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方汉奇、裘新、秦绍德、尤政、米博华、张树庭、李良荣、吴高福 ——《中国新闻传播教 ...

2025-10-17 10:57|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6| 评论: 0|来自: 镜鉴工作室

摘要: 方汉奇、裘新、秦绍德、尤政、米博华、张树庭、李良荣、吴高福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出版十周年,百余所机构和个人发来贺词

【全文共5867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方汉奇、裘新、秦绍德、尤政、米博华、张树庭、李良荣、吴高福——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出版十周年,百余所机构和个人发来贺词近日,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和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持编撰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5》已正式出版。这是自2016年首部年鉴出版以来的第十部,作为集资料性、权威性、政策性、学术性、及时性于一体的大型公共知识产品,年鉴的编撰已成为一项惠及学林、利在国家的公益事业。为隆重纪念这一新闻传播学界、教育界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定于20251018日在辽宁沈阳举办年鉴出版十周年庆典。庆典前夕,百余所新闻传播学院、机构和个人发来贺信贺词或书画作品表示祝贺。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先生为年鉴题词千秋功业 家国情怀 祝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出版十周年。据悉,2020年第五卷年鉴出版时,方汉奇先生曾赠送墨宝集众智记录历史镜鉴教育 汇群伦探索规律功在国家

 

方汉奇先生为年鉴出版十周年题词

 

 

方汉奇先生为年鉴出版五周年题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复旦大学国家教材基地主任裘新在贺信中说,十载砥砺,初心不变。自2016年首卷付梓至今,《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宏阔的研究视野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系统梳理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年度动态与实践成果,全景式刻画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与思想脉络,保存和积累了大量内容完整、详实可信的一手史料,具有极高的存史价值。十载耕耘,推陈出新。在全球化与数字化背景下,编撰团队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前沿议题,推动《年鉴》从忠实记录新闻传播教育重大转型的编年史,发展成集聚兄弟院校宝贵经验、蕴藏业界同仁真知灼见的活字典”“数据库,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在手书贺信中说,人们常说,今日的新闻就是明日的历史。其实此话并不确切。只有有价值的新闻才值得保留下来,成为书写历史的珍贵资料。你们的年鉴就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有价值的珍贵的记录。新闻人有出版年鉴的传统。1932年出版的《申报年鉴》就是范例。出版年鉴需要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嗅觉、细致的记录和高明的编辑,特别是要有长期不懈的耐心。你们十年磨一剑,正是体现了这些精神和素质。你们记录了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转型期的重要事件与点点滴滴。你们的记录将被证明是有历史价值的。

 

 

秦绍德书记手书贺信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向张昆教授和年鉴编委会发来贺信: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全力支持年鉴事业,在与年鉴的共同成长中见证了我校新闻传播学科的迅速发展。愿年鉴继往开来,持续书写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在亲笔贺信中指出,年鉴十载之间,囊括二百学府,收罗三千案例,辑录万篇论文,构建了巨大的新闻动态数据库。特别是年鉴敏锐捕捉新时代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为后续的新文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十分可贵的重要参考。智数时代到来,既是对新闻传播研究教学工作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创新空间。期望新闻教育界的同仁们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坚韧,以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之精神,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米博华手书贺信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在贺信中评价,年鉴的十年,是记录历史、回应变革的十年。年鉴的十年,是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的十年。年鉴的十年,是广集众智、硕果累累的十年。当十卷年鉴一字排开时,历史的厚重感与时代的生命力便扑面而来。年鉴不仅从历史维度记录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进程,还从教育组织、教育者、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多维度构建了十年断代史的完整记忆框架,弥补了我国百年新闻传播教育缺乏系统、权威史料梳理的遗憾,当之无愧成为全景式反映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轨迹的权威信史。原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在贺信中高度评价,这部年鉴是中国新闻教育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成熟化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它不仅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10年来中国新闻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和丰硕成果,更以宏阔的视野和扎实的文献工作,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史以及新闻事业发展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年鉴的持续出版,展示了行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专业精神。作为一名新闻教育从业者,我曾有幸为其供稿,分享一线的思考和实践,更是其忠实的读者。在日常教学、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中,这部年鉴是我案头常备的工具书。其丰富的统计数据,详尽的年度综述和精选案例,是我必看的文献资料。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吴高福教授寄语年鉴千秋事业 硕果累累 祝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第十部出版 愿全国同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支持年鉴越办越好

吴高福院长贺年鉴出版十周年丹青

 

