纸作为总统喉舌——与福克斯新闻对特朗普的作用类似——在当时合情合理。但1861年,两项发展基本终结了这一模式:国会成立了政府印刷局,而林肯更倾向于通过向对立报纸透露消息来传播自己的主张,这一招相当高明。渐渐地,媒体的党派色彩减弱(到1900年,大多数日报已无党派倾向)。

即便早期美国总统想直接与公众对话,也会发现这极为困难,更别提有多累人。但随着铁路兴起,政治家出行会见选民变得容易起来。1843年,约翰·泰勒进行了为期13天的巡游,期间发表了17次演讲。特朗普当然也喜欢演讲,而且一讲就是几个小时。但两人的相似之处仅此而已——需要明确的是,泰勒并未借此机会兜售专利药物。内战后,总统们出行更多,尤其是为了努力弥合国家分裂,这意味着他们要专门前往南方。1878年,拉瑟福德·B·海斯进行了一次演讲巡游,随后有人出版了一本记录他每句话的书,书名是《总统南方巡游:穿越稳固南方的胜利之旅——总统与内阁在沿途各地受到的热烈欢迎,以及参与这场总统庆典者的言行举止》。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兜售过印有自己头像的金币或银币。

他们讲了又讲。2017年,特朗普上任第一年,C-SPAN就上传了503段他讲话的视频,内容让我无言以对。政治学家安妮·C·普鲁塔在2023年的一项研究中,统计了从华盛顿到特朗普的每一位美国总统向美国公众发表讲话的次数。在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之前,没有哪位总统年均对公众讲话超过100次;塔夫脱的年均讲话次数接近200次,1911年他在30个州的巡游中发表了350次演讲。这一纪录直到约翰·肯尼迪时期才被打破——而有人说肯尼迪至今仍活着。其他话痨总统包括林登·B·约翰逊(超过300次)和比尔·克林顿(超过700次)。但这些总统中,没有一个兜售过牛排、质疑过选举结果,或是煽动过叛乱。

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增设了新闻发布室。威尔逊发明了记者会,但从早期一次记者会就能看出记者对总统兴趣之低:1913年的一场记者会上,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国会的:总统先生,您能谈谈货币立法的情况吗?最终,威尔逊不再举行记者会。沃伦·G·哈丁曾使用广播,但1921年他上任时,几乎没人拥有收音机。1923年他进行演讲巡游时,为了让演讲能通过广播播出,必须站在麦克风前,这严重限制了他的发挥。沉默的卡尔卡尔文·柯立芝名不副实,他喜欢在广播上讲话,大约每月一次。1927年,据《纽约时报》报道,他的广播听众人数相当于1865年美国的总人口。但没人比富兰克林·D·罗斯福更擅长运用广播——1933312日,他开始了炉边谈话,开场白是:我想和美国人民聊几分钟关于银行业的话题。由于坐在轮椅上,他无法像前任那样巡游全国。对罗斯福而言,广播不是选择,而是唯一的选择。

罗斯福被称为广播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则是电视总统,尤其是1955年心脏病发作后,他基本无法再进行竞选巡游。理查德·尼克松在电视上的表现通常很糟糕,但1952年他在一个布置成普通客厅的演播室里进行的一场直播演讲是例外——当时他正面临竞选资金滥用的指控。他说自己来到全国电视观众面前,是为了进行全面的财务披露,这是美国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他承认,自己确实接受过一份礼物:得克萨斯州一位男士送给他两个年幼女儿的一只黑白相间的西班牙猎犬,名叫“Checker”(切克)。我现在只想说,他说,不管他们怎么说,我们都会留下它。

