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综合自国家新闻出版署、大象新闻、中国记协、大众日报、公开资料等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信息显示:《东方今报》更名为《阳光大少年》及变更主管主办单位和出版单位已获批。
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信息显示:2025-10-15,国新出审〔2025〕1916号,同意《东方今报》(CN41-0092)报纸更名为《阳光大少年》,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1-0114,主管单位由原河南电视台变更为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办单位由原河南电视台、原大象出版社变更为河南大象客户端有限公司,出版单位由东方今报社变更为河南大象客户端有限公司出资的河南阳光少年传媒有限公司。 2004年9月1日创刊的《东方今报》,曾是全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由广电系统主管主办的综合性都市类报纸,是河南省第一份采用国际流行的“瘦”版形态的报纸,平均日出4开40版。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广播电视台主管、河南大象客户端有限公司主办的还有《阳光少年报》。 2025年2月,河南广电旗下《阳光少年报》官方微信发文披露,该报发行量突破200万。 随着纸媒式微,一般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的工作机会,已经从几十年的“香饽饽”变成了冷门。然而,《阳光少年报》却逆势上扬,2022年年底,全国发行破100万;2023年11月,全国发行破150万!一年多后,又实现了200万的历史性突破!
01 200万发行量,可进账多少? “不都说纸媒不行了?为什么突然冒出个《阳光少年报》?” 据河南广电映象网显示,《阳光少年报》是中国第一份小学生新闻故事报,创刊于2016年6月1日,河南广播电视台主管,大象新闻客户端主办。 《阳光少年报》每周一期,每期全彩8版,采用环保印刷技术,用纸是定制的高档美术纯质纸,每份报纸都能做到纸品溯源;油墨用的是不含重金属的大豆油墨。 更值得一提的是,《阳光少年报》郑重承诺拒绝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包括植入广告。 那么,这份报纸是如何成功且盈利的呢? 据介绍,《阳光少年报》放弃了传统发行投递渠道,转向用快递送报纸。 为了把快递送报变为可能,《阳光少年报》开创性地搭建了自有的仓储分拣系统,承担了发货前的所有工作,提升了快递公司的收件效率,这样就能拿到更低的快递价格。 变现方面,目前《阳光少年报》主要有两种订阅模式,每月投递一次,每次投递4-5期,这种“月月投”是169元;每周投递一次,每次投递一期,这种“周周投”是单人299元/年、3人组合199元/人、6人组合139元/人。且有单本、按月/季度/半年等,总共数十种不同组合不同价格的产品。 照此估算,每年该报仅订阅收入就在3亿~5亿区间。 而随着两百万级的发行量所覆盖的巨量家庭规模,让该报有足够的空间拓展增值服务探索其他商业模式。据称,《阳光少年报》已经在图书出版、文创产品研发等领域拓展业务,力求由单一优势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迈进。 02 成功秘诀:纸媒的壳,电商的心 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2023年12月举办的《阳光少年报》研讨会上,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称,“我们没有把阳光少年报仅仅当做一份纸质媒体,而是作为互联网产品”。 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
这份以“报”为名的刊物,已经基本褪下了传统媒体的壳,变为“是报非报”的电商产品。 《阳光少年报》与传统报纸截然不同,它的发行是电商化的:其大部分订量来自互联网销售。 跟很多电商企业一样,《阳光少年报》采取的也是“自播+达人助播”的电商模式。随手打开《阳光少年报》的抖音官方账号可见,官方直播间里,女主播正在卖力推广订阅。察其橱窗,“月月投”、“周周投”等不同订阅组合产品,一一陈列。 抖音“选品广场”上,前述《阳光少年报》不同订阅组合的产品,公开“带货”佣金,供达人主播们选品。其中一款佣金比例为20%的组合产品销售数据显示月销超过4000单。 这种电商化的发行模式,完全突破了“邮局增订+全员发行+发行机构区域拓展”的传统发行模式,实际融入了由流量驱动的兴趣电商潮流。也就是《阳光少年报》社长黄宁所说的“公域种草—大V领跑—私域跟进—社群转化”的流量通道。
《阳光少年报》社长黄宁
据介绍,目前《阳光少年报》的主流发行渠道已经完全覆盖各类朋友圈、团购群为代表的社群、传统电商平台和视频电商平台,包括与东方甄选等机构大V、母婴教育类大V的广泛合作,这让他们实现了80%用户来自河南省外的全国性影响力覆盖。 这一发行模式的突破对媒体同行而言无疑是颇有冲击力的。同时,更为难得的是,相比传统发行成本,其少则9%多则20%的带货佣金开支并不高。 03 《阳光少年报》的机遇是什么? 《阳光少年报》的逆袭无疑令人羡慕,这种电商化的转型路径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实际上知易行难。 创刊初期,《阳光少年报》曾经三年一度“揭不开锅”,2023年底的研讨会上,该报内部总结起飞的风口有三个:疫情、双减、社群经济。 《阳光少年报》为疫情在家不能出门的孩子提供了优质的纸质读物,为因为双减而焦虑的家长,提供了提升孩子综合素养的新选择。彼时,社群经济正在崛起,而《阳光少年报》顺势成为推动社群发展的头部产品。
对待“风口”这个词,《阳光少年报》认为,不仅要站上风口,还得成为风口的一部分。比如,社群经济在刚刚起步时,《阳光少年报》并不是一个追赶者,而是一个参与者。 很多妈妈在疫情期间开始带货报刊类的产品,《阳光少年报》就是首选。《阳光少年报》提供了好卖的产品,带来稳定的收入支撑,不少妈妈后来成长为全国性的大团长、大社群负责人。 而能获得妈妈们的认可,在于《阳光少年报》对内容品质的极致追求。 近几年来,儿童读物发展迅速,已经形成规模可观的细分市场。但是,能涵盖整个核心素养的读物,特别是能兼顾“社会参与”与“真实情景”要求的读物并不多见。新闻工作者恰恰有能力、有责任去满足这个需求。 为了追求品质,《阳光少年报》有很多不近人情的规矩: 第一个,是10万字。很多选题,写作之前,必须看够10万字的资料。 第二个,是PK制度。有时候,同样一个版面,同样一个选题,会同时让两位主笔写。谁的好,上谁的版面。 第三个,是苛刻的文本要求。字词,一般不超出课标的范围;用短句子,两个标点符号之间,一般不会超过13个字。尽可能不用术语,如果出现,一定要有解释。 第四个,有错必改。《阳光少年报》的差错率非常低。即便如此,一旦出现版面差错,必须登报纠正。 正如《阳光少年报》编辑部所言: “为少年办报,就得像少年一样,天真烂漫,不知天高地厚。相信无畏无惧的少年之气,相信无穷无限的少年之力,这就是《阳光少年报》的信条。 我们选择最难走的路,坚信原创价值和死磕精神。323期报纸,数百万字,一笔一画、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们都殚精竭虑,心存敬畏 我们熬过最孤独的夜,没有路就走出一条路来。我们把最传统的纸质报纸,变成了可以随时用手机下单的互联网产品,让一张报纸也能快递到家。 没有什么不可能,要么唯一,要么第一。 ‘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我们和无数看电影的少年一样,热泪盈眶。”
原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qLh_GjhlxddMLkUVRfwnw
编辑:张家乐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