吴高福院长贺年鉴出版五周年丹青原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蔡惠福将军认为,十年努力坚持不懈非同寻常,十年业绩蔚为大观令人赞叹。致广大,尽精微,记事功,存信史。《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开创性贡献及其重要价值,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高度评价。它的连续不断出版,使我国新闻教育的经历经验、事功业绩由潜在变成显在,由无形变成有形,由零散变成系统,新闻学脉的发展得以进一步清晰呈现,成了研究中国新闻教育乃至中国特色新闻学绕不过的权威性文献。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院长、少将濮端华说,在这追光逐梦的伟大时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征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十年赓续,如一位常伴前行的忠勉史官,为我们共同的事业留下一部记载不断的详实信史。年鉴既钩沉深厚传统,辑选办学治教经验菁华,使智慧不湮、积累不废、薪火不绝,为事业传脉;又感应变革潮涌,采撷新媒体格局、新技术语境下的育才研学新花鲜果,使探索得录、精进得功、创新得彰,向未来赋能。过往即序章。未来,期待年鉴恪守初心,扎根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事业沃土,继续立言、存史、启智,书写好属于我们自己的奋斗史。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在贺信中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以恢宏的气度,严谨的态度,勾勒出技术快速迭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演变发展的精神图谱,铸就新闻传播教育的史记,确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里程碑著作。这部沉甸甸的年鉴,页页都承载着新闻传播人对学术理想与信念的执着守望,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与担当,是学界同仁同心同德、薪火相传的明证。其成功不仅在于记录历史,更在于树立了协同治学的典范。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倪宁致信年鉴编委会,这十年,《年鉴》始终以客观严谨的视角、翔实丰富的史料,系统留存了每一步前行的珍贵印记,还尽力清理历史旧账,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建立起宝贵的立体鲜活的教育档案。同时,我也欣喜地感受到,《年鉴》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我们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同行的连接器与赋能者。围绕《年鉴》的编纂,编委会开展一系列学术研究活动,已经成为凝聚新闻传播教育共同体、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原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黄昇民在贺信中深情回顾,提笔致贺,心中满是感慨。这十年,恰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从传统迈向智能转型的关键时期。年鉴,不如说是一位沉默的见证者,把试错的忐忑、突破的欣喜,用严谨的笔墨记了下来,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活档案,也是后辈行路的引路石。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传道授业,更在为历史留痕。十年间,全国150余所院校、200多位专家围着年鉴打转,从基础教学到跨学科研究,再到人才培养路径的复盘。每一页都浸透着心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新闻传播教育的扎得扎实,让我们回头看,能清晰辨出走过的路,让后辈抬头望时,能明确该往哪儿走。这份不偷懒、不敷衍的坚守,比表彰更为动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首任系主任丁柏铨将年鉴形容为学术智慧的汇聚之地、高质量新闻传播教育信息的集散之地、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学术共同体式的平台,认为对年鉴第一卷面世在当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年鉴后来所体现的历史价值,无论作出什么样的高赞,都不过分。年鉴编纂团队在张昆教授的带领下,做成了一件应该做但前人没有做过,然而又极具价值、亟需去做的大事好事、功德无量之事。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创始会长陈培爱在贺信中赋诗一首:十载耕耘志未移,宏编年鉴树旌旗。书山辟路通幽境,学海扬帆引曙曦。墨迹犹存风雨迹,文心已化栋梁枝。沈城共庆辉煌日,再写春秋锦绣辞。原新华社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唐润华也寄来诗篇:十载耕耘著史篇,八方镜鉴照新传。笔写风云生万象,墨绘星斗聚群贤。杏坛论道开先路,兰室修文续锦弦。守正创新更奋力,再续华章又百年。除学界前辈、知名专家外,以单位名义发来贺信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68所新闻传播院校或机构。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将于20251017日至19日在辽宁沈阳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主办,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传媒茶话会协办。年鉴十周年庆典是此次学术年会开幕式后的首个议程,庆典结束之后,还将举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奖创新发展奖、杰出院长奖、编撰贡献奖颁奖仪式,以及年会主题报告、分论坛报告、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出版十周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据悉,此次学术年会预计参会人数达260人,是近年来新闻传播教育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之一。不少学界前辈将亲赴沈阳参加年鉴十周年庆典。也有不少学界前辈出于健康考虑,没有来到沈阳会场。他们是原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吴高福,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创院院长邱佩篁、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罗以澄、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白润生。
附贺信目录:截至发稿前,以个人名义发来贺信贺词或书画作品表示祝贺的有:1.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2.原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3.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复旦大学国家教材基地主任  裘新4.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5.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6.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米博华7.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8.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志9.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10.原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11.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李本乾12.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院院长吴高福13.原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14.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白润生15.原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蔡惠福将军16.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院长、少将濮端华17.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18.原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赵振祥19.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倪宁20.原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黄升民21.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22.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雷跃捷23.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24.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25.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程曼丽26.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首任系主任丁柏铨27.原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28.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所长倪延年29.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邱佩篁30.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蒋晓丽31.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创始会长陈培爱32.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穆青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董广安33.原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34.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冯诚35.原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江作苏36.原新华社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唐润华37.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石长顺教授
以单位名义发来贺信的有: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复旦大学新闻学院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6.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8.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9.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0.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11.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2.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13.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4.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5.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6.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7.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8.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9.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1.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2.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3.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4.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5.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6.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7.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8.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9.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30.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1.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2.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33.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34.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5.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6.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7.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8.深圳大学传播学院39.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0.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1.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2.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4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5.浙江传媒学院46.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7.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48.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9.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50.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51.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52.贵州大学传媒学院53.吉首大学文学与新媒体学院54.鲁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5.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6.山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7.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58.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59.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0.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1.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云南大学新闻学院63.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64.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5.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6.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7.华夏传播研究会68.黄山学院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辑部

 

 


编辑:梅镕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