对肯尼迪而言,技术飞跃来自航空业——至少是空军一号1962年,他委托制造了一架改装过的波音707飞机。罗纳德·里根则是六点档总统,是黄金时段总统的开创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7
来源:邸报(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VbBzfatC29eMLxy4tG5gQ
编辑:杨泓艳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6
“医疗床”不会很快进驻你附近的医院,但类似的东西确实存在。2022年,一家名为“特斯拉生物康复”(与特斯拉汽车公司无关)的公司开始开设“医疗床中心”——这些由汽车旅馆改造的场所宣称提供“新一轮科学康复服务”,并承诺患者“在特斯拉医疗床上躺一小时,健康状况就会有所改善”。在该公司网站上,你可以点击一个写着“寻找医疗床?”的链接。该公司还推出了售价750美元的“抗衰老宠物床”。或许尼克松当年把女儿们心爱的斑点狗切克养了更久,久到超出所有人的认知。此刻,它或许正趴在约翰·肯尼迪身边的狗床上,摇着尾巴呢。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6
比生活在富裕社区的人短10年。”
诚然,相信特朗普会打破富人对优质医疗和无度“健康养生”特权的垄断,毫无道理可言。他本身就是导致这种悲惨局面的诸多力量之一。但相信“医疗床”存在,也并非完全不可理喻。确实存在一个阴谋——一个完全公开、毫无秘密可言的阴谋:剥夺中低收入美国人获得体面医疗服务的权利。这个阴谋由国会共和党人主导,国会民主党人试图反抗却以失败告终,甚至导致整个联邦政府停摆,引发了更多苦难。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5
与此同时,富人在光鲜的水疗中心接受护理,让被贩卖到美国、二十三人挤在一间没水的房间里的人给他们做臀部脱毛。这早已不是头等舱、二等舱、三等舱的区别,甚至不是铂金级、黄金级、钛金级的差距。这是私人飞机、私人教练、私人厨师、“Ozempic脸”、吸脂手术、私人定制、专属医疗服务——这一整套“玻璃洋葱”般层层包裹的特权。今年春天,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在发布一份关于医疗、教育、劳工和养老金的众议院新报告时表示:“如今的美国,底层50%人口的预期寿命比顶层1%人口短7年。更糟糕的是,生活在工薪阶层农村县的美国人,预期寿命 ...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5
但日光下的真相又是什么?在日光下,特朗普与公众的沟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在日光下,不难理解为何有一部分美国人相信“医疗床”真实存在,且被富人垄断。在镀金时代般荒诞的21世纪,富人使用各种昂贵的药膏、护肤品、精密设计的仪器和天价服务,让自己活得更久、看起来更年轻;而其他人则日渐衰老、病痛缠身,最终凄惨离世——任何看过《白莲花度假村》,或是在乡村医院急诊室熬过一夜的人,都能从亲身经历的痛苦中明白这一点。贫困潦倒、失去双腿的退伍军人在街头流浪,穷人的孩子在人手不足的诊所里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治疗;与此同时 ...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5
这一切既不符合“总统风范”,也无任何历史先例可循。相反,它像瘟疫一样有害。如果宪法对总统职位有更明确的规定——如果制宪者当初没有认为总统职位(尤其相较于国会)无足轻重——特朗普发布的诸多内容无疑会被认定为违宪。这与1968年尼克松亮相《笑一笑》节目、1983年里根做客《默夫·格里芬秀》、克林顿上MTV,或是奥巴马发推谈论芝加哥公牛队有任何相似之处吗?完全没有。我们早已偏离了历史的地图。
美国历史就像一把手电筒。近来,这把手电筒的电池已经耗尽。要为这个总统任期寻找类比,只能看向其他国家的历史。
但日光下的真 ...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5
(在“真相社交”的怪异术语中,这些被称为“真相帖”和“转发真相帖”)进行了研究,发现超过三百条“既描述了针对特朗普或美国民众的虚假秘密阴谋,又指出了据称应对此负责的特定实体”,另有四百条“使用了涉及阴谋论的措辞,但未完整阐述整个阴谋论”。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4
其余内容大多纯粹是无稽之谈。相当大一部分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尤其是虚假或未经证实的指控。既然特朗普发布的内容即便往最好了说也极具误导性,他喜欢“深度伪造”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他曾发布过人工智能生成的自己的照片:有时是教皇形象,有时是绝地武士,有时是超人;还发布过自己做各种事的视频,从摔跤到祈祷应有尽有。(《大西洋月刊》的查理·沃泽尔认为,这已成为一种党派审美:“共和党正成为‘人工智能垃圾内容党’。”)他痴迷于阴谋论。2024年《纽约时报》对特朗普六个月内发布和转发的五千六百多条内容(在“真相社交”的怪 ...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4
他们。他是世界上最直言不讳的“网络喷子”,也是最危险的那一个。他夜以继日地发帖,内容从墨西哥玉米卷碗到可能的停火协议,无所不包。而且他的情况越来越糟。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他的发帖频率是第一个任期的三倍。从语气上看,几乎他发布的所有内容都语无伦次,即便只是简单的支持或宣传某项政策(比如关税)也是如此:
