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时事研读 查看内容

连报社社长都在贪腐搞女人,新闻业务能力怎么可能好

2025-9-30 20:00|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7| 评论: 0|来自: 衣者朝新

摘要: 连报社社长都在贪腐搞女人,新闻业务能力怎么可能好

昨日,点名批评了两家省级的官方机构媒体,他们错误地把云南文山落马的处级官员李锐收受的礼品礼金折算的金额直接等同于了其受贿的金额,引起大量跟他们一样缺乏基本常识的网民的围观。还好,两家机构媒体看到我的批评文章后陆续删掉了他们的爆款视频

还有一些读者说,官方重点通报他收受的礼金礼品而不详细介绍他受贿的情况,这是纪委通报不当出现的问题,不该怪媒体和网民误解。

很简单,文山州纪委监委此次节前通报的是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不是一个官员被留置后的官方通报,这两种通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纪委通报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主要突出官员们逢年过节收红包收礼品、接受企业主安排的旅游等行为,而不会提及他们对抗审查、搞迷信、搞权色交易、搞钱色交易、与异性保持不正当性关系等内容,是为了在双节即将到来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提醒官员们,马上又要过节了,不能收红包礼品,不能让企业主出钱出去旅游,这是违纪的。而纪委通报一个官员落马,则不仅会全面告诉大家他具体违反了哪些纪律,是否对抗审查,是否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是否迷信,是否低级趣味、是否与其它异性保持了不正常性关系,等等,还会重点公布其是否涉嫌买官卖官、是否贪污、是否接受请托参与工程项目受贿、是否滥用职权等违法犯罪的行为。

你们非要纪委把违反八项规定的通报弄成官员落马的通报,这就是不懂常识的乱来。

另外,收受红包礼金礼品属于违纪行为,违纪涉及的金额是地方纪委可以认定的。但受贿涉及刑事犯罪,最终的金额需要司法机关才能认定,从法律层面来说,纪委是不能直接认定一个官员到底受贿多少的。如果纪委可以直接定论一个官员的受贿金额,那还需要检察院和法院干什么?所以,就算是纪委通报一个官员落马或被双开并移送司法起诉,一般也不会直接通报具体的涉案金额。

一些官方的机构媒体直接把李锐收受的红包礼品折算的金额等同于了他受贿的金额,以至于引发了大规模的舆论误解和质疑:一个处级官员,单位的一把手,十年受贿7.65万,公务接待用散装白酒,居然因此被双开了,是不是地方官场对一个廉洁干部的打击报复?当地纪委监委,是不是办了冤假错案?

正如我昨天文章说到的,这会给当地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舆论能监督地方权力,是好事,但在文山李锐这件事上形成的舆论是错误的,这种压力也就是非正常的。

在非正常的舆论压力下,文山纪委监委的动作也变形了,他们居然在昨日下午被迫公布了李锐涉嫌受贿的金额和滥用职权导致的国家损失金额。严格来说,这些数据都需要司法机关最终认定才能公布,否则就是典型的未审先判。

很多读者留言,感叹媒体素养江河日下。是啊,现在的媒体早就不是十多年前那样了,更不是二三十年前那样了。那时候,是一群读书人在尽力试图专业地办报,如今是一群局里局气的人在执掌一个纯粹的机构。

前几天,某地日报的一把手落马,从内到外都在传他不仅贪腐,还有男女问题。当然,这个男女问题究竟是权色交易、钱色交易呢,还是生活作风问题与异性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呢,需要专门的机构和部门甄别定性,我们不能妄言。总之,贪污受贿搞女人过去多是行政官员干的事,如今连媒体的一把手都在干了,可见媒体行政化、官僚化之严重,这样的地方,新闻业务水准不可能不下降。

媒体,不管是纯粹的宣传工具还是社会公器,都应该守住基本的做人做事底线,尤其是不要有辱斯文,让人唾弃。

2025930


来源:衣者朝新(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a_KGryrtBsVkRydW3eokA

编辑:杨泓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