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第九届中国舆论学论坛征稿启事

2025-10-5 21:41|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23| 评论: 0|来自: 媒介研究

摘要: 第九届中国舆论学论坛征稿启事

一、论坛背景与主题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强劲推动下,人工智能(AI)技术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标志着AI技术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为舆论学知识体系的转型与重构带来新契机,需要重新阐释舆论学的诸多概念与命题,进行原理论的建构和研究范式革新,构建中国特色舆论学研究体系。为了深入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舆论学新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第九届中国舆论学论坛将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舆论学知识体系建设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论坛旨在汇聚国内外学者的智慧,共同探讨AI技术如何重塑舆论学的研究范式,并推动舆论学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二、论坛基本信息

论坛时间:2025111日(周六)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业委员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承办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论坛地点:湖北省武汉市(具体地址详见后续通知)

三、征文主题与方向

论坛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舆论学知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主题,诚邀国内外学者从多学科、多视角展开深入研究。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新一代人工智能与舆论形成机制

探讨AI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大数据分析)对公众意见与态度形成的影响机制。

分析AI生成内容(AIGC)在舆论场域构建与重塑中的作用,以及其在舆论引导中的策略与应用。

 2. AI驱动的舆论传播动态

研究AI技术如何改变舆论在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平台的传播速度、范围与路径。

对比传统传播方式,揭示AI时代舆论传播的新特征、新规律与新趋势,如算法推荐对信息传播生态的重构。

 3.人工智能与舆论操控的辨识与防范

探讨利用AI技术识别与防范舆论操控行为的有效路径,如深度伪造(Deepfake)内容的检测与应对策略。

研究AI技术在舆论战中的应用场景、伦理边界及法律规制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4. 基于AI的舆论监测与预警系统

探讨构建基于AI的舆论监测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实施挑战与解决方案,如实时舆情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研究AI在实时掌握舆论态势、预测舆论走向中的精准度与局限性,以及其在危机管理中的预警作用。

 5. AI在舆论危机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AI在舆论危机预警、快速响应及恢复重建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效能评估。

提出基于AI的舆论危机管理策略框架与实战案例,为政府、企业等组织提供决策支持。

 6.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舆论伦理与法规

探讨AI时代舆论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的完善路径,如数据隐私保护、算法透明度与可解释性等。

研究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平衡机制,提出政策建议与法律框架。

7. 跨学科视角下的AI与舆论学研究

鼓励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综合研究AI对舆论学的影响。

探索AI与舆论学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范式,推动舆论学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8.其它与舆论学相关的研究议题

四、征文要求

1. 学术性与创新性:

论文需紧扣论坛主题,具有明确的学术观点、严谨的论证逻辑与充分的论据支持。

注重学术性与创新性,避免简单的描述性叙述,鼓励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新观点、新方法或新理论。

2. 格式规范:

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包括完整的标题、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正文采用分级标题,一级标题用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以此类推。

注释采用脚注形式,每页单独编号;参考文献列于文末,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标注。

3. 字数限制:

正文字数严格控制在8000—12000字以内(含注释与参考文献)。

另附独立文档提供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姓名、单位、邮箱、电话),以便后续联系与通知。

五、投稿方式

邮箱:请将论文电子版发送至论坛指定邮箱:sjtuydsy@163.com

邮件主题:请标注为第九届中国舆论学论坛投稿-姓名-单位-论文标题

截止日期:20251010

六、其他说明

 1. 会议费用:论坛不收取任何注册费用,但参会者的交通与住宿费用需自理。

 2. 通知方式:论坛的具体议程安排及举办地点将于202510月中旬通过电子邮件形式通知入选论文的作者。

 3. 论文评选:

论坛将组织专家评审团队对所有投稿论文进行匿名评审。

 4. 学术交流:论坛鼓励所有入选论文的作者参会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舆论学知识体系建设,论坛将设置专题报告、圆桌论坛等多种交流环节,以促进学者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七、联系方式

论坛秘书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 电子邮箱:sjtuydsy@163.commailto:sjtuydsy@163.com

 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业委员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56

 

 

来源:媒介研究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R0EXzwNFOOcEKb56gwG5Q

编辑:杨泓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