“这将是美国的黄金时代!会有阵痛吗?会的,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但我们将让美国再次伟大,所有付出的代价都将是值得的。我们的国家现在正以常识运转——结果将令人惊叹!!!”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4
先生们,今晚能和你们在一起,我感到非常荣幸。”他只缺一顶帽子,而媒体恰好给了他这顶“帽子”。
正如杰拉尔德·福特在接替尼克松时所说,当“我们国家漫长的噩梦结束”后,历史学家需要对特朗普的任期作出解释。但类比毫无帮助。因为美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事件能预示或解释特朗普在集会上向支持者讲话的方式——无论是2015至2021年他对推特的使用,还是2022年起对“真相社交”的使用。他东拉西扯、满口脏话、避重就轻、迂回躲闪;他筹募资金、散布谎言;他言辞露骨、粗俗不堪;他针对政治对手,威胁要对他们提起诉讼、送进监狱,甚至处决 ...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3
自2015年6月特朗普走下那部金色自动扶梯、向聚集的镜头挥手以来,他就一直“无处不在”。他几乎没表现出“总统范儿”——除非“总统范儿”的定义是由他重新制定的。他认为“有总统范儿”很愚蠢。2019年在达拉斯的一场集会上,他说:“我一直说,除了戴着帽子的诚实的亚伯·林肯,我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位总统都更有‘总统范儿’。那太难了,太难了,真的很难超越。不过,其实‘有总统范儿’很容易,你只要表现得死板一点就行。”说着,他站直身体,眨了眨眼,稍微从讲台后退了一步,理了理外套,举起手,严肃地说:“得克萨斯的女士们、先生 ...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3
“无处不在的总统”不仅成了一种“个性符号”,更成了“名人”——而这两点正是煽动家崛起的先决条件。
随着关于美国总统的言论与文字越来越多,美国总统向公众讲话、为公众写作(如果把发推文也算作写作的话)的次数也远超以往,总统职位变得更加“私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内裤话题”。斯卡科与科认为,“曝光”成了这一领域的硬通货。奥巴马在@POTUS(美国总统官方推特账号)上这样介绍自己:“父亲、丈夫,美国第44任总统。”他会发推文谈论米歇尔与女儿们,谈论芝加哥小熊队,但他从未发过关于“奇迹疗法”的推文。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3
毕竟,奥巴马的总统任期堪称“《两个蕨类植物之间》(Between Two Ferns,美国喜剧访谈节目)任期”。总统之所以变得“无处不在”,很大程度上与媒体对总统权力日益增长的痴迷有关——这种痴迷产生了一个不幸的后果:放大了总统权力。20世纪80至90年代,关于美国总统的即时传记数量激增,关于“总统沟通”的书籍也一样。电视网对总统的报道时间减少,而有线电视与有线新闻网站的报道时间则大幅增加。从奥巴马时期开始,包括本刊在内的杂志也开始更多地报道总统。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3
——两者其实并无太大区别。克林顿的桃色新闻与相关指控,让他成了深夜脱口秀喜剧演员的笑柄。一位历史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写道:“对深夜电视脱口秀笑话的全面研究显示,克林顿独树一帜。”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早于特朗普时期。
但要说开启了学者约书亚·M·斯卡科与凯文·科所说的“无处不在的总统任期”,奥巴马最为典型。从奥巴马时期开始,总统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人无法回避。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2
他更倾向于《拉里·金直播》《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等娱乐平台,而非电视网新闻节目。他在MTV上讨论自己更喜欢平角内裤还是三角内裤(他曾在该频道接受过四次采访)。《时尚先生》杂志曾刊登一篇封面报道,标题是《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的最后遗嘱》,其中收录了他对芭芭拉·史翠珊、健怡可乐和他的狗“Buddy”(巴迪)的看法。该杂志宣称:“他既是《独立宣言》与《宪法》,也是美国国旗……是麦当劳、隐形战斗机与撒旦;是深夜脱口秀的笑料、猫王与上帝。”克林顿让总统职位与他的个性绑定,而他的批评者则将其与他的品行挂钩 ...
引用 刘海明 2025-11-3 19:21
但沃尔特·克朗凯特在1981年里根上任时退休了,在这位“伟大的沟通者”的两届任期内,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主要新闻媒体再次变得党派化。里根是最后一位能可靠、定期地向全国观众(而非特定群体)发表讲话的美国总统。随着他的任期结束,电视网对美国总统的新闻报道减少,在奥巴马时期降至谷底,2016年特朗普上任后又再次增加。
很多人就是觉得总统没什么意思,我非常理解这种想法。比尔·克林顿察觉到美国人的冷漠,于是以一种前任总统无法或不愿采用的方式利用媒体:

查看全部评论(16)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